?

新聞媒體在推動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作用探討

2024-04-29 23:26夏關正
新聞傳播 2024年6期
關鍵詞:新聞媒體新聞記者議題

夏關正

(富源縣融媒體中心 云南 曲靖 655500)

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作為聯合國的一項全球議程,旨在解決一系列嚴峻的全球挑戰,包括貧困、饑餓、環境問題、社會不平等等。SDGs 不僅是對我們當前生活方式和全球發展模式的挑戰,更是我們走向更可持續未來的愿景。然而,要實現這些宏偉的目標,需要全球范圍內的協作和行動,而新聞媒體在這個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發展,在互聯網技術、信息技術、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新媒體成為了當下大眾獲取新聞資訊的主要渠道之一[1]。新聞媒體是信息傳播的重要渠道,它們承擔著向社會傳遞新聞和信息的責任。本研究將關注新聞記者在SDGs 實現中的關鍵作用,探討他們如何通過新聞報道塑造社會議題、影響政策制定和激勵公眾行動。同時,我們還將強調新聞記者的社會責任,包括媒體道德、批判性角色以及在可持續發展教育中的作用。

一、新聞報道對SDGs的影響

(一)媒體對社會議題的塑造

在當今世界,新聞媒體扮演著塑造社會議題的關鍵角色。媒體的報道不僅僅是對事件的反映,更是一種社會建構的過程,它們決定了公眾對于何種議題應該關注,何種議題應該被忽視。這一過程對于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實現具有深遠的影響。

新聞報道通過選擇性報道和議題設置,能夠將某些問題提升為社會議題,從而吸引政府、公眾和利益相關者的關注。當媒體選擇關注與SDGs 相關的議題時,它們不僅提高了這些議題的能見度,也使其成為政策制定的關鍵因素。例如,如果新聞媒體集中報道氣候變化和環境問題,政府和國際社會將更有可能采取措施來減輕氣候變化的影響,符合SDGs中的相關目標。

此外,媒體還通過深度分析、專題報道以及故事敘述的方式,能夠將抽象的SDGs 目標轉化為具體的、有情感共鳴的故事,使人們更容易理解這些目標的重要性。這有助于建立公眾的情感連接和認同感,激勵個人和組織采取行動,以支持可持續發展。

然而,媒體對社會議題的塑造也存在潛在的問題。有時候,媒體可能過度關注某些議題,而忽視其他同樣重要的議題,從而導致信息不平衡。這種偏向性可能會影響公眾對SDGs 的全面理解,并在一些情況下,可能導致政策制定的不平衡。

因此,在實現SDGs 的過程中,新聞媒體在媒體議題設置方面需要保持公正、均衡,確保各個SDGs 目標都能夠獲得足夠的報道和關注,以便形成更全面的理解和支持。

(二)媒體對政策制定的影響

媒體的影響力不僅限于社會議題的塑造,它還在政策制定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新聞報道可以提供政策制定者們所需的信息和觀點,從而影響政策的制定和執行,進而推動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實現。

媒體作為信息來源,能夠提供有關特定議題的深入信息和分析。政策制定者們常常依賴媒體報道來了解社會問題的狀況和趨勢。例如,對于關于氣候變化的政策制定,政府通常會參考媒體報道中的氣候科學研究和氣候變化的影響。這些信息對于制定針對SDGs 相關議題的政策至關重要。因此,維護媒體的獨立性和言論自由是實現SDGs的關鍵因素之一。政策制定者和媒體組織需要共同努力,確保媒體可以在政策制定中發揮積極的、建設性的作用,以推動SDGs的實現。

(三)媒體對公眾行動的激勵

新聞媒體不僅通過報道社會議題和影響政策制定來支持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它們還在激勵公眾采取積極行動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媒體報道可以喚起公眾的關注和關切,激發他們對SDGs 相關議題的興趣,并鼓勵參與各種形式的行動。

媒體報道可以引發情感共鳴。通過生動的故事、引人入勝的照片和視頻,新聞媒體能夠觸發公眾的情感反應。這種情感連接對于激發人們采取行動至關重要。例如,一篇關于全球饑餓問題的報道,通過展示饑餓兒童的苦境和饑荒地區的現實,可以喚起讀者的同情和憤怒,促使他們向慈善機構捐款,參與志愿活動,或倡導政府采取行動來解決這一問題。

媒體報道還可以提供信息和工具,以幫助公眾采取行動。報道可以介紹不同的方式來支持SDGs,如減少碳足跡、支持教育項目、參與社區發展等。媒體還可以為公眾提供相關資源和組織的信息,使他們能夠更容易地參與到可持續發展的努力中。

媒體對公眾行動的激勵也面臨挑戰。信息過載和媒體消費的乏味性可能使公眾對于重要議題變得麻木不仁。此外,偏見和虛假信息也可能誤導公眾,降低他們對SDGs的信任。因此,媒體的責任在于提供準確、可靠的信息,同時激發公眾參與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行動。

二、新聞記者的社會責任

(一)媒體道德與可持續發展

新聞記者作為信息傳遞的關鍵中介,肩負著巨大的社會責任。他們的報道方式、內容選擇和倫理準則對于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實現具有深遠的影響。在這方面,媒體道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首先,新聞記者需要堅守道德標準,確保其報道真實、準確、公正,以便提供公眾可信賴的信息。這對于SDGs 的實現至關重要,因為政府、企業和公眾需要準確的信息來做出明智的決策。如果記者在報道中違反道德準則,如虛假報道或操縱信息,將損害社會的信任,阻礙可持續發展的進程。

此外,媒體道德還包括對社會的敏感性和尊重。記者應該避免侵犯隱私、歧視、武力宣傳或炒作暴力事件等不道德行為。這種尊重和敏感性有助于建立和諧的社會,為可持續發展創造了有益的環境。

新聞記者還應當注意到其所報道的議題,確保關注SDGs 相關議題,如減貧、性別平等、氣候變化和可持續城市發展。他們有責任將這些議題提升為社會議題,引起公眾和政府的關注。通過報道社會問題、揭示不平等和倡導可持續發展,記者可以充分發揮他們的社會責任,有助于實現SDGs。

(二)新聞記者的批判性角色

新聞記者不僅要履行信息傳遞的職責,還需要擔任批判性觀察者的角色。他們應該質疑權威、揭示不當行為,以確保政府和企業不違反SDGs的原則。

記者的批判性角色涉及監督政府政策和行動,確保其與可持續發展原則相符。如果政府采取了不符合SDGs 的政策,記者應當揭示其潛在的不利影響,迫使政府作出調整。此外,記者還可以通過深入調查和持續報道來揭示腐敗行為和不當行為,有助于維護社會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新聞記者還可以擔任監督企業行為的角色。企業在實現SDGs 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但也可能存在環境破壞、勞工不當待遇和不道德商業行為等問題。記者可以通過調查和曝光企業不當行為,迫使它們采取更加可持續的經營實踐。這種批判性監督有助于塑造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促使它們積極參與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此外,記者的批判性角色還包括挑戰社會的觀念和偏見,推動公眾對于SDGs 議題的深入思考。他們可以通過深度分析、專題報道和辯論,引發社會對于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問題的討論,有助于形成更加成熟的觀點和行動。

(三)媒體和可持續發展教育

媒體在可持續發展教育方面扮演著關鍵的角色。新聞報道和媒體內容可以成為強大的教育工具,有助于提高公眾的可持續發展意識和知識。

媒體可以通過深入的新聞報道和專題節目,向公眾傳遞關于SDGs 的信息和背后的問題。這有助于提高公眾對于可持續發展目標的了解,包括各個目標的內涵、重要性和實施方式。新聞報道還可以將抽象的SDGs 目標轉化為具體的案例和故事,使人們更容易理解和共鳴。

媒體還可以促進可持續發展的教育和宣傳活動。它們可以提供關于可持續生活方式、環保行動和社會參與的建議和資源,幫助個人和社區更好地支持SDGs。這種教育性內容有助于公眾采取切實的行動,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實現。

另外,媒體還可以為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提供平臺,促進學者、專家和實踐者之間的知識交流。這有助于促進研究和實踐的互動,為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多創新和解決方案。

三、新聞報道中的挑戰

(一)媒體偏見和不平等的問題

新聞報道的挑戰在于它們可能受到偏見和不平等的影響,這可能對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實現構成阻礙。媒體偏見可能來自于記者個人觀點、媒體機構的立場或文化因素,而這可能影響報道的客觀性和全面性。

首先,偏見可能在報道內容的選擇和側重上體現。新聞編輯或記者的個人信念和偏好可能導致他們選擇性地報道某些議題,而忽略其他同樣重要的議題。這可能導致公眾接收不平衡的信息,缺乏對SDGs所有領域的全面理解。

此外,媒體機構的政治或商業利益也可能對報道產生影響。有時,媒體可能因為商業利益或與政府的關系,而選擇性地報道特定觀點或議題,而不是根據事實和客觀情況進行報道。這種偏見可能導致對SDGs 相關議題的誤導和不全面報道。

更進一步,文化因素也可能影響報道的偏見。某些文化背景下,可能存在對特定議題的不同看法或重視程度,這可能影響到報道的客觀性。這種文化偏見可能阻礙公眾對于SDGs的全面理解,進而影響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應對這些挑戰的關鍵在于媒體組織和記者意識到自身潛在的偏見,以及采取措施確保報道的客觀性和全面性。建立審查機制、提高記者的多元化以及推動媒體自律規范的實施都可以幫助減少偏見和不平等在新聞報道中的影響。

(二)新聞報道的商業化和可持續發展的沖突

新聞報道的商業化對可持續發展可能構成挑戰。商業化導致媒體更多地關注觀眾數量和盈利,而不是報道的質量和深度。這可能與可持續發展目標存在沖突,因為深度報道、長期調查和復雜議題的解釋需要耗費更多的資源,而這可能與商業化的利潤追求相悖。

商業化可能導致媒體趨向于報道那些能夠引發廣泛興趣和爭議的話題,而忽視了一些相對不那么引人注目但卻同樣重要的議題。這種情況可能影響對于SDGs 的全面報道,削弱了公眾對于各項議題的了解。

此外,商業化還可能導致頭條新聞和短期事件的過度報道,而不是關注長期的可持續發展議題。例如,一個突發性的事件可能會在媒體上占據大量版面,而更為重要且長期的議題可能因此被忽視。

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于尋求平衡。媒體組織需要權衡商業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間的關系,確保媒體報道既能吸引觀眾,又能夠為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提供充分的報道。此外,公共和私營部門的支持也能夠幫助媒體組織更好地實現對于SDGs 議題的報道,為公眾提供更為全面和深入的信息。

四、創新和機遇

(一)數據驅動的新聞報道

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新聞行業也經歷了巨大的創新和機遇。數據驅動的新聞報道已成為媒體領域的一項重要趨勢,這為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推動提供了新的機會。

數據分析和可視化工具使新聞記者能夠更全面地報道SDGs 相關議題。大規模數據收集和分析可幫助揭示問題的根本原因,追蹤趨勢,評估政策效果,以及更好地了解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進展情況。記者可以借助這些工具為公眾提供更深入的信息,促使他們更好地理解SDGs 議題。此外,數據驅動的新聞報道還可以增強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可衡量性。通過提供定量數據和指標,記者可以幫助公眾和政府更容易地追蹤SDGs 的進展和影響。這有助于建立更多的透明度和問責制,推動政府和企業更好地實現SDGs。

(二)社交媒體和公眾參與

社交媒體的信息傳播速度快,時效性強,人們利用網絡和社交媒體就可以獲知當前正在發生的重要事件,而新聞采訪工作可以利用社交媒體上的信息,對其進行分析,記者的采訪稿件也因此更為豐富[2]。

社交媒體允許新聞報道在全球范圍內快速傳播。通過社交媒體平臺,新聞可以迅速傳遞給數以百萬計的人,這有助于擴大SDGs 的認知度和推廣議題。例如,一條關于氣候變化的新聞報道可以在社交媒體上迅速傳播,激發全球范圍內的討論和行動。此外,社交媒體提供了與公眾互動的機會。新聞機構可以借助社交媒體與讀者、觀眾和關注SDGs 的人們進行交流。這種互動有助于新聞報道更好地滿足公眾的需求,同時也可以促進公眾參與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活動,如志愿工作、募捐和環保行動。然而,社交媒體也帶來了信息過載和虛假信息的問題。大量的信息和不準確的信息可能混淆公眾對于SDGs議題的理解。因此,新聞媒體需要維護事實準確性和可靠性,以確保社交媒體成為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有效傳播工具。

(三)國際合作與全球SDGs

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需要國際合作和合力才能實現。新聞媒體在這一進程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為國際社會提供信息和互相溝通的渠道。

新聞報道可以幫助不同國家之間分享最佳實踐和經驗。通過報道各國在可持續發展領域取得的成功和失敗,新聞媒體可以促使國際社會更好地相互學習和合作。這有助于加速SDGs 的實現,避免重復努力,并鼓勵創新。國際新聞記者在報道全球SDGs 時扮演了特殊的角色。他們可以跨越國界,報道跨國公司、國際組織和跨國問題。這有助于揭示全球性問題,如氣候變化、貧困和難民危機,以及不同國家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這種全球視角有助于提高公眾對SDGs 的全球意識,促使國際社會更好地協同合作。最后,國際新聞報道可以促使國際社會更多地關注SDGs 議題。通過報道全球性問題,新聞媒體可以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促使政府、國際組織和公民更積極地參與到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中。

結語

在未來,我們需要更廣泛地認識到新聞媒體在可持續發展中的關鍵地位,為他們提供支持和鼓勵,以確保他們能夠繼續為實現SDGs 的進程做出重要貢獻。新聞媒體不僅僅是目擊者,他們也是變革的推動者,為一個更加可持續和公正的世界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歡
新聞媒體新聞記者議題
如何辨別新聞記者證真偽
如何辨別新聞記者證真偽?
2019 新版新聞記者證公示
例談群文閱讀中議題的確定
2019新版新聞記者證
科學議題歡迎君子之爭
探討網絡新聞媒體與傳統新聞媒體的整合
時代召喚老區新聞媒體
新常態下的新聞媒體人
API China & PHARMPACK & SINOPHEX關注制藥企業環保議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