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青島”命名

2024-04-29 13:37王棟
青島畫報 2024年2期
關鍵詞:巨輪快艇命名

王棟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現役艦艇序列中,舷號113的“青島”號導彈驅逐艦是人民海軍現代化進程的開創者,被譽為“海上明星艦”。根據人民網等媒體的報道,“青島”號曾多次代表中國海軍出國訪問,并參與亞丁灣海域護航等重大任務,充分展現出人民海軍向海圖強、保衛和平的嶄新面貌。

2002年,“青島”艦還完成了中國海軍歷史上首次環球航行。據《中國海洋報》所載,“青島”號導彈驅逐艦為052型(旅滬級),是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二代多用途戰斗艦艇,具有全方位的水面打擊、空中防御和反潛戰斗能力,也是人民海軍配備先進設計的武器和傳感器系統的現代化軍艦?!扒鄭u”號于1992年2月29日在上海江南造船廠開工建造,次年10月18日下水,1996年5月28日開始在海軍北海艦隊服役。2004與2011年,“青島”號還兩次進行了改裝和升級。

鮮為人知的是,在以“青島”(膠澳)命名的艦艇船舶中,除了中國海軍的“外交明星”艦,百余年間,還有三艘來自異國他鄉者位列之中。它們船齡或長或短,但背后故事卻曲折多舛,不僅展現了以“青島”命名的悠久傳統,也訴說著近代中國因海權盡失,而受制于人,被動挨打的屈辱歷史。

橫行于西江之上的德國炮艇(1904-1917)

1890年代初,欲與英法等列強爭奪“陽光下的地盤”的德意志帝國組建了一支東亞巡洋艦隊,其任務是保護德國在中國不斷擴大的商業利益。為此,德國人在中國沿海沿江地區開展商業調查,以確定中國水路通達地區的經濟發展潛力。然而,由于缺乏能夠沿河道逆流而上進入腹地的淺水船只,這種帶有滲透目的的調查也只能淺嘗輒止。為此,德國海軍在1900年先后購買了兩艘小型商業蒸汽船,并將其改造為內河炮艇。但這些為客貨混裝而設計的河艇的弊端也顯而易見,由于動力不足,它們都無法克服上游河段的淺灘和急流,只能在河道的中下游航行。

1904年,位于東普魯士埃爾賓(Elbing,今波蘭埃爾布隆格)的碩效船廠(F.Schichau)向德國海軍交付了兩艘內河炮艇,它們分別被命名為“青島”號(SMS Tsingtau)和“祖國”號(SMS Vaterland)。這兩艘炮艇都是專門為在遙遠的中國內河上使用而設計和建造的。在完工和測試后,兩艘炮艇都被拆卸成9個預制部分運往中國。其中“青島”號被運往香港,在那里重新組裝后在西江(珠江流域內最大的水系)上航行,替代已服役4年的“沙米恩”號(SMS Schamien)。姊妹艦“祖國”號則被運往上海,它被派往揚子江與“前進”號(SMS Vorwarts)一起工作。兩艘炮艇幾乎一模一樣,艇長48米,寬8米,排水量為220噸,裝備有88mm火炮1門、50mm火炮2門,另配有3挺機關槍,由一對三缸直立式燃煤蒸汽機提供動力,額定功率為1300馬力。動力強勁的發動機,使得它們能夠在內河上游遠距離航行。在入列服役后不久,艦隊參謀部就派“青島”號和“祖國”號深入內陸進行巡航調查。艇長和軍官們要記錄并報告所到之處的政治、社會和經濟狀況。他們奉命特別關注可能發現的礦產資源的質量和數量,此外還要估算開采和運輸礦石的成本,并對該地區是否適合修建鐵路提出意見。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青島”號艇長帶領部分船員前往輕型巡洋艦“埃姆登”號(SMS Emden),仍有一些人留在了艇上。在沿西江艱難地航行后,這艘炮艇被暫扣于廣州水域。1917年3月21日,隨著中國對德宣戰,為了不被俘獲,留守的德國艇員將炮艇鑿沉于珠江之中。而它的姊妹艦“祖國”號則被中國沒收后,更名為“利綏”號,并編入第二艦隊,主要負責長江巡防。1945年,作為偽滿老舊的江防艇被蘇聯掠走拆解。

納粹海軍的魚雷艇支援艦(1934-1950)

1930年代初,納粹德國海軍為了彌補因“凡爾賽”條約的限制,而無法建造大型戰斗艦船的短板,開始大力組建魚雷快艇(S艇)部隊。于是,一種為快艇提供保障和補給的支援艦也應運而生。通常情況下,每支快艇部隊都有自己的支援艦,不僅用來補充燃料、武器和儲備物資等,還可以在快艇隊員行動間隙充當他們的浮動兵營。起初,納粹海軍并沒有專門的快艇部隊支援艦,而是將幾艘舊帝國海軍的老式掃雷艦改造,用作各個艦隊的補給艦。由于這些艦艇過于老舊,機動性差、并不適用于快速補給,因此必須建造新的支援艦來協助快艇部隊執行任務。

1934年6月,納粹德國海軍第一艘專門為快艇部隊建造的支援艦下水,同年9月21日正式服役。這艘再次被以“青島”命名的支援艦顯示出德國人對這座中國城市的所謂情結?!扒鄭u”號快艇支援艦由漢堡Blohm&Voss造船公司建造,艦長87.46米,寬13.5米,吃水4.01米,排滿載水量2490噸,由兩組(4臺)MAN柴油機提供4100馬力的動力,航速17.5節,并配有2門88mm火炮和4門(后增至8門)20mm高射炮。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青島”號率領第1快艇分隊參與了德軍對波蘭的進攻。1940年2月作為防空訓練艦,加入了進攻挪威的戰役,1941年,“青島”號轉至波羅的海駐防。1943年,參與了第9快艇支隊在英吉利海峽的作戰。戰爭結束前夕,“青島”號主要用于從東普魯士運送作戰人員到西普魯士。

不知是不是因以“青島”命名所帶來的好運,這艘快艇支援艦居然毫發無損地幸存至戰爭結束。1945年5月,德國無條件投降后,“青島”號作為第4掃雷艦隊的一部分繼續在英國控制下的德國掃雷管理局(GMSA)服役,參與北海的掃雷行動。1950年,該艦在英國被報廢拆解。

重洋遠渡的鋼鐵巨輪(1900-1933)

在整個19世紀,強大的英國海運巨頭主導了遠洋航線與環球海上貿易。為了與之展開商業競爭,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以亨寶輪船公司、北德勞埃德郵船為主的德國航運公司也委托各大造船廠先后建造了10艘萬噸級巨輪,史稱巴巴羅薩級(Barbarossa Class)郵輪。這些巨輪相繼投入到各條遠洋航線的運營之中,極大地提高了德國航運公司的運能與競爭力。

1900年9月14日,巴巴羅薩級的最后一艘“膠澳”號(SS Kiautschou)郵輪在斯德?。ń癫ㄌm什切青)的伏爾鏗造船廠(Aktien-Gesellschaft Vulcan Stettin)下水。兩個月后,這艘全長166米,寬約18米,排水量20500噸的鋼鐵巨輪正式竣工,并于1900年圣誕節首航,從漢堡駛往日本橫濱?!澳z澳”這個名字來自1897年11月,德國海軍在中國沿海強占的一個偏僻海灣,其中心城區即青島(Tsingtau)。有趣的是,這艘巨輪在1899年10月開建時的名字是普魯士(Borussia),一個月后又改為圖托尼亞(Teutonia),最后才決定正式命名為膠澳。

隸屬于亨寶輪船公司“膠澳”號郵輪往返于漢堡與香港、橫濱、上海等遠東主要港口之間。1904年,它被用于換取了北德勞埃德公司的五艘貨輪,并更名為“愛麗絲公主”號(SS Prinzess Alice)。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這艘巨輪一直航行在跨大西洋和遠東郵路上。1917年,“愛麗絲公主”號被美國扣押并征用?!耙粦稹逼陂g,改名“瑪托卡公主”號(SS Princess Matoika)的郵輪往返美法之間,主要用于運送奔赴歐洲大陸作戰的美軍官兵。戰后,它作為美國陸軍運輸艦,繼續運送部隊返鄉,并將在海外戰爭中陣亡的美軍遺體運回本國。1921年初,“瑪托卡公主”號轉入美國郵政輪船公司從事歐洲客運服務。1922年,為紀念美國第21任總統亞瑟(Chester A. Arthur,1829~1886),該船更名為“亞瑟總統”號(SS President Arthur)。1925年,它被洛杉磯輪船公司收購,并被命名為“檀香山市”號(SS City of Honolulu), 之后一直在加利福尼亞和夏威夷之間航行。1930年5月,該船在檀香山港失火,其客艙內部被燒毀。由于修理費用過于昂貴,最終于1933年12月在日本報廢拆解。

猜你喜歡
巨輪快艇命名
命名——助力有機化學的學習
紅批有聲作文
簡述紫砂“巨輪壺”的制作要點
紙片“快艇”
有一種男人以“暖”命名
為一條河命名——在白河源
好玩的牙簽快艇
科技創新推動中國巨輪——2017中國科技成果綜述
快艇
巨輪上的秘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