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歷史項目式學習案例

2024-04-29 18:23楊曉義
新課程·上旬 2024年2期
關鍵詞:太平天國運動鴉片戰爭歷史

楊曉義

項目式學習也稱項目化學習法、PBL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為依托的一種課程活動項目,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以往初中歷史教學中項目式學習的應用相對局限,往往以某一堂課為中心展開學習,雖然對學生歷史知識梳理、應用能力提升有一定的幫助,但是由于內容相對局限,導致學生學科綜合素養提升受限。新課程標準下,初中歷史項目式學習應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拓寬學生知識面,使其從更寬泛的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項目式學習主題選擇:“揭秘清朝滅亡”

選擇原因:項目式學習主題的選擇是創造性學習的開端,歷史教學中項目式學習內容可以圍繞一個歷史人物或是歷史事件為中心,然后穿插一個展覽項目,最終以作品成果形式展示整個學習過程,這種方式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還能提高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此次活動主題選擇清朝時期的整個歷史發展,橫跨七、八年級,以“揭秘清朝滅亡”為項目主題,有效調動學生探秘清朝歷史的積極性。

學情分析:

清朝歷史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學習話題,日常生活中清朝電視劇、電影以及一些課外書中都會提到清朝的一些歷史事件、傳說事件,學生對這些歷史知識非常感興趣,但是那些是真正的歷史嗎?我們不得而知。因此,“揭秘清朝滅亡”這一話題本身就能夠引起學生的探究興趣。經歷了七、八年級歷史知識的學習,雖然大部分學生對清朝的歷史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當出現綜合情境問題時學生很難將整個清朝時期的相關內容串聯起來,因此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限。

項目式學習目標:

1.理解清朝滅亡的原因,并通過小組合作,對整個清朝政治、經濟等多方面知識進行綜合分析,然后用恰當的語言表達出小組合作的成果。

2.通過研究歷史文獻、資料等,提煉相關信息,分析清朝滅亡的各種因素,能夠運用批判性思維分析歷史問題,通過合作學習進行歷史事件的探究。

3.從清朝滅亡的歷史中吸取教訓,同時體會中華民族的精神;從清朝滅亡銜接后續救亡圖存探索,感受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樹立正確的民族觀、價值觀。

(設計意圖:項目式學習目標的設計是整個活動的基礎,在目標設計中,立足全局,將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內容融入學生學習與實踐過程中,幫助學生將整個清朝時期的歷史知識融會貫通,同時也確保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能夠得到提升。)

項目式學習過程:

一、核心任務設定

清王朝是封建社會的最后一個王朝,如果你是歷史偵探,你覺得導致清朝走向滅亡的原因是什么呢?

(設計意圖:通過整體情境的設計,學生以歷史偵探的身份對整個清朝時期的歷史知識進行梳理、分析,解密是什么導致清朝最終走向滅亡,然后嘗試用歷史事實和證據來支持自己的觀點。)

二、項目導入

教師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播放八國聯軍侵華、火燒圓明園的視頻和圖片,引發學生的注意和好奇,并提出本項目的任務——清朝滅亡的原因,以此為基礎,讓學生意識到清朝的滅亡需要從內因、外因兩方面入手分析,從而確保后續學生探討方向正確。

(設計意圖:以多媒體課件為引導,將多樣化的材料引入學生活動中,不僅能豐富項目式學習的內容,還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多樣化的小組探究材料,有利于項目式學習高效展開。)

三、任務一:清朝滅亡的原因是什么

清朝滅亡的原因是綜合性的,并不是由一個問題造成的,而是由一連串的問題導致的。這一任務設計主要是從大的方向引導學生意識到整個朝代的滅亡是各因素綜合導致的,應從內因、外因等諸多方面入手,進行綜合分析。

教師:同學們,通過對清朝整個發展歷史的學習,你們覺得清朝滅亡與哪些方面有關系呢?

預設:

1.清朝君主專制政策對國家的發展產生了影響。(引導學生從大方向上分析君主專制對國家發展的影響,為此任務的深入研究與探討奠定基礎。)

2.清朝面臨的內外問題和挑戰。(從清朝內部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入手分析,同時從本時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發展入手,橫縱雙向展開分析,考查學生的歷史知識梳理能力。)

3.清朝政府官場腐敗,統治者治理能力欠缺。(清朝后期各種統治政策的腐敗。)

4.鴉片戰爭導致清朝統治危機更加深重,列強入侵加劇了清政府的滅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影響分析。)

5.太平天國運動的發生與發展。(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對清政府的統治也造成了沉重的打擊。)

(設計意圖:借助情境設計的方式,教師提出了本項目研究的總問題,即“清朝滅亡”原因調查,預設從五個方向引導學生從全局的角度對清朝的滅亡原因進行綜合分析,為后續的深入探究做好充分準備。)

四、任務二:君主專制為什么成為加劇清朝滅亡的因素

子任務1:調查軍機處的作用和對政府決策的影響。

(1)問題設計

清朝的軍機大臣與秦朝的丞相在職權方面有什么不同?

引導學生學會對比分析,將軍機大臣與丞相兩者的職權進行對比,最終得出兩者的差別。

(2)組織小組合作活動

教師給出材料,并提出兩個觀點,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選擇相應的觀點,并說一說為什么。

·軍機處的設立,提高了辦事效率,有好處。

·設立軍機處,官員什么都得聽皇帝的,他們的政治責任感和創造精神都沒有了,一點好處也沒有。

教師引導學生對軍機處的設立進行辯證思考,既要看到軍機處存在的弊端,又要關注其在一定時間段、一定社會背景下設立的好處。此部分內容辯論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思維導圖的設計,清晰表達出自己的看法。

子任務2:研究文字獄對知識分子和言論自由的打壓。

(1)問題設計

文字獄產生的原因是什么?清朝歷史上哪個皇帝在位期間有過典型的文字獄事件?其規模和影響如何?

(2)小組活動

教師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展示文字獄相關材料,并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討論:

·歷史上有過類似的事件嗎?你知道哪些呢?(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對秦朝、西漢、明朝、清朝的相關事件進行綜合。)

·從這一角度看,明清統治者在加強君主專制統治方面有哪些異同點呢?

教師通過材料的補充以及問題的設計,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對同一問題進行思考與分析,分析歷朝歷代文字獄事件產生的原因、經過以及結果等,從而對文字獄與清朝滅亡的關系產生更加深刻的認知。

子任務3:探究清朝閉關鎖國政策對經濟和外交的影響

(1)問題設計

·清朝閉關鎖國是出于什么原因呢?你知道閉關鎖國的含義嗎?

·閉關鎖國的內容有哪些?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閉關鎖國對于清朝統治有哪些方面的影響呢?請你從消極、積極的方面分析。

(2)小組合作分析

明朝前期我國對外友好交往,對明朝有哪些影響?清朝閉關鎖國政策又給清政府帶來哪些影響呢?結合歷史發展,你認為社會積極發展情況下需要如何處理這些關系呢?

借助問題設計以及小組合作活動,學生對清朝閉關鎖國的政策進行綜合分析,一方面對當前學習的知識進行綜合梳理,另一方面也能從更加寬泛的角度對清朝閉關鎖國政策進行詳細、深入分析。

子任務4:不斷加劇的社會矛盾對清朝滅亡有什么影響

教師借助多媒體工具引入相關資料,通過視頻、圖片資料的方式,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小組合作思考:

官員貪污、賄賂和權力濫用有哪些表現?

官僚腐敗對政府效能和社會公信力的破壞。

官僚腐敗對社會穩定的影響。

通過資料輔助的形式,引導學生對清朝后期各種社會矛盾的表現對清朝滅亡的影響進行綜合分析。如清朝中后期土地兼并嚴重的表現形式、老百姓生存狀況等,從綜合角度對問題進行分析。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通過觀看視頻、觀察圖片、資料分析等過程,對相關內容進行更深層次的討論與分析,將教材中學習的知識與課外資料進行深度融合,同時結合教師提出的問題以及先前學習的經驗,對清朝的君主專制制度進行深入分析,從更多層面了解清朝滅亡的原因。)

五、任務三:鴉片戰爭及第二次鴉片戰爭對清朝滅亡有什么影響

多媒體出示鴉片戰爭的資料,將教材內容以及補充內容系統呈現出來,引導學生閱讀資料、觀看視頻,隨后進行問題討論:

(1)引發鴉片戰爭的敵對行動有哪些?

(2)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影響?

(3)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條件?

(4)清朝的社會動蕩以及叛亂?

鴉片戰爭以及第二次鴉片戰爭是清朝衰落的標志,也是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事件。在中國歷史長河中,大清帝國曾經輝煌,但是從鴉片戰爭開始這個王朝就經歷了深重的危機。通過上述問題的討論與分析,引導學生對整個“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章節的內容進行綜合整理,對于這一時期中國社會性質的變化進行深入了解,為后續綜合分析清朝滅亡奠定基礎。

六、任務四:太平天國運動對清朝滅亡的影響

教師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播放太平天國運動的相關視頻以及歷史資料,回顧整個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的原因、過程以及結果,引導學生嘗試分析太平天國運動對晚清時期的政局有哪些方面的影響。

預設方向:(1)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后地方士紳權力擴大。(運動失敗之后,地方團練取代了原來的組織,性質也逐漸轉變,從軍事組織成為政治組織,導致政府對地方的影響力日益下降。)

(2)督撫專權局面的形成。(地方權力旁落導致清政府形成了內輕外重的督撫專政局面,地方上的民政、財政、司法諸大權等由地方獨攬,影響清政府統治。)

(3)滿漢官僚階層的變化。(清朝中后期滿漢平衡局面被打破,特別是為了進一步鎮壓農民起義,清政府被迫起用大批漢族官僚。)

通過資料導入的方式,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具體分析,引導學生學會用辯證的眼光看待問題,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培養辯證思考問題的能力。

案例反思:

項目式學習是初中歷史高效學習方式之一,以往項目式學習的組織與實施往往跨度較小,但此次選擇了七、八年級清朝相關的知識進行綜合分析,以清朝滅亡為引子,串聯七年級下冊、八年級上冊中關于清朝的歷史知識,跨度更大,對學生學習能力的要求更高。首先,此次項目式學習主題的選擇相對較大,采用了學生感興趣的“揭秘XX”等題目形式,更容易引發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其次,通過視頻引導+資料導入的方式,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再結合資料分析的過程,有效提高史料分析能力。最后,驅動任務的設計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模式。

但是此次項目式學習忽略了評價環節以及后續作業的設計,課堂評價、作業設計都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學習質量也能夠產生積極影響,因此在后續項目式學習研究過程中,我們還可以拓展研究思路,將項目式評價以及作業設計融入其中,完善教學體系,提升項目式學習綜合質量。

(作者單位:康樂縣虎關初級中學)

編輯:趙飛飛

猜你喜歡
太平天國運動鴉片戰爭歷史
THE DRUG WAR
小病菌影響鴉片戰爭
桑德斯鏡頭中的太平天國運動
神劇——太平天國運動
高中歷史“太平天國運動”教學設計研究
歷史課堂教學視角的選擇與實踐——以“太平天國運動”一課為例
新歷史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歷史上的4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