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森林防火與生態文明建設的關系

2024-04-30 05:40葉國斌
花卉 2024年6期
關鍵詞:火災林業森林

葉國斌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區林業和草原局,云南曲靖 655000)

1 生態文明建設與森林防火概述

在我國經濟社會得到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我國對自然社會的保護工作也在持續加強,當前我國的森林防火工作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和完善。要想實現生態建設、安全生產以及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在加強經濟建設的同時,提升對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視。森林火災是對我國自然資源和人們生命財產安全威脅最大的自然災害之一,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不僅能夠保護好我國的自然生態系統,還能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做好保障。生態文明建設與森林防火之間關系密切,做好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任務就是發展林業,而發展林業的核心任務就是保護森林資源。森林火災一般具有破壞面積大、破壞程度重、可控性低等特點,對我國的林業資源破壞遠遠超過水災、地質災害以及病蟲害破壞[1]。而造成森林火災的原因也多種多樣,除了自然因素之外,人們的不文明行為也大大加劇了森林火災的發生概率。因此為了進一步推進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同時保護好我國的林業資源,加強森林防火工作已經成為我國當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

2 森林防火與生態文明建設之間的聯系

森林防火能夠更好地保護我國的森林資源。我國的森林覆蓋率仍處在提升的重要階段,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加強我國的森林防火工作極為重要。森林資源相較于其他自然資源具有生長周期長、恢復難度大等一系列特點,在發生大規?;馂臅r,我國的林業資源必然會造成嚴重打擊。此外,森林資源除了包括各類珍稀的動植物和高價木材,還具有調整我國生態環境、維護我國物種多樣性等作用,為此我國在森林建設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精力。森林火災一旦發生,必然會對我國的經濟造成巨大損失。

3 森林防火和生態文明建設的現存問題

3.1 森林火災隱患較為復雜

我國的許多林區都處于封育階段,其中的地勢環境較為復雜,并且在封育期間,地面上必然會堆積較多的枯枝落葉,很容易為森林火災的爆發提供條件。再者,近幾年全球的氣候條件都在不斷惡化,一些極端天氣的出現更加劇了森林火災爆發的可能性。此外,造成森林火災的因素也各種各樣,除了自然災害之外,部分人員的不文明行為以及各種偶然因素都有可能引發森林大火。因此,在森林防火方面要準備的工作內容較多,不僅要加強人員培訓,還需要加大人員配備數量,提升防火檢查力度。

3.2 可利用資源不足

在森林防火和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資金投入是需要合理運用的,若不及時更新防火設備,會影響到森林防火的有效性。伴隨著我國森林防火預警程度的提升,在防火設施方面所需要的資金數額也在不斷增加。但是我國分配在森林防火方面的資金是有一定數額的,必須要根據防火預警的程度進行擇優分配。這就造成了部分地區的防火設施分配數額較少,在部分防火站點的維修方面也存在一定不足,進而造成了森林防火的難度增加。

4 森林防火與生態文明建設的有效措施

4.1 強化保護森林理念,建立專業的保護機構

對于我國來說,森林資源是非常寶貴的資源,需要得到重點保護,所以必須要加強我國的森林防火管理工作,來有效維持我國林業生態安全。各林業相關部門需要給工作人員樹立起足夠的森林保護意識,加強工作人員的理念培訓,使得每個工作人員都能夠有擔當的去參與森林防火管理工作,時刻保持警惕和壓迫感,以最認真的態度和旺盛的精力,勤懇地完成防火管理工作,確保森林資源的安全。同時,相關部門還需要成立一個專業的保護機構來加強對于森林的保護工作,通過不斷的完善和改進管理制度,為我國的林業生態安全保駕護航。森林防火管理工作的核心應該是預防,林業生態管理部門需要通過更多的渠道和形式宣傳防火知識要點,尤其是林區周遭的地區,增強民眾森林防火意識,以人們的日常生活習慣為基礎,貫徹森林防火知識,從源頭上來降低森林火災的發生概率。與此同時,林業生態管理部門還可以借助互聯網和信息平臺,為民眾普及森林火災帶來的危害和防火知識要點,使得民眾提高警惕,謹慎用火,為林業生態安全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4.2 提升森林防火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

在進行生態文明建設、加強森林防火的過程中,相應部門可以結合具體防火巡視需要,成立森林防火小組,并對小組成員展開專業的撲火技術培訓,提升防火滅火能力。在培訓過程中還要注重培訓內容與當地的林區特點進行結合,提升防火撲救的有效性。在小組訓練過程中,也要加強對應工作人員的體能訓練,提升其保障自身生命安全的能力。在培訓結束后,相應人員還要對培訓效果進行考核,既要充分提升森林防火人員的各方面能力,也要對其不足進行針對性指導和加強化訓練,進一步提升每位工作人員的自保能力。

4.3 完善森林火災的預防機制

在森林防火工作的建設和完善過程中,構建科學合理的森林火災預防機制是實現生態文明建設進一步提升的重要措施。在構建預防機制的過程中,一方面林業機構要建立嚴格的入山審批制度,加強對進入林區人員的檢查,減少部分人員不文明行為造成火災的概率。此外,對于進入山區的車輛和人員進行控制,減少車輛進入數量,同時加強對林區周圍村鎮的防火檢查力度,控制居民用火,消除生活用火造成的安全隱患[2]。另一方面,加強對林區所處地區的自然天氣檢測,制定動態的防火預案,充分發揮防火檢查站的各項作用。

4.4 加強各類先進技術和防火設施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應用

4.4.1 信息技術

伴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國在森林防火檢測監控技術方面也得到了飛速的提升,各類遙感技術和航空檢測技術都能在極大程度上提升我國森林防火的有效性和準確性。此外,通過加強科技手段的利用,將相應工作人員的防火經驗與森林防火的信息化監控技術進行有效融合,也能進一步提升森林防火的效率和準確性,大大減少了相應人員在森林巡護過程中的人身安全威脅。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森林發生火災風險較高。所以,森林資源管理者需要通過引進先進的技術來提升目前防火管理工作中技術不足的缺陷。提升森林防火工作的主要原則是預防和預測。

4.4.2 預防技術

新的時代需要運用新的科學技術來推進森林防火管理工作。如無人機技術、紅外線監測技術、森林瞭望塔等。目前,我國許多林場都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建立了有效的森林防火預警機制,這對于森林防火管理工作能力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其次,隨著各個林場對于新防火技術的深入引用,在整個森林防火管理體系中,逐漸的形成了互聯網信息監測體系,這對于加強森林火災預警和預測有著重要的作用,根據互聯網信息監測體系實際應用情況來看,一旦發生森林火災,森林資源管理者可以通過此系統第一時間發現火情確認火點,并及時的通知管理部門和消防部門。

4.4.3 護林防火技術

首先,防火隔離帶的建立。社會的發展帶動了經濟和科技的快速提升,對于如今的森林資源保護手段來說,先進的技術層出不窮,在這其中最為常用的控制手段,防火隔離帶手段,能夠把發生火情的林業區域,與其他林業區域進行有效的隔離,通過切斷火源傳播途徑來防止森林火災的蔓延,把火災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圍之內,這樣能夠使周遭的環境有效地避免受到破壞[3]。所以,防火隔離帶主要的作用就是用來隔離林業作業區域,一旦發生火災或進行森林用火時,能夠有效地阻止火災的蔓延。其次,加強林業用地燒荒技術,確保林地用火安全。對于燒荒來說,它是一柄雙刃劍,有其優勢,也存在一定的風險,所以,這就要求使用燒荒人員必須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能夠根據火情現場審時度勢,細致的分析現場情況,并且制定出最為準確的解決策略,抓住時機,直接果斷地開展燒荒手段。同時,工作人員還要隨機應變。在工作人員滅火作業過程中,針對客觀實際情況,利用身邊的有效資源進行多種形式的應對措施。最后,建立現代生物防火技術,能夠變被動防火為主動防火。森林防火工作中通過現代化的生物技術進行防火,能夠有效降低火災的發生率。例如,木荷生物防火林帶營造技術,木荷樹種本身具有不易燃燒和含水量高、含油量少的特征,在林區布局中采用木荷樹種營造防火隔離帶特別理想。木荷林帶中光照少,地表不易生雜草,氣溫低,可以有效的阻隔地表火勢蔓延。

4.5 加強相關法律完善

針對當前我國森林火災法律規定不夠完善的問題,不僅會影響火災防控效果,在由人為因素引起的森林火災問題中,無法起到良好的法律約束效果,綜合處罰力度稍顯不足,所以需要對法律法規進行完善。在森林火災的法律規定中,需要明確引起火災事故的責任主體,并根據行為和火災后果,制定相應的處罰標準,確保引起火災的主要人員能夠受到應有的處罰,發揮出法律的約束作用,提高引起森林火災等違法行為的成本,從而能夠全面提高森林火災打擊力度。

4.6 加強對森林防火的宣傳

不僅要提升森林防火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也要提升人民群眾對森林火災的認識,了解森林火災造成的危害和帶來的危險,進而實現全民防火。在進行森林防火宣傳過程中,森林防火工作人員和消防人員首先要確定好宣傳的模式,要充分保障森林防火宣傳的廣度和深度。其次要做好工作分配,負責不同區域的森林防火宣傳工作,保障民眾在發現森林火災時能夠及時采取正確措施,聯系消防人員、保護自身生命財產安全??梢岳没ヂ摼W平臺開展宣傳,要通過電視廣播,網絡,手機短信,發放宣傳標語,發放宣傳手冊等形式開展各種形式的宣傳活動,改變傳統方式,利用微博,頭條以及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傳播信息[4]。

4.7 儲備消防設備

在森林防火管理的過程中,森林生態安全將會受到基礎的防護設備影響,同時通信設備將會影響到信息的傳遞速度,也會影響到救援部隊到達的速度。在設備更新方面,森林部門應該加大這方面的研究力度以及資金投入力度,防火設備要跟得上時代的發展與進步,并且安排專職人員進行定期檢修,確保在需要的時候設備能及時派上用場。防火設備將直接影響到防火工作的最終效果,因此一旦發生森林火災,要確保通信設備能夠穩定運行,同時防火設備能夠及時緩解火情。

4.8 做好監督管理工作

總的來說,森林火災系人為所致。近年來,隨著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林區流動人口也在逐漸增加,因此發生森林火災的概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因此,有必要做好野外火源的監測??茖W合理的監督工作能夠提高森林防火管理以及森林生態安全優化的工作質量,確保每個工作人員保持較高的工作積極性,與此同時,這樣的監督機制可以使各個部門各司其職,在防火工作中分配好各自的責任,在對森林火災的安全隱患進行監督管理時,更是要在工作人員和部門工作的落實情況上多加注意。在森林防火監督管理的過程中,加強對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視程度,并且建立健全的監督制度,不斷優化防火隊伍內部人員的綜合素質,重視對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術培養[5]。另外,必須嚴格控制過往路人和車輛,嚴禁將火源帶入山中。節假日要以火源管理為重點,落實管控措施,嚴格規范生產生活用火,降低發生火災的可能性,從根本上消除火災。此外,要建立森林保護、防火管理制度和消防巡查制度。在關鍵季節,必須將林區防火禁令和封山防火公告發到每個家庭,并張貼在村組明顯位置,堅決杜絕在野外使用火種。

4.9 森林保護發展前景規劃

現如今,我國的森林保護工作還處于發展中階段,各項保護措施和相關的法律法規都還不到位。所以后續發展中還需結合實際情況,完善各項保護措施,加大管護力度,增強執法力度,規范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執行標準,建立健全具體的管護制度和操作流程。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各領域當中,森林資源保護工作也應積極融入現代化信息技術,增加在森林保護工作中的資金和科技投入。比如科學運用網絡技術對森林資源進行實時監控,從而能夠時刻掌握森林保護具體情況,及時發現保護工作落實過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從而采取相應的完善對策。

5 結語

綜上所述,森林防火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工作之一,森林火災給我國的自然資源和人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的嚴重威脅。當前我國對生態文明建設和森林防火的重視程度都在不斷加強,通過加強對森林防護人員和消防人員的培訓工作、建立科學完善的森林防火防控機制、加強森林防火重要性和火災危害性的宣傳工作,能夠有效提升我國森林防火的力度,進而提升我國林區資源保護的水平。

猜你喜歡
火災林業森林
歡迎訂閱《林業科學研究》
land produces
哈Q森林
哈Q森林
掌握火災逃生知識
哈Q森林
哈Q森林
林業有害生物的防治
林業
離奇的火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