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浸傳播視域下思政課教育教學有機論

2024-04-30 12:26豐大雙徐一卯
濰坊工程職業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個體思政信息

豐大雙,徐一卯

(天津理工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天津 300384)

當今時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引發了現實與想象、具體與抽象之間邊界的消失,給個體體驗豐富的信息盛宴帶來了極為開放的空間;信息傳播的無處不在,人與媒介高度的融合也革新著舊的信息傳播形態,由此帶來的劇變更深刻影響著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僅讓“一個人生活的地方與他的知識和經歷越來越不相關”[1]13,也使得人在與信息的沉浸式互動中,因突破了時間的限制讓交流與溝通變得更加頻繁和直接?;蜓灾?沉浸式傳播正在最大程度地激發個體主動性的同時,也為個體個性化的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滿足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它不僅再造了新的傳播工具,同樣也建設起了一種全新的交互性傳播關系,給當下及未來人類社會生活帶來了諸多挑戰。而這其中,尤以對教育教學實踐活動產生的影響最為深刻。強調互動性、個性化的沉浸式傳播在改變個體認知模式的同時,也革新著教與學過程中師生間的交往模式,結合有機論者所堅持的學生于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主體地位的基本認知,如何以現代化的個性定制、生活化的學習內容以及情境化的合作式教學形式,全面改革舊的教育教學模式,不僅有助于引發學生在認知、情感乃至行為上的主動求變與應變,對于最終在功能上完成教育影響的連續性,提升各類課程教育教學實踐活動的效果也可以提供更多想象的空間。

一、沉浸、沉浸傳播與沉浸人

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對信息的依賴如同空氣對一切生命體的重要性一樣,鋪天蓋地的信息資源儼然成為了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這種由信息空氣(Inforsphere)所描繪并編制出來的依靠信息(information)和環境(atmosphere)所構成的信息社會,最終將人們帶進了一個信息無所不在、人與信息環境相互交融的信息傳播空間。在這里,人們高度融入所在環境,主動的搜索與被動的信息推送使得每個人都成為了世界的中心,身心的主動降噪更是讓各種信息得以施展前所未有的影響力,也在重構著人們認知和交往的世界。認識并理解這種尤其注重人與環境的對話性、交互性,邊界消逝的信息傳播形態,也正是科學理解沉浸傳播理論及其相關概念的前提和基礎。

(一)“沉浸”

積極心理學中的“心流”(Flow),也常譯作“沉浸”(Immersion)。這一心理學概念在后續研究中也多被廣泛地用來解釋人們在某些日?;顒又心軌蛉裢度?、注意力高度集中并過濾掉所有無關知覺所達到的一種沉醉狀態。1990年,美國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伊[2](Mihaly Csikszentmihalyi)在其代表作《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Flow: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一書中,對心流體驗的基本原理進行了更為系統、深入的闡述。其后的1992年,美國心理學界的多位學者再次提出并完善了“心流理論”(Flow Theory)[1]15。該研究在人機交流(CMC,以計算機為媒介的交流)等相關探索上,首次實現了“心流”(Flow)和“沉浸”(Immersion)這對概念的重合??梢钥吹?前者的研究更強調的是個體因身心的全情投入所帶來的心流效果,更多的是從機制和原理的角度來解釋和說明心流體驗;而后者的研究,則更為強調沉浸狀態對于環境因素的影響。顯然,全面理解“沉浸”這一概念的內涵,需要將二者有機結合,也即“沉浸”是個體主動的心理參與過程,也是個體在整體環境中自在交互,主動認識并發現世界的實踐探索。

(二)“沉浸傳播”

“‘沉浸傳播’”(Immersive Communication)作為一種全新的信息傳播方式,它是以人為中心、以連接了所有媒介形態的人類大環境為媒介而實現的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無所不能的傳播”[1]43,所形成的是媒介、人與媒體統一的信息傳播大空間。也正是得益于科學技術的進步,才可以極大激發人類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這種力量也將人與環境融為一體,并最終將前者帶入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沉浸狀態。在這個新的時空環境中,信息傳播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力也表現得更為整體與深刻,人們也在信息的共享中實現了將過去、現在、未來,真實世界與虛擬世界融為一體;超時空的信息傳播也讓各種交流與互動重新回歸到無邊界的溝通當中,甚至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信息傳播的中心,傳播的核心任務也不再是信息的空間流動。也可以說,沉浸傳播要著重研究并理解的是人在完全專注的情境下身心狀態的變化及其規律,強調個人在動態信息定制傳播過程中人與環境的互動,尤其為了實現理想的傳播效果,讓個人獲得超越時空、泛在的情緒體驗,進而實現個體參與感和主動意識的提升。在這里,人在其中,也樂在其中,人不僅是消息的受體,更是消息的制造者和傳播者。

(三)“沉浸人”

“人能夠具有‘自我’的觀念”[3],每一個擁有自我意識的學生不僅僅是活生生的人,更是兼具創造性和審美旨趣的存在”。在沉浸傳播發揮主導作用的時代,信息在發送和接收的過程中均實現了無障礙傳播,人們甚至無需感受到媒介的存在,新的傳播形態改變著信息傳播的方式,也改變著媒介環境。沉浸傳播過程中,每一個人都是活生生的有機體,也是理性、感性與情感的共同體,人們依靠環境中無處不在的終端與親人和外界保持聯系,也能夠隨時隨地從各種渠道全方位了解這個世界,在真實和虛擬世界中找到生活的樂趣和情感的寄托。而因沉浸帶來的愉悅感也不再完全取決于外部世界,更在于我們的工作態度和面對挑戰時所能收獲的真實感受。也正是這些因互動、交流而帶來的各種深刻的體驗,將人們引入各自的情感與心靈深處,在那里因個體主動沉浸其中而產生了令人忘我、入神的心流體驗,并激發了個體的主動性、創造性以及特殊的審美情趣,這些能夠沉浸于其中的人就是信息時代的“沉浸人”。

二、參與、對話與認同:“沉浸傳播”視域下的思政課教育教學

“沉浸傳播”是媒介融合時代新的傳播現象和傳播形式,它不僅擬定著信息傳播的方式和形態,更對信息傳播效果的實現方式進行了規范。事實上,任何一種傳播形式的變化終究難敵其對傳播效果的期待。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項信息的傳播活動,其形式的出現與變化都不是終點,傳播者要認真對待受眾對信息接受能力、接受形式的變化,教師與學生在平等的信息共享中達成良好的說服效果才是其存在的終極目標。從這個意義上講,覺察到沉浸傳播時代的到來,并深入理解、發現與促成沉浸傳播功能的實現,對于思政課如何借助新的信息傳播手段,更好地實現傳播、對話和認同功能,達成更優的教育教學效果有著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教育即傳播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教師要做好“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這項工作[4], 這意味著包括思政課教師在內的新時代教師都應肩負起這一“時代重任”。作為立德樹人之根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其特殊性,但同樣也是融知識傳播、思想傳播以及真理傳播于一體、有著明顯“三傳播”特性的教育實踐活動?;蛘哒f,一切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包括思政課教學實踐都是一項事關傳播的實踐。尤其在今天,當信息傳播越來越依賴于技術的進步時,人們要認真反思新的傳播技術對教育教學實踐活動的直接影響,只不過一切教育教學活動從來不限于也不應止于技術。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重要內容的思政課教學實踐是一種信息的傳遞,更是涉及思想、真理與情感的文化傳播,是要引導學生在接受信息的過程中獲得實在的、“內生化”的影響。當然,在這個“沉浸”的“泛眾”時代,影響并決定信息傳播效果的終極因素依然是人。人存在并成長于文化之中,這種親密無間的沉浸感其實就與教育有機論者將一切教育都視作一個自然有機的過程如出一轍。今天這個信息時代也是全民文化學習的時代,必然也會給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帶來諸多新變化。作為活生生的個體,每一個學生都是創造性的存在,他們擁有著具體而特殊的審美旨趣,一切只追求接受現成知識而忽視個體主動性的技術決定論不僅難以有效引導其主動認知世界,更會使其辨知能力萎縮,只有那些真正融入了受眾自我創造的實踐,才可能被真正內化為個體自動、自覺的本能行動。因此,盡管新的媒介技術改變著傳播環境,但信息傳播從遙在到泛在的時空延伸依然無法脫離受眾視覺、聽覺、觸覺和嗅覺的限制,或者說,沉浸傳播不同于過去的傳統傳播形態,它在突出技術進步意義的基礎之上更強調受眾主動、積極的全情投入,這也就是有機論者所強調的個體中心論。從教育有機論到沉浸傳播,不僅涉及到技術啟發下的思維轉變,二者的結合也是當前理解一切傳播行為的理論通道,更是新的媒介環境下,反思傳統思政課教育教學實踐的新起點。

(二)教育即對話

思政課教學從信息傳播開始,強調對學生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思想引領教育,但卻因為它習慣性地將學生置于被動接受的地位,以至于學生主體地位的喪失,進而直接影響到了教育教學的說服效果。沉浸傳播時代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各種信息無差別、碎片化的傳播也在最大化地張揚著受眾的個性,個性化需求在隨意滿足的過程中也讓各種自上而下的教育形式受到了嚴重挑戰,一種期待更為民主、平等對話的教育形式的呼聲也變得愈加迫切。因此,盡管信息獲取的渠道更加便捷,但教師與學生都不愿意被動的接受,加之科技發展與思想進步的疊加影響,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信息平衡早已被打破,信息渠道更趨扁平化。事實上,人們都清楚,“孩子在學習自己有興趣的東西時掌握得最好”[5],一切涉及信息傳播的活動也都“要鼓勵平等、要求平等”[6],才有可能最大化地激發受眾強烈的參與意識,畢竟,“今天的受眾,希望獲得知情權,同時也希望通過參與其中共同觀摩和見證”[7]。正如瑪格麗特[8]所描述的“后喻文化”那樣,一場與年輕人新的對話條件已經充分成熟,形勢的變化正倒逼著作為前輩且握有實權的教師,開始認真考慮是否有必要認真向學生跟晚輩學習了,于是一種基于交流、對話與交互存在的教育形式呼之欲出?;蛘哒f,在沉浸傳播時代,教師的教能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到學生或許根本不發生在信息本身身上,而在于信息的交互過程中的理解方式,這就需要也應更為強調實現師生間的平等對話,這意味著,適時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勢在必行。傳統思政教育活動,過于強調教師的教、學生的學,容易將教與學對立起來,而事實上,作為獨立存在的學生,不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日漸成熟,個性也更加突出,他們擁有自己的獨立判斷。加之,作為教師的知識與經驗性優勢在這個媒介融合時代已經顯得十分有限,師生間的教學關系也不簡單的只是信息的互換。作為一種對象性、交互性的事實存在,教師如何在教學實踐中尊重并理解學生的需要、引導學生在對話中發表和接受觀點、實現二者間的信息分享與互動,對于全面提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愉悅感和獲得感,以及提升思政課教學效果有著積極意義。

(三)教育即認同

新媒介技術的更新已經在充分證明,包括思政課教學在內的一切涉及知識與理論傳播的實踐活動已經不能簡單滿足于言語的傳遞與制造了,如何將更多的注意力轉向思維引導,以強有力的說服力帶來受眾行動上的改觀,實現受眾由內而外的認同感,才是產生實在教育效果的關鍵?;蛘哒f,今天的信息傳播目的并不只是單純指信息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移動,更為理想的結果是要為彌合不同個體在價值觀念上存在的分歧創造可能。思政課涉及各種理論知識的教學,但如何幫助學生實現對科學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認同,指引學生理智地創造有意義的人生才是終極目標。進入沉浸傳播時代,來自四面八方的信息更加紛繁復雜,各種信息以更立體的形態影響著學生的生活,也在感染和誘導著學生的精神與文化世界。人們深知,一切“社會科學的使命是理解我們從生活中發現的意義”[9],也因此,深入挖掘思政課背后蘊含及其致力傳播的各種文化觀點與思想認識,遠比單純的信息傳播更加有價值。因為,不僅“文化是個體由自然人到社會人的轉變過程的尺度”,它還會帶來廣泛的“個人認同”[10]。作為思政課教師,除了要通過一般的知識教學不斷豐富學生的頭腦外,還應理解到思政課教學在育人成果上的特殊性,通過觀念暗示、情緒感染等手段影響學生的思維方式、文化觀念乃至精神狀態;通過行為引領,影響甚至改變其人生重大選擇上的態度。當今時代也不單單是一個全面信息沉浸傳播的時代,高度一致只是一個虛假表象,個體中心才是真象。因此,信息在人群分享中有著明顯的劃分,每個人都習慣性生存在自己的“信息繭房”中,他們堅信對信息的接受不能只取決于新鮮、特別,而是“對自己要做什么事先必須有強烈的認知”[11],喜歡的程度是其選擇與否的首要原則。這意味著思政課教學中信息輸出并不意味著教育的結束,而僅僅是開始,教師要做的也不只是信息傳輸,更為重要的是要讓傳播的信息和學生發生關系,努力通過各種讓學生感興趣、愿意接受的內容實現對學生心理、情緒乃至精神層面的持續影響??梢韵胂?在這種做法的加持下,學生也將更樂于分享與傳播,在各種信息的復制和裂變過程中,教育影響也將持續提升。事實上,思政課教學就應該努力創造一個可以持續影響受眾的大環境,令受眾沉浸其中獲得內省能力,進而實現對科學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的充分認同,這也正是一切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的真正價值所在。

三、機遇與挑戰:思政課教育教學模式的反思與展望

沉浸傳播時代信息的便捷化、個性化與多元化對傳統教學模式提出了嚴峻挑戰。同樣,思政課教育教學活動也正在被各種先進的傳播技術滲透,這也導致那種僅憑課堂上的知識傳授,就想要達到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理性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目標變得相當有難度。如何堅持以學生為本,以更富學理、更具思考意義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積極體驗,實現思政課教學由傳統教育向有機論教育轉變,以及提升思政課教學效果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突出思政理論課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

20世紀70年代,在對現代性的質疑以及對否定性后現代主義中的懷疑主義和虛無主義批判的基礎之上,一套兼具批判性和建設性,新的哲學思想體系——建設性后現代主義被提出[12]。該理論高揚人的創造性,認為一切實體都與其他實體存在相互依賴的內在聯系,鼓勵世人要從事創造活動并成為具有創造力的人。因此,相比傳統教育中把學生視為機器的教育形式,建設性后現代主義強調,學生不僅是教育的主體,更是感情的有機體,強調一切教育活動不僅要圍繞學生開展,更要努力創造教育的持續影響,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顯然,將這樣一種兼具開放與務實的教育論移植到信息傳播渠道日益豐富多元的今天依然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當前,豐富多元的信息渠道早已讓學生淹沒在了海量的信息素材之中,思政課課堂上出現的教育內容如果還是將一些應知應會的常識作為教育內容,實在難以引起學生的積極思考,“灌輸”式的敷衍教學也一定不會產生沉浸式的體驗,畢竟“人生最重要的道理,是無法直接用‘教’就學會的”[13]。如同音樂的學習不止限于學習樂器一樣,任何一種學習追求的絕不單單是技術,還有感受,更有習慣的塑造和行為上的改變。當然,要達到這一結果也是有難度的,而這也正是心流體驗的基礎,它取決于人們對外在事物的闡釋,更關乎個體如何培養并控制心靈。思政課課程的根本指向有著對學生精神乃至行為改觀上的良好期待,要保證其教育教學效果,必須突出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內容自然不能只是簡單的平鋪直敘,更不能一味延用各種敷衍的評價模式?;蛘哒f,將學生視作活生生的個體,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積極引導學生理性、道德、審美地看待世界和社會生活,幫助其合理規劃整個人生,本身也都是凸顯思政課教育教學地位的重要保證。

(二)強化思政課顯性與隱性課程的聯系,實現教學內容的整體優化

媒介化是教育發展的未來趨勢,而人性化趨勢則是媒介化發展中的另一趨勢。不論未來的世界如何在媒介發展中遠涉,人都是媒介的關鍵構成,也是主導媒介走向未來的絕對力量。因此,即使已經進入了沉浸傳播時代,其核心的交往模式依然離不開顯性的人。盡管傳播環境的變化無限擴大了今天的教育環境,使得信息獲取的渠道變得越來越趨于多元化,并全面提升了學生自主選擇信息的能力,但越來越多個性化的信息所呼喚的并不是絕對孤立的個體,而是期待更多更廣泛交流的互動模式。將其影響延伸在思政課教育教學實踐上,則集中表現為師生間對建立一種更為開放的交流與交往模式的想象與渴望,它也主導著一種更趨于溫和、富于張力的合作式教學關系的開啟。思政課教學作為一種特殊的傳播業態,更像是一種以勸服為目的的意義傳播,其最好的勸服,莫過于合作式、對話式的。于是,思政課教育教學活動就不能只局限于課堂教學,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也不再僅僅以知識的輸出為唯一的衡量標準,如何引導學生于教學過程中發現個體成長的終極意義,也便成為了其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首要考慮的問題。畢竟,每一個學生之于教師,都是鮮活的生命,是顯性的存在。因此,教師創造的教學環境必須是活的環境,一切教育活動也應當著眼作為活生生的人之學生生活與學習的整個時空。努力實現教學內容的生活化,更應強調思政課教育素材和教育環境的整合,時刻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注重理論知識學習的整體性,充分發揮一切教育資源的整體育人功能,讓教育影響延伸到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還要結合不同的環境最大化地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影響的無處不在,以此不斷創設各種學生能夠沉浸其中的氛圍,也只有那種從情感和內心上的全身心投入,才能讓學生收獲到更為強烈的心流體驗。此外,教師在設計各種教學實踐活動時,還應努力實現學校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教育的接軌,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將課本中學到的知識真正的用起來,在實踐中對出現的問題形成及時的反饋。最后,學校還應注重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因為“將文化自信培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發揮文化的隱形教育作用”[14],所以通過校園中的墻壁、一草一木,也便有利于營造出處處、時時不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圍??偠灾?人作為顯性的教育對象,不僅是生活化的存在,也是一種文化的存在,其生活、情感、心靈所至,皆為教育影響無處不在提供了可能?;蜓灾?思政課要影響人,不能只是關注受眾表層的影響與表面的改變,那些僅僅止于提供一些顯性知識忽略個體成長發展整體性的做法一定無法真正影響到他們的成長、成才。也因此,新的時空背景下,作為信息與文化傳播的有機存在,思政課教學更應在如何做到以文化人,設計并盤活各種隱性的教育資源,在發揮整體教育功能、實現教育效果方面做出更為長遠和深入的思考與布局。

(三)實現思政課學科課程與實踐課程的結合,引導學生學以致用

思政課不是書面化學科課程的輸出與輸入,而是富含情感和內向力的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活動,它強調教育的勸服功能,也更重視受眾的情感體驗與認同。從過去的經驗來看,任何試圖進行學科理論知識的教育,不論是過程和結果相對來說都是簡單的,但這種長期堅持的工作卻未必總是有效。尤其在今天,媒介形態的新變化不僅帶來了學生學習模式的新動向,更給思政課提出了新的挑戰,嘗試并著手改革思政課課程內容和結構,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勢在必行。首先,思政課課堂教學,不能是簡單化面對面式的信息傳遞,而應適度引入現代化手段實施課堂技術改革,一些重點內容更應在結合特有文化背景、深刻理論基礎上進行主旨教學,對于重要內容要大膽講、深入講、示范教,通過適度增加課程難度將學生引入非表層世界,幫助他們熟練掌握并使用更加復雜的心智來理解課程內容。其次,思政課還應關注課程教學的完整性,從備課、講課到評估都應做好過程控制,更好掌握學生的動態,對學生需求要有細致的分析與了解,通過個性化、更具針對性的課程設計引導學生自覺參與到教學實踐當中,只有學生全身心的參與才可能幫助其獲得充分的心流體驗,教師也才可能有對教學效果更多的期待;方法選擇上也要活起來,整合多種教學方法啟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也十分重要。再次,思政課所強調的知識教學在結果反饋上絕不能只為了獲得一個漂亮的分數,各種考核方式除了廣度以外還得向深度拓展,教師要對學生學習結果保持充分的樂觀,通過同學互評、教師評、分小組等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在落實思政課第一課堂重要性的基礎上,學校和一線教師還應積極協作,共同培育建設并運用好各種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基地,通過見習、實習以及社會調查,讓更多的學生走出校園,因為“回歸生活是教育最可靠的出發點,也是高校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出發點”[15];也唯有如此才更有利于讓學生在各種體驗式、情境化的活動中充分體會各種思政實踐課程的開放性、自主性所帶來的積極影響,幫助其在實踐中鍛煉才干,在廣泛接觸社會的過程中開闊視野,最終在學科課程與實踐課程有機結合中不斷增進知識、強化能力,實現個人的全面發展。

猜你喜歡
個體思政信息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思政課“需求側”
關注個體防護裝備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訂閱信息
個體反思機制的缺失與救贖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展會信息
健康信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