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紡織工業融合發展

2024-04-30 12:26吳迪
紡織服裝周刊 2024年10期
關鍵詞:紡織智能化人工智能

吳迪

2023年,在全球經濟增長動能不足的大背景下,紡織行業仍然呈現回升向好態勢。當下,紡織產業發展和產業升級正處于關鍵期,要保持長期向好發展態勢,必須圍繞擴大內需、優化結構、防范化解風險,扎實推進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高質量發展,數字經濟與紡織產業深度融合是產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行動綱要》明確發展方向

2023年8月,中國紡聯正式發布《建設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行動綱要(2022—2035年)》(簡稱《行動綱要》)。其中明確指出,圍繞行業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需求,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紡織產業的深度融合創新,打造數字化支撐下的行業發展新型能力,推動行業整體實現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全面支撐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建立。

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紡織工業融合發展作為數字化轉型的主線,貫穿于各個細分行業和技術領域。2023年,紡織行業把握自身的特點,針對企業的需求,在人工智能、大數據、數字孿生等技術日新月異的大背景下,大力開展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應用,取得了多方面引人注目的應用成果。

人工智能實現多點突破

人工智能技術是紡織智能制造的核心技術,近期在多個領域實現了突破,取得了一系列的創新性成果。

在線監測系統采用了更多的人工智能技術,實現高精確度的實時監測,擴大了適應性,降低了出錯率,提高了智能化水平。常州宏大公司的智能驗布系統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可實時在線檢測布匹的質量;杭州易染數碼公司的金典印花在線檢測預警系統,在線采集印花信息,使用人工智能軟件分析自動判斷印花瑕疵,最后通過聲光的形式進行預警提醒。

在車間生產調度和企業優化管理層面,浙江理工大學等單位承擔的織造智能工廠項目,實現了織造企業生產管理、質量管控、流程執行、訂單排產、業務協同等數字化場景的快速部署與動態加載;飛弗信息公司的 APS軟件,實現紡織服裝全鏈條多工序耦合情況下的自動排程。

在紡織品設計領域,中國紡織信息中心等單位承擔的紡織品圖案生成設計技術研發項目,實現了紡織品圖案生成設計的原創性、時尚性、多樣性和可控制性。

大數據獲得切實推廣應用

工業大數據已經成為企業智能化升級決策的重要依據,受到方方面面的重視,取得了許多成功應用案例。

海瀾之家的服裝定制設計生產工藝開發(POD)平臺,實現了數據自動轉換與傳輸;大生集團實施了智慧紡紗工廠項目,結合大數據分析實現設備的實時監控,物流倉儲的實時跟蹤,耗能設備的動態分析和智能開啟;光山白鯊針布公司通過實施轉杯紡數字化車間項目,形成了大數據驅動的“關聯+預測+調控”的決策新模式,達到資源的合理分配,實現均衡生產;湖南科創紡織的棉紡管控一體化系統,做到從原料、半成品到成品全方位的質量監控與檢測,為生產決策提供依據。

在開發商方面,衣拿公司開發的服裝智能生產管理系統,可連接吊掛系統實時采集生產線的訂單、款式、數量以及每個站位的工序和實際完成數據,實現統一管理和協調,實時生產瓶頸工序分析,以及數據管理和排程的優化。

數字孿生得到快速創新發展

《紡織工業“十四五”發展綱要》中將數字孿生定義為智能制造的關鍵技術之一,得到了快速創新發展,紡織重點領域和場景取得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典型應用,為紡織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撐。

智能化生產物流系統的應用最為突出。北自科技的智能物流及倉儲系統基于數字孿生技術,可實現倉儲管理、智能調度等功能,具有高密度、高柔性、模塊化等特點;青島賽特環球的全流程筒紗智能包裝系統采用數字孿生和云計算技術,實現了全流程筒紗智能柔性包裝。

在智能化生產管控方面,無錫宏源的加彈機運維管控系統基于數字孿生技術,實現了全流程加彈車間的數字化;武漢裕大華建設了紡紗車間數字孿生可視化平臺,可以3D可視化監控生產設備,進行生產調度自動排產。

在服裝個性化定制的應用中,武漢紡織大學開展了基于數字孿生的服裝個性化虛擬試穿項目,提出了參數反演的孿生人體和孿生服裝建模的關鍵技術,快速生成了孿生人體模型,實現精準服裝推薦和高可用虛擬試穿。

展望2024年紡織信息化發展

2024年是紡織工業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和《行動綱要》重點任務的關鍵一年。

紡織行業將加快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紡織產業深度融合的進程,針對各個細分行業中的關鍵技術裝備、智能化車間/工廠、智能服務的開發和應用,突破一批關鍵共性技術,重視開發各種集成應用,在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的基礎上,持續提高智能化水平,實現高端引領的戰略目標。

人工智能技術是下一階段智能化提升的重點,近兩年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術有了重要突破,以超出預期的速度向著全民化、通用化、縱深化發展,將為紡織智能制造注入新的活力。

大數據作為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資源,下一階段的主要應用包括:建設基于工業大數據的生產流水線全流程監控、快速故障診斷及預測性維護系統;利用大數據技術對用戶的個性化消費需求數據進行挖掘,逐步完善企業產品數據庫和知識庫,為大規模個性化定制提供有力支撐等多方面。

隨著數字孿生技術的快速發展,制造工廠的物理、信息融合成為了可能。下一階段將針對紡織企業應用場景,構建紡織智能工廠模型及相應的信息模型,仿真、驗證、預測、控制實體系統全生命周期過程,形成智能可視化平臺;著力開發重點技術和應用,如實時物料管理、質量監測和追溯、生產線全程監控、設備預測性維護、生產物流和庫存管理等場景,同時需要相應的人工智能、大數據、仿真建模技術的支撐。

工業機器人對于紡織工業實現自動化、精細化、柔性化、智能化加工制造,完成生產作業和物流自動化銜接作用明顯,有大規模推廣價值。未來將突破定位、移動(AGV)和紡織專用等各類工業機器人的核心技術,在紡織智能化生產流水線上推廣應用,特別在專用加工環節、物流運輸、特殊崗位等領域。

利用工業區塊鏈技術,未來將著力開發智能合約應用于生產流水線的整體監控;生產物流的高耦合協同和數據共享、協作合規性保障;個性化定制的分布式網絡、智能合約、應用互操作等技術;紡織供應鏈管理、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應用等重點技術和應用。

此外,積極探索工業元宇宙,將元宇宙概念應用到紡織智能制造領域,集成人工智能、VR/AR、3D建模、數字孿生等技術,賦能紡織智能制造的各個環節與場景。

猜你喜歡
紡織智能化人工智能
智能化戰爭多維透視
澳洋紡織
紡織屆的“兩優一先”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與就業
數讀人工智能
基于“物聯網+”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下一幕,人工智能!
石油石化演進智能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