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城融合下產業園建筑空間研究

2024-04-30 22:39紀豪
關鍵詞:產城產業園園區

紀豪

中元(廈門)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福建 廈門 361000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產業結構的調整,產城融合成為了當前城市發展的重要趨勢。產城融合將產業和城市空間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為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提供了新的機遇和挑戰。作為產城融合的重要組成部分,產業園在城市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產業園建筑空間作為產業園的核心組成部分,對于產城融合的實現和產業園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1 產城融合概述

1.1 產業園和城市發展的關系

產業園是一個由多個企業共同使用的工業園區,其建設是為了促進產業集聚和創新發展。產業園的發展與城市的發展密切相關,是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產業園的建設可以促進城市的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提高城市的產業競爭力和創新能力。同時,產業園的建設也可以促進城市的就業和人口流動,推動城市的社會經濟發展。

1.2 產城融合的概念和特點

產城融合是指將產業和城市空間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實現產業和城市的互動發展。產城融合的特點包括:一是空間融合,即產業園區與城市空間的有機融合;二是功能融合,即產業園區與城市的功能互補和共享;三是創新融合,即產業園區與城市的創新資源互動和交流;四是生態融合,即產業園區與城市的生態環境共同發展。

1.3 產城融合對建筑空間的影響

產城融合對建筑空間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空間需求的變化,即產業園區對建筑空間的需求發生了變化,對建筑空間的多功能性和適應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空間利用的變化,即產城融合要求建筑空間的利用效率更高,空間的共享和整合成為了重要的考慮因素;三是空間設計的變化,建筑在功能分區的同時,依據園區內部道路、公共服務、綠化等要素布局,實現各建筑之間的有機協作;四是綠色建筑的優化設計,即產城融合要求建筑空間的設計更加注重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提高園區的整體效益。例如,建筑可以采用節能材料、利用可再生能源,同時設置雨水收集系統、廢物處理系統等環保措施,為產業園區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保障。

2 產業園建筑空間規劃與設計原則

2.1 空間分區和布局

在產業園的規劃設計中,合理劃分空間區域并優化空間布局是確保產業園順利且高效,運行的關鍵。不同的功能和需求,需要在產業園中得到合理的滿足,以創造一個高效、便捷和舒適的工作環境。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產業園進行合理的的規劃和分區,根據不同產業的特點和需求,將產業園劃分為相應的區域,確保不同產業的工作活動可以得到高效的整合和協同。

在空間布局方面,還要注意優化空間的利用和分配。通過合理規劃建筑物的位置和布局,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比如,將高層建筑放置在產業園的核心區域,以提高空間利用率。同時,還要考慮到建筑物與周邊環境的協調,使產業園能夠與城市背景相融合,形成一個和諧的整體。比如京東智谷產業園建筑空間的設計充分考慮到產城融合的需求和要求,除此之外,園區內還設立了多個不同主題的建筑交互空間,如智慧JOY、沙灘狗、空中商業、街區市集、林里創享、極客公園等。這些空間不僅提供了豐富多彩的休閑娛樂和商業服務,也成為了園區發展的新亮點,極大地促進了產業園區的發展和城市的繁榮。

2.2 建筑形態和規模體量

產業園的建筑形態是指建筑的外觀和空間組織方式,它與產業園的功能、風格和環境相匹配,反映了產業園的身份和目的。研發產區和先進制造業通常需要具有現代化和科技感的建筑形態。這些產區需要提供先進的技術設施和辦公空間,以支持企業的研發和創新活動。建筑的外立面設計、高度和體量都應考慮到周邊環境的特點,使其與周圍的建筑物及城市界面相協調,并能夠襯托和凸顯產業園的特色。南山紅花嶺智造產業園注重建筑形態的現代感和科技感。作為一個智能制造產業園區,南山紅花嶺智造產業園內的建筑外觀設計簡潔大氣,采用了現代化的建筑語言,體現出科技創新的特點。建筑的立面設計注重線條的流暢和材料的高科技感,展現出先進制造的形象。同時,建筑的形態設計也與南山區的城市風貌相協調,使產業園與周邊環境和諧融合。

2.3 垂直交通設置及垂直空間設計

垂直交通設置是指為產業園內部提供高效的垂直運輸手段,包括電梯、扶梯等。在京東智谷產業園內,垂直交通設置需充分考慮建筑物的高度和功能區域分布。研發樓和辦公樓通常擁有多層結構,為了方便人員在不同樓層之間的移動,設置了智慧電梯管理系統。這些電梯系統采用高速、智能化的技術,以確保人員的快速、安全地垂直移動。為了高效便捷的管理疏散人流和貨流,垂直交通的設置在產區建設中是至關重要的[1]。

垂直空間設計是通過在建筑上進行出挑,挑高等設計。應用不同的設計手法在建筑中設置不同形式的灰空間,這些灰空間是室外與室內的過渡空間,有利于促進建筑群中的人之間的交流與協作。為了實現不同樓棟之間人員的流動和交流,建筑空間上采用了連廊和多層次平臺廊道的設計。這種設計通過連接不同樓棟之間的連廊,創造出一個相互銜接的空間網絡。

產業園可以多設置不同形式的共享區域增加空間趣味性,同時也能相應的將空間與建筑立面相結合,打破建筑立面塊面性增加造型特色。這些共享灰空間通常位于樓層之間的中庭、過道或休息區,提供了一個共享和互動的空間。在設計上,京東智谷采用了多種元素,如裝置藝術、綠植、休息家具等,營造出舒適、有趣的氛圍。

3 產城融合下的產業園建筑空間案例分析

3.1 新加坡裕廊大士工業園中的建筑空間設計

裕廊大士工業園位于新加坡西部,是東南亞的重要制造業中心之一,也是新加坡為數不多的大型產業園區之一。這個產業園區在設計中強調的是工作環境的人性化和安全性,采用了先進的工業生產技術和環保理念。裕廊大士工業園中有大面積的綠化帶和休閑活動場所,使企業員工可以在緊張的工作間隙中得到放松和休息,增加生產效率,工業園還采用了先進的技術,如物聯網技術、智能生產技術等,使企業在這里可以更高效、更環保地生產。

3.2 南山紅花嶺智造產業園的產業園建筑空間特色

南山紅花嶺智造產業園是深圳南山區的一個智能制造業集聚區,于2016年啟動建設,目前已建成三期,總規劃面積約為3000畝。充分利用場地環境,打造生產軸、活力軸、形象軸,構成整個產業園區的核心區域,使園區更為豐富、完整。該建筑也尤其注重建筑的功能性和美學性,采用現代的設計手段和工藝,突出區域的產業特色和發展形態,吸引更多的創業者。在建筑的用料和先進技術應用上,采用了環保的理念,注重可持續發展,使整個園區的生態建設更加完善。

3.3 其他國內外典型案例的分析和比較

在國內外產業園建筑空間規劃和設計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類型和風格。但是與國外的產業園建筑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美國硅谷,該產業園建筑具有開放和協作、創新和創業氛圍、可持續發展、技術和數字化創新以及多元文化和國際化等國際特色,這些特色使得硅谷產業園成為全球高科技產業的重要聚集地。硅谷產業園建筑體現了技術和數字化創新的特色,建筑物內部配備了先進的信息技術設備和網絡基礎設施,以支持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和創新活動。此外,硅谷產業園還鼓勵企業在建筑物內部應用智能化系統和物聯網技術,提升辦公效率和員工體驗。此外,硅谷產業園還提供了創業孵化器、加速器和創業支持服務等,為初創企業提供支持和資源,促進創新和創業活動[2]。

4 產城融合下的產業園建筑空間優化策略

4.1 空間整合和共享

4.1.1 整合多元功能空間

在產城融合的理念下,產業園的建筑空間不再是單一功能的堆砌,而是通過整合多元功能空間,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空間的多樣化。例如,在產業園內可以整合辦公區、研發區、孵化器、展示區、文化藝術區等多個功能區域。這樣的整合不僅可以滿足企業不同階段的需求,也能夠促進不同行業、企業之間的交流和合作。例如,一些孵化器可以與大型企業共享創新資源,為初創企業提供支持和合作機會,促進創新和創業的發展。

4.1.2 共享辦公空間

共享辦公空間是一種新興的工作模式,通過共享辦公場所和設施,為企業和個體提供經濟高效的工作空間。在產城融合的產業園中,共享辦公空間可以被廣泛應用,企業可以共享一些基礎設施和服務,如會議室、休息區、網絡設施等。這種共享辦公空間的模式可以降低企業的辦公成本,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并促進企業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共享辦公空間也為創業者和初創企業提供了靈活的工作環境和資源支持,促進了創新和創業的活力。

4.1.3 開放式公共區域

開放式公共區域在產城融合的產業園中具有重要意義,這些區域通常位于產業園的核心區域,包括廣場、花園、休閑區、運動場等。開放式公共區域不僅提供了員工和居民休憩和娛樂的場所,也可以舉辦各類活動和展覽,促進企業文化的交流和展示。此外,開放式公共區域還可以作為城市與產業園之間的連接紐帶,吸引更多的人群和企業進入產業園,推動城市經濟的發展。這樣的開放式公共區域為員工提供了舒適的休閑和交流場所,也促進了創新和合作的活力。

4.2 綠色建筑和環境友好設計

4.2.1 采用環保材料

綠色建筑是產業園建筑空間優化的重要方面。在設計和建設過程中,應優先選擇環保材料,例如可再生的木材和竹材,以及可循環再利用的玻璃和金屬等。這樣不僅可以降低建筑的環境影響,還能提高園區的舒適度和健康性。南山紅花嶺智造產業園是一個成功的案例,該園采用了大量的環保材料,并結合了優美的綠化設計,為企業和員工打造了一個宜居的工作環境。

4.2.2 園區交通規劃

園區交通規劃方面,可以合理規劃道路網格,設計合適的道路寬度和數量,確保交通流暢。其次,可以提供多種交通方式,如步行、自行車、公共交通等,鼓勵員工使用環保交通工具,減少汽車出行。在產業園區的建筑設計中,垂直交通通常是必不可少的。為了實現互不干擾,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來優化垂直交通布置。比如可以合理規劃電梯和樓梯的位置和數量,確保員工能夠方便快捷地進行垂直交通通行。

4.2.3 工業廢料的處理

產業園區內的企業通常會產生大量的廢料和污染物,如廢水、廢氣、廢渣等。為了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來優化廢料的運輸。企業可以建立專門的廢料處理中心,將不同類型的廢料進行分類和處理,避免交叉污染。采用封閉式運輸方式,如管道運輸、封閉式車輛運輸等,減少廢料的泄漏和揚塵。還可以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如智能監測系統、遠程控制等,對廢料運輸進行實時監測和管理,確保廢料的安全運輸和處理。

4.3 創新和科技應用

4.3.1 利用智能化技術

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可以提高產業園的效率和靈活性。例如,通過物聯網技術,園區內的設備和設施可以實現智能化管理。通過傳感器和網絡的連接,園區內的設備和設施可以實時監測和控制,通過智能照明系統,園區內的燈光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自動調節亮度,節約能源并提高舒適度。通過智能空調系統,可以根據人員密度和室內溫度自動調節空調的運行,提高能效和節約能源。此外,還可以通過智能安防系統實現對園區內的安全監控和訪客管理。例如物聯網技術的應用使得京東智谷的設備和設施能夠實現智能化管理。通過傳感器和網絡的連接,園區內的設備和設施可以實時監測和控制[3]。

4.3.2 推動創新合作

創新合作是產城融合的重要目標之一。產業園應該積極推動不同企業之間的合作和創新,打破傳統產業界限,促進知識流動和技術轉移。例如,廣東省東莞市京東智谷通過組織創新創業大賽和創業加速器等活動,鼓勵企業之間的合作和創新。截至目前,京東智谷已經孵化了超過100家創新創業企業,涵蓋了電子商務、物流、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這些企業在園區內相互合作,共同推動產業的發展。此外,京東智谷還與多家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共同開展科研項目和技術創新。

5 未來展望

5.1 對產城融合下產業園建筑空間的研究總結

產城融合是將產業和城市空間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實現產業和城市的互動發展。產業園作為產城融合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建筑空間的規劃和設計對于產城融合的實現和產業園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產城融合下的產業園建筑空間研究旨在探討如何優化產業園建筑空間的規劃和設計,提出了產業園建筑空間優化策略,其中包括空間整合和共享,綠色建筑和環境友好設計,以及創新和科技應用等多種策略。通過對京東智谷,南山紅花嶺智造產業園等先進園區案例進行深入研究,提出產業園空間建筑的優化策略,可以實現產業園的可持續發展和推進城市繁榮。

5.2 未來的發展方向

產城融合下的產業園建筑空間將繼續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隨著科技的進步,智能化技術將在產業園建筑空間中得到更廣泛的應用。智能建筑、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將進一步推動產業園的智能化發展。例如,智慧建筑可以通過人工智能和自動化技術,實現對建筑設備和設施的智能化控制和管理;物聯網技術可以實現設備之間的無縫連接和數據共享,提高生產效率和資源利用效率。希望高質量的產城融合模式下可以促進產業園區向城區聚攏、產業活動向園區集中、城市功能向園區拓展、構建產城協調、功能完善、互促共進富有活力的產城融合良好態勢。

猜你喜歡
產城產業園園區
新昌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山西打造首個電商快遞產業園
山西首個快遞+農產品產業園將于10月建成
蘇通園區:激蕩開放潮 十年再出發
園區的開放樣本
從園區化到國際化
江蘇宿遷建成扶貧產業園
城市發展新結晶——產城融合一體化建設
品質西區聚高端 產城文景共一色
加快產城融合 建設優質園區——以南昌市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