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化“五個民政”建設 奮力開創吉林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2024-04-30 04:30肖模文
新長征 2024年4期
關鍵詞:民政慈善養老

肖模文

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對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作出了一系列務實可行的具體部署,提出了一系列高質量發展戰略,明確了新時代新征程推動吉林全面振興率先實現新突破的主要目標和主要任務,體現了省委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高度政治自覺。民政工作事關民生、連著民心,是社會建設的兜底性、基礎性工作。全省民政系統將把學習貫徹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精神作為重要政治任務,把全會提出的“要把創造高品質生活作為價值追求,扎實辦好民生實事,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要求落實到具體工作中,以建設“五個民政”為載體,扎實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職能,更好地服務吉林全面振興大局。

一、聚焦共同富裕目標,著力建設“兜底民政”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民政工作在共同富裕中承擔著兜底保障職責,影響共同富裕的質量成色。一是做好分層分類社會救助工作。這是黨的二十大明確的重要任務,國務院常務會議進行了專門部署。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我們結合省情社情特點,積極推動工作創新,打造了“建圈強鏈”分層分類社會救助新模式。下一步,省民政廳將認真落實中央和吉林省關于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做好分層分類社會救助工作的部署要求,全面推行救助對象綜合量化評審指標體系。扎實做好農村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常態化幫扶,研究謀劃過渡期后的制度安排,推進防止返貧政策和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政策有機銜接。二是著力提升社會救助綜合保障能力。統籌做好低保提標與擴圍增效工作,做到適度提標,應保盡保。提升基層經辦服務能力,特別要加強對村(社區)社會救助協理員的專項業務培訓,夯實基層工作基礎。三是全力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推廣“智慧救助”模式,推進省級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系統與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系統功能整合,搭建資源共享的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數據庫。從改革認定方式入手,在全國率先推動建立省級層面綜合量化評審指標體系,有效提高認定的科學性和準確度。

二、聚焦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著力建設“幸福民政”

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加幸福是民政工作的重要職責,省民政廳將圍繞幸福吉林建設,重點實施“四大民政幸福工程”。一是實施幸福養老工程。研究制定綜合嵌入式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及社區老年食堂服務標準,開展社區居家和農村養老服務改革試點,把建設100個社區老年食堂、實施8000戶適老化改造納入省委、省政府民生實事。加大農村養老投入,支持農村福利服務中心新建、改造和農村養老大院建設。繼續支持養老機構投保綜合責任險、建設失智老年人照護專區試點,提升機構服務能力。二是實施幸福關愛工程。實施兒童福利機構“精準化管理、精細化服務”質量提升行動,全面提升市(州)兒童福利院服務保障水平。實施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質量提升3年行動,持續推進“專業社工+兒童主任”精準關愛工作模式,強化市縣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鄉鎮(街道)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和村(社區)兒童活動設施等陣地建設。三是實施幸福助殘工程。進一步提高我省殘疾人“兩項補貼”發放標準,運用信息化手段,加強“兩項補貼”精準管理,確保應補盡補。積極推進全省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融合行動,爭取在年底前覆蓋率達到50%。開展康復輔具社區租賃服務,滿足群眾多元化服務需求。四是實施幸福服務工程。持續深化婚俗改革,推動國家和省級試點地區盡快取得成果。開展吉林省第二屆“傳承好家風 簡約新婚尚”主題活動,持續擴大婚俗改革影響力。進一步拓展婚姻登記“省內通辦”服務范圍,爭取盡快實現“跨省通辦”。做好殯葬基礎設施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加快推進與群眾安葬需求相適應的公益性安葬(放)設施建設,全面提升殯葬管理服務水平。

三、聚焦吉林全面振興目標,著力打造“有為民政”

在推動吉林全面振興率先實現新突破進程中找準定位,明確方向,更好服務中心大局,是推進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責任。一是全力助力經濟發展。發揮養老助殘事業拉動內需、優化產業結構的作用,繼續推動吉林省“養老服務產業九大工程”,大力推進醫養康養文養產業發展,深化拓展與外省的旅居養老產業合作,探索發展殘疾人康復輔助產業,打造“婚俗一條街”,推動“銀發經濟”、助殘經濟、甜蜜經濟等成為我省新的經濟增長點。發揮行政區劃在優化生產力布局中的作用,進一步推進優化市轄區區劃設置和縣城設立街道工作,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深入推進“鄉村著名行動”,為推進鄉村振興、加強農村基層治理提供高質量的地名公共信息服務。二是積極引導社會力量。積極發揮行業協會、商會等社會組織服務企業、服務行業的作用,重點培育發展涉及新電商、數字健康、汽車制造、文旅康養等領域行業協會商會,爭取在互聯網、光機電、數字經濟、飲食文化等領域探索出行業協會商會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成果。組織協調各類商會到我省開展招商對接活動。持續開展“我為企業減負擔”專項行動,幫助市場主體減負紓困,促進行業協會、商會健康有序發展。三是主動對接重大戰略。積極搭建平臺,引導和動員社會組織發揮優勢,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全力服務我省就業戰略。實施社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創業就業、人才培育、扶弱濟困、醫護康養、社會治理、消費幫扶”等六大行動,引導社會組織廣泛參與和支持鄉村振興。對接依法治省戰略,加快推動我省養老服務、社會救助、慈善公益、社會組織等領域的立法創制工作,完善民政政策體系,提升民政法治化建設水平。

四、聚焦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著力建設“善行民政”

發展慈善事業是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推動共同富裕的重要形式。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引導、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一是健全慈善制度體系。根據國家《慈善法》修正進度,加快推進《吉林省慈善條例》立法進程,并研究制定落實的有效機制和配套政策文件,建立健全吉林慈善事業發展的制度體系。二是加大慈善監管力度。切實加強黨對慈善事業的全面領導,持續開展“陽光慈善”工程,全面加強慈善組織和慈善活動監管。三是營造慈善氛圍。加大慈善宣傳力度,用好有關平臺和陣地資源,大力弘揚“人人皆可慈善”的理念,為企業、個人、慈善機構參與社會慈善事業多想辦法、多搭渠道,引導、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繼續開展好慈善助醫、助學項目,納入民生實事,加大對特殊群體幫扶力度,打造吉林省慈善品牌。四是發揮福利彩票公益效能。推進福利彩票銷售渠道建設,強化公益福彩宣傳力度,綜合利用營銷促銷手段,提升福彩市場運維服務和規范管理水平,提高福彩銷量。充分發揮福彩公益屬性,支持養老、兒童、社會事務、殘疾人補貼等社會福利項目建設。

五、聚焦民政領域風險防范,著力建設“放心民政”

發展是基礎,安全是底線,推進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必須更好地統籌發展和安全,確保民政事業行穩致遠。一是強化意識形態管理。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民政領域思想文化建設,建好用好民政宣傳陣地,講好民政故事、宣揚“孺子?!本?、提升輿情管控和應對能力,樹好民政形象。二是加強相關領域監督監管。積極開展養老服務領域非法集資整治,保護好老年人權益。持續開展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工作,防范社會組織領域的社會治理風險。加大對農村低保審批等方面問題的排查整治力度,防止人民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發生。三是嚴防安全責任事故。嚴格落實“兩個根本”和“三管三必須”,針對民政服務機構弱勢群體密集、安全監管難度大、社會關注度高等特點,切實壓實責任,加強安全監管,推動安全管理向事前預防轉型,持續排查整治各類安全風險隱患,常態化加強建筑、消防、燃氣、食品、衛生等管理,全力維護好民政服務對象的生命健康安全。

責任編輯/李? ?艷

猜你喜歡
民政慈善養老
帶著“民政題”與總書記面對面
冬奧會中的“民政身影”
救助尋親,民政做了什么
慈善之路
慈善義賣
養生不是養老
養老更無憂了
以房養老為何會“水土不服”?
慈善組織相關知識問答
養老之要在于“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