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學地理學視域下高適河西邊塞詩自然景觀書寫

2024-04-30 17:20馮瑤
中國故事 2024年3期
關鍵詞:古浪武威邊塞詩

馮瑤

【導讀】唐中期邊塞詩人高適于天寶十一年從長安出發,赴河西邊塞投奔哥舒翰,途中高適用詩歌記錄了所見所感。從文學地理學的角度入手,運用“空間分析法”分析高適河西邊塞詩中的自然景觀書寫,可以勾勒出詩人從長安至河西之間的行程路線,品析河西獨特的地域風貌。進而由外層空間指向內層空間,挖掘出其中所包含的更多情感內涵。

高適,字達夫,滄州渤海人,唐朝中期名臣、邊塞詩人。高適“少落魄,不治生事??土?、宋間,宋州刺史張九皋奇之,舉有道科中第,調封丘尉,不得志,去??秃游?,河西節度使哥舒翰表為左驍衛兵曹參軍,掌書記”。他曾在河西輔佐哥舒翰守潼關,兵敗后追隨玄宗入蜀,后因在永王謀反一事上立功,經屢次提拔,后進封渤海侯,謚號“忠”。在唐朝詩人中擔任高官并封侯的,據現有資料看,僅有高適一人。其作品收入《河岳英靈集》《高常侍集》,殷璠評高適詩歌“適詩多胸臆語,兼有氣骨,故朝野通賞其文”。

從文學地理學角度出發,運用空間分析法深入研究高適的河西邊塞詩,不僅可以豐富和深化對高適邊塞詩的認識和理解,而且可以從縱向空間維度探討文學家所處地理環境對文學創作的影響,分析景觀書寫中的地域特點與空間差異??臻g分析法主要用于對文學作品的地理空間的分析和解讀。伍賽鳳在《中國文學地理學的命名》中說:“自20世紀80年代隨著人文地理學在中國的復興,重寫中國文學史浪潮的興起,文學與地理關系的相關研究也重回人們的視野?!倍湃A平先生在《文學地理學研究的突圍與概念體系的建構》中言:“地理環境是文學生存的背景與條件,正如文學的時代背景一樣,是文學生存的兩大要件?!痹笈d在《文學地理學概論》中寫道:“文學作為人類一種重要的精神活動內容與生命存在方式,毫無疑問會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钡乩憝h境是高適邊塞詩的靈魂所在,也是高適寄托個人的主觀情感寄托的一種具象表達。

一、河西概況

河西位于今甘肅省西北部,黃河以西、祁連山和巴丹吉林沙漠中間,漢代以后漸指河西走廊一帶?!杜f唐書·地理志一》中記載:“開元二十一年,分天下為十五道,每道置採訪使,監察非法……又於邊境置節度使、統經史,式遏四夷?!?河西節度使便是十五道中的一道。

河西走廊西起烏鞘嶺,南面是巍峨的祁連山脈,北面是馬鬢山、合黎山、龍首山,呈西北-東南走向,為狹長喇叭型平原。來自太平洋的季風向西北吹拂,帶來了豐沛的降雨,在河西形成一座濕島。祁連山上經年積雪和史前冰川融水匯入黑河沖向河西走廊,改變地表,形成峽谷、戈壁、丹霞、冰川、草原等地貌。石羊河和疏勒河位于黑河的東西兩側,三條河流滋養了河西的三片綠洲,迄今為止河西草場仍為亞洲規模最大、世界第二大的草場。河西草場養育了從古至今無數優良的戰馬,祁連山脈焉支山下的軍馬場是河西最著名的草場之一,《漢樂府·匈奴歌》中記載:“失我焉(燕)支山,令我婦女無顏色。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笔チ搜嘀叫倥纳蟛坏梅毖?,由此可見河西的重要性。河西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其地理位置特殊,且物產豐富,自秦漢以來,民族戰爭與民族遷徙不斷在此上演,故唐代以河西走廊為主設置河西節度使,作為管理西北事務的重要基地與后勤補給地。

二、高適河西邊塞詩中的自然景觀書寫

天寶十一年(752年),通過隴右節度副使、知河西節度的哥舒翰幕府判官田良丘的薦引,高適赴河西投奔哥舒翰,這是他第三次出塞。高適從長安出發,經隴州、秦州、臨州、蘭州,最后至涼州,沿途留下數篇邊塞名作,記錄此次出塞河西的所見所感。

(一)隴州的自然景觀書寫

隴山為西秦嶺六盤山,地處寧夏南部,陜西西部,位于寧夏、甘肅、陜西三省交界處,呈西北-東南走向,東坡陡峭,西坡平緩,是深入黃土高原的一條狹長綠色走廊,發源于這里的河水千百年來一直不斷滋養隴中、隴東和寧夏南部大片地區,該范圍內主要的河流有渭河、涇河、清水河、葫蘆河以及其他眾多的細小支流。此地自古以來就是要塞重鎮,對中原王朝的重心關中盆地起著天然城墻般的庇護作用,隴山即是護衛中原的屏障,又是前出西域的關口,邊關要塞與金戈鐵馬在此激蕩回響。隴山地區也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在詩歌與文學方面頗有建樹,《采薇》《出車》《六月》這些詩經名篇皆誕生于此。秦始皇登基后首度西巡,便選擇向西進入隴山,面對清澈的朝那湫進行祭拜。隴山又稱“龍山”,不僅是龍圖騰的源頭之一,也是伏羲女媧傳說最初流傳的地方之一。杜甫、岑參、盧照鄰、賈島等人創作的邊塞詩的靈感也來源于此。遠古的詩意至今滋潤著這片土地。

在赴河西途中,高適從長安出發至隴州,翻越隴山,過分水驛,登上隴山作《登隴》:“登隴遠行客,隴上分流水?!弊髡叱跞胛鞅?,站在隴山上,看著眼前分流四方的水流,想著自己即將遠行,心潮為之起伏。此時的高適不知前路如何,心中難免惆悵與忐忑。眼前四處奔淌的水流和他的前途一樣不知最終去往何處,見此有感而發。詩中的地理空間要素有顯性要素:“隴上”“分流水”(景觀);隱形要素:“遠行客”(情感)。通過顯性要素襯托隱形要素,是文學家們慣用的修辭手法。作品中構建了一個廣大寥廓的地理空間,高聳的山峰,奔騰的流水,作者一個人站在山頂,在大自然的襯托下顯得再渺小不過,高適也不過是歷史長河中隴山上的一個遠行過客。

(二)蘭州的自然景觀書寫

蘭州古時又稱“金城”。金城的來歷大概要追溯至漢朝,公元前121年春,李息奉漢武帝之命,在黃河尋找一處適合大軍通行的渡口,以便霍去病攻打西域?;羧ゲ〈藭r風華正茂,戰事捷報連連,漢朝的西部邊防從秦朝設置的榆中快速推至黃河一線,在黃河渡口建立一座大型軍事要塞的計劃愈發緊迫。最終選定的渡口坐落于當地最大的河谷平原,群山環繞,河灘徐緩,且易守難攻,是扼控東西南北四個戰略方向的絕妙節點。它的西北方通河西走廊,西南方連青藏高原,南通夏州、臨洮,北接皋蘭、秦川。正可謂,地處南北之中,為東西咽喉之處,“得天獨厚的渡口與坐中四聯的黃金位置使這座城市在漢武帝開拓河西走廊最關鍵的一年應運而生,它被正式命名為金城?!?關于金城最早的史料記載于《史記·大宛列傳》:“金城、河西西并南山至鹽澤空無匈奴?!笨梢娊鸪鞘钱敃r西北一大名城,后由于商道和驛道的開發,到了唐代,金城已是經濟軍事重鎮,是由長安至武威的必經之地。

高適過隴州至蘭州,登上古老的北門城樓眺望作《金城北樓》,高適對所見大為震撼:“北樓西望滿晴空,積水連山勝畫中。湍上急流聲若箭,城頭殘月勢如弓?!薄吧健笔恰斑B山”,連綿不絕的山脈,起起伏伏,積水流淌于這連綿不絕的山脈之上,一望無際,晴空萬里。高適站在其中,感受來自河西自然景觀的震撼,真實的景色遠比畫中的要好看萬倍。聽湍急的河流激流勇進猶如破空之箭,在城頭瞭望天空上的彎月像似一張弓,由水流聲和彎月聯想到箭和弓是獨屬于邊塞的想象。若是在長安,湍急的河流可為樂聲,彎月可似玉鉤,但在金城獨特的地理空間中,“積水”“連山”“急流”“殘月”等地理要素則與河西邊塞的廣袤無垠、浩瀚壯闊相連。高適在這里真切感受到了邊塞的廣闊與肅殺。

(三)涼州的自然景觀書寫

涼州又稱“武威”,武威為漢時河西四郡中漢朝西部的門戶,其名字彰顯著漢帝國武功軍威,后又因所處地氣候寒涼,被漢武帝賜名涼州。武威文化底蘊豐厚,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前涼、后涼、南涼、北涼,唐初的大涼都曾在此建都。前涼時期的張軌在此大力發揚儒家文化,并以儒家思想為基礎修建了規模浩大的姑臧城。后涼時期,鳩摩羅什曾在此講授佛法長達十七年之久,為佛教在中國的傳播作出了巨大貢獻。武威位于蒙古高原、青藏高原、黃土高原三大高原的過渡地帶,其南面是巍峨的祁連山脈,北接巴丹吉林沙漠,西連騰格里沙漠。武威境內的水系均屬石羊河系,發源于祁連山脈,在武威以北匯入石羊河,最后向北流入大漠。

昌松位于今甘肅武威市古浪縣西,南依祁連山東延支脈烏鞘嶺,地勢南高北低,海拔在1550米至3469米之間,地貌類型復雜多樣,地貌分帶現象明顯。古浪峽位于昌松東,是河西走廊東部一條長峽,南起烏鞘嶺北麓,北至古浪城北,長38公里,峽極狹,兩側高山壁立,地勢險要,中間有一條蜿蜒曲折的交通孔道,是古代中原通往西域的必經路段。古浪關又稱虎狼關,扼控峽谷要沖,即是古浪城的南大門,又扼守著古浪峽北口,是古涼州的東南部門戶,也是由蘭州至西涼的必經之路,素有金關銀鎖之稱,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清丁盛作《詠古浪》:“驛路通三輔,峽門控五涼?!?/p>

高適進入武威,第一站就是翻越烏鞘嶺至昌松。烏鞘嶺位于武威南,翻越了烏鞘嶺就算正式進入了河西走廊,烏鞘嶺常年低溫,六月飛雪,從烏鞘嶺到古浪縣這一段被稱為古浪峽,高適在古浪峽作《入昌松東界山行》:“鳥道幾登頓,馬蹄無暫閑。崎嶇出長板,合沓猶山前。石激水流處,天寒松色間。王程應未盡,且莫顧刀環?!比娂氈旅鑼懥斯爬藣{的艱難兇險和苦寒。詩篇首聯就寫出古浪峽道路的狹窄,稱其為“鳥道”,連馬都沒有歇腳的地方?!捌閸纭薄昂享场钡仍~語顯示出層巒疊嶂和走不完的艱險山路。頸聯二句描寫出山間冷冽的氣候和景色,湍急的河流沖激著石頭,松樹的枝葉劃破了寒天。尾聯抒情,詩人說自己“王程未盡”,不能半途而廢。高適一路顛簸,感受著完全不同于長安的自然氣候,曾大興在《文學地理學概論》中提道:“氣候的影響是一切影響中最強有力的影響?!边@句話在高適的作品中得到了完美的體現。河西的氣候比長安多變、比長安寒冷,河西的地貌也比長安更加廣袤崎嶇。高適描寫的古浪峽讓讀者更為直觀地感受到河西山路狹險與氣候的寒冷,同時也凸顯了古浪峽的形象特征,使古浪峽有了更深的文學厚度。

高適進入武威的第二站為百丈峰,據考,敦煌集本作“百尺峰”。若確為百尺峰,則此地應指武威郡峰烽火臺。高適登烽火臺作《登百丈峰二首》:“朝登百丈峰,遙望燕支道。漢壘青冥間,胡天白如掃。憶昔霍將軍,連年此征討?!痹缟系巧习僬煞?,就看到了遠處的燕支山,漢時的堡壘高聳入云天,胡人的天空曠遠蒼茫。如果說高適前面所作之詩都在為進入河西作鋪墊,那《登百丈峰二首》就是作者直面河西要塞。他站在武威的烽火臺上,所見第一眼就是漢與匈奴長年爭奪的燕支山,歷史上兵家必爭之地就在高適眼前,他不禁想起年輕的驃騎將軍在此征討匈奴的場景,可如今胡人的地盤越發廣闊。他在此思考邊疆守御,開始想運用自己的文才武略報效國家。眼前的燕支山,是河西最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觀之一,見到燕支山就會想起在此發生過的金戈鐵馬,令人激情澎湃,想在此立一番基業。燕支山上有太多的歷史痕跡,它見證過漢朝的強大,也見證過隋煬帝在此接見西域二十七國國王、使者、商人的盛大場面。文人透過這些歷史痕跡有感而發,賦予了燕支山新的文化內涵。

高適進入武威的第三站是哥舒翰涼州幕府。高適并沒有在此處立刻見到哥舒翰,得知哥舒翰當時在臨洮,高適便前往臨洮,卻又趕上哥舒翰外出,于是作《自武威赴臨洮謁大夫不及因書即事寄河西隴右幕下諸公》,把臨洮的所見所感寫成此詩寄給河西、隴右幕府中的其他幕僚。詩中描寫了唐軍凱旋的場面和高適所見自然景觀:“立馬眺洪河,驚風吹白蒿。云屯寒色苦,雪合群山高?!备哌m立馬眺望著奔流不息的洪河,狂風吹白蒿。聚集的云是寒冷時節的景色,遠處的群山上被大雪覆蓋。高適這四句詩描寫了河西邊塞典型的自然景觀,“驚風”“云屯”“雪合群山”,這些典型的地理空間要素體現著文學內部景觀的地域差異。河西邊塞自然氣候的苦寒并沒有澆滅他的滿腔熱血,此景配合著唐軍凱旋的場面,更加激發出高適建功立業的決心。

高適雖身在河西邊塞,但也不全是金戈鐵馬的生活,閑暇時候也有自己的娛樂,如靈云池就是當時涼州權貴游玩宴飲的一處勝地。高適在招待朝廷來視察軍情民生的竇侍御時就曾在此泛舟游玩,靈云池如今雖不得見,卻可從高適的詩中窺得其一二風采。高適在此處作了《陪竇侍御靈云南亭宴詩》《送竇侍御知河西和糴還京序》《陪竇侍御泛靈云池》?!拔钃Q臨津樹,歌饒向迥風。夕陽連積水,邊色滿秋空 ?!彼厴湎碌母栉杪曧?,勾著詩人思緒飄揚,歌聲悠悠繚繞在晚風之中,眼前夕陽粼粼水波遙遙,水天相接,邊塞滿秋色。高適泛舟于此感受著一場獨屬于閑暇時期河西邊塞的視聽盛宴,讀者也從高適詩中體會了一次當時涼州秋色的美景。高適與竇侍御交誼甚深,同樣在這一年的冬日,他們登上了涼州的七級浮屠,并有詩歌唱和,高適作《和竇侍御登涼州七級浮屠之作》。此外《武威同諸公過楊七山人得藤字》《和王七玉門關山聽吹笛》都是高適在武威閑暇時光里所做之詩,描寫的是河西邊塞一片祥和的景象。

高適還有一首《無題》詩:“一隊風來一隊砂,有人行處沒人家。陰山入夏仍殘雪,溪樹經春不見花?!边@首詩見于敦煌詩集殘卷伯3619號。此詩出現在敦煌詩集《九曲詞》之后,應寫于哥舒翰破九曲部落的那年夏天,亦屬高適在河西幕府期間所作之詩。漫天的風沙飛舞,所經過的地方全無人煙,由于山脈高聳,即使入夏,山上依舊被白雪覆蓋,溪水流淌,樹木經過春天的滋養仍不見開花?!瓣幧健薄皻堁?“不見花”這些地理空間要素都在訴說著河西雄渾壯闊的景色和氣候的嚴寒。

高適身為幕府文人,除了作一些描寫自然景觀的詩外,在武威亦作許多頌贊詩,如歌頌戰爭勝利和哥舒翰英武的《塞下曲》《同李員外賀哥舒翰大夫破九曲之作》《同呂判官從哥舒翰大夫破洪繼城回登積石軍多福寺七級浮圖》《九曲詞三首》等。贊頌顏真卿任平原太守功德抒自己壯志難酬的《奉寄平原太守》;稱贊李宓帶領戰士們英勇殺敵的《李云南征蠻詩》;贊美田著作文才武略、反觀自己不得志落寞之情的《同呂員外酬田著作幕門軍西宿盤山秋夜作》;鼓舞蕭判官并描寫戍邊戰士之苦的《送蕭判官賦得黃花戍》;稱贊李十七才能并致以美好祝愿的《河西送李十七》,此外還有描寫塞外人文景觀的《部落曲》。這些都是高適在河西幕府期間所作之詩。

三、結語

高適此次出塞至河西留下的二十二首邊塞詩,為河西邊塞詩研究留下了豐富的材料。運用文學地理學“空間分析法”來分析這些詩歌中的自然景觀,既能從地理層面挖掘河西的空間特色,又能從歷史和文學的角度探討其情感內涵。以文學地理學的角度重讀高適河西邊塞詩,以全新的視角審視河西這片土地,可以更深層次地解讀其思想內涵,增強對河西邊塞的地理認知。

參考文獻

[1] 高適傳[J]. 中華活頁文選(高二、高三年級),2014(3).

[2] (宋)歐陽修,等. 新唐書·列傳六十八[M]. 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3] 王克讓. 河岳英靈集注[M]. 成都:巴蜀書社,2006.

[4] 伍賽鳳. 中國文學地理學的命名[J]. 名作欣賞,2023(9).

[5] 杜華平. 文學地理學研究的突圍與概念體系的建構[J].臨沂大學學報,2016(6).

[6] 曾大興. 文學地理學概論[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

[7] (后晉)劉昫,等. 舊唐書·地理志一[M].北京:中華書局,1975.

[8] 李劍,劉道英. 古詩十九首與樂府詩[M]. 青島:青島人民出版社,2004.

[9] 喬休,雨晨,曉歡. 千年變遷 金城蘭州 絲綢之路上的“不老城”[J]. 城市地理,2021(4).

[10] (漢)司馬遷. 史記·大宛列傳[M]. 長沙:岳麓書社,2011.

猜你喜歡
古浪武威邊塞詩
與己書組詩
重任在肩
古浪香瓜鋼架日光溫室標準化栽培技術
永不褪色的武威漢簡
“三套車”:武威人的驕傲
古浪明代水陸畫
武威所出西夏買地券再探
論中唐邊塞詩
唐代邊塞詩里的情長思遠
邊塞詩概念小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