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章句》中的天人感應思想

2024-04-30 17:20蘇崇光
中國故事 2024年3期
關鍵詞:天人章句格物

蘇崇光

【導讀】《大學》被譽為“四書之首”。對《大學章句》進行研究,有助于從整體上把握儒家思想的脈絡。朱熹雖然提出了“理學”的概念,認為天地萬物的本源來源于“理”,但其思想仍然沒有脫離人與天地合為一體的邏輯。這一點可以看作是對董仲舒“天人感應”思想的繼承與發展。通過梳理經朱熹注釋過的《大學章句》中的“天人感應”思想,可以闡釋程朱理學的道德原則及其來源,為中國思想史的研究提供思路。

自漢代儒家思想被確立為官方正統思想以來,“天人感應”一直是其核心思想之一?!疤烊艘灶愊喔?,以氣相動”,也就是說,天是有意志的,并且天的意志是善的,所以它可以賞善罰惡。魏晉南北朝時期,儒學的地位受到了佛教和道教的沖擊,但“天人感應”理論不但沒有受到動搖,反而繼續占據統治地位并持續擴大自己的影響。因此,天人感應理論成為儒家思想中的一條不可動搖的金科玉律。即使到了宋代,程頤、朱熹等儒者為彌補儒學在世界觀和本體論上的缺陷,提出了“天理”“理氣”等概念,但本質上依然是對“天人感應”的天人關系論的新詮釋,沒有跳出“天人感應”的思想框架。

在儒教發展至新階段的理學的最新綱領——《大學章句》中,朱熹深刻地運用自己的語言詮釋了理學視角下的“天人感應”思想。

一、修身理論中的天人感應思想

中國傳統文化將“修身”視為“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基礎。在儒家思想乃至整個中國傳統文化中,這幾者的關系十分密切,尤其在被朱熹升格為“經”的《大學章句》中,這幾者甚至可以被稱為是充分必要關系。這一立場和朱熹的理氣關系理論以及儒家整個的“天人感應”理論是密不可分的。

在朱熹的理論中,“理”不生不滅,先天先地。符合“理”的人或事物能獲得地位、能力和智慧,從而可以治國、平天下。這其中也包含了一定的宗教和神學元素,特別是吸收了佛教禪宗的佛性論。佛教禪宗經典《六祖壇經》中道:“菩提自性,本來清靜,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倍U宗認為,每個人都有佛性,成佛的關鍵在于擺脫執著,顯露出內在的佛性,朱熹在注釋《大學》時也吸收了這種思想。朱熹在注釋“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時寫道:“大學者,大人之學也。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于天,而虛靈不昧,以具眾理而應萬事者也。但為氣稟所拘,人欲所蔽,則有時而昏。然其本體之明,則有未當息者。故學者當因其所發而遂明之?!币鉃槿巳硕加猩咸熨x予的天命之性,但是由于后來的氣質之性的束縛,使得天命之性表達不出來。而學習圣賢書的目的,就是通過圣賢的言論使先天的天命之性回返出來。這一點與禪宗的明心見性有異曲同工之妙,且朱熹又在本性之上加了一個“天理”。人們受教育的目的是要把符合“天理”的“天命之性”啟發出來。

必須指出的是,在孔子創立儒家思想之初,教材只有《詩》《書》《禮》以及音樂。當時儒者的主要目標僅僅是做官以及恢復周初的政治秩序,對修身等事情雖然也有所提及,但并非重點。到了漢代,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應”的概念,這主要是對統治者的一種約束,尚未形成關于個人修養以及人生終極目標的系統理論體系。到了宋代,儒者們意識到自己被佛教、道教沖擊的原因在于缺乏對宇宙觀的認識以及哲學上的探索。因此,以朱熹為代表的儒者開始吸收佛教佛性論的思想和道家道生萬物的思想,從中抽象出一套以天人感應為基礎的修身思想。并構建嚴密的邏輯體系,這反映了儒學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自我完善的事實。

二、治國理論中的天人感應思想

在儒家思想中,修身的目的是齊家、治國、平天下。如前所述,修身的核心在于使自己和天命相符的本性顯露出來,從而展現出治理天下的能力和德行。而在修身之后,治國的理論同樣體現了“天人感應”的神學理念。

《大學章句》中說:“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惫糯纳a力落后,不同的村落都可能互不知曉對方發生的事情,但《大學章句》為何仍然強調“一家仁能導致一國興仁”“一家讓能導致一國興讓”的局面呢?這種觀點與儒家的理論,特別是天人感應的理論密切相關。

儒家思想脫胎于中國商周時期的原始宗教,是諸子百家中繼承原始宗教最多的學派之一。在中國原始宗教的理論中,夏商周三代的天子均被視為“上帝之子”。儒家思想構建了一個由上帝統領四方的社會環境,人間的君主治國應當遵循上帝的旨意,提倡并實踐仁、義、禮、智、信等美德,在上帝的幫助下,君主可以引導全國上下實踐儒家的美德理念。這種想象帶有濃厚的神學色彩,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社會的秩序以及風氣,但從根本上忽視了法制建設,導致中國古代的法治體系長期得不到完善,形成了以人治和君主專制為主的政治格局。

既然治國的目的是遵循上帝的旨意,實踐仁、義、禮、智、信的基本原則,那么從文化建設的角度來看,治國實際上就是一種教育過程。在上古至春秋戰國時期,治國者和教育者的角色是合一的,二者之間沒有明確的區分。但在春秋戰國時期,“賢圣之君不作,學校之政不修,教化夷陵,風俗頹敗,時有若孔子之圣,而不得君師之位而行其政教?!币簿褪钦f,從孔子之后,教育逐漸從治國中分離出來,形成了獨立的體系。因此,單獨探討教育理論中的“天人感應”思想就成了必然。

三、教育理論中的天人感應思想

從孔子、孟子到后來的韓愈、朱熹,儒家學者們最初都試圖運用先王的理論來治理當時的社會,但均未獲得重用,因此最終他們轉而致力于講學和興辦教育。因此,在儒家的教育實踐中,天人感應的思想也自然地融入其中。

朱熹在注釋《大學章句》的時候,曾在《大學章句序》中詳細論述伏羲、神農、黃帝、堯、舜等上古帝王能成為帝王的原因。他們之所以能被稱為帝王,是因為他們能夠“盡其性”,所以“天必命之以為億兆之君師,使之治而教之,以復其性”,意指上天會選擇那些能夠順應“天理”的人做人民的君主和老師,引導人民恢復本性,實現“天人合一”的境界。

至于“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后厭然”,朱熹解釋說,小人在見到君子后會“厭然”,是因為君子的行為與“天理”符合,而小人的行為則與人欲符合。小人見到君子后,他們內心的不正之風會被君子的德行所歸正,從而達到“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儼”的效果。

總而言之,《大學章句》中所體現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上天會任命那些先天已經“止于至善”“順應天理”的人作為人類中的圣人,來幫助啟發人民的本性和良知。圣人本身無須“修身”,因為他們即是天理的化身,而普通人修身的過程,實際就是接受“天之木鐸”之稱的圣人的教育過程,使自己完善,實現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

四、格物致知理論中的天人感應思想

按照《大學章句》中的說法,修身的前提是知識。致知之后則需要“格物”。格物致知理論在朱熹的思想體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探討格物致知理論中的天人感應思想,亦能為詮釋《大學章句》中的“天人感應”思想增添一筆畫龍點睛之效。

樂愛國的《朱子格物致知論》中說:“在朱子的學術生涯中,格物致知思想的醞釀、形成、完善和闡揚貫穿于始終?!泵鞔鷮W者黃宗羲則在《宋元學案》中概括說:“大抵窮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踐其實,而以居敬為主?!币簿褪钦f,朱熹獲取知識的手段是通過探求事物的原理來了解事物的本源。

朱熹在注釋《大學》時說:“格,至也。物,猶事也。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致,推極也。知,尤識也。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也?!痹谥祆涞牧硪黄鳌吨熳诱Z類》中也同樣寫道:“格物,是物物上窮其至理;致知,是吾心無所不知。格物,是零細說。致知,是全體說?!?/p>

在朱熹的理論中,“物”的概念不僅涵蓋自然界及外部的倫理道德事物,也包括了人心以及意識形態層面的事物?!吧隙鵁o極、太極,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蟲之微,亦各有理?!薄笆ト酥徽f‘格物二字,便是要人就事務上理會。且自一念之微,以至事事物物,若靜若動,凡居處飲食言語,無不是事?!?/p>

無論是人還是事物,無論是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都可以被稱為“物”或“事”。這些都是由“理”所派生的,反過來講,這些事物中也包含著“理”。雖然任何事物都包含著“物”和“理”的關系,但朱熹還主要把精力放在倫理道德與社會組織建設上。也就是說,朱熹認為格物需要有輕重緩急的次序,而社會秩序的建設應該放在首位。

朱熹在《答陳齊仲》中寫道:“格物之論,伊川雖謂眼前無非是物,然其格之也,亦須有緩急先后之序。豈遽以為存心于一草木之間而忽然懸悟也哉。且如今為此學而不窮天理、明人倫、講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木、一器用之間,此是何學問?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炊沙而欲成其飯也?!备裎锊荒軆H僅局限于研究自然界的某些規律,他認為格物更多是要窮天理、明人倫、通世故。

對于現代人而言,只有探索了自然界的狀態,人們才能認識自然、改造自然,擴大人類的活動范圍與活動方式,讓生活更加美好。但是在朱熹修訂的《大學章句》理論中,格物致知理論所“格”之“物”。主要是人倫世界中的“物”。在程朱理學的信仰中,天就是理。天、理、上帝、鬼神、神、乾,都是異名的概念。萬物被認為是上天所化育,上天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因此,探索自然界對于人類來說沒有太大意義,人們應該專注于理解如何順應天意,以建設改善人倫關系,使得“人心”和“天心”相符,以及使社會道德建設更符合上天的愿望。這體現在古代帝王在遇災時修德,最終變災為祥的各種實例中。

程朱理學在南宋后期被確立為官方主流思想,蘊含著“天人感應”理論的格物致知思想也成為宋以后知識分子的主流思想。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中國知識分子越發輕視對自然科學的研究,越來越對封建道德神學感興趣,從而為中國近代落后于西方埋下了伏筆。

五、正心誠意理論中的天人感應思想

《大學章句》將獲取知識和修身養性的過程稱為“格物致知”,但基于天人感應和上天有意志的理論,理學家們如朱熹主要將精力集中在研究如何修養個人德行以及如何協調人際關系上,以實現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目標。如果上天是有意志的,那么在追求知識和修身的過程中,對上天以及上天在人間的代表——圣賢的言論持有的虔誠態度,將直接影響到獲得知識以及修身的效果。

朱熹在注釋《大學章句》“誠意”部分時說:“蓋意誠而真無惡而實有善矣?!辈⑦M一步強調,“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不能達到心無旁騖——即正心的境界。在正心的狀態下,才能真正理解圣賢書中關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這就是“正心”“誠意”理論必要性的依據。如果對圣賢書沒有敬畏之情,閱讀時就無法真正領會其中道理。

六、結語

《大學章句》雖是一篇政論文,但是作為儒家思想的代表作,仍體現了儒家思想的特點。在宋代,儒家發展出獨特的程朱理學體系。這一體系并未脫離封建神學的理論范疇,在其修身、治國、教育理論乃至這些理論的最根本來源——格物致知中,都反映了天人感應的思想。如果沒有對上天以及上天派到人間的代表——圣人的敬畏之心,沒有在學習時達到正心誠意的標準,就無法獲取知識。通過對《大學章句》等儒家經典著作的研究可知,儒家思想脫胎于原始宗教,盡管在隨后的發展中不斷演變,但其核心線索——天人感應思想始終貫穿于整個封建社會的儒家思想中。

參考文獻

[1] (宋)朱熹. 四書章句集注[M]. 北京:中華書局,2013.

[2] (宋)朱熹. 朱子語類[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3] 李申. 中國儒教史[M].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3.

[4] 葉小文.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N]. 貴州日報,2017.

[5] 丁寶蘭. 評程朱理學的神學特色[J]. 哲學與人文科學,1982.

[6] 釋學誠.《六祖壇經》與佛教中國化[J]. 法音,2016.

[7] 劉付,華東. 朱熹“格物致知論”新論——以朱熹為代表的儒家道德知識論設想[J]. 朱子學研究,2023.

[8] 樂愛國. 朱子格物致知論研究[M]. 長沙:岳麓書社,2010.

[9] (明)黃宗羲,全祖望. 宋元學案[M]. 北京:中華書局,1986.

[10] 祝安順.《四書集注》的教材價值與生成性初探[J]. 教育學報,2023(3).

猜你喜歡
天人章句格物
劉玥辰
Data-Based Optimal Tracking of Autonomous Nonlinear Switching Systems
從道德“格物”到政治“格物”——荀子“義”論的新進展
荀子天人觀研究述論
王申勇:“格物”的精神與“動情”的演繹
淺析唐朝敦煌壁畫中天宮伎樂的表現形式
工夫、歷史與政教:“學庸章句序”中的道統說
朱子《中庸章句》的詮釋特點與道統意識——以鄭玄《中庸注》為參照
“通”的哲學
論中國古代音樂審美的天人之“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