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森林空氣負離子研究進展

2024-04-30 14:40鄒慧儒彭友貴唐剛
安徽農業科學 2024年7期
關鍵詞:時空分布影響因素森林

鄒慧儒 彭友貴 唐剛

摘要? 空氣負離子具有凈化空氣和康養保健的重要功能,是監測空氣質量的重要指標。森林為空氣負離子產生提供了良好環境。根據相關研究文獻,探討了森林空氣負離子的產生機理、森林空氣負離子濃度的變化規律和影響因素以及分級評價標準。森林空氣負離子濃度具有明顯的日變化特征和季節變化規律,一般為早晨和傍晚濃度較高,中午濃度較低,夏秋季濃度高于冬春季;空氣負離子濃度總體趨勢隨著緯度的增加而降低,在較大的海拔垂直梯度上表現為先升后降趨勢;而溫度、濕度、林分類型、人為活動等因素也會對空氣負離子濃度產生不同的影響。

關鍵詞? 森林;空氣負離子;時空分布;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 S718.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4)07-0015-04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24.07.004

Research Progress on Forest Negative Air Ions in China

ZOU Huiru1,PENG Yougui1,TANG Gang2

( 1.College of Forestry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 510642;2.Administration of Bandong Provincial Nature Reserve,Liannan,Guangdong 513300)

Abstract? Negative air ion has the important function of cleaning air and maintaining health care,and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for monitoring air quality.The forest provides a favourable environment for the production of negative air ion.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research literature,the production mechanism of negative air ion in forest,the change patter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ts concentration and the grading evaluation criteria were discussed.There were obvious diurnal and season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for negative air ion in forest.The concentration of negative air ion in forest was generally high in the morning and evening,but low at noon in a day,and higher in summer and autumn than in winter and spring.The general trend of negative air ion concentration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latitude,and within a large vertical gradient of altitude it rose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Temperature,humidity,stand types,human activities and other factors also had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negative air ion concentration in forest.

Key words? Forest;Negative air ion;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Influencing factors

空氣負離子(negative air ion,以下簡稱NAI)是帶負電荷的單個氣體分子及其輕離子團的總稱[1],空氣負離子主要由負氧離子組成,也稱為空氣負氧離子。人們從十九世紀末開始了NAI研究[2]。NAI不僅對環境有清潔細菌、降塵和凈化空氣的重要作用,還對人體健康具有保健功能,能夠調節人體神經系統、加強新陳代謝和提高器官功能作用等[3-5]。而森林以其特有的森林小氣候成為產生NAI的良好環境,森林中含有高濃度NAI已經被多方研究證實[6]。目前,中國氣象、林業等部門已將空氣負離子濃度(air negative ion concentration,以下簡稱NAIC)作為監測空氣質量的重要指標[7]。

國內學者從多方面對森林中的NAI開展了大量研究,如森林中NAIC的時間變化規律、水平和垂直分布特征,環境因子如溫度、濕度、風速等對NAIC的影響,不同林分NAIC的變化規律等[8-10]。該研究對森林中NAIC的最新研究成果進行總結歸納,分析NAIC的時空分布特征及其影響因素,為后續研究以及森林康養利用提供參考。

1 空氣負離子的產生機理

在自然狀態下,NAI的主要來源有:①電離作用。大氣層中的大氣分子受宇宙射線、太陽輻射激發而產生電離,釋放的電子被地球吸收后再釋放,它們特別容易附著在氧和水分子上,結合形成 NAI[11]。②Lenard效應。1915年德國物理學家Lenard研究發現當水滴受到外界物理沖擊作用時,會產生帶有負電荷的小水滴,最后形成帶有結晶水的負離子釋放到空氣中,所以在瀑布周圍和降雨的水環境中NAIC較高[12]。③植物的尖端放電和光電效應。植物在自然狀態下枝葉的尖端放電釋放負離子,即在光合作用過程中的光電效應也會促使空氣電解,產生大量負離子[13-14]。

2 森林空氣負離子濃度的時空分布規律

2.1 森林空氣負離子濃度的時間變化規律

研究表明,森林中NAI具有明顯的日變化特征,但不同學者監測到的NAIC峰谷值出現的時間有一定差異,一般為早晨和傍晚濃度較高,中午濃度較低。毛成忠等[15]監測結果為,NAIC在清晨(01:00—09:00)較高,最高值出現在凌晨(04:00),中午到傍晚前后濃度較低,日平均最小值出現在13:00。姚益平等[16]的研究顯示,NAIC午后(13:00—16:00)較低,夜間和早晨(22:00—07:00)濃度較高。彭琳玉等[17]對江西省九連山國家森林公園NAIC的日變化研究發現,清晨為高值區,最大值出現在08:00左右;中午到下午時段NAIC較低,最小值出現在14:00,傍晚之后出現回升。郭緒兵等[18]研究發現,上午(07:00—11:00)和傍晚(17:00—19:00)屬于NAIC較高水平的時間段,中午(11:00—14:00)為最低。石彥軍等[19]研究發現,NAIC日變化存在2個峰谷值,分別在09:00和16:00前后,但第1個峰值遠高于第2個峰值,谷值出現在13:00—14:00和18:00—19:00 2個時間段。綜合現有研究結果來看,主要表現為NAIC在清晨和上午較高,中午最低。而馮鵬飛等[20]對北京地區闊葉林、針闊混交林、針葉林和灌木林等不同植被類型的NAIC的測定結果顯示,峰谷值出現時段具有相似性,最高值出現在18:00,最低值出現在11:00—12:00。不同學者監測到的NAIC日變化的峰谷值不同,可能與監測時天氣以及環境因素影響有關。

一年中不同季節NAIC存在差異,研究普遍認為夏、秋季較高,冬、春季較低。彭輝武等[21]對珠海淇澳島紅樹林群落NAIC研究發現,夏、秋季高于冬、春季,夏季最高,春季最低。靈鷲山國家森林康氧基地對NAIC監測也得出了夏季最高的結論,但是最低值出現在冬季[22]。王一荃等[23]對不同熱帶雨林NAIC研究表明,雨季(5—10月)的濃度明顯高于旱季(11月至次年4月),最高值出現在5月,最低值出現在11月。夏季NAIC可能是由于該季節溫濕度大,植物生長旺盛,太陽紫外線強烈等因素影響。

2.2 森林空氣負離子濃度的空間分布特征

NAIC總體趨勢隨著緯度的增加而降低(表1),原因可能是熱帶與亞熱帶具有充足的日照、豐富的降水,植被生長旺盛,負離子釋放多,而在溫帶地區,因其寒冷的冬季,部分樹種會降低生物活性,從而降低了負離子的產生。

NAIC隨海拔梯度的分布特征有不同的研究結果,整體上表現為在較大的海拔垂直梯度上表現為先升后降趨勢。薛興燕等[32]對河南老君山風景區NAIC進行測定發現,不同海拔NAIC具有顯著差異,從海拔871至2 153 m NAIC表現出隨著海拔的上升出現先升后降的趨勢,在海拔1 500 m達到最大值。王順利等[33]選擇甘肅省7個代表性林區的14種林分類型進行了為期2年的NAIC測定與研究發現,與海拔在1 260~3 370 m呈現出一定負相關,這與前述研究結論基本一致。杜田恬等[34]研究陜西紅河谷森林公園夏季環境舒適度,選取海拔900、1 300、1 700和2 200 m的森林植被進行監測,隨海拔升高NAIC呈現“N”字型變化,在1 700 m處出現最低值,2 200 m處達到最高值。在天目山不同海拔高度山麓(360 m)、山中(820 m)和山頂(1 060 m)的柳杉林,NAIC隨著海拔高度增加呈上升趨勢,且山頂、山中較高海拔的柳杉群落NAIC顯著高于山麓[35]。而孟祥江等[25]的研究結果顯示,NAIC與海拔高度(600~1 230 m)存在負相關,即隨著海拔高度的升高,NAIC逐漸下降。NAIC在垂直空間上的分布變化與海拔絕對高度、環境因素和林分類型等有關,其變化規律表現出較大差異。

NAI的產生原因較為復雜,在不同的環境中NAIC不同。大多研究表明,NAIC從城市中心—郊區—林區逐漸升高。郭緒兵等[18]對南雄自然保護區—城鄉梯度NAIC的對比研究發現,離市區較遠的自然保護區森林中NAIC最高,分別是鄉鎮和城區的1.5和2.8倍,森林植被分布和人為活動干擾程度是影響NAIC的主要因素。毛成忠等[15]對典型城市區域和森林區域NAIC的比較研究也得出類似結論,森林區高于城市區,其平均濃度高于城市區5~6倍。鄰近水體的NAIC更高,關蓓蓓等[36]對崇明島不同生態用地NAI的研究表明,濕地NAIC要顯著高于林地。

3 森林空氣負離子濃度的影響因素

3.1 環境因子

NAIC受環境影響,但目前各環境因素與NAIC的相關性研究結果不統一。王磊等[37]對南京城郊森林中NAIC的研究表明,溫度對于NAIC的影響較小,與相對濕度呈正相關,與風速呈一定的正相關,與空氣PM2.5含量呈負相關。關蓓蓓等[38]對城市人工林NAIC研究得出不同的結論,林分內NAIC與相對濕度呈正相關,與溫度和風速呈負相關。朱舒欣等[39]的研究表明,不同季節NAIC受環境因子的影響也不同,溫度在春夏季與NAIC呈正相關關系,在秋冬季則呈負相關關系;相對濕度與NAIC呈負相關關系,與風速在春、冬和秋季總體呈負相關關系,在夏季呈正相關關系。

天氣狀況對NAIC有影響,一般情況下為雨后>晴天>陰天。雨后特別是雷雨過后,NAIC會有明顯的增加,一是濕度增大,二是閃電也會釋放NAI。晴天太陽強烈,輻射強,有助于NAI的產生和植物的光合作用[40]。

3.2 林分特征

NAIC受林分密度、林分類型和結構的影響,但目前相關詳細研究較少,已有的研究表明,在林分密度大,林分結構越復雜,NAIC越高。周斌等[41]的研究顯示,NAIC與林分密度呈正相關,密度大的林分,降溫保濕效果好,單位面積內生物量較大、葉面積指數較高,從而有利于NAI的產生。 王一荃等[23]對海南尖峰嶺4種典型森林類型的研究表明,不同林分NAIC差異顯著,從高到低依次為:熱帶山地雨林原始林>熱帶山地雨林次生林>雞毛松人工林>加勒比松人工林>空曠地。李繼育[42]通過對不同林分結構進行對比分析發現,得出NAIC為喬灌草結構>喬草結構>灌草結構>草地>對照(無植被裸地),林分結構越復雜,NAIC越高。

不同的樹種對NAIC有顯著影響,有研究認為針葉林中的NAIC高于闊葉林,可能原因為針葉樹種的針葉尖數多于闊葉樹種,其尖端放電產生NAI效應更明顯[43]。而有的研究結論相反,闊葉林中的NAIC高于針葉林,闊葉樹種的葉面積大,其光合效率高,又因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利于NAI的產生,所以在闊葉林中NAIC更高[44]。也有研究認為,芳香類植物對NAIC有影響,植物精氣中的主要成分為中性氣體分子,在空氣中一系列作用后,轉變為NAI[45]。3.3 人為因素

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會產生影響,人口數量、車輛污染物質排放量的多少都直接影響室外NAIC,城市人口密集區、工礦企業等地NAIC明顯偏低。有試驗研究表明,在人群擁擠和空氣流通不暢的地方,灰塵等空氣污染物比較多,負氧離子吸附污染物形成重離子而沉降,從而導致NAIC降低[14]。

4 森林空氣負離子濃度分級評價

關于NAIC的分級評價,國內外尚未有統一的標準和方法。世界衛生組織(WHO)將NAIC分為6級(表2),NAIC低于500個/cm3為不清新空氣,高于1 200個/cm3為清新空氣[46]。

石強等[47-48]在以往常用的單極性系數 q(q = n+/n-,n+為正離子濃度,n-為負離子濃度)[49]和安倍空氣離子評價系數(CI=n-/1 000 q)[50]的基礎上,提出了空氣負離子系數概念p=n-/(n-+ n+)和適于森林空氣負離子評價的指數模型FCI=n- /1 000 p,結合大量的森林環境NAIC實測數據分析,?提出了NAI分級標準及評價指數分級標準(表3);并根據NAI對人體的生理效應將森林NAIC劃分為臨界濃度(400個/cm3)、允許濃度(>400~1 000個/cm3)和保健濃度(>1 000個/cm3),NAIC低于臨界范圍時,說明空氣質量低,不利于人體健康,NAIC達到1 000個/cm3以上,具有保健作用。

5 展望

目前國內學者對NAI做了大量研究。由于NAI顆粒直徑小、存活時間短,以及各種環境因素的影響和監測過程中使用的儀器靈敏度差別,其理化過程通常較難觀察。因此現有NAI研究多為現象觀測,缺少對其結果機理解釋。森林環境中NAIC的時間變化規律,日變化一般為早晨和傍晚較高,中午較低;其季節變化規律,有學者認為夏季高于冬季,而有些學者的研究結論卻存在差異,仍然需要大量和長期的監測數據來而分析季節變化規律特征。在空間分布特征的研究中,NAIC總體趨勢隨著緯度的增加而降低,在較大的海拔垂直梯度上表現為先升后降趨勢,在森林環境中對于林分內部與邊緣、水平與垂直方向空間分布特征的研究較少。

NAIC受森林環境因子的影響較為復雜,目前主要集中于溫度、濕度、風速對空氣負離子的影響。不同季節中環境因子對NAIC的影響可能存在差異,環境因子對NAIC的影響有直接的和間接的,應區分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綜合探討NAIC的影響因素。林分對NAIC的影響較為明顯,但由于林分結構復雜,樹種組成、郁閉度與林齡均可能對NAIC產生不同的影響。

森林NAI研究在以下幾個方面有待加強:在森林環境中NAI的產生機理研究,以便于更準確了解其產生變化規律;建立NAI的長期定位監測站,統一監測方法和評價標準,更準確確定NAIC的主要影響因子及影響程度;森林游憩區NAI資源的保健功效及其合理利用。

參考文獻

[1]余娟.龍打巖洞空氣負離子時空分布特征及影響因素研究[D].貴陽:貴州師范大學,2021:15.

[2]JAMESON B A,WOLF H.The antigenic index:A novel algorithm for predicting antigenic determinants[J].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the bioences,1988,4(1):181-186.

[3]GRABARCZYK Z.Effectiveness of indoor air cleaning with corona ionizers[J].Journal of electrostatics,2001,51:278-283.

[4]吳志萍,王成.城市綠地與人體健康[J].世界林業研究,2007,20(2):32-37.

[5]李少寧,李嬡,趙旭,等.北京西山國家森林公園空氣負離子與大氣污染物關系研究[J].西南農業學報,2021,34(10):2269-2273.

[6]吳楚材,鄭群明,鐘林生.森林游憩區空氣負離子水平的研究[J].林業科學,2001,37(5):75-81.

[7]朱春陽,陳奕汝,郭慧娟,等.城市森林公園植物群落與空氣負離子空間分布的關系:以武漢馬鞍山森林公園為例[J].中國園林,2021,37(5):109-114.

[8]尹為治,胡能,李佳靈,等.五指山自然保護區空氣負離子分布及變化規律初探[J].熱帶林業,2017,45(4):11-14.

[9]曹建新,張寶貴,張友杰.海濱、森林環境中空氣負離子分布特征及其與環境因子的關系[J].生態環境學報,2017,26(8):1375-1383.

[10]?李江榮,高郯,陳康,等.藏東南急尖長苞冷杉林空氣負離子濃度特征及其與氣象因子的關系[J].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21,49(10):77-82,103.

[11]馬榮.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對空氣負離子的影響因素研究[D].杭州:浙江農林大學,2021:12.

[12]邢高娃,李宇,林金明.空氣負離子產生方法及其檢測技術的研究進展[J].分析試驗室,2019,38(1):112-118.

[13]蒙晉佳,張燕.廣西部分景點地面上空氣負離子濃度的分布規律[J].環境科學研究,2004,17(3):25-27.

[14]吳仁燁,孫緣芬,鄭金貴,等.脈沖電場作用對植物釋放負離子與氣孔特征的關系[J].植物學報,2017,52(6):744-755.

[15]毛成忠,于乃蓮,杜佳樂,等.典型城市區與森林區空氣負氧離子特征比較分析[J].氣象科技,2014,42(6):1083-1089.

[16]姚益平,郁珍艷,李正泉,等.浙江省空氣負離子濃度分布特征[J].氣象科技,2019,47(6):1006-1013.

[17]彭琳玉,許方岳,王立夫,等.九連山國家森林公園負氧離子濃度時空變化及影響要素研究[J].西北林學院學報,2020,35(5):233-239.

[18]郭緒兵,蔡章林,邱治軍,等.南雄自然保護區—城鄉梯度空氣負離子時空分異對比研究[J].熱帶林業,2021,49(4):9-13.

[19]石彥軍,余樹全,鄭慶林.6種植物群落夏季空氣負離子動態及其與氣象因子的關系[J].浙江林學院學報,2010,27(2):185-189.

[20]馮鵬飛,于新文,張旭.北京地區不同植被類型空氣負離子濃度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生態環境學報,2015,24(5):818-824.

[21]彭輝武,鄭松發,劉玉玲,等.珠海淇澳島紅樹林群落空氣負離子濃度特征研究[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13,35(5):64-67.

[22]廖榮俊,顏曉捷,江波,等.靈鷲山國家森林康養基地空氣負氧離子濃度變化特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浙江林業科技,2021,41(5):36-41.

[23]王一荃,周璋,李意德,等.不同熱帶森林空氣負離子濃度評價研究[J].生態環境學報,2021,30(5):898-906.

[24]朱舒欣,何雙玉,胡菲菲,等.石門國家森林公園夏季不同林分保健功能綜合評價[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21,43(6):60-74.

[25]孟祥江,侯元兆,李玉敏,等.貴州黔南州森林空氣負離子分布特征及質量評價[J].貴州農業科學,2012,40(8):179-182.

[26]王軼浩,劉訪兵,周小舟,等.重慶地區主要森林類型的空氣負離子水平及其評價[J].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14,42(6):38-42.

[27]文虹,段翔,彭皎,等.東臺山國家森林公園空氣負離子濃度時空變化規律研究[J].湖南林業科技,2021,48(2):49-54.

[28]李培學,戴慧堂,楊懷,等.雞公山空氣負離子分布規律及其與環境因子的關系[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4(1):79-84.

[29]厲月橋,畢擁國,黃秋嫻,等.清西陵地區空氣負離子分布規律的研究[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2008,31(3):46-50.

[30]朱賓賓,孫雙紅,王立軍,等.呼倫貝爾沙地樟子松林負氧離子濃度及其影響因子分析[J].西北林學院學報,2021,36(4):55-59,79.

[31]湯秋嫄,邢?,?,張冬有.北極村樟子松與落葉松林區空氣負離子濃度及其與氣象因子的關系[J].中國農學通報,2017,33(13):107-111.

[32]薛興燕,衛淑蕓,沈連峰,等.河南老君山風景區空氣負離子濃度的時空特征[J].西南林業大學學報,2016,36(5):144-151.

[33]王順利,劉賢德,金銘,等.甘肅省森林區空氣負離子分布特征研究[J].生態環境學報,2010,19(7):1563-1568.

[34]杜田恬,劉建軍.陜西紅河谷森林公園夏季整體環境舒適度研究[J] .西南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2020,40(1):77-89.

[35]唐呂君,趙明水,李靜,等.天目山不同海拔柳杉群落特征與空氣負離子效應分析[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2014,34(2):85-89.

[36]關蓓蓓,鄭思俊,崔心紅,等.崇明島不同生態用地空氣負離子分布規律研究[J].西北林學院學報,2016,31(1):280-285.

[37]王磊,萬欣,黃利斌,等.南京城郊森林空氣負離子動態變化研究[J].江蘇林業科技,2016,43(6):24-28,55.

[38]關蓓蓓,鄭思俊,崔心紅.城市人工林空氣負離子變化特征及其主要影響因子[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40(1):73-79.

[39]朱舒欣,崔杰,劉起雨,等.石門國家森林公園負氧離子濃度等級評價及其與環境因素的相關性分析[J].林業與環境科學,2019,35(5):14-22.

[40]方硯秋,張方敏,陳龍,等.江西省空氣負離子濃度特征與氣象因子相關分析[J].氣象科學,2022,42(2):254-260.

[41]周斌,余樹全,張超,等.不同樹種林分對空氣負離子濃度的影響[J].浙江農林大學學報,2011,28(2):200-206.

[42]李繼育.植物對空氣負離子濃度影響的研究[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8:47.

[43]李愛博,周本智,李春友,等.基于控制實驗的6個典型亞熱帶樹種空氣負離子效應[J].林業科學研究,2019,32(4):120-128.

[44]趙怡寧.北京松山自然保護區典型林分空氣離子特征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18:37-38.

[45]張帥.植物與空氣離子關系的研究[D].南京:南京林業大學,2010:52-53.

[46]郁珍艷,李正泉,樊高峰,等.浙江省氣象及環境因子對負氧離子濃度的影響[J].中國環境科學,2023,43(2):514-524.

[47]石強,鐘林生,吳楚材.森林環境中空氣負離子濃度分級標準[J].中國環境科學,2002,22(4):320-323.

[48]石強,舒惠芳,鐘林生,等.森林游憩區空氣負離子評價研究[J].林業科學,2004,40(1):36-40.

[49]吳楚材,黃繩紀.桃源洞國家森林公園的空氣負離子含量及評價[J].中南林學院學報,1995,15(1):9-12.

[50]鐘林生,吳楚材,肖篤寧.森林旅游資源評價中的空氣負離子研究[J].生態學雜志,1998,17(6):56-60.

基金項目?? 廣東省生態林業建設資金項目 (粵財資環〔2021〕15)。

作者簡介?? 鄒慧儒(1998—) ,女,福建龍巖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自然保護地。* 通信作者,工程師,從事森林生態與自然保護區管理研究。

猜你喜歡
時空分布影響因素森林
哈Q森林
長江中下游地區近32年水稻高溫熱害分布規律
長江中下游地區近32年水稻高溫熱害分布規律
環衛工人生存狀況的調查分析
哈Q森林
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需求影響因素分析
村級發展互助資金組織的運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統論的煤層瓦斯壓力測定影響因素分析
哈Q森林
成都市人口時空分布特征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