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醫藥外治法治療痹證的研究概況

2024-04-30 01:11左金蓮陳艷林狄朋桃彭江云伍寒梅計雪芳潘菊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上半月 2024年3期
關鍵詞:痹證外治法

左金蓮 陳艷林 狄朋桃 彭江云 伍寒梅 計雪芳 潘菊

【摘 要】 民族醫藥是祖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長期的實踐中逐漸形成了自身獨有的理論體系。目前,藏醫、彝醫、傣醫的發掘整理和研究較為豐富,并建立了相應的民族醫療及醫藥研究機構。苗醫、壯醫、瑤醫外治法對治療痹證效果顯著,但發掘整理欠佳,本綜述通過對部分民族醫藥外治法治療痹證予以報道,為民族醫藥治療痹證提供參考。

【關鍵詞】 民族醫藥;外治法;痹證

【中圖分類號】R29 【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24)05-0076-04

DOI:10.3969/j.issn.1007-8517.2024.05.zgmzmjyyzz202405015

Research Overview of External Treatment of Bi Syndrome in Minority Medicine

ZUO Jinlian CHEN Yanlin DI Pengtao2 PENG Jiangyun2 WU Hanmei JI Xuefang PAN Ju

Abstract:Ethnic medicin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motherland medicine, and has gradually formed its own unique theoretical system in the long-term practice. At present, the excavation,collation and research of Zang medicine, Yi medicine, Dai medicine are relatively rich, and the corresponding ethnic medicine and medicine research institutions have been established. The external treatment of Miao medicine, Zhuang medicine, and Yao medicine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treatment of Bi syndrome, but the excavation and sorting are not good. This review reports on some of the external treatments of ethnic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Bi syndrome,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the treatment of Bi syndrome with ethnic medicine.

Keywords:Ethnic Medicine;External Treatment;Bi Syndrome

痹證是由風、寒、濕、熱等邪氣侵犯人體,痹阻經絡,導致關節、筋骨、肌肉疼痛、腫脹、酸楚、麻木、關節屈伸不利、僵硬、畸形為主要表現的疾?。?]。中醫學對“痹證”的認識早在戰國時期《黃帝內經》“痹論篇”中具有詳細的記載,且為中醫認識痹證奠定了基礎,為治療痹證提供方向。痹證范圍廣泛,現代類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痛風等均屬于“痹證”范疇。各民族醫對此病的認識及治療經驗豐富,特別是其特色療法對于改善癥狀、提高臨床療效十分有效。筆者將近年來部分民族醫藥外治法治療痹證的研究概述如下。

1 藏醫對痹證認識及外治療法

1.1 藏醫對痹證的認識 藏醫稱痹證為真布病,認為此病多由飲食油膩過多、久居寒冷潮濕之地等因素,打破三因(隆、赤巴、培根)平衡,誘發“胃火”功能受損,未轉精華,導致黃水(組織液)瘀積關節,進而出現關節疼痛、腫脹、僵硬、變形的一種疾?。?]。藏醫學以“五源三因”為理論基礎,五源即土、水、火、風、空,三因即隆、赤巴、培根。真布病是由“隆和培根”平衡失調而誘發的黃水性疾病,藏醫認為培根紊亂導致寒性疾病,赤巴失調可引起熱性疾病,隆兼寒熱性能,是導致寒熱紊亂的首要因素,藏醫根據發病部位和屬性不同可分為不同類型的真布病,其在治療上各有不同。

1.2 藏醫外治療法

1.2.1 藏藥浴 藏藥浴在藏醫外治法中療效最為顯著,藥浴由主次方構成,主方由刺柏葉、杜鵑葉、藏麻黃、水柏枝、大籽蒿組成,而次方隨證加減用藥。格知加等[3]收集整理藏藥浴單施,聯合內治、其他外治等文獻發現藏藥浴對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均有顯著的臨床療效;劉文郁等[4]納入類風濕關節炎患者88例,均接受五味甘露藥浴治療,結果證明藏藥浴有助于緩解患者癥狀、改善功能,并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經濟性;丁銀等[5]通過實驗研究得出五味甘露藥浴湯散治療痛風關節炎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機制??梢姴厮幵≈委煴宰C療效確切,值得臨床運用及推廣。

1.2.2 放血療法 藏醫稱放血療法為“達日卡”或“達日嘎”,此法為藏醫學中較為劇烈的外治方法,放血前需口服三果清血湯(訶子10 g、毛訶子10 g、余甘子10 g),將“病血”和正常血液“分離開”,然后通過器械切割相關脈道,將壞血及病氣排出體外,從而達到活血消腫止痛的功效。完么安建[6]收集80例痛風患者,以西藥治療為參照組,放血療法為研究組,結果研究組總有效率95%明顯高于參照組總有效率;楊毛才讓[7]收集痛風患者30例進行藏醫放血治療,結果痊愈22例,顯效4例,有效2例,無效2例。

1.2.3 熱敷療法 藏醫熱敷法又稱為熨法,是一種將藥包熱敷于患處通過藥物本身作用及溫熱效應,使患處溫度升高,起到促進血液循環,散寒止痛的特色療法。藏醫《四部醫典》中記載寒敷療法11種,熱敷療法19種,其中鹽敷療法、磚瓦熱敷法、霍爾梅熱敷法最常用[8]。俄爭吉[9]收集80例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觀察常規療法和藏藥熱敷(藥物:白野蒿、五根散、刺柏、藏麻黃、水柏枝以及杜鵑)治療前后的有效率及生活質量,結果藏藥熱敷有效率明顯高于常規療法。

1.2.4 火灸療法 藏醫火灸療法選用艾葉或傳導熱金屬作為灸用載體物或器械,直接或間接燒灼、熏熨患處,通過溫度刺激經脈,從而到達治療疾病的作用,是治療寒性疾病的常用方法。公保扎多等[10]收治68例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分為對照組(吲哚美辛和五味麝香丸)與觀察組(藏醫火灸治療:每日1次,連續治療7d),結果觀察組效果顯著且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完瑪土旦[11]研究60例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常規療法(五味甘露散、五根散等坐?。┖筒蒯t火灸療法的臨床療效,結果藏醫火灸療法總有效率(93.3%)明顯高于常規療法(80.0%)。

1.2.5 涂擦療法 藏醫擦涂療法是一種將藥油及軟膏涂擦、按摩患處,促使局部氣血流通,從而達到內病外治的治法。仁青吉等[12]通過對45例病膝骨關節炎患者回顧性調查研究發現,藏醫隆久涂擦療法在緩解膝骨關節臨床癥狀方面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與運用;才項措[13]采用藥浴和藏藥涂擦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可加強血液循環,達到溫經通絡止痛的目的。

2 彝醫對痹證的認識及外治療法

2.1 彝醫對痹證的認識 彝醫稱痹證為斯色病,認為本病由風、寒、雷電等因素侵襲機體,從而導致關節病變。根據“清濁二氣學說和六路學說”的理論基礎,彝醫認為清濁二氣保持平衡,清濁六路氣路通暢,清濁升降協調,才能使機體健康[14]。斯色病則因年老體虛,清濁元三氣虧耗,臟腑功能漸衰,加上風寒濕熱毒邪侵邪肌表,氣路不暢,故致不通則痛,不榮則痛而為?。?5]。

2.2 彝醫外治療法

2.2.1 水膏藥療法 彝醫水膏藥為彝醫最具特色的外治療法,其在工藝制作、使用方式及方藥配伍上較傳統水膏藥進行了改良,新型水膏藥成品的出現提高了水膏藥治病的療效。彝醫水膏藥療法課題組[16]觀察了5000例“頸肩痛,腰痛,風濕痹痛”患者的臨床療效,發現有效率98.16%;章麗萍[17]使用彝藥凍巴散封包治療關節腫痛患者436例,結果治愈260例,好轉150例,有效20例,未愈6例;彝醫善用“消風膏”治療痛風[18],通過藥物加熱軟化后外敷于患處,起到祛風除濕、化瘀止痛的作用;杜旭等[19]臨床運用“彝大追風膏”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取得較為顯著的療效。

2.2.2 熏蒸療法 彝醫薰蒸療法是一種根據病情不同,運用不同的彝藥單方或組方煎湯,趁熱在患處熏蒸,從而達到舒經通絡、祛風除濕等作用的外治方法,可治療寒濕痹痛、筋骨疼痛。有研究[20]顯示彝醫熏蒸療法治療20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可促進患處血液循環,起到緩解患處痙攣、消炎止痛的作用,有效率達99%;龍啟順等[21]納入痹證患者60例,治療組采用彝族醫藥自擬方(刺天茄、九子、白花丹等)熏蒸治療,對照組口服痹痛靈片、英太青治療,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3.33%,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0%。

2.2.3 火療法 彝醫火療法具有平調陰陽、溫通經脈、行氣活血等功效,可治療痹證、頭痛等疾病。唐友琴等[22]對1600例風寒濕性關節痛患者采用彝醫火療法治療,研究總有效率為97.14%;涼山州中西醫結合醫院[23]收集2000例風寒濕性關節痛患者,采用火療法治療,有效率可達80%以上。

2.2.4 火草灸 火草灸是一種將火草灸條點燃后端對準穴位,在距皮膚3~5 cm內進行懸灸,以局部皮膚溫熱無灼痛為宜的一類療法。唐詩韻等[24]納入輕中度膝骨關節炎陽虛寒凝證患者72例,分為火草灸組和中醫艾條灸組,觀察治療前后VAS、WOMAC評分、生活質量量表,結果治療組優于對照組,且安全性高。

3傣醫對痹證認識及外治療法

3.1 傣醫對痹證的認識 傣醫是我國西南地區民族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傣醫以“四塔五蘊”為理論核心,認為“四塔”(風、火、水、土)、“五蘊”(色、識、受、想、行)相結合,才能構成完整的軀體,二者平衡協調,才能使人體健康。傣醫稱痹證為“攏梅蘭申”[25],認為該病多由四塔五蘊失衡,外感風寒濕熱諸邪,內外合邪引起氣血瘀滯,筋脈閉阻,進而出現關節疼痛、腫脹和活動不利。

3.2 傣醫外治療法

3.2.1 烘雅(熏蒸療法) 傣醫烘雅療法常用于治療類風濕關節炎、水腫等疾病。刀云等[26]收集攏梅蘭申患者50例,采用傣藥熏蒸療法,臨床治愈23例,好轉16例,有效6例,無效5例;何開仁等[27]對360例風濕頸肩腰腿痛偏癱患者,運用傣藥風濕康烘雅(熏蒸)劑治療,治愈306例,好轉52例。綜上可見熏蒸療法對治療風濕痹痛療效確切。

3.2.2 暖雅(睡藥療法) 傣醫暖雅療法可治療骨關節炎、風濕病、痛風等病證。玉罕[28]收集100例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將其分為對照組(甲氨蝶呤片和來氟米特片)和治療組(對照組基礎上聯用暖雅療法)各50例,療程3個月,結果治療組效率96%;傣醫名老專家康朗臘對治療風濕性疾病有著自己獨到的經驗,根據不同證型采用不同功效的傣藥進行睡藥療法,臨床效果顯著[29]。

3.2.3 果雅(包藥療法) 傣醫果雅療法根據病情所需,將傣藥(鮮品或干品)切碎、炒熱,加淘米水或藥酒調成膏狀冷包或熱包于患處以達到活血祛風,通絡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療風濕病、痛風等疾病。趙海等[30]采用傣藥除風止痛方外敷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外敷時間6~8 h,10日為1療程,總有效率89.3%,可見包藥療法可明顯緩解關節癥狀,值得臨床運用。

4 其他民族醫藥對痹證的認識及外治療法

4.1 苗族 苗醫風濕類疾病屬于“風”類范疇,認為“毒”和“亂”是導致風濕類疾病的兩大原因,以疏通筋脈、通氣散血、拔毒祛風為主要治療原則[31]。苗醫常用弩藥針法、硫磺針法、蕁麻刺激法、敷蛋法、抹酒火法、睡藥療法治療風濕類疾病。肖淦辰等[32]選取90例老年膝骨關節炎患者,分為A組(口服艾瑞昔布片)、B組(苗醫弩藥針和金骨蓮膠囊)和C組(艾瑞昔布片、苗醫弩藥針和金骨蓮膠囊),均治療8周后3組VAS、WOMAC評分均明顯降低。

4.2 壯族 壯醫稱風濕病為“發旺”,認為本病乃先天稟賦不足、后天失養引起正氣虧虛,加之外感毒邪(風、濕、寒、痧、熱)侵襲,內外合邪痹阻筋脈肌肉,致使陰陽失衡,三氣(人與天地、人體內部)不同步,三道(谷、氣、水)、二路(龍、火)不暢發而為病。壯醫對毒和虛有著獨到的見解,認為痹證為毒虛所致,而“解毒補虛”則為其主要治療原則[33],壯醫外治法則根據致病毒邪的不同進行調整。張玉珊[34]選取66例膝骨關節炎患者,分為中醫綜合療法組和壯醫經筋療法組各33例,結果壯醫經筋療法效果顯著。趙明陽[35]選取60例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對照組予塞來昔布膠囊,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用壯醫針刺治療,結果觀察組有效率86.2%優于對照組。

4.3 瑤族 部分瑤醫稱痹病為“風敵悶癥”[36]?,庒t治療痹病以恢復機體整體性“盈虧平衡”為目的,使天、地、人三元和諧?,庒t外治法缺乏專門的典籍,許多外治療法己無從考證,長期的實踐經驗使瑤醫外治療法成為治療風濕痹證的重要手段。王明杰等[37]選取80例膝骨關節炎濕熱痹阻型患者,對照組予普通針刺法(平臥制動),觀察組采用瑤醫油針運動針刺療法,兩組留針約20 min,隔日1次,結果觀察組有效率89.7%。劉莉等[38]收集60例類風濕關節炎,對照組予甲氨蝶呤,觀察組予甲氨蝶呤聯用瑤醫龐桶藥浴治療,兩組治療12周后關節癥狀、炎癥指標均較治療前改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復發率低。

5 總結

通過對民族醫藥相關文獻進行整理研究,發現部分民族醫具有較完整的理論體系,并善用特色外治療法治療疾病,對痹證的治療療效確切、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值得進一步研究及運用。民族醫藥是我國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民族醫藥的傳承創新發展,更加需要醫務工作者不懈努力,不斷地對民族醫藥進行挖掘整理、實踐應用、試驗研究,更好的為民族醫藥治療疾病提供理論依據和臨床指導。

參考文獻

[1]張伯禮,薛博瑜.中醫內科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334.

[2]格知加,尼瑪次仁.藏醫藥治療“真布病”(類風濕關節炎)的研究現狀[J].中醫藥導報,2022,28(3):152-156.

[3]格知加,尼瑪次仁.藏醫藥浴法治療真布?。L濕性關節炎)的文獻研究 [J]. 云南中醫中藥雜志, 2021, 42 (7):86-88.

[4]劉文郁,王保,卓么才旦,等.藏藥浴綜合療法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23,13(3):171-174.

[5]丁銀,張琨,茍曉玲,等.利用液相和質譜聯用技術以及網絡藥理學分析藏藥五味甘露藥浴湯散治療痛風關節炎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機制[J].中國新藥雜志,2023,32(17):1783-1794.

[6]完么安建.藏醫放血療法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的臨床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41):11,25.

[7]楊毛才讓,傲藏措.探討藏醫放血療法治療痛風的臨床療效[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20,26(7):38-40.

[8]宇妥·元旦貢布.四部醫典[M].馬世林,等,譯注.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87:297.

[9]俄爭吉.藏醫外敷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臨床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20,8(19):182.

[10]公保扎多,扎西屯珠.藏醫火灸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疼痛的療效[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23):42.

[11]完瑪土旦. 藏醫火灸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疼痛患者的臨床療效評析 [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 (88):67.

[12]仁青吉,米瑪.藏醫涂擦療法治療銳真?。ü切躁P節炎)的回顧性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8,24(11):22.

[13]才項措.藏醫藥浴配合涂擦療法治療強直性脊柱炎護理[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04(4):47-48.

[14]潘立文,李光富,陸鴻奎,等.彝醫清濁六路學說臨床意義的探析[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12(7):901-905,924.

[15]唐繁欣,陳敏霞,陳洪美,等.彝醫藥治療風濕病的研究概況[J].風濕病與關節炎,2022,11(1):74-76.

[16]彝醫水膏藥療法課題組.彝族醫學的一朵新花[J].云南科技管理,2018,31(3):66-67.

[17]章麗萍.彝藥凍巴散封包治療關節腫痛436例療效觀察[C]//第八屆云南省科協學術年會論文集—專題五:醫藥與健康.[出版者不詳],2018:4.

[18]許嘉鵬,余秋虹,余惠祥,等.彝醫論治酒腳風[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9,25(11):62-64.

[19]杜旭,許嘉鵬,楊鑫瀅,等.“彝大追風膏”治療痛風性關節炎急性期的經驗總結[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23,32(8):104-106.

[20]腰椎間盤突出癥彝醫熏蒸治療法方法介紹[C]//云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中共楚雄州委,楚雄州人民政府.第八屆云南省科協學術年會論文集—專題五:醫藥與健康.[出版者不詳],2018:5.

[21]龍啟順,周樹成.彝醫熏蒸療法治療寒濕痹證的臨床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2,(42):56-57.

[22]唐友琴,汪曉鮮,朱林,等.彝醫火療法治療風寒濕性關節痛1600例臨床研究[J].醫學信息,2014(25):425-426.

[23]王志勇.少數民族醫藥適宜技術選編(一)[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160-165.

[24]唐詩韻,閻博華,武麗娜,等.彝醫火草灸治療輕中度膝骨關節炎安全性與有效性的臨床研究方案[J].四川中醫,2021,39(10):183-186.

[25]梁樹勇,呂計寶,王鳳德,等.少數民族醫藥外治法治療膝骨關節炎的研究概述[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21,27(6):56-58,78.

[26]刀云,鄧群.傣藥熏蒸治療攏梅蘭申的臨床觀察和護理體會[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07(10):33.

[27]何開仁,許桂芬,王瑞芬,等.傣藥風濕康烘雅(熏蒸)治療風濕頸肩腰腿痛偏癱360例療效觀察[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1,17(11):6-7.

[28]玉罕,李曉霞,巖罕單,等.傣西醫結合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50例臨床觀察[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9,25(3):26-27.

[29]黃勇,玉罕階,趙應紅.康朗臘專家治攏梅蘭申診療方案及應用[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2,18(11):21-22.

[30]趙海,巖溫龍,高世華.傣藥雅攏梅蘭申(除風止痛方)外敷治療28例風濕性關節炎[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1,17(11):10.

[31]周曦曦,鐘林,郭偉偉.苗醫“風濕類”疾病和中醫“痹證”診療方法的比較[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20,26(3):51-53.

[32]肖淦辰,熊芳麗,蒲健,等.苗醫弩藥針聯合金骨蓮膠囊治療老年膝關節炎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23,43(2):337-341.

[33]唐萍,李昆英,肖敬,等.壯醫藥外治療法防治痹證方面的研究進展[J].中醫外治雜志,2021,30(1):76-79.

[34]張玉珊.壯醫經筋療法治療膝骨關節炎的臨床療效研究[D].南寧:廣西中醫藥大學,2023.

[35]趙明陽,林辰.壯醫針刺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療效觀察[J].廣西中醫藥大學學報,2023,26(3):14-17.

[36]袁紹車.瑤醫治療痹病用藥規律研究[D].南寧:廣西中醫藥大學,2022.

[37]王明杰,王悅良,周學龍,等.瑤醫油針運動針刺治療濕熱痹阻型膝關節炎的臨床研究[J].中華中醫藥雜志,2021,36(8):5087-5091.

[38]劉莉,覃倩,許莉,等.瑤醫龐桶藥浴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療效觀察[J].廣西醫學,2020,42(13):1635-1638.

(收稿日期:2024-01-29 編輯:杜玲玉珊)

基金項目: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中醫藥重點學科建設項目(國中醫藥人教函[2023]85號);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臨床協作試點項目(國中醫藥辦醫政發[2018]3號);中國民族醫藥學會科研項目(項目編號:2020MZ236-350402);云南省中醫(風濕?。┡R床醫學研究中心-中醫藥(傣彝醫)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及痛風的臨床評價及基礎研究(202102A310006);云南省科技廳中醫聯合專項面上項目(2019FF-017);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中醫(類風濕關節炎)臨床研究基地建設項目(國中醫藥科技函[2018]131號)。

作者簡介:左金蓮(1997—),女,漢族,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為風濕病的中醫防治研究。E-mail:1940290025@qq.com

通信作者:陳艷林(1971—),女,漢族,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為風濕病的中西醫防治研究。E-mail:13888340962@126.com

猜你喜歡
痹證外治法
中醫外治法在ICU內的應用研究進展
中醫外治法應對早期麥粒腫
從“營衛傾移”角度探討痹證的中醫理論機制
中醫外治法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進展
藥墨療法治療痹證的方法介紹及理論探討
胰腺癌所致疼痛的中醫外治法
薏苡仁湯加味聯合針灸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風寒濕痹證臨床研究
祛邪蠲痹湯治療風寒濕痹證92例
仲景痹證藥對略談
中醫外治法治療強直性脊柱炎27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