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的思想慣性,是生活的另一種選擇

2024-04-30 04:19楊欣閩
星星·散文詩 2024年4期
關鍵詞:星斗天街蝗蟲

楊欣閩

張作梗的這組《時間之歌》,瞬間讓人想起西班牙超現實主義大師薩爾瓦多· 達利的經典畫作《記憶的永恒》。清冷空曠的海灘上,似馬非馬的怪物軀體,枯斷無葉的橄欖樹,凌亂的人體殘部,幾只融化至柔軟的鐘表,達利用這些離奇的形象和細節創造出一種幻覺中的真實感,如此有趣的景象源自現實生活又超越現實,人們體驗到的是脫離現實世界的另一種秩序之美。

同樣,張作梗在人們熟悉的日常生活經驗和世間萬事萬物運行的常態中,裂變出生活表象之下時間的另一種樣態。詩人筆力扎實穩健,思緒恣肆從容,人們看到流暢而精細的時間妥帖蘊藉地流布在萬事萬物中間,各行其道,偶爾在動人的詩意光澤中閃現出冷峻的鋒芒。

張作梗正是通過詩人這種“半神”式的自我意識和實踐能力成功地將日常生活中時間的思想慣性一絲一縷有序地抽離出來,傳遞出復雜多元的思想感受,如“星斗掉進碗里。我們仰脖喝進它們;喝進飛舞在我們村鄉上空的蝗蟲”(《星斗掉進碗里》)。仲夏鄉村夜晚的時間迷離而夢幻,星斗落入碗中,蝗蟲空中飛舞,農家院落里艾香裊裊,人們所見的時間是俗世里的安居,而詩人卻一眼看穿了作為哲學要素的時間,它早已異化生境,就在青煙飄散的間隙,在蝗蟲振翮的金屬聲里,在饑腸轆轆的夢境里,無一不是時間在另外思維空間里呈現出的影像,成為現象學,成為詩人遞交給人們張看生活的多棱鏡。

這種敏銳的捕捉,基于詩人對世間萬事萬物專注而深情的凝視,帶著主體訓練有素的內化和洞見,如“那些打燈籠在天街游玩的孩子,人間一日,天上千年,轉眼已長成街頭擺攤的流動商販”(《冬夜:讀<天上的街市>》)。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對時間的思考始終是具象的,為人熟知的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法國著名學者朱利安稱之為“具象精神”,即在事物的具體變化中展現時間的存在。天街里游玩奔跑的孩子,轉眼變成流動的商販,人間和天上時序的對比,詩人內心的悲憫和嗟嘆被不斷地推動,疊加,此時才隱忍又動人地傾瀉而出。再如“莫哭,太陽下的雪孩子。為了積攢一座墳冢,人往往得辛勞、奔波一生。慢慢,在他人的遺棄中,你就會明白,盡管來自虛無的天空,你終得在大地尋到歸宿”(《雪孩子》),具象的雪闡釋出抽象的人的生命意義和本質,有別于傳統詩論中的引類譬喻,或者托物比興,在現代性的語境中,雪與人之間存在的時間的思想慣性被有效拆解,清晰可見其中時間與哲學的相互撕扯與抗衡。

張作梗精熟于時間的思想慣性,一系列世相和情緒思考,把時間哲學和生命存續關聯起來,不僅僅代表了心物同一,更重要的是,由物形之觀,心之思,抵達物性之覺,處處無我,又處處有我,遍地珠璣的抒情背后,是對時間抽象性的延展和注釋,挖掘到同源生活表相中,從屬于時間具象的不同表現層次。依據公元3世紀王弼的說法,這是“兩種時”,即“未形未名之前,以及有形有名之時”,就像老子說的“道可道,非常道”一樣,時間的思想慣性是沒有起始和終結的,它只是人們對生活的另一種選擇。

猜你喜歡
星斗天街蝗蟲
登觀星臺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你真的認識蝗蟲嗎
天街
都2020年了,人類為啥還拿蝗蟲沒轍?
秋夜辭
在高高的山崗眺望
人多勢眾的蝗蟲
過驪山
蝗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