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土保持碳匯項目開發與交易的機制與途徑構建

2024-05-01 15:58李智廣鐘小劍王海燕
中國水利 2024年4期
關鍵詞:水土保持核算交易

李智廣,鐘小劍,王海燕

(1.水利部水土保持監測中心,100053,北京;2.福建師范大學地理研究所,350117,福州)

2023年12月7日,全國首單水土保持項目碳匯交易在福建省長汀縣簽約。此次交易是體現水土保持碳匯價值、建立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大膽探索,在全國具有示范和引領作用,對推進水土保持工作高質量發展具有標志性和示范意義。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見》,明確“將水土保持碳匯納入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機制”。本文在系統總結長汀縣羅地河小流域水土保持項目碳匯監測、核算與交易經驗基礎上,進一步探討水土保持碳匯項目開發與交易的發展方向、途徑及前景,以期推動將水土保持碳匯納入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機制,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支撐。

一、全國首單水土保持項目碳匯開發與交易實踐

為順利促成全國首單水土保持項目碳匯交易成功,在大量的水土保持碳匯基礎研究上,羅地河小流域水土保持項目碳匯開發與交易項目組主要開展了項目選定與監測核算實施、交易建構與撮合、碳匯開發全過程管理、宣傳報道等4個方面工作。

1.組建團隊開發水土保持碳匯項目

水利部積極貫徹落實“雙碳”戰略部署和要求,高度重視水土保持的碳匯作用,李國英部長強調,要科學推進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為鞏固生態系統碳匯能力、提升生態系統碳匯增量作出水利貢獻。水利部水土保持司組織水利部水土保持監測中心會同福建省水利廳,組建了由福建省水土保持監測站、龍巖市水利局、長汀縣水土保持中心等部、省、市、縣4級水土保持機構和福建師范大學參與的“政產研學用”工作團隊。團隊各單位各司其職、上下協同、通力合作,全面推進水土保持碳匯開發、監測與核算、交易等全流程的探索實踐。

為保障水土保持碳匯監測、核算與交易順利實施,項目組分別以三明市林業局為主管部門代表、福建省長汀縣樓子壩國有林場為項目業主代表、福建三明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為碳匯研究機構、海峽股權交易中心和廈門市碳與排污權交易中心為交易機構,開展系列調研,實地考察碳匯項目的設計、實施、審定、碳匯量計算、核查與交易的典型實踐,了解學習“林業碳票”“農業碳票”“碳匯+”等創新機制,分析探討水土保持碳匯交易機制,探尋開展水土保持碳匯交易對象。鑒于當時(2023年7月)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啟動時間不確定、水土保持碳匯項目仍無現成的方法學和成功案例,經過項目組充分討論,決定以自愿購買碳匯量實現特定項目碳中和的方式組織全國首單水土保持項目碳匯交易。

2.碳匯監測、核算與過程管理

在充分研究羅地河小流域(總面積24.67 km2)水土保持措施和土地覆被類型的基礎上,項目組研究制定了項目碳匯方法學,明晰了監測與核算技術路線,分別監測和分析計算各種土地覆被類型的植被和土壤的碳儲量與碳匯量,編制了項目碳匯監測報告和核證報告。經核算,經過20年治理,各種水土保持措施顯著鞏固和提升了小流域生態系統的碳儲存能力,碳儲量增加30 571 t(C當量),可用于交易的碳匯量約11萬t(CO2當量)。

羅地河小流域碳匯監測與核算所需數據源多,包括樣地及其采樣分析數據、激光雷達數據、高分遙感影像與相關專題圖等。為解決碳匯監測與核算對象多樣、核算步驟復雜及水土保持碳匯專業性強等引起的數據監管和復核難度大的問題,結合未來碳匯開發與管理的需求,項目組綜合相關行業碳匯的數字化技術應用,嘗試運用人工智能等技術,構建了小流域實景三維模型、多源異構數據入庫、項目區信息化平臺原型系統,通過規范化數據庫設計、空間數據有機關聯和面向碳匯核算的三維可視化展示,為碳匯交易雙方提供項目開發的全過程管理服務,為主管部門和交易機構提供項目數據的全過程復現和保真,為全方位直觀顯現項目信息化效果和助力項目推廣提供有力支撐。

3.碳匯交易的頂層設計與各方撮合

統籌考慮羅地河小流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項目特征、碳匯交易要求與交易收益監管等方面,研究設置了碳匯的出讓方、受讓方、監督方、交易中介和第三方。

羅地河小流域綜合治理是由福建省長汀縣政府出資,羅地河小流域的土地權屬人涉及長汀縣河田鎮的羅地、露湖、南塘、窯下、朱溪和伯湖等6個村民委員會,經過充分協商,6個村民委員會簽署“長汀縣羅地河小流域水土保持碳匯項目權屬證明及減排量項目申報和收益使用的委托協議”,委托龍巖市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的縣管國有企業長汀縣國有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為出讓人,進行碳匯申報、交易,并代為持有相關權益、實施碳匯收益反哺等工作。

關于受讓方,主要考慮積極參與區域水土流失治理、關注氣候變化造成的生態影響、重視生產建設活動水土保持工作的當地企業和事業單位。經過充分溝通協調,撮合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福建省長汀金龍稀土有限公司為受讓方。出讓方和受讓方分別提供水土保持碳匯交易申請表、碳匯交易協議、身份證明(機構營業執照等相關證照),在交易平臺交易簽約并登記備案。

監督方是由出讓方、受讓方和其他相關機構商定的、監管碳匯項目收益使用的機構。經過充分協商,經長汀縣政府同意,確定長汀縣水土保持中心和河田鎮人民政府為監督方。

第三方為福建省水土保持試驗站和福建師范大學,將根據項目進展和后期收益投入生態修復的效益評估需要,由監督方委托,進行生態系統碳匯能力鞏固與提升評估,并反饋給監督方。

交易中介為廈門市碳與排污權交易中心,負責組織提供交易服務。

4.全國水土保持碳匯首單交易示范推廣

為全面宣傳全國首單交易活動,進一步揭示水土保持在碳達峰碳中和戰略中的作用,展現羅地河小流域從“濁水荒山”到“綠水青山”再到“金山銀山”的美麗嬗變,引領水土保持行業深入貫徹落實《關于加強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見》,為推動將水土保持碳匯納入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營造氛圍,水利部和福建省水利廳精心策劃,制定了全面、細致的宣傳方案,邀請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日報、中國水利報以及福建省、龍巖市相關媒體進行現場采訪報道,多維度詮釋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對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作用,多層面宣傳全國首單水土保持項目碳匯交易成功實踐,進一步宣傳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提供更多更優蘊含水土保持功能生態產品的成功經驗。采用主流媒體和新媒體聯動,通過生動的畫面和深入的剖析,詳細介紹了水土保持項目碳匯交易的具體操作和實踐,凸顯了水土保持在實現碳中和目標中的重要價值,讓公眾直觀地了解到水土保持項目在碳匯交易中的實際效果和應用前景。

二、水土保持碳匯項目開發與交易的機制與途徑構建

我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以下簡稱“碳市場”)分為全國碳市場和地方碳市場,目前的交易產品包括碳排放配額、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hina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簡稱CCER)、地方核證自愿減排量和碳普惠減排量。全國首單水土保持項目碳匯交易屬于碳普惠交易。按照《關于加強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見》要求,水土保持碳匯項目開發與交易的發展目標應定位為:納入地方核證自愿減排量和CCER交易機制、可以使用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抵消碳排放配額的清繳。盡管水土保持碳匯是典型的負碳技術,符合《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辦法(試行)》關于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的基本要求,即水土保持項目有利于降碳增匯和推動實現碳中和目標,避免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實現溫室氣體的清除,但要納入CCER機制還應符合其規定的必備條件,尤其是“屬于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項目方法學支持領域”。同時,水土保持碳匯研究和實踐起步較晚,其基本理論和計量評價技術仍需進一步完善,實踐案例仍需豐富,方法學仍需進一步論證并得到社會廣泛認可和主管部門支持。

1.進一步加強水土保持碳匯作用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

加強水土保持碳匯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對將水土保持項目開發為碳匯產品、水土保持碳匯項目進入碳交易市場、實現水土保持碳匯生態產品的價值等都具有奠基性意義。

①遵循生態系統的內在機理和演替規律,加強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耕作措施的碳匯作用與增匯機理研究與技術攻關,如全國—區域—工程區(項目區)等不同空間尺度的碳匯作用與計量核算體系、碳匯效能明顯的主要措施(如梯田建設、淤地壩和侵蝕溝道治理、崩崗治理)保碳減排增匯作用機理、鞏固和提升生態系統儲碳能力與碳匯增量的水土保持措施營造與管護技術,為開發碳匯項目、監測核算碳匯量、審定與核查減排量、編制碳匯方法學等提供科學依據。

②依托全國水土保持監測網絡,對分布廣泛、功能重要、碳匯顯著的水土保持措施,進行碳儲量本底調查、碳儲量評估和潛力分析,為建立和完善碳匯作用及碳匯增量監測與計量核算體系、開展項目審定與減排量核查及碳交易等提供數據與技術支撐。

③加強關鍵技術攻關。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出發,研發既能夠有效預防和治理項目區域水土流失又能夠高效鞏固和提升生態系統儲碳增匯能力的水土保持技術,如坡耕地梯田建設、侵蝕溝和崩崗綜合治理、整地造林、林草措施等水土保持措施的總量擴展、結構優化和保碳增匯等碳匯功能提升技術;示范推廣高效、精準的碳匯監測技術,如地面觀測、遙感監測、模型模擬以及大數據、云計算等新型技術,提高碳匯量計量評價的精度與可核實程度。

2.建立和完善水土保持碳匯項目監測評價和計量核算體系

完善水土保持碳匯項目監測評價和計量核算體系,對準確評估水土保持碳匯效益、推動水土保持碳市場發展、實現生態系統碳匯“可測量、可報告、可核查”具有重要意義。

①完善碳匯監測評價指標體系。建構涵蓋各類水土保持措施、適合于不同空間尺度、適用于各種水土保持類型區的綜合性評價指標體系,加強和規范水土保持碳匯項目設計資料收集與全過程各節點數據采集,全面反映水土保持項目對生態系統保碳、減排和增匯的貢獻,體現水土保持措施發育全過程碳匯作用的動態變化,提高碳匯調查、監測和評價的針對性和準確性。

②建立和完善碳匯核算方法體系。鑒于生態環境和林草部門已開發了大到宏觀區域、小到工程區的植物和水體的碳匯核算模型與方法學,水土保持碳匯核算方法開發應基于生態系統碳循環理論和以常規監測為主的實測數據,針對生態清潔小流域、國家重點工程等重點預防和重點治理區域,主攻工程措施,兼顧林草與耕作措施在保碳、減排和增匯等方面的作用,構建碳匯核算模型,提高碳匯核算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③研究提出水土保持碳匯方法學。按照《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辦法(試行)》關于碳匯項目方法學編制的要求,針對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整治、淤地壩和侵蝕溝綜合治理、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等水土保持工程項目,研究提出方法學的適用條件、減排量核算方法、監測方法、項目審定與減排量核查要求等內容,并明確可申請項目減排量登記的時間期限。

④研究編制水土保持碳匯技術標準。包括保碳、減排和增匯與其價值實現等方面的技術標準、規范和規程。在立項、編制和修訂過程中,應保證技術標準既符合我國水土保持工程建設與管護的實際情況,又能推動標準化國際交流合作和中國標準向國外推廣,促進國內國際協調一致。

3.積極開展水土保持碳匯項目開發,探索交易途徑與機制

不斷試點探索、積累案例經驗、創新發展思路是推動水土保持碳匯項目進入碳市場、實施碳交易和促進溫室氣體自愿減排的重要途徑。在項目開發中,一是做好項目篩選,優選具有顯著碳匯效益的水土保持項目,如黃土高原淤地壩(小流域壩系)建設、南方紅壤區小流域綜合治理、東北黑土區侵蝕溝綜合治理、山丘區廣泛分布的坡耕地綜合整治等工程;二是進行科學設計,充分考慮碳匯量的穩定性和持續性,采用科學方法和技術編制項目設計文件;三是制定適用于所選項目的碳匯監測與核算方法,保證計量評價的科學性、準確性和一致性;四是開展碳匯量核證,引入第三方機構對碳匯量進行核證,增加碳匯量的可信度和市場接受度;五是選擇(或建立)水土保持碳匯交易平臺,提供碳匯交易服務,明確交易的主體、條件、流程及監管等要素,保障交易公平、公正和透明。在碳匯監測和核算中,政府(或相關機構)可通過提供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政策措施,鼓勵金融機構提供綠色金融、綠色股份和低碳轉型基金等政策性金融服務,降低項目開發成本,激勵項目開發和碳匯交易。

4.協同建立將水土保持碳匯納入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機制

建立將水土保持碳匯納入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機制,需要政府、企業和事業單位、其他組織和個人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協同推動。

①依托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建設管理的基本組織架構,明確水土保持項目碳匯的產權歸屬和交易主體,進而確定交易主體和參與各方以及各方的交易關系和責任。

②創新和建立符合《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辦法(試行)》規定的水土保持碳匯交易規則與機制,包括碳匯項目審定與登記、碳匯量核查與登記、交易產品注冊登記、交易價格形成和監督管理措施等;不斷實踐創新,建立相應的質量標準和認證體系。

③進一步完善財政補貼、稅收優惠、金融支持等相關政策措施,為水土保持碳匯交易提供法規保障和政策支持。

5.培育水土保持碳匯項目開發人才隊伍和審定核查機構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于2024 年1 月19日發布開展第一批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審定與減排量核查機構資質審批的公告,擬審批能源產業(可再生/不可再生資源)4 家、林業和其他碳匯類型5 家。1月22日,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在北京啟動。由相關實踐和發展歷程可知,對于我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及機制的建立與發展,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支撐性作用。

水土保持碳匯項目開發與交易,不僅涉及項目設計、項目咨詢和開發、第三方核證、注冊登記管理、交易管理和注銷管理等一系列體系性的環節,而且涉及水土保持措施調查與設計資料整理、相關要素(如植被、土壤、水體)樣品采集與測試分析、各碳層碳儲量分析計算等,專業性和系統性要求較高。當前,水土保持碳匯項目開發與交易既迫切需要兼備水土保持碳匯監測與核算和項目開發與交易的專業人才,又迫切需要兼備為參與主體分析規避開發風險和提升交易收益的服務機構,更迫切需要水土保持行業的項目審定與減排量核查機構。水土保持主管部門及相關機構應加強水土保持碳匯科研、監測與核算、項目開發與交易的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提高人才的專業素質和創新能力,培育從事碳匯項目開發與交易必需的專職人才和機構,積極申請審定與減排量核查機構。

6.提升水土保持碳匯項目開發與交易信息管理技術與水平

新的信息技術與數字技術在水土保持碳匯項目開發與交易中的廣泛應用,能夠科學、有效地管理全流程、各環節的數據,顯著提升項目開發的效率,推動碳匯項目發展與交易實施?!稖厥覛怏w自愿減排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對碳匯項目設計文件與其所涉數據和信息的原始記錄與管理臺賬、申請登記項目減排量產生時間、減排量核算報告與其所涉數據和信息的原始記錄與管理臺賬等,提出了保存時限和采用信息化、智能化措施加強數據管理的規定與要求。

①在碳匯數據采集和處理方面,遙感技術和物聯網傳感器等可以快速、準確地獲取大量相關數據,包括植被類型及其生長狀況、土壤狀況等,為后續的數據分析和處理提供基礎。

②在碳匯監測和預測方面,大數據分析、模型預測預演及人工智能等技術可以提供項目動態變化與演化趨勢,為碳匯項目開發和交易管理提供數據與信息支持。在數字孿生技術、功能完備且及時優化的信息管理平臺的加持下,能夠對碳匯情況進行持續跟蹤和及時評估,預測水土保持措施全生命周期中的增匯動態,為碳匯項目的優化提供決策信息(如高碳匯的植被類型與種植結構、高碳匯的綜合措施與配置),持續提升碳匯項目效益;能夠定期對碳匯交易的效果進行評估,不斷完善和優化交易機制。

③在碳匯交易和碳資產管理方面,利用區塊鏈技術提供數據高保真,利用人工智能提高碳匯數據的解析效率,利用碳交易平臺提供碳資產管理和咨詢服務,既可增加碳匯項目的透明度,又可提高公眾的認知和理解水平,吸引和促進更多法人和其他組織參與到水土保持碳匯項目開發與交易中。

三、水土保持碳匯項目開發與交易發展前景

隨著水土保持碳匯基本理論、關鍵技術和方法學的不斷創新和完善,水土保持碳匯將成為重視生態修復及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地區高度關注的生態產品,將成為區域碳市場和全國碳市場高度關注的碳匯產品,水土保持碳匯項目開發和交易將沿著碳普惠、大型活動碳中和、抵消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抵消地方碳市場和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清繳的路線不斷發展。

隨著水土保持碳匯項目開發與交易的不斷展開及全國碳市場交易機制的不斷創新,CCER的交易范圍、參與主體、交易產品和交易規則等將加速完善。在我國積極穩妥推進和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溫室氣體重點排放單位、大型活動及其他組織對碳普惠和CCER等自愿減排量的需求將持續增長。水土保持碳匯作為一種穩定的、可持續的碳匯產品,必將受到越來越多單位和組織的青睞。

將水土保持碳匯納入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機制,會進一步推動水土保持碳匯的發展,衍生出碳匯水土保持與增匯技術,為提升項目的保碳作用和增匯能力提供技術支撐,為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提供實踐和管理支撐。通過市場機制完善、科技創新推動及國際合作與交流拓展,水土保持碳匯將在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和美麗中國建設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歡
水土保持核算交易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寫春秋
2020年河北省國民經濟核算
《水土保持通報》征稿簡則
水土保持
會計集中核算制下的內部審計工作
水土保持
交易流轉應有新規
2014年GDP首破60萬億
大宗交易
《吃飯的交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