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首

2024-05-01 09:04
語文建設·下半月 2024年3期
關鍵詞:呂叔湘語言文字文學作品

語文作為一門功課的名稱,是解放后才有的。同志們覺得很奇怪,解放前不講語文?解放前有的,它不叫語文課,小學里叫國語,中學里叫國文,兩個名字實際上是一樣東西。那么,怎么有語文這個名稱呢?解放初期有一個出版總署,底下有一個編審局,就是現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前身,主要任務是編教科書。這就碰到了一個問題,就是語文這門課,是老辦法小學叫國語、中學叫國文好呢,還是想法統一起來?當時有一位在里頭工作的同志提議說,我們就叫它語文行不行?語也在里頭,文也在里頭。后來就決定用語文這個名稱了。但是,語文這兩個字連在一起來講,可以有兩個講法,一種可理解為語言和文字,也就是說口頭的語言和書面的語言;另一種也可理解為語言和文學,那就不一樣了。中小學這個課程的名字叫語文,原來的意思可能是語言文字,但是很多人把他理解為語言文學,因此,在小學里且不說,中學里頭就有很多老師把這門課當作文學來教了。這何以證明?中學課本里頭的課文,老師常常就把它當作文學作品來分析,時代背景,作者生平,然后中心思想,然后段落大意,寫作特點,層層分析,這是分析文學作品呀,作為一種語言文字的東西來講,是不要這樣分析的。作為語言文字,那些字、詞不好理解,老師應該解釋,那些句子結構比較特別,老師也解釋一下,這是作為語言文字來教。從語言課來說,原則上應該是同學不懂的老師講一講,同學懂的老師不必講,用不到這樣一層層的分析,當作文學作品才這樣,所以對于語文課的理解就有分歧了。

——呂叔湘(摘自呂叔湘《中小學語文教學問題》,《蘇州大學學報》1978年第2期)

猜你喜歡
呂叔湘語言文字文學作品
呂叔湘向弟子請教
當文學作品扎堆影視化
為什么文學作品里總會出現“雨”
語言文字運用題的變與不變
教育是農業——呂叔湘先生說的比喻
小題精練(四) 語言文字運用
小題精練(三) 語言文字運用
追思呂叔湘先生
求真能賤,龍蟲并雕
——呂叔湘中學的成長圖景
語言文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