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投資項目集中核算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024-05-01 15:41吳鶯
管理學家 2024年8期
關鍵詞:政府投資集中核算資金管理

吳鶯

[摘 要]2019年,浙江省財政廳《關于印發浙江省政府投資預算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政府性資金的使用管理進行規范,強調政府投資作為一項重要政府職能,能有效推動國家宏觀調控工作開展,落實國家發展戰略,其中的政府投資項目集中核算是一種重要的財政管理手段。文章通過探討集中核算的重要意義,分析存在的相關問題,提出了一系列針對性的對策,包括深入改革以優化項目集中核算環境、規范政府投資項目資金籌措管理等,以期提高政府投資項目管理的效率和質量,為財政管理提供更有效的保障。

[關鍵詞]政府投資;集中核算;資金管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722(2024)08-0043-03

在市場化改革背景下,政府投資項目獨立管理的模式在應用中產生了一定的問題,常見問題包括工程項目“三超”現象(即超規模、超標準、超概算)較為明顯,而且投資項目整體的建設速度較慢,投資質量處于較低水平,存在一定的貪腐問題,導致投資項目效益難以實現最大化[ 1 ]。

一、政府投資項目集中核算的意義

(一)降低資金使用成本

政府投資項目集中核算能夠整合各項資金,避免了分散管理帶來的資源浪費和不必要的成本。這種集中管理使得資金更加靈活,能夠更精準地滿足項目需求,因此有效降低了因不當使用資金而導致的成本。

在資源優化和避免閑置方面,集中核算通過統一管理和資金調劑,避免了資金長時間的閑置和滯留情況,有助于將閑置資金有效地運用于其他項目或支出,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率,降低了資金的機會成本。

(二)防范政府債務風險

規范開展政府投資項目的集中核算工作,較為全面、準確地了解投資單位、建設單位的債務情況,對于規避債務風險具有積極作用。在考慮債務風險的基礎上,科學開展臨時調劑工作,解決項目資金余缺問題,能防止政府性債務規模進一步擴大,減少政府投資項目中的借款利息支出,有助于降低項目的投資成本。這種有效的資金調度不僅有利于負債情況的管控,而且為政府債務風險管理提供了更為可靠的財務基礎。

此外,其通過強化政府債務管理、優化債務結構,有助于減輕政府債務負擔,有效預防政府債務風險,保障地方財政運行的穩定性。

(三)提升政府投資質量效益

集中核算統一了會計核算制度和口徑,在工程項目資金管理、財務控制中起著關鍵作用。在政府投資項目管理中,規范開展項目集中核算工作,還能充分發揮委派管理中心的作用,對項目的資料進行整合利用,實施安全管理,確保了項目基礎數據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為后期的會計核算提供了數據支撐,為政府決策提供了更準確、更可靠的信息基礎。這些有效管理和信息保障的舉措不僅提高了會計信息的準確性,而且增進了財政運作的透明度和決策的科學性,對于提升政府投資項目的質量效益具有重要意義。

二、政府投資項目集中核算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良好的項目集中核算環境

現階段,政府投資項目集中核算面臨的挑戰之一是缺乏良好的項目集中核算環境,這種環境不僅涉及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而且牽涉人員素質和意識形態等方面的問題。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的不完善導致了集中核算工作的困境。

現實中,需要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規范的工作機制保障核算的有效開展,然而常見的情況是制度不完備或執行不嚴謹,可能引發項目資金使用不規范、審批流程混亂、信息溝通不暢等問題,直接影響到核算效率和準確性。同時,缺乏足夠專業化和高素質的人員降低了核算的質量。報賬人員、財務人員或其他相關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有些缺乏財務管理的專業知識或專業技能,導致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出現問題。核算工作往往需要跨部門協作,但不良的信息溝通機制導致信息傳遞不及時、不完整,進而影響資金使用和報賬的準確性[ 2 ]。

(二)消極應付資金籌措工作

集中核算所面臨的一大挑戰是建設單位在資金籌措方面表現得消極應付。部分建設單位對政府資金整合和調配的理解出現誤差,錯誤地將政府集中核算理解為資金由中心集中承擔,因此缺乏主動獲取其他資金來源(例如銀行貸款)的動力和意愿。

集中核算使建設單位的費用開支受到更為嚴格的審查和管理,導致資金籌措過程中遭遇審批流程的困難和阻礙。中心對資金的調配有時會給一些單位帶來壓力。這些單位可能誤解中心資金調配背后的政府信任問題,降低他們爭取其他資金來源的積極性。建設單位內部財務管理存在問題也是導致資金籌措困難的原因之一。

(三)會計核算過程缺乏業財融合管理

首先,報賬人員素質不高,由于中心核算脫離建設一線,建設單位的項目情況和財會資料主要依賴報賬人員,而取消會計崗位使得非財務專業人員充當報賬人員,導致單位財務人員素質下降,影響了財會工作質量。

其次,建設單位對項目會計的認知存在分歧和抵觸情緒,對費用開支的不適應實際上是財務監督機制的進一步完善,而非權力的調整,需要增強責任心。此外,一些單位對資金籌措工作表現出消極態度,誤解政府統包資金,導致對其他資金來源的積極性下降,對工程順利進行造成影響[ 3 ]。

最后,政府投資項目集中核算由建設單位會計部門負責,在核算中缺乏項目間資金管理的協調配合,且對具體項目建設活動的細化分析不足,影響了會計核算的準確性。

(四)會計核算法律主體認知不清

首先,這種現象將引發財務不規范,包括對法律責任和規定的忽視,導致不合規的資金操作,以及財務報表的準確性和透明度受損。

其次,會計法律主體認知不清也會帶來違法風險,因為管理者未能理解其在財務操作中的法律責任,可能出現不當操作、虛構交易或挪用資金等違規行為。會計法律主體認知不清可能阻礙審計工作展開,使得審計人員難以評估財務報表的真實性,也增加了監管部門發現和防范風險的難度。

最后,不清晰的認知也造成管理上的真空和責任推卸現象,影響財務管理的有效運作和監督,降低了管理的有效性。

(五)報賬人員素養有待提升

首先,缺乏財務專業知識的報賬人員會引發財務管理規范性和精確性的問題。一些單位取消了專業的會計崗位,由非財務專業人員承擔報賬工作,這導致報賬人員對財務制度和規章的不熟悉,從而影響財務報表的準確性和規范性。

其次,報賬人員的工作素質和專業能力參差不齊,引發不規范的財務操作,如未經內部審核即向核算中心提交數據,或者故意提交不合理或不符合法規的票據。

三、政府投資項目集中核算的對策

(一)深化改革,優化項目集中核算環境

首先,重點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確立規范的操作流程并加大執行力度,以提高項目資金使用、審批流程等的規范性和透明度。

其次,通過強化人員培訓和素質提升計劃,提高財務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管理認知水平。優化信息傳遞與協作機制,建立有效的跨部門溝通平臺,確保信息傳遞的暢通性和準確性。同時,引入先進的技術支持系統和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統,以提高數據處理和分析效率,減少錯誤和信息不準確性。

此外,加強對核算工作的監督與評估,建立內部審核和評估制度,確保核算質量和及時解決問題。建立績效考核激勵機制,以激發人員的積極性,增強其責任感,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

最后,加強法律意識教育,提升從業人員和管理者對法律責任的認知,以預防違規行為和違法操作的發生。

(二)規范開展政府投資項目資金籌措管理

首先,明確建設單位對集中核算的理解,消除誤解,闡明集中核算與中心全權資金責任之間的區別,強調各單位需主動尋找其他資金來源的重要性。

其次,建立透明、高效的審批機制,簡化審批流程,確保審批機構對建設單位資金需求的及時響應和支持。同時,通過提供指導和支持,鼓勵建設單位主動尋找和獲取其他資金來源,如銀行貸款等。

再次,加強內部財務管理,包括合理規劃預算、資源透明分配,提升單位內部財務的獨立性,減少對政府撥款的過度依賴。

最后,建立建設單位與核算中心之間的協調機制,以便及時解決資金調配帶來的問題,確保建設單位能夠正常獲取和使用資金[ 4 ]。

(三)開展業財融合管理工作

首先,加強人員素質培訓,特別是針對報賬人員開展財務專業知識和業務培訓,提升其對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的專業認知水平,確保報賬人員具備必要的財務素養和技能。

其次,加強針對建設單位的會計認知和財務監督理念的溝通,強調集中核算并不影響其資金使用權和審批權,而是強化規范制約和監督控制,使其理解和接受財務監督機制。加強溝通與教育,解釋政府資金整合后的真實意義,激發建設單位主動尋找其他資金來源的積極性,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導,確保項目資金籌措工作的順利進行。此外,強調建設單位仍需保持對內部財務管理的關注,理解核算中心的職能和責任并不意味著放松內部財務管理責任,通過內部財務管理的強化,實現從內部挖掘潛力,提升經濟效益。

最后,加強會計法律責任意識教育,提高單位負責人對法律責任的認知水平,以增強其對合規性和責任感的重視,降低違規風險,確保會計核算工作的合法性和規范性。

(四)強化會計核算人員法律主體認知

首先,通過專業的培訓課程和持續的法律意識教育,致力于提高會計核算人員對財務法規和法律責任的認知水平,確保其具備深入了解在財務操作中履行法律義務和責任的能力。

其次,建立法律知識更新機制,確保會計核算人員對財務法規和相關法律的了解始終保持最新狀態。這種機制需要不斷更新并為他們提供即時的法律法規信息,使其適應不斷變化的法規環境。

再次,建立健全的內部監管與審計機制,強調對財務操作合規性的監督。通過這一機制,確保會計核算人員深刻了解并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減少違規風險[ 5 ]。另外,倡導和建設合規文化,獎勵遵守法律法規并擔當責任的行為。這樣可以激勵會計核算人員重視法律法規對單位和個人的積極性,以負責任的態度履行法律責任。

最后,加強與法律部門的合作與溝通,建立跨部門的信息共享機制,為會計核算人員提供及時的法律咨詢和支持。

(五)提升報賬人員的綜合素養

第一,政府需開展全面、系統的專業培訓計劃,涵蓋財務知識、會計核算技能和法律法規等方面,以提高報賬人員的專業素養。培訓內容應根據不同崗位和職責制定,確保報賬人員掌握所需專業技能和知識。

第二,大力鼓勵報賬人員進行跨學科學習和交流,擴展其知識面和視野。組織跨部門的知識分享、研討會或工作坊,讓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員相互學習,提升綜合素養。

第三,培養報賬人員的綜合能力,包括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四,持續評估報賬人員,設立定期評估和發展計劃,評估報賬人員的綜合素養。根據評估結果制訂個性化的發展計劃,持續提升報賬人員的綜合素養水平。

第五,加強責任意識的培養,強調核算工作對整體運營的重要性。幫助報賬人員樹立正確的工作態度和責任心,促使其更加專注于核算工作的準確性和細致性。

四、結語

政府的投資項目已經對我國當前的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產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針對政府投資項目集中核算存在的問題,提出一系列優化策略。應全面深化政府投資項目管理的改革,同時采取多角度的分析方法,不斷適應我國實際經濟的發展需要,使得政府投資項目更好地助力國家經濟建設,從而推動經濟更加高效、迅速地發展。

參考文獻:

[1]譚麗婷.EPC模式下政府投資項目管理要點分析和控制策略[J].建材與裝飾,2023(25):67-69.

[2]丁宏兵.政府投資項目集中核算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大眾投資指南,2020(18):28-29.

[3]蘇露.優化政府投資項目管理對策研究——以G省為例[J].財政監督,2023(22):83-88.

[4]舒萍.政府投資項目管理中的常見問題與對策[J].投資與合作,2023(10):196-198.

[5]焦曉晴.淺析鄉鎮衛生院會計集中核算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商業觀察,2022(31):57-60.

猜你喜歡
政府投資集中核算資金管理
政府投資建設項目審計中的相關問題分析
淺談如何提高事業單位集中核算后財務風險防控能力
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后國有資產管理淺析
關于醫院資金管理的現狀及應對策略
國有企業集團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
探究新經濟環境下企業資金管理
如何有效提升政府投資項目稽察監管方式方法的效率
政府投資項目跟蹤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