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序設計基礎“三環三式”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探索

2024-05-02 08:14王賽嬌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24年5期
關鍵詞: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王賽嬌

摘要:程序設計基礎是計算機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承擔著啟蒙和形塑學生計算思維、專業理念和工程倫理的重要作用?;谡n程特點和多年的教學實踐,現提出在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和綜合拓展三個環節探索嵌入式、支撐式和補充式的“三環三式”的課程思政教學模式,并從設計思路、融入路徑、課程考核等方面進行探討和實踐。實踐表明,該模式能有效實現“理論+實踐”的雙輪驅動,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和核心素養,提高教學質量。同時,為工科同類課程的課程思政改革提供了理論和實踐借鑒。

關鍵詞: 程序設計基礎;三環三式;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4)05-0152-04

0 引言

課程思政作為“大思政”的創新理念,旨在探討如何更好地將教書育人的要求落實于課堂教學中。程序設計基礎作為計算機專業的核心基礎課程,同時也是人工智能時代其他專業的通識編程課程。課程重在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程序設計能力,承擔著啟蒙和形塑學生計算思維、專業理念和工程倫理的重要作用。因此,如何開展程序設計基礎的課程思政教學模式改革,是計算機專業教師一直探討和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近年來,不少學者從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思路與方法。例如,那俊等人[1]在計算機類課程中探討了開展課程思政的基本思路和教學方法,分享了將思政元素融入程序設計課程的具體經驗。馮丹等人[2]則針對在程序設計課程教學中開展課程思政的難點問題,提出融入思政教育的教學路徑模型。這些研究為程序設計課程思政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為進一步推動程序設計基礎課程思政改革,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和創新精神,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和專業能力,并為最終培養新時代所需的高素質技術人才夯實基礎,基于該課程特點和多年的教學實踐,現提出在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和綜合拓展三個環節探索嵌入式、支撐式和補充式的“三環三式”的課程思政教學模式。實踐表明,該模式能有效實現“理論+實踐”的雙輪驅動,發揮立德樹人效能,高效實現教學目標,提升課程教學質量。

1 整體設計思路

程序設計基礎作為學生學習編程的入門課程,其教學效果直接影響到學生后續課程的學習。鑒于該課程的重要地位,結合專業培養目標和課程教學目標,本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擬定六大核心思政目標:堅定理想信念、加強品德修養、厚植家國情懷、培育使命擔當、樹立協作理念和鑄造工匠精神。

此外,由于本課程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本次改革遵循理論與實踐互融互進的設計原則,將教學過程劃分為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和綜合拓展三個環節。同時,在這三個教學環節中探索嵌入式、支撐式、補充式的課程思政教學模式。其中,嵌入式課程思政教學模式是指把價值觀的培育和塑造“嵌入”課程教學的一種教學模式,支撐式課程思政教學模式是指依托學科實踐基地開展教學活動的一種教學模式,補充式課程思政教學模式是指邀請行業專家進課堂的一種教學模式。三種教學模式在三個教學環節中共同聚焦思政目標,顯隱結合、齊驅并進,形成“三環三式”課程思政教學模式。其整體設計思路如圖1所示。

由圖1可知,本模式設計以“學以立德、碼以踐行”為設計理念,注重教學過程中“學”與“行”的并重。在理論教學環節強調“學”的過程,在實踐教學環節和綜合拓展環節則突出“行”的實踐性?!皩W”與“行”緊密結合,互促互進,實現對學生的行為認知和價值取向的不斷引導、塑造和優化,從而實現教書育人的目的。

2 課程思政教學設計

2.1 教學內容及思政元素融入路徑設計

2.1.1 理論教學環節

理論教學環節的內容包括課內知識和課外知識。課內知識主要指課程教學計劃所涵蓋的必修知識,課外知識主要指由課外專家引入的拓展知識,包括行業信息和前沿技術等。其思政元素的融入路徑設計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課內知識的課程思政融入主要從兩方面進行。一是通過知識點的歷史背景和專業原理進行設計和融入。比如,從程序設計語言的發展歷程分析我國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取得的先進成果,融入愛國主義教育,堅定學生的理想信念。二是緊密聯系生活實際設計教學案例進行融入。比如,在講解和分析循環控制結構時,設計“積少成多,水滴石穿”的教學案例,融入努力進取的思政元素,鼓勵學生每天堅持進步。

課外知識指教學計劃外的知識部分,是為了幫助學生了解行業發展和未來的編程技術需求,補充知識短板,拓寬專業視野,提升核心競爭力。課外知識中融入思政元素,主要是通過各種課外教學活動來實現。比如,在邀請行業專家進行專題講座活動時,融入民族自豪感和理想信念,在組織學生參觀合作企業進行學習和調研時,融入職業道德和責任使命等思政元素。

2.1.2 實踐教學環節

實踐教學環節包括課內實踐和課外實踐兩部分,主要是為了配合理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教學活動。其思政元素的融入路徑設計如表2所示。

課內實踐指教師在課堂上傳授新知識時,要求學生通過上機編程驗證知識原理并完成指定任務的過程。實驗內容來自教材指定的實驗項目以及教師設計的教學案例。由于學生在此階段還沒有完全掌握新知識,因此需要通過實踐不斷地嘗試和糾錯,這個過程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程序邏輯的嚴謹性,培養學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課外實踐包括課后作業小任務和綜合知識的應用實踐。其中課后作業小任務可以針對社會某一主題進行設計,以加強學生關注時事新聞的意識,培養愛國主義情懷。綜合知識的應用實踐則是根據行業需求,模擬設計一個相對完整的程序項目,或者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設計。由于應用實踐是基于現實需求而設計的教學實踐活動,而需求是不斷變化的,因此,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問題和困難,這有助于培養學生開拓進取的創新精神,培養學生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2.1.3 綜合拓展環節

綜合拓展環節包括專業考證以及編程競賽,具有一定的難度和挑戰性。其思政元素的融入路徑設計如表3所示。

專業考證包括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資格考試、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證等。鼓勵學生參加專業考證,有助于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扎實掌握,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展。

編程競賽是指通過編程解決某一系列專題問題的專業實踐活動,包括校內競賽和校外競賽。其中,校內競賽是指校內教師組織的專項競賽,如編程積分賽或攻克某一編程難題等。校外競賽則指各類程序設計比賽,如藍橋杯、PAT,以及當地上級部門組織的相關比賽等。編程競賽考察的是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競賽結果同時將作為評選學習標兵等榮譽稱號的重要依據。

專業考證和編程競賽活動能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勇攀高峰的奮斗精神和探索精神,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2 教學環境設計

良好的教學環境有助于在教學活動中更好地融合思政元素,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實現更出色的思政育人效果。本次教學環境的設計采用了線上和線下混合式方式,具體設計如圖2所示。

線上環境是指基于互聯網的教學平臺,包括MOOC學習平臺、超星學習通、微信群等。這些平臺主要用于發布課程學習資源,包括電子課件、微課視頻、案例分析、拓展閱讀和編程作業,同時也用于線上討論和答疑活動。線下環境則指校內機房實訓室、校外合作企業的實訓基地等,主要用于課堂教學、課堂實驗、信息調研和項目實訓。在實際教學中,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融合進行,實現教學互補,以激發課堂活力,提高教學質量。

2.3 教學實踐案例

現以知識點“算術運算符”的日常教學為例,詳述本次改革的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與實踐過程。涉及的教學環節主要為理論教學環節和實踐教學環節,主要思政教學模式為嵌入式教學模式。

2.3.1 案例設計思路

在本節教學中,通過有關水仙花的中外美麗傳說引入數學上的水仙花數,并追溯到1700年中國數學家張丹溪,旨在強化民族自豪感,培養愛國主義情懷。同時,以如何計算水仙花數導入本節知識點“算術運算符”,通過課程實踐讓學生理解程序設計中算術運算的運算規則,融入“講規矩、守紀律”的思政元素。

2.3.2 教學實施過程

理論教學:詳細解釋算術運算符的運算規則和使用方法,涵蓋加(+) 、減(-) 、乘(×) 、除(/) 、取余(%) 、增量(++) 和減量(--) 運算符。

實踐教學:本節實踐教學包括知識點實踐、案例實踐和綜合實踐三個實踐任務。

知識點實踐:引導學生對每個運算符設計運算表達式,同時更改不同的測試數據,通過上機實踐輸出結果并做好記錄。部分測試數據及輸出結果如表4 所示:

分析測試表達式和輸出結果可得,程序設計表達式與數學表達式的運算規則是有區別的。例如,在數學運算中,“5/2”和“5.0/2”的結果都為2.5,但在程序設計中由于運算規則不同,結果卻存在差異。此時,將這一概念擴展到其他生活和工作領域,引導學生認識到在不同的環境下,每個人的身份不同,需遵循的行為準則也不同,融入紀律意識和規矩意識。

案例實踐:水仙花數是指一個3位數,其各位數字的3次冪之和等于該數本身。以水仙花數為案例,要求學生思考如何合理利用運算符計算水仙花數,并通過上機實踐進行驗證。

綜合實踐:布置偏移量為3的凱撒加密算法的綜合實踐任務,要求學生輸入一個字符,輸出加密后的字符。同時,鼓勵學生查閱相關加密算法資料,擴展知識面,引導學生學習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和方法,融入科技報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2.4 課程考核設計

為了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在知識和技能方面的掌握程度,以及評價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表現,根據“三環三式”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思路,在總結過去考核方式的基礎上,經過充分研討,對本課程的考核進行了全面調整和修訂,實行了多形式、多階段的貫穿全過程的考核方式。在原有的課程考試基礎上,強調了學生學習行為和學習成果的考核,突出了對學生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專業素養和價值取向的檢驗。方案的設計如表5所示。

由表5可知,考核方案分為知識與能力考核以及素養考核兩個模塊。知識與能力考核的內容根據教學實際情況進行設計,側重客觀性的考核。素養考核則根據學生在學習、實踐和人際交往等方面的行為表現進行設計,側重主觀性的考核。其中,素養考核是課程考核的首要指標和重要指標,一般情況下,素養考核不合格的學生,綜合考核成績也將會不合格。

3 改革成效

本課程改革方案已在臺州開放大學的21級計算機和22級計算機專業進行了教學實踐,并進行了成果評價和滿意度評價。

成果評價主要從學習成績、專業考證和獲獎情況等方面進行客觀評價。數據顯示,在學習成績方面,改革后的課程優秀率和良好率均有顯著提升。其中,21級的優秀率較20級提升了約8%,而22級的優秀率較21級又提升了約3%。在學生參賽方面,21級計算機4位學生首次參加2022年全國大學生數字素養與技能比賽,獲得了4項二等獎的好成績,實現了臺州開放大學大一學生全國賽項目獲獎數零的突破。在專業考證方面,組織了21級學生了參加全國計算機二級考證,通過率超過50%,創歷史新高。

滿意度評價則是采用個別訪談和調查問卷等形式進行評價和跟蹤。數據顯示,本課程教學滿意度在學院名列前茅。其中,約95%的學生認為學習本課程非常有意義,收獲較大;約90%的學生認為自身的專業能力和學習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拓展,將來會繼續深入學習;約88%的學生認為自身的為人處事等能力得到了提升,對未來發展充滿了信心。

可見,本改革方案受到了學生的高度認可,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了課程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后續課程的學習奠定了寬厚的基礎。另外,本課程已被立為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推動了本課程的課程思政改革向更深一層發展。

4 結束語

程序設計基礎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處理好課程教學中理論和實踐的辯證關系,有助于深化教書育人內涵,有效推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本次改革堅持課程教學的思想性、理論性和實踐性,以“學以立德、碼以踐行”為設計理念,在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和綜合拓展三個環節探索實踐嵌入式、補充式和支撐式的教學模式和實現路徑,形成了“三環三式”的課程思政教學模式。教學實踐表明,本方案實現了課程教學與課程思政的深度融合,很大程度地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獲得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潛能,潛移默化地發揮著思政育人的積極作用,提高了課程教學質量。同時,為工科同類課程的課程思政的改革創新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和實踐樣板。

參考文獻:

[1] 那俊,李丹程.課程思政在計算機類課程中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21(3):48-51.

[2] 馮丹,羅凌,李鈺,等.融入思政教育的程序設計類課程教學探索[J].計算機教育,2022(9):72-76.

[3] 王健,孫彥情.行動導向的Python程序設計思政教學案例研究[J].軟件導刊,2022,21(2):243-248.

[4] 李巧針.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問題與思路[J].中國大學教學,2022(1):102-106.

[5] 謝幼如,邱藝,黃瑜玲,等.智能時代高校課程思政的設計理論與方法[J].電化教育研究,2021,42(4):76-84.

[6] 林菲,馬虹,龔曉君“. 程序設計綜合實踐” 六元融合實驗教學改革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20,37(1):149-154,158.

[7] 熊智,蔡玲如.基于混合式教學和課程思政的并行程序設計教學設計[J].計算機教育,2021(11):167-171.

[8] 沈桂蘭.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教學中課程思政有效融入研究[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21,20(4):68-72.

[9] 李靜,胡國華.程序設計類課程“課程思政”教學探索與實踐[J].計算機教育,2020(1):24-28.

[10] 劉鶴,石瑛,金祥雷.課程思政建設的理性內涵與實施路徑[J].中國大學教學,2019(3):59-62.

【通聯編輯:王 力】

猜你喜歡
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醫學課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討
學好質量管理,鍛造品質人生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湘繡專業實施課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中職學?!吧菊n堂”的調查研究與實踐
高校三維動畫課程教學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微課時代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