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南江縣肉牛產業現狀與發展建議

2024-05-03 04:34蒲紅州
養殖與飼料 2024年3期
關鍵詞:南江縣母牛肉牛

蒲紅州

四川省南江縣農業農村局,四川南江 635600

肉牛產業是畜牧業的重要方面,是市民“菜籃子”的重要組成部分。南江縣位于四川省東北邊緣,是全國種養結合示范縣、全國首批畜牧業綠色發展示范縣、四川省“三農”工作先進縣、四川省現代畜牧業重點縣、四川省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肉?;乜h[1]。2022年巴中市政府將肉牛產業列入全市“2+1”種養業優勢大品種計劃,南江縣深入實施巴中市“2+1”種養業優勢大品種計劃[2],按照“標準一致、因地制宜、適度規?!钡脑瓌t,大力發展肉牛產業。

1 南江縣畜牧產業現狀

2022 年南江縣農林牧漁總產值68.28 億元,增長4.2%。其中:農業產值37.9 億元,增長3.8%,占總產值比重55.5%;牧業產值25.62 億元,增長4.6%,占總產值比重37.5%。農林牧漁業實現增加值37 億元,增長4.0%。全縣共出欄生豬71.48 萬頭,比2021 年增長2.4%,存欄生豬44.98 萬頭;出欄羊46.76萬只、增長8.3%,存欄羊45.17萬只;出欄肉牛4.05萬頭、增長4.3%,存欄肉牛10.97萬頭。全年肉類總產量6.78萬t,比2021年增長3.6%。其中,豬肉產量5.22 萬t,增長3.5%;牛肉產量0.51 萬t,增長3.6%;羊肉產量0.63萬t,增長8.8%[3]。

2 南江縣肉牛產業發展優勢

2.1 自然資源豐富

南江屬于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常年降水量1 200 mm,年平均氣溫16.2 ℃,無霜期259 d,有適宜肉牛生產和牧草種植的良好氣候條件及生態條件。全縣糧食播種面積約7.07 萬hm2,糧食產量達39.15 萬t,年可生產農副秸稈飼料39.8 萬t,可收集量36.2 萬t,飼料、秸稈等原料供應充足[3];有牧草山草坡10 萬hm2,天然草地資源豐富。養牛歷史悠久,經驗豐富,素有用秸稈和酒糟養牛的傳統[4]。

2.2 區位交通便捷

廣巴鐵路、巴陜高速、巴廣高速、G244 國道、G542國道貫穿全境,正在建設中的漢巴南高鐵穿城而過,南江經蒼溪至鹽亭、南江經通江至萬源、閬蒼高速連接至南江等項目正加速落地,距離恩陽、廣元、漢中三大機場車程均在1.5 h以內,通鄉、通村公路硬化率、鄉鎮客運通車率均達100%,川東北“橋頭堡”,北向、東向出川大通道的區位優勢明顯[4]。這為南江縣肉牛發展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條件。

2.3 技術力量雄厚

縣、鄉、村三級畜牧獸醫的服務體系健全,縣農業農村局下轄縣畜牧站、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各鄉鎮(街道)均設有農業服務中心,村設有服務網點。全縣共有畜牧技術人員150 余人,對肉牛生產發展將起到很好的參謀和技術指導作用。

2.4 產業布局合理

依托四川省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巴中市種養業優勢大品種計劃和《巴中市巴山肉牛產業發展規劃(2023—2027年)》[5],按照“標準一致、因地制宜、適度規?!钡脑瓌t,構建起了以正直鎮、長赤鎮、沙河鎮、八廟鎮為重點的肉牛規模集中育肥區;以大河鎮、趕場鎮、貴民鎮、楊壩鎮等高山區鄉鎮為重點的能繁母牛養殖區,輻射帶動雙流鎮、和平鎮、紅光鎮、天池鎮、侯家鎮等鄉鎮為適度規模養殖區的肉牛產業園區。

2.5 政策體系完善

巴中市委、市政府把巴山肉牛納入全市“2+1”種養業優勢大品種來抓,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實施種養業優勢大品種計劃的意見》[2]《巴中市支持肉牛產業發展十條措施》[6]《巴中市金融工作局等五部門關于印發<全市保險業支持巴山肉牛全產業鏈發展的指導意見>的通知》[7]等政策和措施。南江縣委、縣政府整合鄉村振興銜接資金等各類資金支持肉牛產業發展,出臺了《肉牛產業發展九條措施》《關于做好農業保險工作的通知》對規模養殖場從建設用地、基地建設、產品加工、財稅金融、人才科技等方面予以扶持。

3 南江縣肉牛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3.1 種源供給不足

繁育體系不健全,全縣能繁母牛較少,犢牛供應不足。目前大部分犢牛需要從北方購買,品種雜亂、品質良莠不齊,產業起步主要源于役用牛轉型,初期品種多為本地黃牛,體型小、生長慢、效益低,后期品種改良雖全面鋪開,但改良所需凍精全部依靠外購,可追溯難、質量鑒定難、市場監管難。

3.2 飼養管理技術不足

開展專業化養殖起步較晚,養殖技術水平不高,縣域內未形成統一的圈舍建設、飼養管理標準,飼養方式相對粗放,尤其是技術要求較高的能繁母牛,因階段化飼養、發情鑒定、人工授精、選種選配等技術掌握有限,導致受胎率低、頭胎難產率高,與技術發達地區相比差距較大。

3.3 產業化程度低

南江縣目前以分散飼養的養殖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為主,中小規模育肥場為輔,年出欄500 頭以上的規模場很少,且部分養殖場基礎設施較差??h域內無集生產、屠宰、銷售于一體的肉牛企業,暫無牛肉深加工企業,肉牛銷售主要為活體銷售,牛肉產品深加工嚴重滯后。同時,草畜生產不配套、農副作物秸稈利用率低,不能滿足本地肉牛養殖所需,絕大部分飼草飼料均從外地購買,不僅增加了養殖成本和生物安全成本,還降低了肉牛養殖效益。

3.4 人才支撐不足

縣畜牧獸醫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縣共有畜牧獸醫人員150余名,通過現場、駐場或巡場為肉牛養殖場戶提供飼養管理、疫病防控等技術服務。但從統計情況看,畜牧獸醫人員年齡青黃不接、業務水平相對較低等問題客觀存在。如鄉鎮現有畜牧獸醫從業人員122 人,年齡30 歲以下僅占16%,本科及以上學歷約為28.7%。

4 南江縣肉牛產業發展建議

4.1 建立自給自足種源體系

一方面,借助四川省畜牧科學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技術力量,持續開展品種選育,擴大現有基礎種群。另一方面,積極引導社會資本投資養殖戶建設母牛養殖小區、養殖場、養殖基地,合理引進優質肉牛品種,持續實施優質能繁母牛擴群增量,對農戶母牛養殖進行補助,推廣能繁母牛分戶飼養模式,通過農作物秸秤就近就地飼料化利用、草山草坡“放牧+補飼”等方式降本增效,提升養殖戶養殖母牛積極性,促進基礎母牛的發展[8]。

4.2 持續強化服務體系建設

全面加強畜牧獸醫人員的管理,確保每個鄉鎮至少有2~3名畜牧人員“專人、專責、專崗”,服務肉牛發展??h財政每年預算專項經費用于知識更新專項培訓,對肉牛養殖戶和鄉鎮(村社)畜牧人員免費技術培訓不斷提升業務能力,更好適應產業發展形勢。創新對全縣肉牛養殖大戶、家庭農場主、專業合作社社員等開展農民職稱評定,進一步提高職業認可度,切實增強責任感。組建畜牧產業發展專家隊伍,對規模養殖場(戶)實施“3+1(1名縣級畜牧技術人員+1名鄉鎮干部+1名鄉鎮農業服務人員+1名養殖業主)”技術跟蹤服務,確保人員到位、技術到位、監管到位。

4.3 不斷提升產業化水平

按照不同飼養規模和階段,完善肉牛養殖技術規程,加大標準化、集約化、規?;B殖推廣力度。支持養殖場(戶),結合發展實際,新、改、擴建圈舍,配套完善必要的養殖設施設備,不斷提高生產效率。鼓勵國有、民營龍頭企業率先發揮示范引領帶動作用,探索建立“母畜分戶飼養、仔畜集中育肥”的“公司+農戶(村集體)”等產業發展模式,引入數字科技,提升肉牛產業標準化、智能化管理能力,推動企業與農戶形成穩定的產業聯合體,穩步擴大飼養規模。結合糧經飼統籌、糧改飼試點等方式,調整種植結構,優化土地資源配置,支持養殖場(戶)種草養牛,以“訂單”形式推廣青貯玉米、甜高粱、雜交狼尾草等飼草種植和收貯加工。布局肉牛屠宰、精深加工廠,引進培育肉牛產業上下游龍頭企業,提升初加工、推進精加工、推動深加工,提升肉牛產業綜合效益。

4.4 優化人才配置機制

實用技術人才是肉牛產業發展的重要保障。摸清專業人才現狀和現實問題,學習借鑒產業發展較好地區的先進經驗,制定符合南江縣實際的解決方案。優化基層人才選用政策,通過適當放寬學歷要求,設置安家補助和工作補貼,優先考慮晉職晉升等,引導人才向基層一線流動。充分考慮肉牛產業發展態勢,本著人崗適用、專崗專責等原則,推行“崗編適度分離”。優化基層專業技術崗位設置比例,適當增加中、高技術職稱占比。

4.5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按照“政府引導、業主主體、項目獎補、綜合配套”的原則,對全縣養牛企業、家庭牧場在土地流轉、建設用地、林地使用和水、電、路及沼氣等基礎設施完善配套、飼草料生產、基礎母牛擴群增量等方面給予支持。建立政銀企協調機制,協調農村信用聯社、郵儲銀行等金融部門創新金融產品,完善信貸擔保體系,簡化申貸流程,解決養殖戶融資難問題。增加肉牛險種,降低業主承保費。落實好財政農業產業化銀行貸款貼息政策,縣級安排貼息資金用于對農業企業及農民合作社盤活閑置規?;?,新建規?;?,對帶動農戶養殖的農業產業化項目實施貼息。

猜你喜歡
南江縣母牛肉牛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今日農業(2021年21期)2021-11-26
母牛的分娩與接產
母牛的發情鑒定和配種
初產母牛的飼養管理
母牛產犢后癱瘓該咋治
南江縣近50年(a)降水年變化特征分析
南江縣曼地亞紅豆杉扦插繁育技術探討
對南江縣退耕還林工程的調查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