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億萬富豪統治的印度

2024-05-03 03:16詹姆斯·克拉布特里
看世界 2024年5期
關鍵詞:安巴億萬富豪孟買

《新鍍金時代》

[ 英] 詹姆斯·克拉布特里 著

邢瑋 譯

南海出版公司·新經典文化

2024年1月

安蒂拉這棟摩天大樓以最露骨的方式顯示了印度新精英階層的權勢和地位,它是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為自己和妻子以及三個孩子建造的住宅,全樓由玻璃幕墻和鋼鐵構成,高160 米,占地剛滿4000 平方米,建筑面積卻相當于2/3個凡爾賽宮。

豪華酒店風格的舞廳占據一樓的大部分位置,光是頂部的進口枝形吊燈加起來就有25 噸重。樓內設有六層停車場,停放首富家收藏的豪車。樓內還住著上百位工作人員,為他們一家鞍前馬后。

上面幾層是空中花園和豪華住房。頂層是會客廳,三面環窗,連通著寬敞的室外露臺,在那里能以絕佳視角俯瞰整個孟買。樓內設有瑜伽館和健身房,還有功能和桑拿室恰好相反,能在孟買酷暑時期提供清涼的冰屋。繼續往下走,地下二層是安巴尼孩子的娛樂場所,有個足球場和籃球場。

崛起的印度富豪

孟買長久以來都是個貧富兩極分化的地方,這座大都會有富豪和金融家,他們的住所旁邊就是一眼望不到頭的貧民窟,屋頂都用油布和瓦楞板充當。安蒂拉這棟超級豪宅的存在,似乎只是放大了這種分隔,讓孟買的兩極分化顯得更為嚴重。盡管如此,我仍對這棟樓產生了莫名的感情,因為它從我抵達孟買的那天起,便一直充當我生活的背景。

那是2011 年11 月的一個早晨,報社的司機來機場接我。路上很堵,喇叭聲此起彼伏,我們龜速向南移動,路邊可以看到被機場防護網隔在外面的貧民窟。之后,我們終于開上跨海大橋,它是一條沿孟買西側修建的八車道高速公路的短程延伸道路。一小時后,車駛入畢達路,沒過多久,司機激動地指向擋風玻璃外,安蒂拉在前方的霧氣中若隱若現。

后面5 年,這棟大樓一直是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孟買人口高達2000 萬,整個城市建在狹長的半島上,形狀有點像曼哈頓,城西有好幾條主干道。從海濱大道一路沿著海岸往北走,沿途可以看到貧民窟和優雅的豪宅。

作為記者的我常沿這條線路出城,出去一趟就得經過安蒂拉兩次,出門時北上和返回時南下。它懸臂式的建筑風格雖然怪異,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反而覺得親切,還會在看不慣它的人面前為它辯護,大概是患上了建筑類型的斯德哥爾摩綜合征吧。孟買的安蒂拉大致相當于紐約的帝國大廈,為擁堵不堪的街道提供醒目的路標,也向公眾展示房主無與倫比的財富—據2017 年富豪榜顯示為380 億美元。

這讓穆克什·安巴尼輕松登上印度首富的寶座,但印度的超級富豪遠不止他一人。20 世紀90 年代中期,只有2 名印度人躋身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他們總共擁有30 億美元的財富。之后,這個數字緩慢增長。2002 年安巴尼在父親離世后接手家族生意,億萬富豪榜上的印度人增至5 名。

隨后,這個數字開始爆炸式增長,短短10 年內又有數十名印度人上榜。這些人中有的將古老的家族企業發展成跨國公司;有的則是創業者,在從軟件到礦業等領域中積累了數十億美元。2010 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中身家超10 億美元的印度人有49 名之多,也是這年,蓋了4 年的安蒂拉終于完工。

近些年,印度身家超10 億美元的富豪已經過百,僅次于美國、中國和俄羅斯。2017 年,這批富豪的財富總額高達4790 億美元。印度的百萬美元富豪更是高達17.8 萬人。若將這些億萬富豪的財富與整個國民產出相比,比值高居第一位的無疑是俄羅斯,這個國家的強勢寡頭以奢侈作風和商業腐敗著稱。緊隨其后的常常是印度的超級富豪,他們和俄羅斯寡頭類似,在本國工商業擁有相當大的話語權,和權力也走得很近,有人因此將他們戲稱為“寶萊塢寡頭”。

改革催生巨富

印度超級富豪的崛起離不開經濟體制改革。從20 世紀80 年代起,印度開始緩慢調整本國經濟體制。1991 年,令人痛苦的金融危機爆發后,印度更是大刀闊斧地實施改革,廢除了庇護過印度經濟一整代人的陳舊的許可證制度和關稅制度。

改革前,印度工業實施的是煩瑣的“配額許可證制度”,簡稱“許可證制度”,什么可以做、由誰做,都有嚴格的行業規定。改革后,這一制度徹底成為歷史。政府對經濟松綁后,外資涌入,市場競爭變得激烈,舊體制庇護下的老公司慢慢掉隊。與此同時,從航空公司到銀行、從鋼鐵行業到電信業的各大領域都涌現出新巨頭。

當然,印度超級富豪能搭上財富增長的快車,也離不開世界經濟的發展。21 世紀初是“經濟大穩健”的黃金時代,全球利率低,工業化國家發展迅猛。標志性事件是2001 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經濟自此騰飛??v觀歷史,沒有幾個國家有過這樣的發展速度。中國的出口貿易蓬勃發展,對海外商品的需求水漲船高,帶動了印度等發展中經濟體的發展。投資者嗅到商機,滿懷信心地帶著大量資金涌向新興市場,進一步促進經濟繁榮。有人將這一時期稱作“超全球化”時代。

自由化和超全球化雙管齊下,效果驚人。2004年到2014 年,印度經濟增速達到史上最高水平,年均增速超過8%。這一階段的經濟繁榮無疑是有益的,一億多印度人得以脫貧,印度經濟也得以再次與世界經濟融為一體。

擁抱世界確實給印度帶來諸多好處。但與此同時,這幾十年旋風式的增長引發了不少經濟問題,對社會和環境也造成一定危害,用小說家拉納·達斯古普塔的話講,這帶來全國性的“創傷”。好處很多,但大家都承認,分配并不均衡,印度絕大多數的新財富都被社會上層1% 的人口拿走,說得再準確點,是被這1% 當中頂層的少數人拿走。

印度獨立前的近100 年里,英國在印度殖民地推行的政治體制叫Raj,這個詞源自梵語的rājya,意為“王國”或“統治”。1947 年以后近半個世紀里,印度實施許可證制度,充滿有違常理的法規和煩瑣的限制條件。如今,在印度自由化后的1/4 個世紀里,在不斷變化的世界形勢中,這個國度正在形成一種新的體制:億萬富豪統治。

(本文獲出版社授權,標題為編者所加)

責任編輯董可馨 dkx@nfcmag.com

猜你喜歡
安巴億萬富豪孟買
白納查的山林
據說在孟買,出租車“長”這樣
印度孟買Cardboard咖啡店
你離億萬富豪還有大把時間
亞洲首富易主印大亨取代馬云
最美夜市
亞洲每3日誕生一位億萬富豪
億萬富豪哪里多?
一個孟買球童的一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