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牧區綜合性醫院布魯菌性脊柱炎七例臨床誤診分析

2024-05-04 01:16沈雄杰李灝宸
臨床誤診誤治 2024年1期
關鍵詞:病椎布魯菌牧區

胡 鵬,沈雄杰,李灝宸

布魯菌病是一種由布魯菌引起的危害人類健康的人畜共患傳染病,主要傳染源為感染病菌的牛、羊,多通過皮膚破損處、呼吸和消化系統進行傳播[1]。布魯菌病可造成神經系統、骨關節、循環系統、生殖系統和免疫系統等全身多個組織系統損害[2]。脊柱是布魯菌病感染的最常見器官,可引起布魯菌性脊柱炎。布魯菌性脊柱炎無特異性癥狀體征,其臨床及影像學表現與脊柱結核類似[3],僅靠臨床表現來明確診斷有一定難度,且在非牧區綜合性醫院接診此類患者較少,接診醫生對本病不熟知,警惕性較低,當接診患者以腰痛、發熱為主訴就診且影像學檢查示椎體、椎間盤破壞時,常易誤診為脊柱結核[4]。本文對我院收治的7例布魯菌性脊柱炎早期誤診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旨在引起非疫區綜合性醫院接診醫生的重視,減少本病早期誤診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早期誤診為脊柱結核的布魯菌性脊柱炎7例,其中男5例,女2例;年齡34~62(51.22±8.63)歲;均已婚;均為漢族;病程10~24(18.46±2.17)d;均有近期牧區旅游史及牛羊接觸史;1例曾患肺結核(現已治愈);均為我市居民;職業:退休職工3例,公司文員2例,公務員2例;基礎疾?。焊哐獕翰?例,糖尿病1例,甲狀腺功能減退1例;均為脊柱單節段受累,病變部位:腰椎5例、胸椎2例;就診前均曾自服解熱鎮痛和抗生素等藥物;均誤診于我院脊椎外科門診。

1.2 癥狀體征

7例中均持續性胸腰背疼痛伴活動受限、間斷發熱(37.6~39.2 ℃,不規則熱)、乏力,全身關節游走性疼痛6例,食欲不振5例,脊柱局部壓痛、叩擊痛3例,神經根放射痛2例。查體:脈搏72~78/min,呼吸14~19/min,血壓108~148/73~95 mmHg;左膝反射亢進、Babinski征陽性各1例,雙下肢直腿抬高試驗陽性2例;肝脾大3例,頸淋巴結增大2例,睪丸疼痛1例。

1.3 實驗室檢查

7例中淋巴細胞百分比均增高(46.5%~72.3%),4例血白細胞計數升高(12.8~23.6)×109/L;7例紅細胞沉降率增快(36.6~47.2 mm/h);2例C反應蛋白升高6.7~9.2 mg/L。7例腫瘤標志物、肝腎功能、電解質、凝血功能指標均無明顯異常。

1.4 影像學檢查

7例病椎部位:腰椎5例,其中L23例、L31例、L41例;胸椎2例,T11和T12各1例。7例均行CT檢查,主要表現為椎體前部、邊緣部分蟲蝕樣骨質破壞,病灶內無死骨,病灶小而不規則,邊界清,呈刀鋸樣外觀;6例病椎邊緣不同程度骨質增生硬化,5例局部形成骨橋呈“鳥嘴樣”突出;3例前縱韌帶局部鈣化;5例椎間隙輕微變窄;4例病椎旁軟組織輕度腫脹,內無鈣化。7例均行MRI檢查,其中4例病椎(L23例、L31例)呈T1低信號、T2高信號,見病椎周圍軟組織腫脹但范圍未超過病椎;3例病椎(T11、T12、L4各1例)信號不均,病椎椎間隙輕微狹窄;3例病椎呈條形、窄環樣不均勻強化。

1.5 誤診及確診經過

7例因癥狀、體征及影像學表現初步診斷為脊柱結核(腰椎結核5例、胸椎結核2例),收住院予診斷性抗結核治療10 d,但患者癥狀無緩解。行結核三項檢查均陰性,排除結核病。請會診,詳細追問病史,得知患者均有近期去牧區旅游或出差史,結合患者癥狀體征及影像學表現,懷疑布魯菌病,行布魯菌血清學檢測、虎紅平板凝集試驗及血清凝集試驗均陽性,最終確診布魯菌性脊柱炎。誤診時間10~12 d。

1.6 治療及預后

7例確診后予利福平聯合多西環素和(或)頭孢曲松抗布魯菌治療2周,7例發熱癥狀消失,5例腰痛癥狀明顯減輕,繼續治療12周后所有患者癥狀均消失。隨訪半年預后良好。

2 討論

2.1 疾病概述

布魯菌病好發于成人或青少年,流行范圍較為廣泛,主要因食入感染動物食品,皮膚或黏膜接觸感染動物組織或體液,吸入感染的氣溶膠顆粒物后,布魯菌經人體消化道或損傷的皮膚和黏膜進入,后經淋巴管侵入淋巴結、肝、脾、神經系統及骨關節等組織器官形成感染灶,引起機體多臟器多系統損傷而致病[5]。本病為人畜共患傳染病,臨床表現復雜,早期癥狀類似上呼吸道感染,表現為發熱、多汗、咳嗽、肌肉關節酸痛、乏力及肝、脾、淋巴結和睪丸增大等,后期出現呼吸系統、生殖系統、大關節等感染征象,其中最易侵犯脊柱造成脊柱炎,發生率占所有布魯菌病的2%~60%[6]。布魯菌性脊柱炎臨床表現復雜多樣,常表現為發熱、大汗、乏力、食欲不振及持續性頸胸腰背疼痛等,其中發熱以弛張熱或波狀熱較為多見,疼痛以腰痛為主并有放射痛、肌肉痙攣、棘突叩擊痛、腰部運動受限[7]。大汗是本病又一突出性表現,同時還可出現全身游走性肌肉關節疼痛(主要為大關節),男性患者可出現睪丸炎癥,部分患者(30%)還伴肝脾增大[8]。布魯菌性脊柱炎主要病理改變為骨組織見肉芽腫[9]。本文7例均有近期牧區旅游史及牛羊接觸史,7例均有持續性胸腰背疼痛伴活動受限、間斷發熱、乏力,全身關節游走性疼痛6例,食欲不振5例,脊柱局部壓痛、叩擊痛3例;肝脾大3例,睪丸疼痛1例。

2.2 診斷要點

布魯菌性脊柱炎診斷要點:1)具有流行病學接觸史(有牧區居住史或帶菌牛羊接觸史);2)具有脊柱受累表現;3)血布魯菌培養、血清凝集試驗、補體結合試驗及抗人球蛋白試驗陽性;4)病理檢查見病變組織細胞增生、增殖性結節和肉芽腫,內見大量炎性細胞浸潤[10]。

2.3 鑒別診斷

布魯菌性脊柱炎與脊柱結核鑒別可從病史、臨床癥狀、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4個方面著手進行。1)病史:布魯菌性脊柱炎多有布魯菌接觸史,患者常來自牧區、布魯菌病流行疫區或有牧區旅游史、感染牲畜接觸史或進食史;脊柱結核患者多有肺結核病史或結核病接觸史[11]。2)臨床癥狀:上述2種疾病均會出現長期反復腰痛、發熱、乏力、大汗、食欲不振、肌肉關節痛及肝脾大等癥狀,當炎癥累及椎間隙、椎間盤或存在硬膜外膿腫時可壓迫神經出現相應區域疼痛、麻木、感覺障礙及肌力下降甚至癱瘓。但布魯菌性脊柱炎以發熱高于38 ℃(常為弛張熱)為主要癥狀,持續1~3 h后或服用解熱鎮痛類藥物后可緩解,熱退后肌肉關節痛加劇伴全身大汗;腰痛較脊柱結核劇烈,常伴關節疼痛或泌尿生殖系統癥狀,少數(約20%)有脊髓壓迫癥狀。脊柱結核由身體其他部位結核感染所致,常伴午后低熱、乏力、盜汗、體質量減輕、紅細胞沉降率加快、食欲不振等;常出現持續性腰背痛、局部棘突壓痛及椎旁叩擊痛,并可伴相應神經根放射痛、肌肉痙攣、腰部活動受限,但疼痛多較輕微,多數形成椎旁或腰大肌膿腫,部分脊柱后凸畸形明顯[12]。3)實驗室檢查:布魯菌性脊柱炎患者血布魯菌培養、凝集試驗、補體結合試驗及抗人球蛋白試驗均陽性,血常規檢查結果常介于正常和異常之間;而脊柱結核患者紅細胞沉降率、C反應蛋白均升高,結核菌素純蛋白衍生物試驗、結核抗體均呈強陽性。4)影像學檢查:布魯菌性脊柱炎X線最常見表現為邊緣型病椎骨質破壞,但破壞程度較脊柱結核輕,椎間隙變窄,無椎體壓縮及后凸畸形,病椎周圍可見“鳥嘴”狀骨質骨贅增生,椎旁囊腫少見;主要CT表現為骨小梁粗大紊亂及小的、多發性骨質破壞灶,結構不清,病椎邊緣骨質增生及程度不等硬化,病椎骨密度增高,無死骨及椎弓根破壞,病椎骨膜肥厚,病椎旁極少見寒性膿腫;MRI檢查可發現病椎骨周圍軟組織和骨髓內炎性變,T1MI呈低信號,T2MI呈高信號;炎性變壁厚、不規則強化,與周圍正常組織界限不清[13-15]。脊柱結核X線表現為病椎骨質疏松及骨質破壞,椎間隙變窄,成角畸形及寒性膿腫形成,病變以溶骨性破壞為主,骨質增生硬化不顯著;CT示病椎骨質破壞,骨皮質完整性喪失,見死骨和輕微骨增生,早期椎間盤相對完整,后發生破壞、椎間隙變窄,膿腫呈單房或多房[16]。病椎內死骨、椎間隙狹窄或消失是脊柱結核的特征性表現[17]。此外,布魯菌性脊柱炎所致膿腫常發生于受累椎間盤周圍,不發生流注。

2.4 治療及預后

布魯菌性脊柱炎的治療手段包括藥物和手術治療。主要治療藥物有利福平、左氧氟沙星、多西環素、頭孢曲松、鏈霉素等,利福平聯合多西環素治療效果一般良好,但難治性或重癥者需在此基礎上聯合頭孢曲松或左氧氟沙星治療[18]。對藥物治療1、2個療程無效或癥狀加重,脊柱穩定性差,椎間盤破壞、椎旁膿腫或腰大肌膿腫形成,脊髓或神經根受壓者需行手術治療[19]。術式包括前路、后路、前后路聯合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術,旨在清除局部病灶,解除脊髓、神經根壓迫,減輕患者疼痛,恢復脊柱結構穩定性,改善患者生活質量[20-24]。大多數患者給予針對性治療后預后一般良好。本文7例確診后予利福平聯合多西環素和(或)頭孢曲松抗布魯菌治療2周,7例發熱癥狀消失,5例腰痛癥狀明顯減輕,繼續治療12周后所有患者癥狀均消失,隨訪半年預后良好。

2.5 誤診原因分析

1)臨床少見,接診醫生對本病認識不足:遠離牧區綜合性醫院布魯菌性脊柱炎接診率極低,臨床少見,許多接診醫生未接觸過本病、對本病認識不足,未能詳細詢問相關病史,且癥狀體征與脊柱結核有相似之處,故早期未能考慮布魯菌性脊柱炎,導致誤診[25]。2)病史采集不詳細或被其他既往病史干擾診斷:本文患者接診醫生因對本病不熟知,均未能詢問到相關病史,遺漏家族布魯菌病病史、牧區牛羊群接觸及近期牧區旅游史等流行病學史,導致早期未能考慮到布魯菌性脊柱炎可能,導致誤診。本文1例有肺結核病史,亦對臨床診斷有一定干擾,從而誤診為脊柱結核。3)臨床癥狀不典型,初始治療掩蓋癥狀誤導診斷:布魯菌性脊柱炎和脊柱結核均可表現為發熱、乏力、盜汗、食欲不振、腰背痛、椎旁叩擊痛、腰部活動受限等癥狀,且本文7例來院就診前均曾自服解熱鎮痛和抗生素等藥物,掩蓋了臨床癥狀,使得入院就診時主訴臨床癥狀體征不夠典型,增加了確診難度而導致誤診[26]。4)鑒別診斷不仔細:布魯菌性脊柱炎癥狀體征及影像學表現與脊柱結核相似,均可表現為發熱、乏力、盜汗、食欲不振、腰背痛、椎旁叩擊痛、腰部活動受限等癥狀,且脊柱X線或CT檢查均可見脊柱不同程度骨質破壞及硬化,病椎椎間隙狹窄或消失,部分患者病椎椎旁有低密度膿腫形成。布魯菌性脊柱炎患者多有傳染源接觸史,脊柱結核患者多有肺結核病史,布魯菌性脊柱炎患者以高熱、熱退大汗、腰背痛為主要表現,而脊柱結核患者以午后潮熱、盜汗為主要表現,且腰背痛程度不及布魯菌性脊柱炎患者劇烈。本文接診醫生鑒別時未從病史、熱型、疼痛程度、病椎部位、病變嚴重程度等方面仔細鑒別,對本病相關知識及鑒別診斷缺乏了解,診斷思維局限,導致早期誤診[27]。

2.6 防范誤診措施

1)詳細詢問病史:遇及類似患者應詳細詢問相關病史,尤其是詢問近期是否有疫區旅游史,是否有牛、羊等家畜接觸史,是否進食病菌污染動物肉制品或乳制品等。2)在未明確診斷且病情允許的情況下,接診醫生盡量勿過早使用解熱鎮痛類藥物,勿被初始治療結果有效而掩蓋癥狀誤導臨床診斷。3)加強對本病臨床特點及鑒別診斷知識的學習,提高臨床醫生對本病的認識及警惕性。4)建立正確的診斷思維,全面分析病情。若接診腰背痛、發熱等表現且初始診斷性抗結核治療無效者,臨床醫生要考慮到布魯菌性脊柱炎可能,詳細追問相關病史,盡早完善相關醫技檢查,綜合分析患者臨床表現、醫技檢查結果,以早期明確診斷并治療[28-29]。

總之,非牧區綜合性醫院布魯菌性脊柱炎接診率極低,臨床醫生對本病不熟知,警惕性低,相關病史詢問不詳細,加之結核病史及解熱鎮痛類藥物使用干擾診斷,而臨床癥狀體征及影像學表現與脊柱結核有相似之處,使得容易誤診為脊柱結核。非牧區綜合性醫院接診醫師應加強對該地區少見病的認識,提高警惕性,詳細追問相關病史,盡早完善相關醫技檢查,綜合分析病情,仔細鑒別診斷,以提高本病早期確診率。

猜你喜歡
病椎布魯菌牧區
對單純后入路病椎固定術治療腰段脊柱結核的療效觀察
試析藏北牧區的“鹽語”民俗①
經皮椎體成形術結合體位復位治療Ⅱ型Kummell病
藏北牧區圈窩飼草種植及應用前景
廣西羊種布魯菌病菌株種型鑒定及評價
經皮椎間孔鏡髓核摘除術治療腰椎融合術后其病椎相鄰節段退變的效果評價
手術治療胸腰段骨質疏松性骨折患者中使用骨水泥對椎弓根和病椎的臨床療效
布魯菌病的流行特點及防控措施
高寒陰濕牧區羊痘病防治
布魯菌缺失疫苗株M5-ΔznuA和M5-Δbp26-ΔznuA的構建及毒力和免疫原性的評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