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州市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發展情況

2024-05-04 16:48公翠萍張圓琴張金鵬胡大雁勞順健
科學養魚 2024年2期
關鍵詞:小龍蝦種養主體

公翠萍,王 曙,張圓琴,張金鵬,胡大雁,勞順健

(1.湖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浙江 湖州 313000;2.湖州市農業種質資源創新與應用重點實驗室,浙江湖州 313000)

2018 年以來,湖州市農業農村部門將發展稻漁綜合種養作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的重要抓手,大力推廣“稻—小龍蝦”“稻—鱉”“稻—青蝦”等稻漁綜合種養模式,綜合效益顯著。截至2023年12月,全市稻漁綜合種養面積達20.29萬畝,嚴格規范稻漁共生種養模式,重點鼓勵稻漁輪作種養模式,培育省級稻漁綜合種養重點示范縣5個,在浙江省率先實現全覆蓋,其中南潯區、長興縣通過省級第一批驗收,創建省級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基地38個,數量位居全省第一。

一、具體做法

1.明確指標體系 在浙江省率先出臺《湖州市大力推進稻漁綜合種養發展實施方案(2019—2021 年)》,提出到2021 年,全市發展稻漁綜合種養面積15 萬畝,創建萬畝特色鄉鎮5 個、千畝專業村20 個、百畝示范主體100 個,力爭走出一條規?;_發、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品牌化運作,具有湖州特色的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科學發展路徑。

2.構建政策體系 出臺《支持漁業綠色發展的十條意見》,在浙江省率先提出支持稻漁綜合種養模式示范和應用的政策意見,明確對列入稻漁綜合種養萬畝特色鄉鎮、千畝專業村和百畝示范主體創建計劃的實施主體,每畝分別給予一次性300、250和200元補助;對開展水稻機械化插秧的稻漁綜合種養實施主體,面積達到100 畝以上的,每年每畝給予50 元補助;對承擔稻漁綜合種養基地管護任務和責任的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每年每畝給予30 元的補助。各區縣也出臺了相應的補助政策,提供強有力的政策保障。

3.完善科技體系 發揮科技創新對稻漁綜合種養發展的驅動作用,充分整合浙江省淡水研究所、湖州師范學院、基層水產技術推廣隊伍等“產、學、研、推”資源,在基礎性研究、新技術模式研發、良種選育繁育、稻漁品種選擇、種養殖管理、農機農藝融合、投入品和產品質量監管等關鍵環節上,優化集成種養技術模式,著力打通稻漁綜合種養技術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4.強化推廣體系 緊緊依托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試點和“1+1+N”產學研聯盟,以“三聯三送三落實”活動為載體,加強對稻漁綜合種養模式的應用培訓,5年來,全市開展各類漁業下鄉科技服務5 000余人次,積極宣傳稻漁綜合種養技術規范,舉辦稻漁綜合種養技術培訓班,邀請國內知名專家授課指導,組織外出考察學習,有效提升農業主體的技術水平,推動“大養蝦”和“養大蝦”的同步實現。

二、取得的成效

1.產業發展更加強勁 稻漁綜合種養規模和發展水平走在了全省前列。截止2023 年12月,建成全省唯一的國家級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培育省級稻漁綜合種養示范縣5 個、示范基地38 個,培育市級萬畝特色鄉鎮3 個、千畝專業村17 個。2019 年,成功舉辦首屆“浙江農業之最”小龍蝦擂臺賽,并獲得“浙江小龍蝦之最”。如湖州南潯潯稻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在南潯大虹橋省級糧食生產功能區內,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運作模式,打造萬畝稻蝦生態種養示范區,目前已建成標準化核心示范基地1 200畝。積極推動稻漁綜合種養與休閑漁業、旅游業有機結合,如每年的石淙花海龍蝦節,能吸引游客30 余萬人次,消費小龍蝦5 萬千克,實現銷售收入600多萬元。

2.增收增效更加明顯 通過大力發展稻漁綜合種養,使稻漁產業“強”、環境“美”、產品“優”、主體“富”。特別是在糧食價格持續走低、生產成本持續升高、單一種植水稻效益低下、農民種稻積極性不高的背景下,有效實現了“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的糧漁共贏局面。從對示范主體的調查情況看,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畝均效益3 000 元左右,比傳統單一種植模式增收300~2 800 元/畝。如長興和平銀豐家庭農場的趙和平,從種糧大戶成功轉型為稻漁綜合種養示范主體,現在稻、蝦效益在7 000~8 000 元/畝,相當于過去種50 畝水稻的效益,還帶動周邊農戶發展了5 000畝。

3.生態環境更加優化 發展稻漁綜合種養能降低農藥、化肥使用量,是減少農業面源污染的有效方式。與單純種植水稻相比,全市稻漁綜合種養單位面積化肥使用量減少30%、農藥使用量減少50%以上;與池塘養殖相比,餌料系數減少30%以上。如德清清溪鱉業有限公司所屬養殖基地榮獲全省唯一的“國家級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通過在國內首創“稻—鱉共生”生態循環模式,生產的“清溪花鱉”和“清溪香米”分別獲“中國名牌農產品”和“全國稻米博覽會金獎”,并成功入選農業農村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

三、下一步計劃

1.堅持科學規劃強引領 緊緊圍繞“以糧為本、以漁促稻”的原則,合理布局稻漁綜合種養的適宜區和非適宜區,避免盲目發展。以行業標準《稻漁綜合種養技術規范》(SC/T 1135.1—2017)為指導,大力推廣標準化、規范化種養模式,充分利用中低產田、低洼田、冬閑田、低產魚塘,采用共作、輪作等方式,發展工程標準化、產區規?;?、管理規范化的稻漁綜合種養基地。探索建立聯合監管長效機制,嚴守稻漁綜合種養田塊魚溝、魚凼開挖面積不超過10%的紅線,堅決防止“重漁輕稻”“挖塘養魚”現象。

2.堅持連片發展強示范 緊緊圍繞“注重創新、注重實效”的主線,進一步強化體制機制和技術模式創新,激勵和調動廣大主體發展稻漁綜合種養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按照示范引領、輻射帶動的要求,創建一批國家級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打造一批萬畝特色鄉鎮、千畝專業村、百畝示范主體,集成一批稻漁綜合種養先進適用技術,特別是加強稻漁綜合種養基地小龍蝦的苗種供給能力,切實提高稻田綜合效益和農民收入,真正讓廣大農民得到實惠。

3.堅持質量至上強發展 緊緊圍繞“減少肥料、減少農藥、減少排放”的要求,大力推廣綠色防控、生態循環、綜合利用等新技術,嚴格投入品監管,保障稻漁綜合種養產品質量安全。擴大宣傳推廣,科普“稻漁米、優質米、放心米、有機魚”的理念,打造一批具有湖州“魚米之鄉”特色的稻漁品牌。以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方向,優化稻漁綜合種養產業體系,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促進產業興旺。

猜你喜歡
小龍蝦種養主體
山西靈石:種養專業合作社助農增收
花椒樹下做文章 生態種養增收入
小龍蝦不火了?畝賺10000元!快來看看他們是怎么做到的
論自然人破產法的適用主體
循環種養 帶富鄉鄰
小龍蝦
鄱陽縣富大種養專業合作社
小龍蝦的正確打開方式
關于遺產保護主體的思考
小龍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