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龍雜交斑良種培育及養殖技術(下)

2024-05-04 16:48張海發楊宇晴吳錦輝黃培衛甘松永黃錦雄
科學養魚 2024年2期
關鍵詞:稚魚放養密度仔魚

張海發,楊宇晴,吳錦輝,劉 蘇,黃培衛,甘松永,黃錦雄

(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廣東 廣州 510500)

8.魚病防治 從水質和餌料方面入手,保持穩定、良好的水質,保證投喂新鮮的餌料,使魚苗體質良好,以減少疾病發生的機會。

9.防止殘食 提供充足的適口餌料,縮小個體之間的差異,減少魚苗空腹的時間以及大個體對小個體的攻擊、殘食。輪蟲和橈足類無節幼體是魚苗開口后的主要餌料,所以魚花下塘時要求塘中浮游動物以輪蟲和橈足類無節幼體為主,這樣才能減少下塘仔魚的死亡率;在魚苗全長為3厘米/尾之前都以浮游動物為主要食物,因此,在此之前都要求塘中有豐富的餌料生物,以保證這一階段魚苗的生長和存活。池塘培育魚苗的關鍵就是使池塘成為一個健康的活餌料庫,以便隨時滿足仔魚培養的需求。

10.日常管理 肥水過程中要經常開動增氧機,放苗初期至魚苗全長1 厘米/尾時,魚苗游泳能力較弱,不使用或盡量減少使用增氧機,以免魚苗受到機械損傷;全長1 厘米/尾以上要經常開動增氧機,增加水中的溶氧,特別是改善下層水的溶氧條件,促進有機物質的分解,同時使水中的有毒氣體逸出,減少有害物質的積累,從而促進其物質循環,改善水質,為加速天然餌料生物繁殖和魚苗的生長創造有利條件。每天早、晚要至少各巡塘1次,早晨巡塘時主要觀察水色是否正常及魚苗是否有異?;顒?;夜間觀察魚苗的生長,估計魚苗的數量。若天氣特別悶熱、無風、陰霾、氣壓低,或陣雨前后,都需要巡塘,一旦發現魚苗有浮頭現象,應及時采取措施。

(二)工廠化循環水育苗技術

針對石斑魚育苗生產中穩定性差和成活率低的問題,筆者開展了工廠化循環水育苗模式的探討,即把循環水處理技術高位嫁接到工廠化育苗模式上,育苗全程實現育苗用水“全循環”“不換水”,另再配套濃縮小球藻的應用、輪蟲高密度培養、配合飼料的應用等輔助技術,使育苗的各個技術環節就像一道道工藝流程,均在人為控制之下,一方面可以保持水質優良、穩定、安全,將環境協迫對仔稚魚生長的影響降到最低;另一方面可在育苗的各個階段提供適宜的餌料,降低營養協迫對仔稚魚生長的影響,在這種模式下,育苗穩定性及成活率均得到顯著提高。

1.受精卵孵化 將分離好的的受精卵放入孵化網箱中(75 厘米×75 厘米×60 厘米),密度約50萬粒/箱,采用微流水、弱充氣條件孵化。

2.工廠化循環水育苗系統 育苗用循環系統依次由育苗池、一級生化池、蛋白質分離器、臭氧發生器、二級生化池、紫外殺菌器、緩沖池組成。

3.放苗前系統準備 系統清洗干凈后,系統所有池子(包括育苗池、生化池、緩沖池)同時進滿水;系統加活性炭(15 毫克/升)、強氯精(3~5 毫克/升)消毒后開啟循環(12 小時內只開循環泵、停氣,注意不要開射流泵);12小時后開氣和射流泵,繼續循環,如此維持3~4 天;經檢查余氯消除,育苗池停止循環,可放卵;緩沖池可加濃縮芽孢桿菌,再持續循環培水。

4.仔魚培育 培育方法如下。

(1)放苗。仔魚孵出后立即放入前期備好的育苗池中,放養密度為1 000 尾/米3水體,放入仔魚后育苗池保持微充氣。

(2)循環水管理和充氣。育苗期間對育苗用水采用全循環處理。放苗后第1~8 天,育苗池不循環,投放5~10 毫升/米3濃縮芽孢桿菌;第9~15 天,每天18:00—次日8:00 啟動循環,日換水量為50%~100%;第16~21 天,每天18:00—次日8:00 啟動循環,日換水量100%~200%;第22~28 天,全天循環,日換水量200%~300%;第29~35 天,全天循環,日換水量300%~400%。放苗后第9~21 天,系統開啟紫外燈殺菌;第22~35 天,系統同時開啟紫外燈和臭氧殺菌。剛放苗時微充氣,之后根據仔魚狀況逐漸調大氣量。

(3)水質調控。通過調控育苗池循環水量、控制紫外線及臭氧消殺強度等操作維持育苗水質安全和穩定。水質條件控制在pH 7.8~8.8,鹽度25~30,溫度25~30℃,溶氧5~8毫克/升,氨氮≤0.2毫克/升,亞硝酸鹽≤0.2毫克/升,以上各項指標在育苗全程盡量保持恒定。通過調節紫外線及臭氧消殺強度把弧菌總量控制在3 000 個/毫升以下,弧菌總量指標越低越好。

(4)餌料供應。仔魚在3 天后開口攝食,育苗所用餌料的種類和轉換時間如下:第3~25天添加微綠球藻液,濃度為每毫升100 萬細胞;第3~10 天投喂S-S(小型)輪蟲,密度為8~10 個/毫升;第8~25 天投喂L-S(大型)輪蟲,密度為10~15個/毫升;第14~30天投喂400~1 000微米的石斑魚仔魚專用飼料,每天分4次投喂,投喂量根據仔魚攝食情況來決定,時間分別為8:30、11:30、14:30、17:00;第13~25 天每天投喂鹵蟲無節幼體0.5~2 個/毫升;第13~30 天每天投喂蒙古裸腹溞0.5~2個/毫升。在培育水溫28~31℃時,仔魚經過約30天開始收翅變態為稚魚。

5.稚魚培育 當仔魚變態為稚魚時,餌料以蝦漿、魚糜和配合飼料為主,適量投喂大型蒙古裸腹溞或海水枝角類。投喂蝦漿和魚糜時要耐心進行馴化,當稚魚的密度過大或出現互相殘食情況時,需立即采用不同規格的魚篩進行分苗。培育水溫28~31℃時,稚魚在第35~37 天長鱗片和花紋,變態為幼魚,即生產實踐中所說的魚苗。

6.病害防治 在育苗過程中,需時刻關注魚攝食和活動情況,出現異?,F象時,要及時采取適宜的方法處理。

三、虎龍雜交斑健康養殖技術

(一)健康養殖(生態養殖)模式和配套技術

1.池塘養殖模式 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1)池塘條件。宜挑選面積為2~3 畝、水深1.5~2 米的養殖池塘,高位池效果更佳。放養前要用強氧化性消毒劑進行徹底清塘,新入塘的海水也要用氯制劑進行徹底消毒,并在檢測無氯殘留后再施肥培水。

(2)放養密度。以1 500~2 000尾/畝為宜。

(3)飼料投喂。應選用石斑魚專用配合飼料,飼料型號可根據魚的口徑做相應調整。每天投喂1~2 次,日投喂量為魚體重的1%~2%。水溫低于15℃時,根據魚的攝食情況適當減少投餌次數及投餌量??啥ㄆ诎栉?%~2%維生素C或復合維生素以增強石斑魚的免疫力,連續投喂7天。

(4)水質調控。定期投放益生菌調控水質,水質條件控制在pH 7.8~8.8,鹽度12~33,溶氧≥4毫克/升,氨氮≤1毫克/升,亞硝酸鹽≤0.5毫克/升。低溫和高溫季節盡量提高水位以保持水溫恒定。水色以黃綠色或黃褐色為佳。

2.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模式 操作方法如下。

(1)養殖池條件。宜采用圓形水泥池或養殖桶,也可使用四角為弧形的四方池,規格為25~50米3水體,水深1.2~1.8米,中間排水。循環系統和養殖用水在放養前均需徹底消毒。

(2)放養密度。魚苗全長10~15 厘米/尾,放養密度為60~80尾/米3;全長15~20厘米/尾,放養密度為45~60尾/米3;全長20~25厘米/尾,放養密度為35~45尾/米3;全長25~30厘米/尾,放養密度為30~35尾/米3。

(3)飼料投喂。應選用石斑魚專用配合飼料,飼料型號可根據魚的口徑作相應的調整。每天投喂1~2 次,日投喂量為魚體重的1%~2%。水溫低于15℃時,根據魚的攝食情況適當減少投餌次數及投餌量??啥ㄆ诎栉?%~2%維生素C或復合維生素以增強石斑魚的免疫力,連續投喂7天。

(4)水質調控。循環水處理系統的維護是養殖中最關鍵的環節,養殖過程要保持良好的水質,水質條件控制在水溫22~30℃,pH 6.8~8.5,鹽度12~30,溶氧≥4毫克/升,氨氮≤1毫克/升,亞硝酸鹽≤0.5毫克/升。水色以黃褐色為佳。

(二)主要病害防治方法

具體防治方法見表1。

(全文完)

猜你喜歡
稚魚放養密度仔魚
饑餓對似魚句早期仔魚發育、攝食及生長的影響
基于廣義加性模型的天津近海魚卵、仔稚魚群落結構研究
云南盤仔稚魚口吸盤發育*
放養小龍蝦蝦苗注意事項
長江口及其鄰近水域仔稚魚種類組成及分布特征
黃顙魚工廠化育苗技術
斑鱖仔魚饑餓試驗及不可逆點的確定
云紋石斑魚仔稚魚的攝食習性與生長特性
川西竹林地生態養雞放養密度篩選的研究
饑餓對半刺厚唇魚(Acrossocheilius hemispinus)仔魚早期發育的主要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