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元視角下的問題引領式語文教學初探

2024-05-04 02:06劉慶新
語文世界(小學版) 2024年5期
關鍵詞:解決問題讀書課文

劉慶新

課堂教學改革是現階段擺在每所學校面前的重要內容。如何變革是擺在教師面前的現實問題。筆者通過實踐,從單元入手,基于問題引領式教學法研究,嘗試變革教學方式,初步形成了單元視角下的問題引領式語文教學成果。

一、背景:源于四個層面的背景

一是時代的發展,從工業社會走向人工智能社會;二是課程標準的變化,從教的方式走向學的方式;三是素養的導向,從內容導向走向學習單元;四是學生學習的需要,從解題走向解決問題。

二、實施:構建“四動”問題引領模型

(一)單元視角下的問題引領式語文教學的內涵

問題引領式語文教學是指基于問題開展的學習,在這樣的學習中,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是學習的基礎,探究和解決問題是學習的途徑,通過問題解決提升學生的語言構建和運用能力。在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通過問題引領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與提升。

(二)單元視角下的問題引領式語文教學的三個要點

第一,基于文本提出問題,發展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的意愿與能力是學習的重要基礎;第二,基于問題引領學習,真正的學習從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開始,不斷產生問題也成為學習的持續動力;第三,基于生活解決問題,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和實踐性的學科,學生運用語言文字解決問題要基于現實生活。

(三)單元視角下的問題引領式語文教學的六個關鍵點

一是聚焦單元整體思考串起“珍珠”的大問題;二是單元各個部分之間的問題圍繞大問題形成問題鏈,對于每一課時又是獨立的主問題;三是問題的產生源于學生的真實情境或真實生活;四是激發學生在思維和情感的深度參與中生成問題;五是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多次自讀品悟,多次回應問題;六是引導學生質疑反思,產生新的問題。

(四)單元視角下的問題引領式語文教學的課堂模型

1.“大問題”的四個特性

一是整體性,“大問題”應該建立在單元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呈現的語文要素對其他問題來說具有統領的作用;二是開放性,無論在問題的語言運用上,還是在學生對問題的語言應答上,“大問題”都能顯示其開放性;三是持續性,能夠引領學生進行整個單元的學習,為單元學習提供持續動力,貫穿整個單元教學的始終;四是情境性,在學習過程中相當于一個交流對話的平臺,基于學生的認知基礎和真實生活情境。

2.“問題鏈”聯動的三個特點

一是圍繞單元教學總目標,將單元中需要解決的知識內容預先設計成若干個問題,每個問題是大問題的細化;二是按照一定的邏輯關系將其逐步呈現出來,達到化繁為簡的目的;三是每一個鏈條都是不可缺少的,是達成下個鏈條的基礎。

3.主問題帶動及其設計

主問題是指每篇課文的主要問題,學生通過逐步深入理解每篇課文的主問題,關聯起整個單元的深入學習。教師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設計。一是從課文的標題切入,從課文標題設計主問題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思維活動,把握課文思想內容;二是從關鍵句切入,教師在教學中如果緊扣關鍵句設計“主問題”,將會起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三是從文章的留白處切入,教師可以挖掘文本中的空白點,設計教學“主問題”;四是從文章的語言特色切入,通過對文章語言的賞析提升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4.新問題驅動的三個特點

一是新問題源于學生,是學生在原有問題得到解決后的深層思考;二是新問題的產生具有內驅力,調動學生沉浸在言語實踐之中;三是新問題的深入思考回應單元大問題,是大問題解決的進一步深化。

以三年級下冊傳統文化單元為例。本單元安排的學習內容有:《古詩三首》《紙的發明》《趙州橋》《一幅名揚中外的畫》《語文園地》,通過梳理整個單元的語文要素以及課后的練習題,我們發現“了解課文是怎么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說清楚;收集傳統節日的資料,交流節日的風俗習慣,寫一寫過節的過程”是這個單元重點落實的語文要素,每篇課文中都有具體指向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說清楚的練習題和課后的活動提示。

通過梳理課文內容,我們可以確立單元學習目標。①通過預習、自學、交流等方式,會寫“魂、存、社”等生字,理解“驚擾、雄偉、創舉”等詞語在文章中的意思。②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古詩三首》,默寫《清明》,感受傳統文化之美。③借助注釋,想象場景,聯系生活實際,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④學習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能借助資料理解傳統文化的內涵。

基于學習目標,我們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進行單元的整體構建。通過大問題引動,形成問題鏈聯動,落實每課時的主問題帶動,最終以新的問題回應單元大問題。

5.問題引領式語文教學的“四動”單元整體構建范例

在單元視角下的問題引領式學習,在單課時當中是如何落實的呢?創設單元大問題情境,學生自讀品悟學習內容,通過自身的語言感知能力提出問題,形成學習的主問題,在主問題的帶動下,形成圍繞主問題展開的問題鏈,在問題鏈的聯動下,通過關聯文本信息篩選,解決問題,質疑反思后又產生新的問題,新問題回應大問題,在內驅力的作用下對大問題有更濃厚的學習興趣。

我們可以以《憶讀書》為例,進一步闡述如何進行問題引領式語文學習的單課時教學。這個單元的語文要素一個是借助信息,根據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內容要點;另一個是根據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點。這篇課文在單元中的位置是第二篇精讀課文,是在古人談讀書的基礎上,感受現代人如何閱讀的篇目。本文指向學習分段表述,品悟讀書價值,具體操作如下。

大問題引動:“信息時代我們如何讀書?”主問題帶動:為什么冰心奶奶告訴我們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問題鏈聯動:哪里體現出“我”讀的書之多?作者喜愛的作品和不喜愛的作品具有什么特點?讀書經歷讓“我”發生哪些改變?作者為什么說“我”永遠感受到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通過問題鏈聯動,學生關聯文本信息,進行信息篩選。在這樣的深入學習過程中,學生經歷了如下幾個環節。一用表格梳理關鍵信息,品悟“我”讀書之多。二用表格體會“我”讀的書之好。三用表格建立多重關聯,探究讀書對“我”成長的意義。四用表格梳理作者的讀書經歷,體會文章表達的順序。

新問題驅動:在這個信息時代,我們又應該如何篩選我們讀書的內容?

三、思考:推進三個層面的實踐

思考一:問題引領式的課堂教學模式,核心是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講堂”變成“學堂”,通過對問題的引領激活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教學過程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參與”和教師的“主導性引領”。

思考二:學習是逐步完成心理建構的活動過程,基于單元視角的語文教學也要考慮建構過程的層次性。

思考三: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不是像串珠子一樣構成一個線性結構,而是有點像滾雪球。在學習的過程中,其內部各部分之間的聯系不斷被重組和改造,而這種質變對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非常重要。問題引領式語文教學研究才剛剛開始,如何發生質變需要我們進一步思考。

猜你喜歡
解決問題讀書課文
聯系實際 解決問題
細讀課文,讓思路清晰起來
助農解決問題增收致富
在解決問題中理解整式
背課文的小偷
我愛讀書
正是讀書好時節
化難為易 解決問題
背課文
我們一起讀書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