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單元長周期作業的設計與實施

2024-05-04 02:06明立媛
語文世界(小學版) 2024年5期
關鍵詞:古典名著傳統節日目標

明立媛

所謂單元長周期作業是針對學生在語文單元學習中的目的、內容、方法等設計的整體性作業和系列作業組合,引導學生聚焦單元的語文要素,在比較長的時間周期中解決學習任務中遇到的問題,在主題性、情境性、實踐性、建構性等方面有明確要求。具體設計時,教師既要站在新課標的高度,遵循語文學科的學習規律,突出單元學習的整體性特點,又要站在學生學習的角度,尊重學生的認知特點,結合“雙減”政策要求和具體學情,系統規劃單元作業的內容、形式,讓學生在完成單元長周期作業中切實獲得語文素養的提升。

一、以素養為導向,確定單元長周期作業目標

單元長周期作業目標是建立在單元整體學習目標之上的,毫無疑問語文核心素養是重要導向,語文關鍵能力是訓練需要關注的重點,這是設計語文單元長周期作業的前提。

1.兼顧多方面需求,確定單元長周期作業目標

在語文學習中,目標的確定都需要認真研讀新課標的相關學段要求,結合對單元教材內容與學情的分析;單元長周期作業目標需要重視落實單元學習目標要求,從訓練出發,確定全方位、合邏輯、可操作、可測評的具體目標。

如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是一個習作單元,人文主題表述是“字里行間眾生相,大千世界你我他”,語文要素學習目標中指向閱讀的是“學習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指向表達的是“初步運用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具體地表現一個人的特點”,安排學習的課文是《人物描寫一組》《刷子李》和習作例文《我的朋友容容》《小守門員和他的觀眾們》,明顯突出了閱讀為寫作服務的單元編寫理念。教師據此可以確定單元教學目標:引導學生進一步學習選擇典型事例表現人物,通過人物語言、動作、神態描寫人物特點,讓人物形象鮮明、豐滿。根據這樣的教學目標,教師創設“為班級達人立傳”的情境,推進單元學習活動,設計單元長周期作業目標:拓展閱讀《俗世奇人》《儒林外史》,積累描寫人物的典范語段,提煉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向別人介紹自己喜歡的人物形象,注意介紹方法的選用;運用語言、動作、神態等描寫方法在典型事例中表達人物特點;嘗試抓住典型事例中周圍人的反應從側面描寫人物的方法。這樣的單元長周期作業體現了多方面的學習要求,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借助作業實現學習進階。

2.設計聚焦關鍵能力,重視雙線發展的學習任務

教師設計單元長周期作業,要重視指導學生將課堂學習中習得的方法在課外實踐活動舉一反三和綜合運用,將關鍵能力內化為核心素養。

如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單元人文主題是“人物品質”,語文要素學習目標也是從語言、動作等描寫中感受人物的品質,安排學習的課文有《古詩三首》《“諾曼底號”遇難記》《黃繼光》《挑山工》,都能夠體現所表達人物的高尚品質,還有口語交際與習作,都指向了自我介紹方面的要求。因此,教師可以設計“我的自我設計”單元長周期作業,下設四個系列任務:任務一是觀看“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視頻,選擇感興趣的人物制作“人物畫像”;任務二是設計自己未來的理想職業,訪問一位相關職業的工作人員;任務三是用文字表達“我的自我設計”;任務四是與家長、教師、同伴描述自己的理想未來。這樣的系列任務中就包含著單元長周期作業要求,學生完成這些作業,既在思想、品質方面的認知上得到提升,又在表達能力、思辨能力、實踐能力上獲得發展。

二、以主題為引領,設計單元長周期作業內容

針對單元設計的長周期作業,需要在單元主題引領下,重視突出學科特點,瞻前顧后,建立課堂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在有梯度的實踐活動中,實現方法、能力的內化。

1.全程視角,設計持續連貫的主題學習任務

單元長周期作業設計不單單體現在時間的長上,更重要的是作業具有持續性和連貫性要求,體現全程視角上的要求。

如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以“深厚的傳統文化,中國人的根”表述人文主題,以“了解課文是怎樣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的;收集傳統節日的資料,交流節日的風俗習慣,寫一寫過節的過程”為語文要素學習目標。本單元安排學習的課文《古詩三首》《紙的發明》《趙州橋》《一幅名揚中外的畫》都與傳統文化有關;還安排了以“中華傳統節日”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為落實上述教學目標和學習任務,教師可以設計“走進中華傳統節日”的長周期作業,引導學生真正進入綜合實踐學習活動,在持續與連貫的語文學習活動中,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播撒在學生心田,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具體來說,在“走進中華傳統節日”中持續連貫的學習活動有:一是搜尋“傳統節日知多少”,學生通過上網搜索,確認具有全國性的傳統節日是哪些,注意哪些是自己平時過的節日,哪些是自己覺得陌生的節日。二是探訪“傳統節日風俗有哪些”,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深入訪問本地某一傳統節日的風俗習慣,認真記錄或者用設備記錄后再認真整理。三是學習表達傳統節日的方式方法,從單元課文中選擇典范語段,提煉把一段話寫清楚的方法,可以采用排比句式進行表達。四是寫清楚自己探訪的傳統節日的過節情形,選擇合適的句式,寫出別人不清楚的風俗習慣與內涵。五是交流展示學習成果,可以是自己搜集的資料、圖片等,也可以是自己寫作的文字,讓學生有走進去又走出來的感覺。

2.多樣選擇,設計差異化作業內容發展個性

從學情角度看,同一班級中學生的學習有程度上的差別,在情感、態度上也存在差異;教師設計單元長周期作業需要關注學生的個性需求,選擇多樣化、層次化的作業類型,體現要求上的差異化與靈活性,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能力和水平的任務去落實。

如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人文主題是“走進中國古典名著”,語文要素學習目標是“初步學習閱讀古典名著的方法”和“學習寫讀后感”,安排學習的四篇課文是從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中節選的內容或改寫的故事,目的是提升學生閱讀和理解古典名著的能力。據此,教師根據學生對中國古典名著的閱讀與了解情況,創設“學校圖書館舉辦‘四大名著風云人物展”的學習情境,提出學生參與風云人物評論卡制作、風云人物經典故事演繹視頻錄制等學習任務,再設計具有差異化特點的單元長周期作業,激發學生閱讀古典名著的興趣。具體設計的長周期作業有三項:一是閱讀《水滸傳》中與自己喜歡的好漢有關的章節,結合觀看相關內容的影視劇,加深對人物的認識與理解,寫下自己喜歡的理由,完成好漢卡的設計與制作;二是選擇自己喜歡的一部古典名著,先梳理其中的主要人物關系,制作思維導圖,再選擇喜歡的人物與精彩故事,找出喜歡的充分理由,設計制作風云人物卡;三是選擇喜歡的人物,閱讀名著原文,精選精彩片段,組織課本劇表演。三項作業,學生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一項完成即可,可以單獨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學生在長周期作業中獲得了個性發展,都是單元學習目標達成的體現。

應該說,在單元長周期作業設計與實施中,教師還需要在過程賦能中重視提供學習資源與搭建支架,在固化成果中重視提供多元化作業展示平臺。

猜你喜歡
古典名著傳統節日目標
還有哪些傳統節日呢?
還有哪些傳統節日呢?
初中語文古典名著教學探討
關于研讀古典名著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指導運用研究
閱讀古典名著在中心校語文教學中的意義分析
論閱讀古典名著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我們的目標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1期)2008-03-2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