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標下語文課內與課外學習目標的有機融合

2024-05-04 08:32席衛青武立榮康慧敏
山西教育·管理 2024年4期
關鍵詞:課外新課標目標

席衛青 武立榮 康慧敏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了核心素養是語文課程目標的重要內涵。同時,對課程內容、學業質量和課程的實施也重新進行了架構,突出強調,要致力于構建開放的、富有活力的、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語文學習體系。

一、課內與課外學習目標有機融合的必要性

核心素養目標是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構建符合素質教育的新舉措,是推動學校課程改革發生根本轉型的重要依據,是學校提升教學質量的直接依據和根本遵循。

(一)新課標解讀與教學方式探索的思考

新課標實施以來,廣大教研員和一線教師認真研讀新課標理念,深度思考,積極進行課堂教學的探索改革??偟膩碚f,有以下三種具有代表性的探索。

1.大概念教學。大概念是反映專家思維方式的概念、觀念或論題。其強調的是“反映專家思維,具有生活價值”的特質,聚焦大概念是圍繞具有學習價值的內容展開的教學,教學中教師重點關注“教什么最有價值”“怎么教最有價值”“如何評價教的怎樣”等關鍵問題。

2.大單元教學。大單元教學是將同一學科或相似的學習內容聯系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學習單元,具有完整的學習目標、任務和評價。目的是把學科教學,從“小單元”中解放出來,以更大的視野、更高的層面,建構新的教學系統,把學科教學納入一個大的教學系統,使之更趨于完美、合理、高效。

3.項目式學習。項目式學習是基于學生參與和合作的教育教學的形態。其核心是學生通過探究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挑戰或主題,從而發展自己的技能、知識和能力。在項目式學習中,教師的角色是指導者、引導者和支持者,而學生則扮演主動學習者的角色,通過探究和探索來創造性地解決問題,體現了以學習為主、以學生為主的新觀念。

以上三種探究某種程度上代表了現階段教研員和廣大走在課改前沿教師對核心素養落實的一種探索。其關鍵詞“生活價值”“系統”和“探究現實生活”強調的是教學過程中的系統思維、綜合性和生活中的實踐價值。從形態上看克服了傳統教學中“知識碎片化”“教學淺表化”“評價隨意化”等痼疾。

(二)新課標內容組織與呈現方式的品度

新課標對內容的組織與呈現方式這樣表述:“設計語文學習任務,要圍繞特定學習主題,確定具有內在邏輯關聯的語文實踐活動。語文學習任務群由相互關聯的系列學習任務組成,共同指向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具有情境性、實踐性、綜合性?!?/p>

首先是課堂架構體現了情境性。五年級語文下冊八單元,圍繞“風趣與幽默”這一主題編排了《楊氏之子》《手指》和《童年的發現》三篇文章。以一節研究示范課為例,設計了“創辦幽默社團”的教學情境,從笑話啟動儀式開始,到尋找幽默法寶(《楊氏之子》閱讀理解),再到最后的展示幽默收官秀(綜合展示)。在尋找幽默法寶教學過程中教師分別設置了三個活動:讀語言之韻、品語言之巧、辨語言之妙,生動活潑扎實地實現了教學目標。但是,情境的設置也需要考慮到學生的真實生活。部編教材“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加強語言文字運用,加強語文和生活的聯系,致力于構建開放的、富有活力的教科書體系,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其本質就是學以致用,只是與新課標內容、呈現形式表述不同。對此,教師應引導學生關注課內學習與課外運用的聯系,以系統的思維構建開放的學習生活。

二、新課標下語文課內與課外學習目標的有機融合探究

課堂是課程實施的主陣地,但課堂的最終走向一定是課外的生活,在生活中自覺地運用,用好才是素養形成的標志。新課標課程體系、結構、內容之所以變化就是要求我們以系統思維,為學生學習和生活構建一個互為供養的有機體。

九年義務教育小學五六年級在課標的表述是第三學段,在學校教育教學中常被稱為高段,是相對于一二年級的低段,和三四年級的中段而言的。在這一階段學生有較豐富的學校生活經驗和綜合實踐能力。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需要更為系統、綜合地梳理與深入,核心素養的落實有了更為可靠的抓手。

(一)課內與課外學習目標系統思維的建立

課內與課外是以時間為界。師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為課內、課堂之外的學習為課外,是系統思維之下以生活為基礎的學習的不同時間與情態。

1.課內學習目標的系統思維。統編教材是按照一定的系統編排的:圍繞“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雙線組元。除了加強不同年段、不同冊次之間的縱向聯系,體現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發展梯度,教科書還著力加強單元內部的橫向聯系,使各板塊內容形成合力,共同促進學生發展。

以六年級上冊教材為例,整本書8個單元、20多篇課文。如果用系統的思維來架構就會發現,全冊的閱讀教學圍繞閱讀策略的學習與實踐,解決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和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教學重點和難點。給足了從學習策略到運用策略的時間和空間,在實踐中習得自己的閱讀經驗。這種系統的思維不僅能幫助我們教者抓住整體、抓住要害,不失原則、靈活有效地將教學內容多方面的相互聯系、發展、變化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同時也為學生形成系統的思維準備了決定條件。

2.課內與課外學習目標的系統思維。統編教材“雙線組元”為課內與課外學習目標有機融合提供了同頻的場域。春節剛過,語文的第一課,學生讀了老舍的《北京的春節》,自然會聯想到剛剛過去的自己的春節;讀了老舍和沈從文筆下的臘八粥就能夠聯想到自己喜歡的美食。課內的學習和課外的生活形成一個共同的主題———民風民俗。甚至可以親自走進廚房熬一鍋粥,或者用現代的鍋具燜一鍋米飯,關注一下自己等待時的心理,揣摩一下自己的思想。語文除了工具性和人文性,還有更高一個境界的藝術性。對生活的感悟多了思想也就豐富了,思想越豐富,語文素養也就自然沉淀下來了。

(二)課內與課外學習教師與學生主次之分

課內與課外學習目標的有機融合,首先要明晰課堂內外教師與學生的主次。課內40分鐘,學什么,解決什么問題,誰為主;課外學習生活的主旋律,誰來指揮?

1.課內:學主教從。課堂是學習的主陣地。教學是一項以幫助人學習為目的的事業。教與學的關系是“學主教從”。系統思維之下,教師應根據學生的需求提供恰當的幫助。筆者對新課標頒布前后學生的學業成績進行了對比,其中顯性知識,如識字與寫字、表達與交流部分相差無幾,閱讀與欣賞部分學生在適應卷面之后成績并沒有太大的變化。這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素養落實不是朝夕之間的事情。還有一種可能是在課堂教學中還沒有真正找到問題的突破口,解決真問題。當然,改革是一條探索之路,并非朝夕之間就能顯示出卓越的成效。另一方面也提示我們,不僅要從內容的呈現方式上改變,素養問題我們必須看得更全面深刻一些。

2.課外:教主學從。知識的價值就在于看到現實,能夠根據已知的情況去推測,以發展的邏輯去推理,以歷史的規律去判斷。知識不是目的,運用知識才是開始。一般來說,課外的學習活動包括:課業、主題活動、閱讀與生活的日常。相對于作業,我更愿意稱其為課業,因為他是必要的鞏固和練習,同時對于一個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來說也是他的事業,需要學生較高的自主性和責任心。貪玩、隨性是一般孩子的天性,教者必須履行為其規劃和對其監督的職責。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課外的學習生活強調教主學從。

(三)課內與課外學習目標的有機融合的策略

課內與課外學習目標的有機融合是從系統思維出發,從課內到課外的整體規劃設計。整體性是其核心。

1.課程—課標—教材—課內—課外,五位一體打造學習生活。新時代背景下新的教與學的關系不是知識的傳遞,知識不是通過傳遞獲得的,知識是基于活動,通過活動來建構的。課程、課標、教材、課堂與學生生活是一個有機體,但課堂教學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所以課內和課外也要有所區別。一般來說,課內要以學習為真實的情境,課外以活動為真實的情境。以《楊氏之子》為例,在系統思維來看,虛擬“創辦幽默社團”是課內學習的情境,在課外用幽默解決學校生活中人與人的交往也是一種情境,當作校園趣味也是不錯的實踐。

2.精讀—略讀—課外閱讀,構建三位一體的閱讀體系。教科書編排設計了“精讀”“略讀”“課外閱讀”三位一體的閱讀體系。精讀課文學習方法,略讀課文運用方法,“快樂讀書吧”使課外閱讀課程化,引導學生大量閱讀實踐。課外閱讀課程化,并不是要單獨設立這樣一門課程,而是要像課程一樣有目標、有內容、有實施和評價。課程目標應為強化閱讀,引導學生大量閱讀,開闊視野,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課程的內容需要教師做出閱讀書目的推薦。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組織集體閱讀和個體閱讀同步進行。實施則需要教師整體規劃,做好時間保障。評價要注重態度與習慣的養成,盡可能地規避閱讀的功利性。教師也要適時抓住思想的火花,以沙龍的形式進行交流,回應到課內的精讀。

3.學?!彝ァ鐣?,回歸生活教育。家庭、學校和社會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他們目標相同卻有各自不同的屬性。家庭教育有著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難以取代的特殊功能,不應成為學校教育的延伸。家長也不是學校老師的“助教”。只有家庭回歸生活,讓教育融入生活,讓孩子在生活中接受教育,增長見識,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才能打通孩子個體生活與社會生活、書本世界與生活世界、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之間的鏈接,讓孩子對未來生活有所體驗,對未來社會有所認知,對自己行為有所改進,進而激活孩子自主發展的生存因子。

“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一定是一個登上山頂的孩子才有的胸襟;“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不是背出來的,而是一種閱讀的眼界。良好家庭教育氛圍中對生活的關注和探索,會為孩子建立起自己的精神花園,學習對他們來說是對生活的精進而非負擔。學校、家庭、社會是另一個基于生活的系統思維,它能夠讓我們把課內與課外學習目標更加有機地融合,打造學習教育的良好生態。

新課標的體系架構不應限于課堂教學的探究與探索,而應該是基于課內與課外,學習與生活,家庭、學校與社會整體教育之中的系統思維之上的架構。

(本文系山西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研究成果,課題編號:GH-21466)

(作者單位:太原市迎澤區濱河小學校)

責任編輯郭維易

猜你喜歡
課外新課標目標
歡迎訂閱4-6年級《新課標 分級閱讀》
小滿課外班
我的“課外老師”
體現新課標 用好新教材
歡迎訂閱4-6級《新課標 分級閱讀》
我們的目標
初探新課標下高中英語聽力
課外實踐豐富多彩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