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非魚

2024-05-04 10:58劉鵬艷
雪蓮 2024年3期
關鍵詞:亞當兒子意義

【作者簡介】劉鵬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安徽文學院簽約作家,一級文學創作,發表小說、散文、兒童文學等數百萬字,多部作品被權威文學選刊轉載或收入全國重要年度選本。出版小說集《雪落西門》 《鮮花嶺上》,散文集《此生我什么也不是》,長篇系列童話《航航的成長季》等。曾獲多種文學獎項,入選“中國小說年度排行榜”。

記一件有意思的事

當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老師經常讓我們寫諸如《記一件有意義的事》之類的命題作文。每當這個時候,我總是搜腸刮肚,抓耳撓腮,恨不得把“意義”從地底下挖出來。成年之后我終于搞明白,“意義”這件事兒不是憑空從打了雞血的文字里得來的,也不是扶老太太過馬路或者撿到錢包交給警察叔叔,它幾乎是一種不落言筌、不著痕跡的哲學,因而那些年我們寫的作文都白寫了。

從某種意義上說,意義甚至都不存在,比如《活著》有什么意義?比如《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有什么意義?你為活著而活著,你連生命之輕都承受不了,你還有什么意義可言?反過來說,活著本身就是意義,正因為生命太輕飄了,所以我們要追求一種更有意義的分量才能壓得住陣腳??偠灾赡曛笪覀兺ㄟ^不斷學習和不斷寫作,認識到詭辯主義是一種重構“意義”的學問,它能讓粗糙的生活變得精致很多,讓無聊的日子變得有趣很多。從此我不大追問人生如何過得有意義,我更喜歡過得有意思。

比如生養孩子這件事,很多人認為實屬不易。每當我兒子過生日的時候,親朋好友們就會紛紛舉杯,借機喝一頓大酒,當然,重頭戲是笑瞇瞇地對我說一些“兒生母苦,你辛苦了”之類的大實話。事實上生養一個小孩子很好玩兒,它讓我對生命抱有當我自己還是孩子的時候從來沒有過的好奇與興奮。我這么說你可能有些費解,沒錯,我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對生命很悲觀,老是覺得時空虛無,人間沒勁。沒有人霸凌我,我也沒遇上什么過不去的坎兒,但就是對這世界挺失望的,干什么都打不起精神。一直活到二十多歲,我都對自己沒有什么想法,只是按照世俗的標準好好地活著罷了。在家做個好孩子,在學校做個好學生,日后找份好工作,再找個好婆家,如此而已?;蛘哒f,非此不能算是人生。

也可能這就是我總打不起精神的原因。

蒙昧的覺醒之路上依次發生了什么有意義的事,早已想不起來,但可以肯定的是,當我得知有個新的生命孕育在我身體里的時候,我一下子再也顧不上人生是否虛無,胳膊腿兒也立馬有勁了。我從此不再關心吊詭的哲學命題,轉而拼命地吃,拼命地睡,拼命地搞胎教。說來也奇怪,人生的境界變窄之后,倒有豁然開朗之感。我發現當我放下“意義”二字,枯燥無味的世界竟變得妙趣橫生。

孩子出生,感覺很魔幻。因為他是個慢性子,過了預產期半個月還沒有動靜。我一想不生不行了,羊水越來越混濁,胎音也不正常,再拖下去有可能胎死腹中,就決定像剖西瓜一樣把自己的肚子劃拉開,提溜出這熊孩子算了。臨劃拉之前,我從婦產醫院的住院部溜出來,去電影院看了一場午夜場。那部電影叫《盜夢空間》,看得我又激動又糊涂。再后來,我就激動且糊涂地生下一個健旺的男嬰,接連好幾天都不能肯定這是在做夢呢,還是做了一個做夢的夢呢?

這孩子好玩極了,他是我們全家的大玩具。在此之前,老外婆因為退休多年賦閑在家而覺得歲月無聊,媽媽則因為常年陷入不及物的哲學思考而虛度年華,她們母性的一面由于他的到來而不可遏制的爆發了,最終全家人過上了新鮮而充實的忙碌日子。

在生養過程中自然也有消磨我們興趣的辛苦,比如孩子拉了吐了病了抱孩子抱成腱鞘炎之類,但沒人懷疑連辛苦都是美妙的,因為這個新生的孩子,我們把日子顛倒地過了一遍,由此得出不一樣的滋味兒?;畹么蠖鵁o當的我,從而徹底地從虛無的世界中走出來,走到了意義的另一面。

抱著初生的嬰兒,我在秋日的暖陽下跳起水兵舞,他呆萌的小臉上因無知而彰顯的無辜是那么純粹——我想,人有時候并不需要什么特別的意義,有點意思就挺好。

平凡的普通人

兒子是個慢性子,掛在嘴上的口頭禪是“急什么”。

為此,可是常常急壞了我這個當媽的。比如眼看著快期末考試了,他還沒有開始復習,那種不著急的篤定樣子,真是瀟灑如一尊小神仙。我不敢說“相信孩子”之類的大話,因為干脆而徹底地放手相信他的話,大概率是個悲劇性的結果。又比如早上起床或是出門,必要磨蹭一會兒,他舉手投足的慵懶散淡常讓我想起老北京城墻根兒下遛鳥的遺老遺少,什么都沒了,那股子富貴閑人的架子還端著呢。

他心態穩,主意大,不論旁人說什么,自有一種八方不動的巋然。什么“三好學生”啊,“優秀班干部”啊,全不見他的身影,小學六年,唯一得到的獎狀是“熱心公益獎”。他說他愿意當個“平凡的普通人”,不用追求卓越,只要過自己喜歡的生活。作為母親,我真是啼笑皆非。我說有些話我這把年紀的人可以說,你說就不合適了,暮氣太重。雖然人生未必要追求功名利祿,但小小年紀便失去追求功名利祿的興趣,也不是自然的人生狀態。不過追本溯源,孩子的想法又是從哪里來的呢?如果不是來自學校的教育,那就一定是家庭的教育,總歸不會憑空產生。

學校的教育一律是制式的,自然沒有問題,我是不是應當作出反思呢?

直到老師打電話給我,我才想明白問題真的是出在我們家長身上。

因為編程方面的興趣和一點點并不突出的優勢,信息課老師安排兒子去參加一項全國性的信息技術比賽。兒子的搭檔是他的同班同學,一個同樣在編程方面既有興趣又略有一點優勢的孩子,他們將組團參賽。這本是皆大歡喜的事情,可落實到具體操作層面,出現了很多意外。比如,兩個孩子都面臨小升初畢業會考,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學習上,于是表面上說支持,實則暗中拿捏,凡事還是以學業為重,至于競賽,不過是重在參與。兩個半大孩子,在溝通技巧方面本來就不大成熟,結果造成各干各的,進度和質量都令人生疑。

作為家長,我自以為挺負責任地在會考后提醒兒子,注意合理安排時間,盡早落實任務,此外還配合老師要求買來各種耗材,提供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支持。兒子慢吞吞地做他的模型,今天一個輪子,明天一條履帶,想著做著,做著想著,手鋸、板材、熔膠槍什么的扔了一地,堪比打家具的架勢。我看他有板有眼的,并不請求任何幫助,也相信他能夠勝任這項任務。

孰料有天老師打電話來批評我說,別的家長都請了專業的設計公司來幫助孩子設計制作,你怎么能讓孩子自己包活兒呢,那手工得多粗糙?我被老師唬了一跳,分辯說這比賽不就是鍛煉孩子動手動腦的能力嗎?請專業的設計公司來做,還要孩子比什么賽呢?老師一眼看出了我的“不上道”,語重心長地教導我說,帶著孩子參與設計制作,跟在后面學習,不也是一種鍛煉嗎?我一時語塞。

老師直言不諱地指出我們兩家的家長都不夠積極,返校日那天,人家家長都是帶著筆記本來的,認真記錄老師的意見,回去就請了設計公司出效果。我說那天只通知了孩子參加,您也沒說家長要參加啊。老師振振有詞地說那啥,我是沒說,可還是有三位家長來了,你看人家這態度!

完敗。

電話里老師催促我趕緊去找設計公司或者廣告公司,我遲疑了一下,心想這本來是兩家的事,那家孩子推說自己手工不行,揀了個設計海報的輕巧活兒,把制作模型的任務全權交給我們。若說讓孩子多鍛煉,我也贊成兒子勇挑重擔,迎難而上,如今卻是花錢請人做槍手,好沒意思,總得兩家商量著辦。老師已顯出不耐煩來,說你們去商量,趕緊的!

我給那家孩子的媽媽打電話,一句話還沒說完,那頭就炸毛了,啥?請廣告公司?沒搞錯吧!吧啦吧啦一頓吐槽,說老師這電話得虧沒打給她,若是她,非懟回去不可。明擺著比賽的是家長,孩子還用得著比嗎?她兒子參加兩回比賽了,每回都辛苦得讓她心疼,可到了拿獎的時候,總沒她兒子的份兒。她早聽說背后有貓膩,今年不打算比了,禁不住兒子喜歡,一定要參加。他兒子的海報,設計得老辛苦了,老師要是嫌活兒糙,就干脆把這個作品拿下,不用送去比賽了。我沒接她的茬兒,心說我家都成加工廠了我還沒抱怨呢,這么跟老師回話,確實不用比了——只好回復老師,那家孩子的家長,教育理念和老師不大一致,堅持認為孩子的作品就該孩子自己做,我們也不好勉強。實則心里還挺感激有這么位機關炮似的家長,代表我暴露了猥瑣的心聲。

關于教育,真是一千個教育者就有一千個教育理念,學校教育起作用的關鍵,恐怕在于一個配合學校教育的家長。像我們這樣態度“不積極”甚至有點“反動”的家長,自然教育不出“積極”的孩子。做得丑而認真的作品,難道就比設計公司的產品差嗎?我不想跟老師爭辯這個淺陋的問題,那拉低了我的認知水平。我也能夠理解老師的苦心孤詣——即使這么明顯地摻水,老師還要在群里呼吁:多拍些孩子實踐過程的照片,以便向評委推介展示。

實踐,是像搭積木那樣在設計公司定型的建模上裝飾最后一塊塑料顆粒嗎?還是像領導剪彩那樣剪去故意留下的一角多余的紙板?看得出,在那一張張精致擺拍的“實踐”照片后面,老師的點贊是真誠的——那些“作品”多么完美啊,巧妙的情景設置和做工精良的模型,以及滿滿的溢出畫面的高級感,居然還能自動開合!反正,孩子做不出來,家長也做不出來,但是家長花錢是能做出來的。當然,花錢不是能力問題,是態度問題。我們這樣的家長,即使能力足夠,但是態度不行。

我忽然覺得兒子是個真正的英雄主義者,他從小立志做個“平凡的普通人”,正是羅曼·羅蘭所說的那種“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依然熱愛生活”的人。他平和,寬容,不急不躁,對待生活有先知般的睿智——拼爹拼命拼資源地追求卓越,也沒啥大意思,我們終究是普通人,最重要的,是學會和“平凡”二字和解。

Alone

陪兒子在小區里打乒乓球,走過來一個和兒子差不多年紀的男孩??礃幼觽z孩子早已熟識了,因為兒子很快示意我“讓賢”,把球拍遞給那個看熱鬧的男孩。男孩除了毫不扭捏地接過球拍之外,還隨口問了一句:“這是你姐???”

聽到這句話,我樂不可支。好像兒子出生之后,我一直在等待這一天似的。我一面盼著他長大,一面不愿他長大,希望他永遠是我臂彎里的奶娃娃,可是他終究會長大的,到那一天,我希望自己還沒有老去,仍能夠陪他經歷他喜歡的一切,就像一個姐姐陪伴她心愛的弟弟。屈指算來,我等這一天,已經等了十二年。

孩子總是勢不可擋地長大,他們拋棄我們的速度之快,讓我們拼盡全力也追趕不上。所以,不追,似乎更好,我陪他慢慢地走。

他是田徑高手,而我像他這么大的時候,無論長跑還是短跑,多半不及格。我從一開始就放棄了和他比賽的資格,一心做他的拉拉隊長,我想他跑向輝煌或者跨越障礙的時候,一回頭,便能看到我。如果不回頭也沒有關系,他總會回到起點。人生是一個完美的圓,無論它有多大的半徑。

國慶假期,兒子提出要和他的小伙伴去步行街玩密室逃生。這是他上初中后的第一次約會,男孩女孩一起,不分彼此。他說,按照計劃,應該有十個人,五個男孩,五個女孩,問我同意不同意。我沒有理由不同意。他已經十二歲了,有權利選擇自己的朋友,甚至異性朋友。他父親倒撇著嘴說,如果是女孩子的家長,一定不同意,哼,玩什么密室逃生,黑漆麻烏的男男女女共處一室,這算什么呢?果然,到了約定的那一天,四個女孩沒有出現,那個由母親護送來赴約的女孩,一見所有的女伴都失了約,便也只好由她母親領回去了。

這件事給我上了一課,我暗暗地想,如果我生養了一個女孩子,是不是要操碎了心?我很有必要感謝這個皮糙肉厚的男孩呢,他內心強大,身體健壯,對什么都滿不在乎,自帶高熱的光芒,如果我給他五百塊錢,他能讓自己很快活地玩上一整天。事實上,他還很節制,到了晚上,我們在餐廳等他一起吃飯,他興高采烈地走到我面前,把一只毛絨玩具塞進我的懷里?!皨寢?,送給你?!彼靡庋笱蟮卣f自己只用一個游戲幣就抓到了這個娃娃。結果,他還剩下三百多塊錢。

兒子的胃口不錯,他吃掉了一份海鮮大餐,對牛排也很感興趣,蔬菜湯喝得一滴不剩,甜品和起泡酒也一樣不放過。這樣的兒子真是沒得說,想起小時候那個需要老外婆不停地追在屁股后面喂飯才肯吃上小半碗的兒子,我真感到恍惚。他獨立而自信的樣子讓我嘆為觀止,有時候我覺得他甚至已經不需要我了,幸運的是,他還沒有拋棄我,走在路上的時候,我們總是肩并著肩,偶爾也會高興地手拉著手。

他向我津津樂道今天密室逃生的游戲,說自己選擇了一款名為《Alone》的劇本。劇情很棒,主角是個和他一樣的小男孩——我不記得他快速翕動的嘴唇吐出的音節是什么了,他嘚吧嘚吧地說著,吃東西也擋不住快樂的演講,整晚滔滔不絕,那么暫且叫那個小男孩“亞當”吧。亞當和他母親的關系很緊張,因為母親認為自己的兒子應該是理想中的樣子,而不是眼下這個樣子。母親本人是一位專門研究克隆技術的科學家,因此和亞當父親一起秘密啟動了一項克隆兒子的計劃,以圖偷梁換柱,把親生兒子封存起來。亞當獲悉秘密后相當震驚,他不愧是科學家的兒子,隨后一記反殺,克隆了一個媽。故事就從這里開始,亞當的母親在收拾房間的時候,發現了兒子的日記,這本日記記述了亞當的整個心理和科學操作過程……

“我們發現亞當輸入克隆母親的唯一條件時,都非常感動?!眱鹤诱f。亞當反復修改定義克隆人的指令,包括“讓我做自己喜歡的事”“同意我參加游戲比賽”“不拿我和別的孩子做比較”諸如此類,但最后都統統刪除了,他只留下兩個字——“愛我”。

這的確是個相當棒的游戲,我也被這個游戲感動了,感動得只剩下擁抱他的沖動。我微笑地看著話癆兒子,他說這款本來應該叫Clone(克隆,復制)的游戲因為加入了更深刻的主題,首字母變形為Alone(孤獨,唯一),海報相當高級。我想象著那個畫面,瘋狂而絕望的孩子和母親,相互隔絕在愛的彼岸,痛苦,撕裂,邪魅,不惜用生命去交換這世間唯一的愛……瞬間被擊中的感覺。

哦,我的小男孩長大了,能夠生動形象地描述愛和孤獨這樣務虛而抽象的詞匯了。我牽著他的手,走在秋天夜晚微涼的空氣里,一盞一盞的路燈,接力似的點亮了整條街道。要不了多久,就會是他牽著我走了,我很貪心地期盼那樣的生命狀態,他牽著我去遠方,再孤獨的路,也不再孤獨。

猜你喜歡
亞當兒子意義
一件有意義的事
有意義的一天
打兒子
生之意義
亞當·卡羅拉的十大珍藏
誰的兒子笨
你養的好兒子
語言層次
亞當·斯密道德理論的核心是什么?——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題解
詩里有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