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經濟背景下高職學生職業能力培養探析

2024-05-04 12:21袁年英
職業 2024年6期
關鍵詞:數字經濟職業能力高職學生

■摘 要:高職學生職業能力不僅是高職學生獲得職業發展的前提和保障,更是實現高職教育辦學目的的關鍵。在數字經濟背景下,為與行業、企業一線崗位工作相適應,高職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方式更加靈活多樣。以提高高職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效果和效率為目的,立足數字經濟社會對高職技術技能創新型人才的需要,政府、高職院校、行業、企業及社會有關各方應分工協作、開拓創新,加強高職學生職業能力培養。

■關鍵詞:職業能力;高職學生;數字經濟

■課 題:本文系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2022年??蒲许椖俊皵抵菚r代新文科類高職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實踐研究”(項目編號:2022-JKJ-02)的研究成果之一。

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數字技術的不斷發展,數字化生產、數字化管理和數字化服務已成為行業、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常態。為經濟社會尤其是地方經濟社會服務,是高職院校辦學的根本所在。高職學生是服務經濟社會尤其是地方經濟社會的主力軍,數字經濟背景下的數字化生產、數字化管理和數字化服務不僅給其工作、生活和學習帶來了便利,更對其職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數字經濟背景下高職學生職業能力的特點

在數字經濟背景下,隨著行業、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數字化、智能化將成為行業、企業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的常態,因此,高職學生所需要具備的職業能力也必將具有其自身特色。

(一)德技并重,立德修身

只有具有正確世界觀、價值觀、職業觀的人才能正確有效地利用其所掌握的科學技術為人類謀福利。在數字經濟背景下,互聯網、人工智能等現代科學技術尤如一把雙刃劍,正當、有效地利用,能夠大大提高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的效果和效率,造福人類。職業教育與其他類型教育一樣,育人是其根本任務與使命,而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即德技并重、立德樹人,培養合格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復雜多變,不斷發展

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在行業、企業等用人單位的推廣應用,不僅行業、企業等用人單位的一線崗位工作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日益提高,而且行業、企業等用人單位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技術的升級換代更加頻繁。與之相適應,從事其一線崗位工作的人員所需具備的職業能力必然向綜合化、復雜化、多樣化和多變化方向發展,首先,高職學生作為從事行業、企業一線崗位工作的主力軍,只有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能,不斷提升自身的職業能力方能勝任崗位工作,否則,將會被淘汰。其次,各行業、企業所處區域不同甚至是處于同一區域的行業、企業受其自身的經營理念、經營條件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其數字化、智能化水平也不盡相同。因此,其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一線崗位工作人員所需具備的職業能力也不盡相同。最后,數字化轉型升級已成為行業、企業順應時代發展之必然。行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不僅是行業、企業技術的升級,更是快速有效適應因技術升級帶來的崗位工作調整變化和崗位工作能力的升級,高職學生只有具有一定的自覺學習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才能不斷積極主動地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才能較好地適應崗位工作的變化,走出適合自己的職業發展道路。

(三)專業技能與數字技能并舉

隨著行業、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不斷推進,行業、企業等用人單位要求一線崗位工作人員不僅需要掌握專業技術技能而且需要具有一定的數字技能。在數字經濟背景下,數字服務已經遍及人們日常的生活、學習、工作之中,高職學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數字技能才能享受相關服務,進而有效融入社會。高職學生要能勝任行業、企業一線崗位工作不僅需要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能,更要具備一定的數字技能。否則,很可能陷入“畢業即失業”的困境,職業發展更是無從談起。

二、數字經濟背景下高職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方式

在數字經濟背景下,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不僅為高職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創造了條件、提供了便利,也豐富和創新了高職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方式。

(一)產教融合,精準對接

近年來,高職教育“兩張皮”“招工難”“用工荒”“工作難找”現象屢見不鮮。在數字經濟背景下,各高職院校要立足自身辦學條件,結合人才培養需要,在各級政府的統籌領導下,積極主動地與具備條件的行業、企業就高職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等開展合作,這樣既可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緊密結合以適應數字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有利于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模式上取得突破,進一步提升高職學生的職業能力,進而充分發揮其作為一種類型教育的功效,從而獲得可持續發展。

(二)靈活多樣,效率優先

能力作為內化于個體的比較穩定的個性心理特征,是在工作、學習和生活實踐中逐漸培養和發展起來的,能力培養效率不僅與能力培養對象本身的學習目的、學習偏好等有關,更與培養方式方法等密切相關。首先,職業能力作為一種能力,是高職學生勝任其所就業的行業、企業一線崗位工作所需具備的專業職業能力;而職業能力所包括的具體能力往往是由相應的崗位工作內容所決定的。崗位工作內容不同,其所具備的職業能力也不盡相同。其次,為進一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以及充分發揮高職教育在經濟社會建設中應有作用,高職生源已由單一的普通高中畢業生生源轉向包括普通高中畢業生、退伍軍人、社會人士等在內的多元化生源。不同生源的高職學生不僅其學習目的、學習偏好及接受新知識、技能的能力等有差異,對其職業能力培養的有效方式方法也不盡相同。最后,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不僅不同高職院校辦學條件各不相同,而且同一高職院校,不同系、部,甚至不同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條件也有差異。因此,要以提高培養效果和效率為目的,立足行業、企業一線崗位工作需要,結合各高職院校、系部等的辦學條件及高職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實際需要,采用線上與線下、集中與分散、校內與校外、系統與分散等有針對性的分層、分類、分批的個性化、多樣化培養方法。

(三)與時俱進,創新發展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數字化轉型是行業、企業適應市場需求以獲得不斷發展的關鍵。隨著行業、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不斷推進,其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一線崗位及其崗位工作也將不斷發展變化。高職學生作為行業、企業一線崗位工作的主力軍,要能勝任數字時代行業、企業等用人單位的一線崗位工作,其所需具備的職業能力也必然要不斷發展變化。如從規模經濟條件下熟練掌握某一專業崗位工作的技術技能或熟練掌握某一專業崗位群工作通用及個別專業崗位工作專用的技術技能,到數字經濟模式下不僅要熟練掌握某一專業崗位群通用的技術技能,更要掌握行業、企業通用的數智技能,尤其是通用的應用型數智技能等,高職學生必須不斷學習、提高職業能力,以適應行業、企業一線崗位工作的需要。能力類型不同,其所要采取的有效能力培養方式也會有不同。如將AR、VR等虛擬仿真技術應用于學生專業實踐技術技能的培養,以增強學生對專業技術技能的感知度和體驗度,進而提高教學的效果和效率;借助互聯網讓行業、企業一線技術進入高職專業技術技能課程課堂;借助互聯網及各種線上教學平臺開展不受時空限制的線上教學等。相信隨著互聯網、人工智能、虛擬仿真等技術的更加成熟和不斷發展,新的更加有效的高職學生職業能力培養方式也會不斷出現。

三、數字經濟背景下高職學生職業能力培養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在數字經濟背景下,為與行業、企業一線崗位工作需要相匹配,高職學生職業能力將呈現綜合性、復雜性、多變性和創新性等特點。高職學生職業能力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從實際出發,多方著手,開拓創新,方能有效。

(一)統籌規劃,多方協作

在數字經濟背景下,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科學技術快速發展,行業、企業等用人單位的崗位個性化人才需求也必將更加突出。職業能力是在實踐中逐漸形成并不斷發展的,高職院校作為高職人才培養的專職教育機構,其本身并不具備培養高職學生職業能力所需的行業、企業一線崗位工作實踐環境和條件,這就決定了高職人才培養工作僅憑高職院校一方之力是無法有效完成的。為了更快更好地達到高職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目標,高職院校不僅要將高職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納入自己的規劃之中統籌協調,更要在各級政府的統籌規劃下,立足經濟社會尤其是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政府、高職院校、行業、企業、社會多方分工合作,各負其責,以收到實效。否則,不僅產教融合“高職院校一頭熱”“產教融而不合”等問題無法有效解決,高職院校為經濟社會尤其是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辦學目標也難以真正實現。

(二)注重個性,兼顧共性

自古以來,因材施教就是教育的重要原則,是受教育者獲得個性化發展的關鍵。在數字經濟背景下,高職學生職業能力個性化培養不僅是確保高職學生獲得發展的需要,更是滿足行業、企業等用人單位個性化人才需求的需要。高職學生作為社會的一員,不僅是工作之人,更是生活、學習之人,是社會之人。數字技能、自學能力、溝通協調能力等是高職學生正常學習、生活和工作所應具備的通用能力,否則,不僅其職業發展無從談起,就連其日常學習和生活也會大受影響。換言之,在數字經濟背景下,高職學生職業能力培養既要培養學生的通用能力,又要充分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要,注重學生個性化特有能力的培養;應將通用能力培養與特色個性化能力培養相結合,以走出能夠滿足經濟社會尤其是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職學生職業能力培養之路。

(三)尋真務實,積極探索

隨著互聯網、數字技術的不斷發展,新行業、職業不斷涌現。自2019年至2022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先后發布了74個新職業,為與新職業的出現及市場需要相適應,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要不斷進行優化調整,人才培養模式也要進行相應的創新與調整,否則,“新瓶裝舊酒”,人才培養終將難見其效。在各級政府的統籌領導下,高職院校的辦學條件需要完善,行業、企業參與高職教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將進一步提高。近年來,以職業為導向,把以課堂教學為主的學校教育與直接獲取實際經驗的校企合作單位的崗位工作有機結合,“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校企聯合培養”的“現代學徒制”試點高職人才培養模式不斷推進就是很好的證明??傊?,立足數字經濟時代經濟社會尤其是地方經濟社會對高職人才的需求,以進一步提高高職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效果和效率為目的,以“三教”改革為抓手,在高職學生職業能力培養過程中勇于創新,是充分發揮職業教育作為類型教育在數字經濟時代應有之功效的關鍵。

參考文獻

[1]周廣闊,黨娜,孫潔. 高職學生職業能力結構研究[J].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3).

[2]歐美強.基于職業匹配的高職學生能力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20).

[3]韓雪平.職業能力目標導向下“雙融合、多元化”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J].教育與職業,2020(9).

[4]徐汝君.企業數字化轉型:背景、內涵與發展路徑[J].時代經貿,2022(9).

(作者:袁年英,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教師)

猜你喜歡
數字經濟職業能力高職學生
OECD國家數字經濟戰略的經驗和啟示
從數字經濟視角解讀歐亞經濟聯盟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對接
數字經濟對CFC規則的沖擊探究
在新形勢下創新汽車技術專業“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模式的初探
職業院校創業法律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研究
職業能力導向下的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研究
民辦高校行政管理人員職業能力提升的思考
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化途徑分析
“一帶一路”戰略與鹽城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思考
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能力培養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