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整本書閱讀指導的價值取向與實施策略

2024-05-04 23:23陳碧
格言·校園版 2024年9期
關鍵詞:整本書教師學生

陳碧

在小學階段,閱讀是語文教學最關鍵的組成部分和最主要的教學手段,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分別對小學一、二、三學段做出不同程度的整本書閱讀要求。在新課程改革的實施過程中,整本書閱讀因其較好的閱讀效果而被教育界逐步認可并廣泛推廣。在教師的指導之下,學生通過大視角、全方位的整本書閱讀,能夠有效提升其閱讀水平和閱讀品位,增強其綜合素質與人格修養。

一、整本書閱讀的概念及發展歷程

要想理解整本書閱讀,先得明白什么是整本書。整本書是指結構嚴謹、內容緊湊、主題明確并且沒有縮寫或刪減的閱讀對象。它既可以是相對獨立的書籍,也可以是具有內在聯系的圖書系列。整本書閱讀,是以高于局部閱讀的視角,對整本書或系列書的內容進行更加深入的學習、全面的認知和客觀的評價。

1941年,葉圣陶在《論中學國文課程標準的修訂》指出:“從教材文本出發,向外延伸閱讀范圍?!边@是整本書閱讀教學理念的雛形。2001年,新課程標準正式提出“讀整本的書,增加閱讀量”。2017年,國家教委對小學生閱讀做出了更為具體的要求——強化個性閱讀。在教師的指導督促之下,學生在整本書閱讀的過程中更能體現其閱讀主體地位。整本書閱讀有助于學生拓寬學習視野,提升閱讀水平,提高文化素養。

二、整本書閱讀指導的價值取向

整本書閱讀指導,除了幫助學生對書中內容、內涵進行解讀,還應努力爭取實現以下價值取向:

首先,幫助學生構建閱讀場域。所謂閱讀場域,并非空間領域的場所概念,而是具有交互氣息的閱讀環境。教師指導學生搭建閱讀場域,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就閱讀體驗進行溝通,讓知識得以呈現,思維得以碰撞,情感得以交融,讓閱讀的意義得以升華。在共生協同型的閱讀場域中進行整本書閱讀,可以充分激發學生閱讀動機,維持閱讀興趣,豐富閱讀經驗。

其次,幫助學生提升閱讀品質。整本書閱讀在學習深度和廣度上為學生提供了足夠的空間,也對學生閱讀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這時就需要教師從更高、更全面的閱讀視角,以自身人文素養去引導學生加深對作品內涵的解析感悟,多面解析,細致品悟,深入思考,啟迪心靈,提升閱讀品質。

再次,幫助學生提高閱讀技能。新課標倡導以“三位一體”模式進行閱讀教學,幫助學生在閱讀中習得一定技能。學生普遍缺乏閱讀技能和實踐意識,這就需要教師幫助其打通從單篇教讀邁向整本閱讀的關隘,引導學生自發自覺地將單篇教讀技能運用于整本書閱讀中,進而積累閱讀經驗,并完成技能進階。

最后,幫助學生培養閱讀習慣。閱讀習慣是學習能力極為關鍵的組成部分,也是教學指導的重要目標。針對小學生好奇心強,但意志力不夠,很難長久堅持的特點,教師可在學生整本書閱讀各個階段適時適當地給予指導,以幫助學生逐步養成閱讀習慣。閱讀前的指導,旨在激發學生閱讀動機與興趣;閱讀中的指導,旨在使學生掌握閱讀方法,解決閱讀困難;閱讀后的指導,旨在拓寬學生的視野,強化其閱讀理解。在持續指導下,學生會潛移默化地把學習任務轉化為內在需求,逐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整本書閱讀指導的實施策略

在整本書閱讀指導的過程中,教師要以多元價值觀為主導思想,以探究視野關注整個過程,從多角度不同層次對學生進行指導。

(一)以俯瞰視角來進行宏觀引導

與短小簡明的單篇文章不同,整本書呈現出要素繁雜、語境寬闊的特點。小學生掌握知識不多,閱讀經驗缺乏,在開始整本書閱讀時,需要教師先以俯瞰視角來進行宏觀引導,以增強學生的整體感知。俯瞰整本書,了解整體架構及故事發展走向,能幫助學生置身于整體語境中解讀內容內涵、作品風格和體裁,為下一步深入閱讀奠定基礎。

以閱讀《沒頭腦和不快樂》為例。首先,從封面人物著眼,以封面信息猜想人物特點。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人物有兩個,分別是誰?猜想一下,作者會怎么描寫這兩個人物?!逼浯?,看介紹了解作者特點及作品風格。教師向學生提問:“作者能寫出這么好玩的故事,在生活中是個什么樣的人?他寫的作品大多呈現出什么特征?”最后,讀目錄了解故事發展脈絡或整書閱讀清單。任溶溶的作品除了《沒頭腦和不快樂》,還有哪些好玩的故事,學生看看作品目錄就能一目了然。封面、目錄、扉頁、書脊、封底等都是俯瞰視角可以關注的地方,它們可以幫助學生解讀出許多與作品相關的信息,為整本書閱讀做好必要的準備工作。

(二)以共賞視角來展開精讀深究

俯瞰視角下的宏觀引導可為接下來的精讀深究做準備。小學生整本書精讀深究,需要教師以共賞視角來進行引導。學生要想達到一定的閱讀深度,就需駐足停留在某些關鍵細節上進行入微體察,以品味其語之美、言之準。師生共賞書中精華片段,對重點、難點、易錯點、遺漏點等關鍵點進行精讀深究,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

以《西游記》為例,教師可帶領學生重溫《三打白骨精》中的環境描寫,體會山巒的巍峨險峻。學生在整本書閱讀的時候會發現,這類描述還有很多,水中龍宮、天上凌霄殿、海外仙山等,都是為了呼應接下來要出場的人物和故事。師生共賞能強化教師的引導作用,在精讀深究中幫助學生更快、更準地讀懂作品,從而達到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和鑒賞品位的目的。

(三)以閱讀框架來明晰閱讀脈絡

一個故事有它的構成架構和發展順序,一本書也有它的閱讀框架和閱讀脈絡。在整本書閱讀過程中,教師可對這些框架和脈絡做適度引導,以幫助學生提高閱讀效率,提升其探究能力。教師可搭建簡易框架,讓學生體會到閱讀帶來的快樂。

以《桂花雨》引導閱讀為例。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閱讀《桂花雨》,教師可向學生推薦同一作者的另一篇文章《月光餅》。通過對兩篇文章的對比閱讀,學生會發現其中太多的共同點,如家鄉、美食、鄉情、母親等,由此延伸至作者琦君的系列作品。作品中的這些共同點連接起來就成了整本書以及整個系列的閱讀框架。學生由點及類,在修正、補充、印證中不斷提升自己的閱讀素養。

(四)以閱讀任務來驅動閱讀過程

學習階段的閱讀,都帶著一定的目的性。也就是說,閱讀過程需要以閱讀任務來驅動推進。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操作性強、難度適當、有趣好玩的閱讀任務,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

仍以《沒頭腦和不快樂》閱讀為例。教師可為學生設計閱讀任務:一是運用當前掌握的閱讀方法,用四周時間完成整本書閱讀;二是了解主人公各自的性格特點,形成閱讀感悟,以讀書報告的形式呈交;三是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一個有代表性的故事,制作成海報,并在班上分享。從課內延伸到課外的閱讀任務,會讓閱讀目標明確,著力準確,效果顯著。

四、結束語

小學生整本書閱讀,需要教師給予適當的引導與推進,從俯瞰視角進行宏觀引導,從共賞視角進行精讀深究,并搭建閱讀框架來明晰閱讀脈絡,布置閱讀任務來驅動閱讀過程。這對學生提升閱讀能力和文化素養有重要意義。

猜你喜歡
整本書教師學生
《論語》整本書閱讀
最美教師
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有效方法
低年級整本書閱讀的推進與測評
教師如何說課
“粗放式”整本書閱讀實施概要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趕不走的學生
學生寫話
學生寫的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