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中年段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2024-05-04 23:23張帆
格言·校園版 2024年9期
關鍵詞:群文議題教師應

張帆

群文閱讀作為一種新興的閱讀教學方法,在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群文閱讀教學法,將教材中相關的文本組合成群文,或將精講課文與多篇自讀文本結合起來,讓學生一起閱讀,以滿足他們的閱讀需求。本文從選擇議題、精選文本和教學策略三個方面,介紹如何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旨在為一線教師提供可操作性的新思路,以便他們能更好地開展語文閱讀教學。

一、以生為本,擴大議題范圍

教育來源于生活,又回歸于生活。在開展中年級群文閱讀時,教師選擇的議題也應該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并能夠在實際生活中得到推廣應用。例如,對中年級學生來說,同伴交往的需求在不斷增加。因此,“友情”議題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友誼的含義,從“主人翁”的角度去感受、思考并重建友誼,然后再進行群文閱讀,使語文教學更貼近學生的生活。

此外,教師還需要以生活為本,擴大議題范圍。在充分了解學生情況后,教師應在合理的范圍內選擇議題,確保議題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學習情況。例如,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的識字量有限,因此,教師應選擇具有童趣、簡單易懂的議題。而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的識字量有所增強,已經具備一定的閱讀基礎,因此,教師可以選擇偏向人文主題的議題,以實現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二、拓寬選文,注重內在關聯

確定議題后,教師需要選擇適合的文本。有時為了節省搜索文本的時間,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渠道直接輸入關鍵詞來檢索所需的文本,并進行組合。高效的群文閱讀應該是結構化和多樣化的。教師在選擇文本時,不必完全依賴互聯網,還可以借助課外書籍、報刊等來豐富文本材料。此外,所選擇的群文也不必局限于完整的文章。在充分考慮文本之間的關聯性和互文性的基礎上,教師還可以利用碎片化閱讀的渠道來收集片段文本。從結構主義的角度來分析,文本的結構并不是固定不變的。教師在選擇文本時,可以不局限于一種結構,還可以選擇具有相似表達方式和行文方式的文本,以便學生在閱讀中更容易發現文本之間的聯系,激發其閱讀和探究興趣。

三、注重策略,優化教學設計

(一)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經常出現教師過分主導、沒有有效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情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應積極摸索群文閱讀教學方式,給予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首先,教師可以使用多種導入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以“花”為議題進行古詩詞群文閱讀時,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閱讀古詩詞,然后通過播放中央電視臺《中國古詩詞大會》中的“飛花令”,讓學生感受古詩詞中“花”的意象。又如在童話故事類的群文閱讀中,教師先引入經典童話故事,讓學生猜一猜這是哪一篇童話故事,喚醒學生對童話故事的記憶。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回憶自己一、二年級學習過的童話故事,回憶文章中角色的形象,為本次群文閱讀奠定基礎。其次,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在進行群文閱讀教學時,教師應根據學生具體情況進行教學活動。對于性格內向的學生,教師應多鼓勵和引導;對于閱讀困難的學生,教師應給予適當的幫助。最后,教師應給予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在課堂中,教師不僅僅要解釋段落的含義,精講字詞,還要通過問題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閱讀,讓學生的思考代替教師的講解,實現真正的閱讀。

(二)掌握群文閱讀策略

在群文閱讀課堂中,教師應該將自己掌握的有效閱讀策略傳授給學生,例如使用求同法、整合法、比異法,或者精讀法、略讀法、默讀法、跳讀法等。通過這些策略,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文章的主旨,并縮短閱讀時間。以部編版中年級閱讀策略單元為例,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閱讀策略是“預測”。教學目標是:邊閱讀邊預測,學習預測的基本方法,并嘗試續寫故事。只要學生能夠達到前兩個目標,就能夠具備續編故事的能力。因此,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掌握預測的方法”。教師可以讓學生精讀課文《總也到不了的老屋》,并在理解文本內容的基礎上大膽預測并猜想。學生可以根據文本中的線索進行猜測。教師在此過程中只需要觀察學生猜測的方向是否正確。然后,教師引導學生借助教材中旁批給出的預測線索,解答課后習題。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可以初步掌握預測的方法。接下來,教師可以以“預測的奧秘”為議題,將課外文本《田鼠太太的項鏈》(方軼群)和《不留余地的狼》(陳倉)與課內文本組成群文,讓學生利用自己學習過的預測方法閱讀這兩篇文章,并在閱讀實踐與體驗中熟練掌握本議題的閱讀策略。

四、加強反饋,實施多元評價

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它能夠有效反饋教學情況。因此,教師需要系統地、科學地運用評價體系來指導群文閱讀教學。

首先,評價標準應該多元化。在群文閱讀的課堂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是否擴展了知識、提升了思維、鍛煉了語用能力、養成了閱讀習慣,還要將這些內容作為評價的要素,通過評價幫助學生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例如,當學生朗讀課文表現出豐富的情感時,教師可以評價說:“通過你的聲音,我好像聽到了作者的心聲?!碑攲W生認真傾聽并重復老師或同學的話時,教師可以評價說:“你聽得很仔細,上課注意力很集中?!碑攲W生主動分享自己的觀點,但聲音很小時,教師可以評價說:“你的想法很獨特,如果聲音大一些就更好了?!笔褂枚嘣u價標準,可以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其次,評價主體應該多元化。學生學習的評價不能只由教師一人主導。為了讓評價內容更加客觀,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評價主體性。例如,在完成任務后,學生可以先進行自我評價,然后進行互評,最后由教師進行總體評價。教師可以肯定學生們表現出色的地方,并鼓勵他們改進表現不足的地方。

再次,評價的類型多元化。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進行結果性評價,還應該增加過程性評價,及時對學生的閱讀表現進行評價。對于表現優異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予表揚,并提出合適的優化策略,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此外,教師還可以將學生一段時間內的學習情況與閱讀評價表結合,總結學生的學習情況,并追蹤其學習過程。最后,在學期結束后,教師對評價結果進行匯總,以了解學生的階段性表現。

最后,評價方式多元化。除了傳統的書面評價與口頭評價,教師還可在學習群與家長群中匯報學習情況,或者在公眾賬號中上傳學生的讀書小報,讓更多的人看到學生的學習成果。這些多元的評價方式也有利于提升學生群文閱讀的興趣。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研究了小學語文中年級群文閱讀教學,以教材為基礎,涉及議題的確定、文本的選擇、教學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旨在探索群文閱讀這種新的教學方式。群文閱讀教學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還可以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優化教學方法。對于課堂建構而言,群文閱讀教學有助于從傳統的灌輸式教學轉變為探索性教學,豐富一線教師的閱讀教學體驗,為構建中年級閱讀課堂提供借鑒。

猜你喜歡
群文議題教師應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例談群文閱讀中議題的確定
談以生為本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語文教師應具備的“文本素質”
初中群文閱讀的文本選擇及組織
科學議題歡迎君子之爭
群文活動
小學低年級教師應處理好的幾種關系
API China & PHARMPACK & SINOPHEX關注制藥企業環保議題
例談群文閱讀教學的議題把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