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背景下江西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建設研究
——以南豐縣融媒體中心為例

2024-05-06 21:15殷俊杰
西部廣播電視 2024年2期
關鍵詞:中心內容用戶

殷俊杰

(作者單位:贛南師范大學)

2020年底,《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明確提出,“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實施全媒體傳播工程,做強新型主流媒體,建強用好縣級融媒體中心”。2022年,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近年來,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為高質量建設縣級融媒體中心創造了良好的機遇。各地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持續推進,各地都在因地制宜探索符合自身實際的建設路徑,力求將黨的聲音更好地傳遞給群眾。但當前,仍有部分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處在一定的困境中,存在經濟效益低、設備技術落后、人才短缺等問題。

1 鄉村振興背景下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必要性

1.1 縣級融媒體中心是貫徹鄉村振興戰略的有力保障

縣級融媒體中心是加速鄉村振興戰略進程、建設美麗鄉村、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一方面,縣級融媒體中心作為基層主流媒體,更貼近基層群眾,具有天然的地域優勢,其所具備的公信力能夠使鄉村振興相關的信息更容易被群眾所接受認可,從而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信息傳播的有力保障。另一方面,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也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之一,縣級融媒體中心能夠借助自身資源并結合地域優勢特點,生發出一系列提高農民經濟效益的新思路。同時,縣級融媒體中心也可以通過自身的傳播力,向農民宣傳黨的理論,對農業農村相關政策進行解讀,服務群眾,提升農民知識素養,有利于鄉村治理,建設美麗鄉村[1]。

1.2 縣級融媒中心是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的重要平臺

作為權威的基層媒體,縣級融媒體中心可以深入一線,把服務延伸到基層,把問題解決在基層。通過近距離與農民交流互動,縣級融媒體中心能了解基層民眾的所需所盼,及時發布相關信息,使農民能夠了解到與自己息息相關的農業政策和農村新聞。

2 鄉村振興背景下江西縣級融媒體中心發展的優勢與不足

2.1 發展優勢

縣級融媒體中心在發展過程中,堅持移動優先發展戰略,積極將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聯合起來進行探索發展,一改過去一次性開發制作的方法,對新聞進行多平臺、多方式傳播,集廣播、電視、微博、微信、新聞客戶端之力,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結合,廣泛傳播新聞信息,逐漸打造出了一個多媒介全方位新聞發布平臺,使新聞信息移動化、視頻化,最大限度增強了用戶的體驗感。

2.1.1 與權威部門溝通合作密切

當前,各地縣級融媒體中心已建立起與縣域各部門、各戰線新聞輿論工作隊伍協同工作的長效機制和矩陣式組織架構,將地方政務、服務、特色文旅活動融入其新媒體平臺建設當中[2]。這一優勢,拓寬了民眾辦事渠道,極大提高了基層單位辦事效率,利用自身的優勢結合權威部門為鄉村振興服務。

南豐縣融媒體中心自成立以來,充分利用融合媒體在線上發展的優勢,尤其是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利用線上宣傳與直播帶貨等方式,推銷當地滯銷的特產。由政府牽頭,進行了縣長帶貨直播,幫助當地果農賣出了滯銷的5 000多千克蜜橘。同時,融媒體中心也積極與社會接軌,融合社會經濟資源,與當地政府和商家策劃了一系列的便民消費活動,如“國安夜市與你共嬋娟”主題活動以及各景區活動共計120余次,為帶動社會經濟效益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2.1.2 傳播內容與鄉村結合度較高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推進,縣級融媒體中心承擔起了打通基層傳播“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任務,其傳播內容與推動鄉村建設有著直接的聯系,是鄉村振興重要的媒體支撐。

各地縣級融媒體都利用媒體自身傳播內容的優勢,深入鄉村一線,講述鄉村故事,報道鄉村生活,主動承擔起鄉村振興中的文化傳播使命,做鄉村文化振興的推動者與建設者,在鄉村振興的宣傳推廣中,賦予更多的文化內涵[3]。分析南豐縣融媒體中心的微信公眾號“南豐發布”可發現,融媒體中心傳播的內容與鄉村結合度高,經常發布農業農村的相關政策;同時,融媒體中心對基層村鎮治理經驗進行了大量報道宣傳,如《白舍鎮:“一支隊伍管執法”破解基層執法治理難題》《傅坊鄉:大力發展水稻產業穩糧產促振興》等。

2.2 發展短板

縣級融媒體中心經過幾年的探索發展,找到了符合自身實際的發展路徑,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但由于自身資源和體量的限制,縣級融媒體中心仍在人才隊伍、平臺內容以及傳播機制等方面存在不足,限制了其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提高。

2.2.1 人才資源短缺

由于縣級融媒體中心社會地位和經濟收入不占優勢,人才資源不足一直都是限制縣級融媒體中心發展的一大原因。尤其是在鄉村振興背景下,融媒體中心人才隊伍在“三農”(農業、農村、農民)方面的專業性也無法確保。

2.2.2 傳播內容與形式同質化

當前,有部分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傳播內容依賴上級媒體,表現形式較為單一,缺乏創新性,導致信息和傳播方式同質化嚴重,“造血”能力還有待提升。雖然部分縣級融媒體中心搭建出了屬于自己的融媒體矩陣,但是依然存在不同平臺新聞資源照搬的問題,如將電視新聞中的文稿照搬到微信公眾號等平臺,這樣難以彰顯自身特色,很難進一步貼近群眾,也極大程度地阻礙了融媒體中心的多方位傳播和發展[4]。

2.2.3 缺乏與用戶的互動交流

當前,由于縣級融媒體中心運營的新媒體賬號較多,用戶評論較為分散,又因縣級融媒體中心人員不足等因素,出現了與用戶互動交流不足的情況。南豐縣融媒體中心自組建完成以來廣泛布局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等多個平臺。在研究中發現,南豐縣融媒體中心運營的抖音號雖在各個視頻下開通了評論功能,但對于用戶評論的回復率并不高,更多是各用戶之間互相交流,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缺乏與用戶的互動交流的情況。

3 鄉村振興背景下江西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路徑

3.1 始終堅定“人民至上”的媒體立場,增強輿論引導力

在推進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進程中,始終堅定“人民至上”的媒體立場,要把引導和服務結合起來,通過宣傳報道,豐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的精神力量,滿足人民的精神需求。

首先,在發展過程中,縣級融媒體中心要引領人民群眾接受正確的價值觀,時刻把握好輿論的方向,做好聯結黨和人民群眾的“橋梁”,使縣級融媒體中心成為人民群眾與黨和政府溝通交流的文化平臺。因此,縣級融媒體中心需要明確政治定位,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好輿論的引導,及時回應人民關心的問題。

其次,在內容建設方面,縣級融媒體中心要緊抓“人民至上”這一根本,在傳播實踐中要明確每個階段的工作重心,真正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將主流價值觀念傳播到群眾心中。在當下,應該主動滿足在鄉村振興背景下人民群眾的需求,加強對于“三農”相關的政策的報道。對于民眾關心的農業農村問題進行更加細致的解讀,及時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5]。

3.2 “育引留用”,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對于縣級融媒體中心來說,想要壯大人才隊伍,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首先是“育才”??h級融媒體中心對于在崗人員,可以定時地進行人才培養,對現有的采編播人員進行聯合培訓。同時,加強與兄弟單位的溝通交流,將現有人才“送出去”,學習新理念、新技能,提高他們的采編與融媒體運營的能力[6]。

其次是“引才”,縣級融媒體中心在“引進來”的過程中,可以通過開通人才綠色通道的方式引進人才,將一些優秀的專業人才通過專用渠道納入編制。同時,還可以與專業院校進行密切合作,進行多點對接,將校園內的優質專業人才引入單位實習,為縣級融媒體中心注入新鮮血液。尤其是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縣級融媒體中心在引進人才時更要吸納一批對于“三農”問題有深刻見解的人才,建設出一支素質高、業務精、能力強的專業化融媒體人才隊伍,從而提升縣級融媒體中心人才的深度和廣度,提高鄉村振興系列報道內容的深度。

再次,還要注重“留才”??h級融媒體中心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可以加強對在職員工的職稱評定;同時,還可以加大人才隊伍經費補貼,提高工作人員的薪酬水平和福利待遇。以此提升人才綜合發展意識,引領人才隊伍建設。

最后,“用才”也十分關鍵??h級融媒體中心在日常工作當中應充分了解融媒體中心的人才結構和人才水平,重視人才與崗位的匹配程度,最大限度做到知人善任。

3.3 增強互聯網思維,創新傳播內容和形式

3.3.1 傳播內容多樣化

融媒體中心應繼續堅持“內容為王”,更多地報道具有針對性的新聞。在未來,縣級融媒體中心一方面可以依靠自身的傳播優勢,講好鄉村振興的故事,對先進優秀事例進行大規模的宣傳報道,在整個地區甚至周邊地區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另一方面,可以發揮本土資源優勢,根據實地情況,制作出具有特色的、貼近生活的內容,將問診、就業、病蟲害防治等內容延伸至縣融媒體中心的宣傳內容[7]。例如,南豐縣融媒體中心就可以加強對于柑橘類水果種植培育技術的報道,進一步提升縣融媒體中心在鄉村振興發展過程當中的優勢。同時,在內容方面還需要繼續保持內容的真實性,從實際出發,俯下身、沉下心,做人民的傾聽者,做政府的宣傳者,真實反映出鄉村振興過程中的問題和情況,積極宣傳鄉村振興過程中的經驗和感悟。

3.3.2 傳播形式多元化

隨著網絡的普及,大部分地區已經形成了人人有手機、村村通網絡的新格局??h級融媒體中心可以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在當地搭建更具深度的網絡媒體,利用“新聞+政務服務”的方式,為農業發展搭建新平臺,利用網絡短視頻或直播電商的形式探索出網絡助農的新模式[8]。例如,南豐縣融媒體中心可以繼續完善“新媒體+電商”的模式,將融媒體自身的傳播優勢與銷售相結合,將廣大受眾轉變為帶動鄉村經濟發展的潛在力量;還可加強與當地帶貨主播合作交流,加強對本土潛力主播的培養,創建農村電商團隊,形成老帶新的良性發展模式。

3.4 注重先進技術的運用,用技術促進發展

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全媒體融合傳播矩陣建設在技術方面仍有不足,因此,縣級融媒體在發展過程中仍需加強對于先進技術的學習和運用,力求實現科技賦能。為此,縣級融媒體中心應加強對于大數據、云計算以及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增強現實(Augmented Reality, AR)、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 VR)、混合現實(Mixed Reality,MR)等技術的使用,將自身的發布內容、傳播形式與智能技術融合,為用戶提供更加直觀、多元的體驗。例如,在節目中運用AI、AR技術,實現虛擬播報,更加準確明了地將信息傳播給用戶;同時,通過大數據、云計算技術,更加細致地了解到每個用戶喜愛的內容形式,根據不同用戶的需求,做到精準投放。

3.5 優化用戶體驗,強化互動反饋

當下,用戶不再是單純的信息接收者。在融媒體時代,受眾和融媒體中心之間是互相傳播的。用戶既能接收消息,又能夠發表自己的看法。這時,作為基層主流媒體的縣級融媒體中心,更應該注重與用戶的互動交流。

縣級融媒體中心可開通“民意熱線”等互動渠道,開辦《民意問政》等欄目,積極吸納社會的輿論,聽取用戶的建議。同時,還可以采用“專業生產內容+用戶生成內容”模式增加用戶的互動交流[9]。例如,媒體在農村地區現場報道新聞時,可以利用這一方式,讓當地村民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通過不同視角全面展現出新聞的內容。這樣不僅能使新聞報道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也能極大地增強用戶的體驗感。

4 結語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刻不容緩,縣級融媒體中心作為黨領導的基層媒體,是鄉村振興戰略宣傳的主力軍[10]。在未來的發展進程中,各地縣級融媒體中心應進一步加強對人才隊伍的建設,創新傳播形式,豐富傳播內容,力求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更好地服務用戶,提升媒體公信力、輿論引導力,在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未來的日常工作中,更好地發揮其凝聚共識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歡
中心內容用戶
剪掉和中心無關的
內容回顧溫故知新
在打造“兩個中心”中彰顯統戰擔當作為
別讓托養中心成“死亡中心”
關注用戶
主要內容
關注用戶
關注用戶
北上廣操心“副中心”
如何獲取一億海外用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