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入新課程理念 創設習作評改“一線”
——以六年級《我的拿手好戲》習作評改教學為例

2024-05-06 21:47深圳市錦田小學
師道(教研) 2024年2期
關鍵詞:量規新課程習作

文/深圳市錦田小學 袁 杭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提出了五條課程基本理念,分別指向課程目標、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實施和課程評價五個領域,而這五個維度也是考量語文課堂教學關鍵的要素?;趯Α靶抡n標”中課程理念的追問與反思,嘗試將其提出的一些新課程理念融入到真實的語文課堂教學當中,以六年級《我的拿手好戲》習作評改教學為例。融入新課程理念,為的是可以更好地創設習作評改的真實“一線”課堂,讓學生真實地感受作文評改的“一線”,親身參與,大膽表達與評價,勇敢嘗試互評互改,從而了解評價的角度,學會評價,接納評價,以及根據評價和量規進一步完善習作。

一、立足核心素養,優化習作評改教學環節

以六年級《我的拿手好戲》習作評改教學為例,并不同于傳統的課堂,由教師為主導,以“上帝視角”去進行作文評講,也是教師的“一言堂”,而是以學生主導,始終立足學生的“核心素養”。本課精心設計了多元互動且“逼真”的四大教學環節:一、復習導入,走進“拿手好戲”;二、講評習作,形成量規;三、小試鋒芒,習作互評;四、修改片段,再現精彩。例如,在第一個教學環節(“復習導入,走進‘拿手好戲’”),有這么一個教學片段:

“通過批閱你們的習作,老師不禁感慨,你們果真是‘文武雙全’的‘小狀元’?!倨鍟嫛瘶訕泳?,彈古箏、下圍棋、寫書法、學繪畫都成了你們的‘拿手好戲’,甚至還有‘文人墨客’仿寫古詩呢,勇氣可嘉;各項運動更是十分拿手,打籃球,踢足球,打羽毛球,練跆拳道,學舞蹈等等,同學們這堪比古代的‘武狀元’了不過,有一位同學的‘拿手好戲’著實吸引了我的眼球,所以老師在課前就迫不及待地想和大家分享了……”

而在教學的第二、三環節,則更加針對于“思維能力”和“語言運用”兩大核心素養的培養。例如,第二個環節的“講評習作,形成量規”。課堂上一再稱呼同學們為“小評委”,其實正是在創設一個“評委會現場”。正是在這么一個語境下,通過多次學生上臺展示、生生互評,多次點評他人習作,既達到了一種有效溝通。隨之推進著“形成量規”這一初步的教學目標;而在分析比較和歸納判斷所進行的現場點評,以及最后又按照一定邏輯梳理出所習得的“寫作秘訣”,甚至連評價量規也是通過師生一起歸納總結而得出的,而非教師生硬地直接給學生參照物,這更是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一種鍛煉。

而在第三環節(“小試鋒芒,習作互評”),又一次進行真實習作互評。同桌互評使學生真實交換了習作,不僅僅停留在簡單地口頭表達點評,而是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評委?!霸u委會”的情境也就由此真實生發出來。學生們開始根據上半節課的教師示范,開始自己獨立思考,親自用筆寫上旁批,不僅如此,還給予學生展示旁批、表達點評相應機會,學生自己組織語言,根據老師提供的點評語言格式,完成自我的“評委發言”。這些課堂情境的創設,其實都是為了進一步搭建語言運用的真實平臺,又在多元評價中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如果說前面三個環節實現了三大核心素養,那么第四個核心素養——審美創作其實再每一個環節都有完成。在這種習作課堂,因為創造本身就是審美創造的過程,至于習作評改,那更加需要學生進行感受、理解、欣賞、評價語言文字,所以每一個環節的點評和思考其實都意味著一次審美和鑒賞的發生。

二、汲取“學習任務群”養分,形成課堂大單元意識

“新課標”語境下,學習任務群既是課程結構,也是課程內容,作為課程結構來理解的學習任務群,需要重點把握它的整體性?!靶抡n標”雖未對學習任務群作出明確定義,但在課程理念部分強調“以學習主題為引領,以學習任務為載體,整合學習內容、情境、方法和資源等要素”。受此啟發,將新課程理念置于教學上,從學習任務群這一概念中汲取養分,小處著眼則可以從單元要素入手,單元導語入手,至少能具備整體串聯的意;如果繼續擴大,則可稱之為具備“大單元意識”?!按髥卧敝械膯卧⒎呛唵蔚恼n程中以內容劃分的單元,崔允漷教授曾指出:“單元是一種學習單位,由任務來作為驅動,圍繞目標、內容、實施與評價的完整的學習事件?!睋Q言之,以單元主題思想整合優化教學內容和教學資源,以“大任務”為統領確定教學邏輯。

《我的拿手好戲》所在單元的導語是這樣的——“借助語言文字展開想象,體會藝術之美;寫自己的拿手好戲,把重點部分寫具體”。換成大單元的眼光來看,尤其是在本單元每一節課都是有彼此之間的聯系,它們之間聯系的紐帶也就能從這兩句導語里找到答案。這也意味著這兩句導語也應是每一節課貫穿的理念,最好還能與之前的課堂發生直接或間接的聯系。以下是學生習作片段以及有著大單元意識的批注:

“我閉著眼睛,彈著吉他上的琴弦,忘記了周圍的一切,仿佛進入了了音樂的世界里, 當我彈院最后的一個音時, 臺下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寫出了自己彈吉他的獨特感受,若此處借鑒課文《月光曲》中聯想或者想象的寫作手法, 效果更佳)

果然音樂的世界總是如此相似的,立足大單元意識,回顧本單元的課文的類似片段:

“皮鞋匠靜靜地聽著。他好像面對著大海, 月亮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忽然, 海面上卷起來大風,卷起了巨浪……”(課文《月光曲》節選)

本篇學生習作僅僅是閉上雙眼沉浸在音樂的世界,若改寫,則可以模仿《月光曲》的寫法,不僅僅是粗略地寫,而是能像皮鞋匠一樣,根據音樂的節奏聯想到大海的不同場景。借此機會,遷移到小作者的習作中去,則可以利用聯想把自己真正的獨特感受落到實處,寫得更加具體可感以及充滿個性化審美特點。

三、善用過程性評價,創設習作評改“一線”

課堂教學評價也是過程性評價的主渠道,過程性評價側重于語文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并且需要“廣泛收集課堂關鍵表現、典型作業和階段性測試等數據,體現多元主體、多種方式的特點。以本節習作課為例,善用過程性評價對于創設真實的作文評改“一線”的真實情境至關重要。通過互評方式和星級點評,廣泛收集學生的習作作業,挑選出適合評改教學的典型習作,這對于課堂教學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以及增強每一位同學的課堂參與感都有著重要意義。注重“教一學一評”一體化的意識,科學選擇評價方式,合理使用評價工具”。于是,在小組匯報展示之前就設計好評價量表,引導學生合理使用這一評價工具,以下是習作評價量規表中的幾大要素:

一、主題鮮明,詳略得當(能點明“拿手好戲”是什么;詳略處理得當,突出重點);

二、多角度描寫(正側面描寫相結合;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等進行描寫)

三、善用修辭,感受獨特(活用比喻、擬人、夸張等多種修辭;寫出了自己獨特的感受);

四、書寫、語言格式等(書寫工整,語言流暢;格式規范,頁面整潔);

五、讀者感受(能引發讀者興趣,受到讀者喜愛)。

但在本堂課中,評價量規雖然是提前設計好的,但沒有選擇直接出示,而是在第二個教學環節(講評習作,形成量規)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歸納出本篇習作的評價量規,最后把五大要素以補充完善的形式出現。如此一來,量規相當于是“小評委”們自己制定的規則,教師起到的只是一個引導和組織課堂的作用,真正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也是把課堂創設成評改“一線”的關鍵一步。出示評價量規后,相當于評價有了依據,“小評委”才會在評價時有據可循。同時,讓學生們交換習作,親自寫旁批,這也是模仿老師的一種評改行為??此朴须y度,但實際上在這樣學生充當小評委互評互改改的熱烈氛圍中,學生的畏難情緒會大大降低。另外,在第二個教學環節,講評了習作,形成了量規,同時老師又做出了旁批的示范,所以到了第三個教學環節(“小試鋒芒,習作互評”)也并非難事了。況且出示評價量規,以及評級規則,仿佛是真正賦予了學生們評委的權利,而非簡單冠以“評委”的頭銜??此茻o足輕重的一紙量規,它的生成對過程性評價有著重要意義,對于“一線”習作課堂也功不可沒。

不過,在評價的過程中依然要注意觀察小組成員的分工方式、討論程序和對不同意見的處理,借助評價引導學生反思學習過程,組織學生互相評價時,教師要對同伴評價進行再評價,提出指導意見,引導學生內化評價標準、把握評價尺度,在評價中學會評價。

語文的習作課堂將新課程理念巧妙融入,創設出了以學生為主體,學生參與度高、積極性強、體驗感真實的作文評改“一線”,效果十分顯著。在日常語文教學中,融入新課程理念同樣也能讓我們的課堂發生奇妙的“物理反應”。通過立足核心素養來確定教學目標,基于學習任務群來選擇教學內容,以整體的大單元意識串聯;同時依托學習情境來設計教學活動,聚焦學習過程來實施教學評價。如此一來,每一次語文課堂都將會逐漸打造成學生親身參與、積極投入、體驗感真實的“一線”課堂。

猜你喜歡
量規新課程習作
師生共同制定評分量規——基于文獻與實踐
2021聚焦新課程 專注新高考 歡迎訂閱全新《新高考》
體育學習評價量規的研究
發揮自制教具在初中數學新課程實施中的作用
淺談評價量規在音樂翻轉課堂中的作用
我區初中化學新課程實施中典型問題的思考
習作展示
量規檢定和使用過程中相關問題探討
高中體育新課程實施“碰壁點拔”式教學模式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