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老城區”勞動教育的實踐探索

2024-05-06 21:47廣州市海珠區大元帥府小學李穎致
師道(教研) 2024年2期
關鍵詞:五育勞動育人

文/廣州市海珠區大元帥府小學 李穎致

《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中明確了新時代的勞動教育具有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綜合育人價值。大元帥府小學以五育融合為主線,聚焦勞動素養培養,通過育人模型建構與實踐,探索了新時代勞動教育的可行路徑。

一、構建:五育融合的老城區勞動育人模型

學校堅持五育融合為主線的勞動教育取向,聚焦勞動素養培養,根據新時代育人要求,立足老城區勞動教育現實條件、學校辦學特色,基于學生學習生活、社會生活的實際場景和實際需求,整體構建“五維三徑一聚焦”勞動育人行動模型。該模型把“以勞養德、以勞健體、以勞增智、以勞育美、以勞健心”五維度育人目標聚焦于學生的勞動素養培養中,力求“融合”各類影響勞動教育的要素,通過“開拓勞動教育實踐空間、組建校本特色勞動課程、協同多方共同參與”這三個途徑實施教育過程。

二、探尋:勞動育人的實現路徑

(一)組建“篤行勞動”課程群

1.基礎課程:校園服務勞動、家庭自理勞動、社會公益勞動。學校充分發揮勞動課程建設和基地建設的效用,把校園勞動分為校務勞動和班務勞動。組織開展日常的班級清潔衛生、每月一次的大掃除、美化校園行動、各項校園服務以及“帥府田園”基地勞動,在以學校為主導的勞動教育中滲透勞動技能的教學與實踐。學校制定各年級家務勞動清單及其對應的勞動評價表,開展“藏寶大師”“尋味達人”“整潔巧手”等系列活動,讓學生在收納清洗、烹飪煮食等勞動體驗中獲得生活技能,養成良好的勞動自理習慣和品格,從小樹立家庭小主人意識,提高家庭責任感。聯合街道、福利機構等社會資源,深入社區開展社區公益勞動和志愿服務。

2.拓展課程:“帥府田園”課程組、“珠島尋根”課程組。(1)“帥府田園”課程組。利用每周一節勞動課和綜合實踐活動課,把種養勞動與中國傳統節氣活動相結合,開展跨學科融合課程“樂享春耕”“趣味夏耘”“炫彩秋色”和“水仙冬韻”的學習。(2)“珠島尋根”勞動課程組。帥府課程,與大元帥府紀念館開展館校合作,組織“帥府手作”“帥府傳奇”“帥府尋味”項目學習。農大課程,聘請仲愷農業技術工程大學師生作為校外輔導員,開展“農大種養”“農大食育”項目學習。非遺課程,特聘各項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進校,帶領“小徒弟”們,開展“多姿廣彩”“羊城古仔”“粵韻歌謠”項目學習。

(二)開拓立體化勞動空間

學校充分利用校園零碎邊角位置,如樓道盡頭或樓頂、課室飄窗或立面,進行蠶蝶養殖、無土水培等,放置各種植物種子、植物標本展示箱,定期更新種養知識報,勞動知識宣傳,打造“立起來的田園”。家庭場域的勞動教育有利于固化勞動習慣。學校德育處根據各年段學生的特點,結合學校勞動教育的內容布置相應的勞動作業,將校家協同育人作用最大化。學校與周邊實踐基地,建立共建關系,讓學生研究不同現實生活場景中的勞動學習問題。

(三)協調多方共同育人

在勞動教育中,學校起“主導”作用,負責整體規劃勞動教育系統,策劃統籌學生各項教育活動,同時進行勞動師資培訓、課題研究、課程研發、基地開辟等,切實推進勞動教育開展。家庭承擔“主場”角色,家庭密切配合學校,積極參與到學生的勞動教育實踐中,輔導、評價學生勞動教育的過程,搜集勞動教育的素材和成果,習得生活技能。社會是勞動教育的“支撐”要素,為學校提供特定的勞動教育實踐空間,滿足新時代多元的勞動教育實踐需求,打開學生對新型勞動的認知。

三、構建立體評價助力全面發展

1.基于勞動素養,設計一體評價。勞動素養是勞動教育融合五育的重要體現。勞動課程評價以勞動素養為主線,根據各學段學生勞動素養發展的要求,對應各學段課程銜接,設計有層次、有梯度,有德智體美“四育”具體測評點的一體化評價,提升評價的科學性、系統性和可觀測性。

2.基于實踐取向,實施多元評價。五育融合的勞動教育凸顯學習的實踐性,評價方式上,采取學習實踐的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方式,將“教—學—評”一體化貫穿始終,保持教、學、評同步連動。設計建立《篤行勞動護照》,讓學生收集勞動體驗、勞動成果、勞動學分,既注重過程激勵與學習資料歸集,也注重實踐過程的統計與分析,促使學生對學習過程進行積極反思和總結,促進學生整體素養的提升。

猜你喜歡
五育勞動育人
五育并舉,協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堅持五育并舉,引領學校未來發展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五育并舉 德潤童心
快樂勞動 幸福成長
“五育并舉”下家校社資源整合的價值意義
熱愛勞動
拍下自己勞動的美(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