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職學生合唱藝術中的聲音訓練技巧研究

2024-05-06 21:47廣州市增城區東方職業技術學校馬耀宗
師道(教研) 2024年2期
關鍵詞:眉心合唱團音色

文/廣州市增城區東方職業技術學校 馬耀宗

一、培養正確的演唱姿勢

首先,要端正身體站姿。歌唱者要使身體處于自然放松狀態,兩足前后適度地分開站立,身體重心可以在前腳,兩腿自然伸直,稍微收腹,自然挺胸,上下體位保持適度,均勻,頭部擺正,兩眼平視,下巴稍回收,整個身體站姿自然挺立。其次,要注意演唱時身體的平穩。演唱時應注意避免出現呆板、矯揉造作等姿勢。譬如出現抬肩、握拳、腳與手隨之拍擊等不自然的怪相行為,這不僅在觀眾觀看的角度上出現違和感,也會使團體發聲產生變調等缺陷。從整體上看,坐位演唱不如站立演唱時呼吸流暢,因此,在無特殊條件下合唱團的訓練通常以站姿為主,注重站姿的訓練。只有演唱姿勢正確了,才能為后續聲音的訓練奠定基礎。從這方面來說,教師不能忽視演唱姿勢的訓練,合唱隊員平時也要嚴格按老師的要求進行訓練,養成正確的演唱姿勢。

二、培養良好的呼吸習慣

歌唱呼吸是聲樂藝術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直接關系演唱者聲音質量的好壞。因此,在合唱排練時,必須按演唱時的氣息要求反復加強訓練。一般而言,合唱隊在日常訓練中,常常以吸氣為起點,致力于創造出歌曲所要表達的相同或相似的情感。通過吸氣過程,能夠刺激口腔、胸腔、頭腔等歌唱部位的張開,激發歌唱欲望,同時也能夠深層地觸動歌唱者對情緒的記憶和感受,從而引發情緒動作和表情動作的產生,情感意識也得到增強,為歌唱情感的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因此,在合唱呼吸訓練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加強吸氣練習,提高學生吸氣運用能力和技巧,使歌唱獲得更好的藝術效果。在訓練的技巧上,主要是通過恰當運用鼻子、胸腔和腹腔,根據演唱歌曲的情感來協調氣息的運用。

三、培養良好的發聲狀態

良好的發聲狀態是音色的保證。為了實現音色的一致性,必須確保每個學生在發聲狀態上達成一致,找到“眉開眼笑鼻中空,氣息下沉到腰腹”的狀態,將氣息沉淀于丹田,從而唱出通透、干凈、飽滿的音色。在演唱過程中,對于中職學生來說,練習合唱常常會遇到高音難以唱上去,低音又下不來的情況,這實際上是由于呼吸不暢或使用不當所導致。要克服這個問題,就必須養成良好的發聲習慣,主要從腹部和面部發聲上加強訓練。首先,通過腹式呼吸練習,讓學生感受氣息下沉到腰腹部的感覺。其次,加強面部發聲的松弛訓練。唱高音時,兩顴骨要更積極開放,整個歌唱狀態要更加積極向上,興奮。

四、注重合唱共鳴的訓練

在合唱發音訓練中,需要充分運用好共鳴腔體,以達到聲音共鳴的最佳效果。在訓練技巧上,合唱共鳴練習最好是用哼唱,即用常說的“哼鳴”來練習?!昂啉Q”時,如閉口打哈欠狀態,雙唇微微閉住,口腔內越空越好。鼻、咽腔打開,把氣息的通道留得越寬越好,然后讓氣息順利經過這些通道,沿著口腔的咽壁、鼻腔壁進人頭部的蝶竇處。進入蝶竇處的感覺就是我們前額的眉心處感覺到聲音向前向上,體會到眉心在震動,從而發出較明亮集中的“哼鳴”聲音。這個發出“哼鳴”的眉心處就是我們要找的頭腔共鳴。在練習是要求合唱隊員笑肌微提,上下腭各有上提下放的感覺,雙唇和上下齒似閉似不閉,舌頭平放,當氣息通過聲門振動聲帶產生的基音出咽腔沿舌面向前移動時,軟腭和小舌有輕輕向上提的感覺,基音在口咽腔和鼻腔里同時產生共鳴,連同眉心處都有振動的感覺。這樣,共鳴腔體才能有效調動起來。我們在合唱發聲練習時,只有及時地調節各共鳴腔體,才能使合唱團音色統一、圓潤、飽滿,音色優美,色彩豐富。

五、培養聲情并茂的歌唱狀態

在中職學生合唱教學當中,教師更應該更加重視聲樂與音樂藝術的結合,讓學生通過歌唱來表達內心情感,并將這種情感傳達給觀眾,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如果一個合唱團乏對歌曲本身內涵與思想的理解和深刻把握,即使合唱團擁有卓越的歌唱技巧,那么它所呈現的合唱作品也將缺少真情實感而難以引起聽眾的共鳴,合唱作品的演繹必然有很大的局限性。正如有學者指出:“情感是演唱的靈魂。聲樂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激發學生情感,培養學生對歌曲進行全面分析,訓練學生情感積累、運用表情、情感控制等非聲音的技能”。因此,要注重學生對音樂情感的把握。教師要將歌曲背景、情感內涵向學生分析清楚,并且加強學生對歌曲情感的訓練。

猜你喜歡
眉心合唱團音色
精雕細琢的外形與音色 Bowers & Wilkins(寶華韋健)805 D4
難忘的合唱團
無題
擅長營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合唱團的那些事兒
論長笛演奏的音色變化
從輝煌到柔美——七彩音色之西方管樂篇
毛茸茸合唱團
淺談歌唱中聲音的位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