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吉:完善養老服務體系 提升為老服務品質

2024-05-06 23:00葛永波
浙江經濟 2024年2期
關鍵詞:服務設施安吉居家

文/葛永波

完善“硬件”設施、提升“軟件”支持、豐富服務內容、創新產業發展,讓老年人都能享受有保障、有質量、有活力的美好生活

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安吉加快建成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發展的基本養老服務體系,逐步明確服務對象、服務內容、服務標準,不斷健全服務供給、服務保障、服務監管,持續提升養老機構專業運營水平和服務保障能力,讓老年人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形成了“居家+社區機構+智慧養老”的家門口幸福養老模式。

養老服務現狀及特點

2023年,安吉戶籍人口47.54萬人,60周歲以上戶籍老人13.14萬人,占戶籍人口的27.6%;65歲及以上老人9.44萬人,占比達19.9%;80歲及以上老人1.62萬人,占比達3.4%。從人口結構變化看,安吉人口發展進入深度轉型階段,老齡化、高齡化速度進一步加快,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數量明顯增加,養老服務需求相應增大。

養老機構收養人數呈現先升后降特點。截至2023年底,全縣實際運營養老機構共19家,形成以縣社會福利中心為示范引領,各鄉鎮(街道)敬老院合理布局,民辦機構積極參與的三位一體發展格局,其中,公建公營1家,公建民營6家,民營12家;擁有從業人員214人,其中,持證護理員113人,醫護人員101人。2013年以來,全縣養老機構床位數及收養老年人呈現先升后降態勢。2013年末,全縣養老機構19家,擁有床位數2555床,收養老年人1018人。2019年末,全縣養老機構、床位數及收養老年人分別上升到22家、5076床和1566人。由于三年疫情的嚴重影響,2023年機構收養老人直接下降到626人,相當于2019年的40%。

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成為主要養老模式。全縣已建設鄉鎮(街道)示范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6家,村(社)級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212家,醫養結合型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試點2家,實施“專業老年食堂+區域集中配送”158家,初步形成“居家+社區機構+智慧養老”家門口養老模式。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主要提供生活服務、康復護理服務、托養服務、家庭支持服務、社會工作與心理疏導服務、康復輔助器具租賃等6大服務功能。目前,全縣99.5%的老年人實行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僅0.5%的老年人實行機構養老,平均年齡在80歲以上(除極個別失智年輕人外),且大部分為失能、失智或半失能狀態人員,家中子女因工作原因無法照料或無能力照料。

養老服務保障機制不斷加強。出臺《安吉縣“十四五”養老服務設施專項規劃》,統籌協調安吉養老服務設施布局與人口發展、國土空間規劃的關系,落實養老服務設施用地。印發加快建設基本養老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加快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優化獎補政策,調整機構床位運營、服務照料中心運營、居家養老上門服務、老年食堂運營等補貼,支持養老服務機構提供基本養老服務,支持物業服務企業提供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提供護理專業大學生就業、一線崗位專項津貼。建立基本養老服務經費保障機制,按照養老領域資金分擔支出責任,統籌保障基本養老服務。建立安吉戶籍老人高齡津貼和長壽保健補助金制度,落實養老服務“愛心卡”制度,推進老年人社會保障卡“一卡通”建設,制定發布老年人“一卡通”服務清單。

聚焦養老服務需解決的核心問題

近年來,安吉人口出生率持續下降,從2017年的11.1‰下降到2023年的5.2‰,同時,全縣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數較2013年增加8.8個百分點。隨著人口高峰的結束、年輕人生育觀念的轉變,全縣人口老齡化現象愈加突出。根據公安部門的數據,未來5年,安吉平均每年有1萬人進入老齡階段。

問題一:養老機構如何更好地運作。一是收養老人數逐年下降,從2019開始,收養老人數呈現明顯下降趨勢,機構收養老年人比例從2019年的1.46%下降到2023年的0.22%;二是照護成本逐年提高,2023年,全縣養老服務機構預估虧損8家,其中,安吉縣社會福利中心收入454萬元,各類支出693萬元,虧損達239萬元;三是機構入住率有待提高,浙江省養老機構平均入住率42%,安吉縣內正常運營的養老機構平均入住率43.8%,其中,入住率最低的機構僅4.17%;四是智慧養老水平有待提升,試點建設的“智慧養老院”(安心養)應用仍需改進提升,養老服務業務系統體驗一般,基礎數據的維護和分析能力尚淺。

問題二:居家養老如何更好地服務。一是養老服務設施相對落后,居家養老服務設施普遍功能不齊全,基本面積不達標,全縣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212家,僅127家達到A級;二是養老服務隊伍水平不足,鄉鎮(街道)和村(社)的養老服務工作人員數量不足,委培和引進的大學生留不住,醫療機構醫護人員參與養老服務的積極性不高;三是養老資源整合力度不夠,居家養老服務設施與醫療設施、文化娛樂等公共設施未統一布局,養老服務沒有充分利用共享資源,農村養老工作的整合相對困難。

下一步思路

2024年,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持續推進公共服務“七優享”,而老有康養是“七優享”工程之一。安吉要進一步加強在老年領域醫、食、住、行建設,讓老年人都能享受有保障、有質量、有活力的美好生活。

完善“硬件”設施。一是推進養老機構提升工程,推進鄉鎮敬老院改造提升,開展服務質量檢查和整改提升,出臺民辦養老機構整治行動方案,提升機構設施和服務能力達到城市水平,實現2A級以上全覆蓋;二是完善居家養老服務設施,編制縣主城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規劃,實施居家養老服務設施改造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實現到2025年,城市社區(村改居)照料中心全部達到300平方米以上,其中,1000平方米以上的10個,在2個鄉鎮建設運營3000平方米以上為老服務綜合體,同時,大力推進農村老年公寓和共享食堂建設;三是加快養老民生項目建設,加強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和多功能融合場景建設,全力推進省級重大項目云安里綜合為老中心建設,專班化推進中心裝修工程和社會化運營,完成社區照料、健康管理、老年活動、老年學習、配套服務(托幼)、配套商業(銀發經濟)等功能布局。

提升“軟件”支持。一是增強數智支持,迭代升級“安心養”應用,與社??ā耙婚_通”應用相結合,加快“愛心卡”管理系統建設,先行用于養老服務補貼、家庭養老床位、助餐等服務場景;二是強化技術供給,迭代老年人“精準畫像”,完善“以需定供”養老服務支持系統,到2027年,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占比達65%,每萬老年人口擁有持證養老護理員數達32人;三是加強隊伍建設,建立縣、鄉鎮(街道)、村(社)三級家門口養老服務工作保障機制,運用人才政策,計劃每年招募專業大學生100名。

豐富服務內容。一是做大品牌效應,發揮養老服務品牌引領帶動作用,培育助餐、助浴、認知障礙照護等品牌項目,將“幸福養”工程打造成縣域服務品牌;二是完善助餐體系,結合“愛心卡”項目,建立助餐服務管理業務系統,提升鄉鎮(街道)老年食堂配送覆蓋能力,引進社會餐飲企業參與,形成規模和品牌效應;三是推動醫康養結合,推進縣福利中心公建民營改革,由專業品牌養老服務企業運營,實現醫康養結合發展。各鄉鎮(街道)衛生院與示范型服務中心聯合開展老年人健康康復服務,實現鄉鎮(街道)康養聯合全覆蓋。

創新產業發展。一是促進鄉村振興,探索大余村生態康養產業發展新路徑,深化與上海長三角區域養老服務促進中心合作,推進長三角養老一體化服務,結合鄉村旅游,將現有民宿打造成長三角康養基地;二是提升城市能力,建立以高端養老服務機構為代表的多元化機制,培育個性化、高品質的中高端養老服務項目,滿足多樣性的養老需求;三是助力共同富裕,探索完善以白楊村為典型的農村互助養老新模式,減輕農村家庭養老負擔,強化村集體主體責任,推進農村幸福公寓、健康食堂、老齡學堂融合建設,集成農村各零散養老產業協同發展,拓寬共同富裕路徑。

猜你喜歡
服務設施安吉居家
民政部等16部門:到2025年村級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超80%
《居家》
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撐起一把保護綠傘
居家好物,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小丑拉繩
看到了什么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基于實效性的社區居住服務設施統籌研究
論高速公路收費服務水平的提高和收費服務設施的完善
安吉博物志最美不過長知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