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寫作興趣培養策略

2024-05-06 20:45劉水秀
天津教育·中 2024年3期
關鍵詞:作文教師教學

劉水秀

山東省青島市城陽第六中學

新一輪課程改革快速推進,初中語文教師也認識到了語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原有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應新的教育需要,無法培養學生素養,阻礙了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所以,語文教師急需探尋有效的教學方法,通過對學生作文學習興趣的培養達到寫作教學的目的,解決當前學生寫作困難的問題,使作文教學更具有實用性,切實滿足學生需要,為寫作教學增添色彩。

一、寫作興趣的重要性

在語文課堂上,寫作教學一直是一個“老大難”問題。很長一段時間,語文教育界專家學者在提高作文教學質量方面做出不懈的理論探索和實踐研究,推出一系列作文教學改革的方案,如讀寫結合、以讀促寫、生活化寫作、活動寫作等,然而,并未形成普及性的寫作教學模式,作文教學仍然處于高投入、低產出的低效局面。心理學認為,興趣可以直接促進人們智力的發揮和學習效率的提高,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泰勒在《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中也提出“教育是涉及學生自身積極努力的過程,因此教育目標的重要基礎是學生的興趣”。中學語文作文教學或許可以從“樂之”這一角度進行探索。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消除對寫作的恐懼心理,勇于嘗試,樂于寫作。從年齡階段來說,初中生正處于心理發展的青春期階段,是自我全面發展的關鍵時期,生理和心理發展迅速,結合這一時期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和認知特性,可以對初中生寫作興趣的激發進行研究,以提升中學語文課堂寫作教學效果。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寫作興趣培養現狀

初中生對寫作存在心理誤區,受畏難情緒的影響,他們將寫作過程看作一項艱巨的任務,在其中沒有進行個體的實際表達,為了高分不斷地去迎合教師的標準,呈現“虛情假意”的作文,作文形式和內容都缺乏新意,似乎幾種好的素材融入作文中就能獲得較好的成績,這樣的“投機取巧”違背了寫作教學的初衷,阻礙了學生寫作能力的發展。同時,為了讓學生能夠有一個不錯的成績,教師在教學時忽略了學生的個性表達,讓學生大量背誦精美的素材,強調意義深遠的事件,忽略了生活的本真,導致寫作充滿花里胡哨的堆砌,使學生最終失去自主表達的意愿,對作文學習也失去了最初的本心,只能成為寫作的“套中人”。

三、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寫作興趣低下的原因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對寫作缺乏興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傳統教學模式注重知識灌輸,強調內容傳授,而忽視學生的主動參與和創造力培養,這種模式限制了學生對寫作過程的深入思考和積極探索,導致他們對寫作失去興趣。其次,學生面臨著寫作難度大、技巧不足等問題。缺乏系統性的寫作指導,學生在寫作時常感困惑。由于缺乏相關技巧和經驗,他們往往厭倦寫作。最后,家長和社會對學生成績的過分關注也是導致學生對寫作缺乏興趣的原因之一。在當前的教育環境下,成績被看作評價學生能力的唯一標準,學生注重結果而忽視寫作過程的樂趣和獨立思考。為了激發學生對寫作的興趣,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提供更多寫作機會,培養他們的寫作技巧。另外,改變家長和社會的評價觀念,鼓勵學生享受思考和創造的樂趣,將寫作視為表達思想感情的重要方式。這樣的綜合措施才能有效激發學生對寫作的興趣,使他們積極參與寫作活動。

四、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策略

(一)從學生角度

1.留心生活,積累寫作素材。

學生怕寫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沒有東西可寫。當自身的原始素材積累起來,寫作難度便會降低。學生平時對生活中的美好和瞬間感悟沒有良好的積累習慣,難以發現身邊的素材。因而留心生活、感悟生活,做細心的觀察者對寫作幫助很大,在對生活的留意中,寫作的靈感和沖動可以幫助學生積累點滴的寫作素材。

2.大量閱讀,豐富寫作底蘊。

寫作的輸出還有賴于閱讀的輸入。學生閱讀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是課內教材,二是課外讀物。課內教材選取的是流傳至今的經典作品,具有豐厚的文學性和藝術性,學生可以從中吸收很多寫作方法和技巧;課外閱讀,如部編版教材推薦的十二部必讀名著經典和二十四部選讀作品,都很好地開闊了學生的眼界,對于其文風文筆的培養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3.勤于練筆,掌握寫作技巧。

在充分的素材積累與大量的閱讀過程中,初中生受到生活美與文學美兩個方面的熏陶,由生活產生的審美感受借由文學的筆法描繪而來。作文貴在多寫,古今中外的大文豪何嘗不是從大量的寫作中逐漸掌握寫作技法,提高寫作水平。教師要提倡學生寫日記和隨筆,在平時養成練筆的習慣。

4.習慣養成,培養寫作情感。

寫作習慣的養成也需要學生具備較好的寫作能力,只有寫出好的文章,才可以體會到寫作帶來的成就感和收獲感,這也是形成寫作興趣的關鍵因素。而關于如何提高自身寫作能力,學生應通過堅持寫日記或周記、讀完一本好書后撰寫讀書筆記等形式,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在日復一日的練習中,將寫作變成一種生活方式,對寫作產生積極的情感,使寫作與生活融為一體,如此才能達到“下筆如有神”的效果。寫作興趣的培養絕非一日之功,寫作是個人情感的抒發,是生活點滴的記錄,也是展現個人能力的途徑,這便是寫作的意義。學生要端正寫作態度,對寫作形成正確認識,從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增強寫作動機,同時在賞析優秀文章時獲得啟發,產生寫作欲望,堅持訓練,將寫作變成一種行為習慣,作為表達個人內心情感的窗口。另外,學生應學會享受寫作,從寫作中體會快樂,感受寫作的樂趣,實現寫作興趣的培養。

(二)從教師角度

1.榜樣引領,激發興趣。

要想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教師的榜樣引領作用非常重要。很難想象,一位沒有寫作熱情的語文教師怎樣教出一群愛寫作的學生。在每一個新班的第一次寫作課上,筆者總是將一摞隨筆攤在講臺上,并告訴學生,這些都是自己的習作,學生會非常驚訝,他們只知道教師給他們布置隨筆,卻不知道教師也寫隨筆,而且還寫這么多。接下來,筆者會為學生分享自己的隨筆。學生聽得津津有味,筆者順勢引導:“寫作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其實也沒有那么神秘,就是用筆與自己交流、與別人交流,只要大家堅持不懈地寫下去,這一學期結束,就能趕上甚至超過老師的水平了?!边@時,學生的寫作熱情往往就會被點燃,他們很希望能快速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超過教師,那將是一件多么自豪的事情??!

僅僅有開學第一課的引領遠遠不夠,這種熱情在學生遇到寫作困難時就會快速消退。進行習作練習時,教師的榜樣引領也非常重要,筆者在多年的實踐中發現,師生共寫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例如,學生要寫“我的煩惱”,大家有些畏難情緒,筆者就先寫“我的煩惱”,課堂上展示給學生,然后鼓勵學生和教師競賽,學生的表達欲望就會被激發出來,紛紛投入到寫作中去。學生都喜歡競爭,和教師競爭就更有意思了。

2.巧用教材,激發興趣。

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兩個基本而重要的環節。在日常教學實踐中,一些教師常常將兩個環節獨立起來,進行分割教學,導致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脫節。統編教材所選的很多文本都是文質兼美的作品,教師可以在閱讀教學中相機引導,讓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語用訓練,使教材成為神奇的寫作階梯,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例如,在教學《春》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運用文中寫景的手法詳細地描繪一下春陽、春山或春水;在教學《走一步,再走一步》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仿照本課的寫法寫一段心理描寫;在教學完《皇帝的新裝》后,讓學生以“因此,皇帝擺出一副更驕傲的神氣,繼續他的游行大典”為開頭,續寫故事;在教學《帶上她的眼睛》時,可以讓學生寫一篇科幻小說,表達探索未知世界的熱情;在教學《大自然的語言》時,讓學生將課文第一段描寫四季美景的句子改寫成一首詩;在教學完《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后,讓學生針對“雨果是不是不夠愛國”這一話題寫一段文字,表達自己的見解。學習完九年級下冊戲劇單元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劇本寫作,或者將以前的課文改成劇本。只要教師稍作留心,就會發現教材中有許多有用的教學資源,可以以此為抓手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喚起他們的寫作熱情。

3.有趣的寫作環節,提高寫作的趣味性。

第一,創設情境,激發寫作原動力。教師可以通過語言描述、圖片視頻、音樂欣賞、課堂游戲等方式來創設情境,讓學生身處情境中,受到情境的熏陶,便更容易產生寫作的沖動和表達的欲望。

第二,作文訓練方式多樣化。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集體作文鑒賞,碰撞集體的智慧,如開設寫作素材交流課,分享各自積累的美句和事例;進行作文的分格訓練,按照部編版教材的劃分,依次對寫作的各個知識點進行訓練,一堂課練習一個寫作技巧,先化整為零,再集零為整;說寫結合,讓學生在充分表達的基礎上進行寫作。

第三,有趣的教學活動。教師將教學任務融入有趣的活動中,如讓學生描寫一位同學或任課教師的模樣,其他同學來猜寫的是誰。

第四,真實的寫作任務。教師布置的寫作任務要具體而真實,這樣更容易喚醒學生的寫作動機。如班級制作照片故事集,請學生選擇一張自己的照片,介紹照片背后的故事。

4.多元評價,鼓勵學生寫作。

積極的評價和鼓勵有助于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建立,當學生對自我寫作有信心,認可自己的寫作能力時,便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寫作興趣。教師進行習作批改時,要以包容、贊賞的眼光發現學生作文中的亮點,多加鼓勵,因材施教,讓學生體驗寫作的樂趣。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互評互改,評改同班同學的作文或者將自己的作文給同學批改,都能夠讓學生對習作抱有更大的興趣和想要寫好的愿望。

5.片段式訓練,積累寫作經驗。

信息化時代,各種碎片信息影響著學生的思維方式,很多學生容易產生浮躁和焦慮的情緒,而寫作本身是一個考驗耐心的過程,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很多學生的文章容易出現前言不搭后語、思維跳躍、邏輯不清的問題。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以開展片段式訓練,而不是每次都以一個大的主題讓學生寫整篇文章。片段式的練習能夠提升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減少了學生寫作所耗費的時間。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記錄生活中的感悟,分享有趣的人或者有趣的事,也可以通過寫日記的方式來培養寫作習慣,提高文學素養。片段式的練習讓學生逐漸積累經驗,熟悉寫作技巧,這樣在考試的時候也能更快地進行構思。

6.實踐活動,加強學生體驗。

從實際教學中可以發現,學生所寫的文本普遍缺乏情感,整個文章非??斩?,沒有靈魂,讀者閱讀起來無法產生共鳴,內容如同掛在枯枝上的樹葉,缺乏生命力,這與學生缺少體驗有關,看似華麗的辭藻不過是模仿和堆砌,學生本身對所寫內容沒有真情實感的體驗,自然無法寫出“有血有肉”的文章。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可以組織相關的實踐活動,強化學生的情感認知,讓學生對美丑、真假、善惡有更多分辨,觀察到生活中的細微之處,寫作時才更有靈感。

例如,在學習過《皇帝的新裝》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其中的角色,構建生動的情境,學生在表演過程中深入體會每個角色的內心,觀看者也能更好地揣摩角色。表演過后,學生重溫文本就會感受到人物變得立體起來,這種方式能夠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增強作文教學的實效性,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7.閱讀交流,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

寫作的時候,很多學生雖然有內容,但是表達差強人意,這讓作文看上去十分粗糙,語言的應用不夠優美,句子的呈現也不夠流暢。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可能是學生在生活中閱讀較少,沒有沉淀和積累,并且缺乏交流,語言應用能力不強,在語句方面才會出現諸多錯誤。所以教師要多鼓勵學生進行閱讀積累,從經典的篇目中學習語言的表達方法,為自己的文章增添亮點,使讀者有驚艷之感。教師還可以在語文課堂中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多給學生自我展示的機會,讓學生能夠更順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教師可以開展辯論等活動,促進學生綜合發展,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這樣學生的文章就不再是大白話一樣的敘述,而是擁有了高級感,更能吸引讀者的目光。

五、結語

總而言之,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寫作教學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努力尋求激發學生習作興趣的各種方法,并運用到具體的教學實踐中,讓學生愛上寫作,進而達到新課標要求。

猜你喜歡
作文教師教學
最美教師
微課讓高中數學教學更高效
教師如何說課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圓我教師夢
跨越式跳高的教學絕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