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2024-05-06 01:00楊燕
天津教育·中 2024年3期
關鍵詞:主旨整體教學資源

楊燕

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大信普東小學

單元整體教學是當下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較為出色的教學模式,立足于單元整體內容,將單元主旨作為教學核心,能夠幫助學生更快掌握單元主旨以及課文知識點,為學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課堂環境以及學習氛圍。除此以外,教師擁有更多時間用于開展多元化的課堂教學,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以及教學質量。

一、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的特征

(一)整體性

小學語文教材課文大多經過精挑細選,課文與單元的排布也經過層層審核,可以確保課文內容與單元主題相契合。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當中,單元整體教學能夠有效利用其這一特性,讓教學活動變得更具整體性,而非某一課文的單獨教學,能夠讓學生更整體、高效地接觸整個單元的知識點以及學習內容,有效避免學生在接觸新的課文時忘記之前學習到的知識。

(二)系統性

各單元與課文之間的主題往往是較為連貫的,單元整體教學模式可以將課文的連貫性凸顯出來,為學生提供更系統化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循序漸進地掌握知識,保障復習和預習質量,避免學生在學習新課文時難以抓住課文主旨,知識點過于混亂,難以保障所有知識都能得到高效吸收,同時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脈絡,讓學生感受不同單元、課文之間的差異性與關聯性,提高語文素養。

(三)動態性

單元整體教學的動態性主要體現在教科書單元與課文的結構方面,相較于傳統教學模式,單元整體教學能夠凸顯教科書的結構,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單元主題。在開展不同單元的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制定更具可行性的教學模式,學生也可以更自然地轉變學習狀態以及學習習慣。在接觸每個單元時,學生能夠擁有不同的學習體驗,進一步提高學習質量。

二、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的優點

(一)幫助學生加強新舊知識的對比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每篇課文所涵蓋的知識是不同的,學生接觸知識的時間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在接觸新知識時,學生往往會將已經掌握的舊知識代入進去,這一過程可能會對新知識的學習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通過單元整體教學模式,教師能夠將單元中所有課文的知識點進行整合,有效避免新舊知識相互干擾的問題,讓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合理應用新舊知識,既能確保新知識獨立于舊知識,又能讓學生更快地找出新舊知識之間的差異性以及區別。

(二)幫助學生從整體出發學習知識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會將單元內的每篇課文拆解出來,讓學生逐一攻克。雖然該種教學方式能夠保障學生的學習質量,但是無法幫助學生將課文主旨關聯起來,學生難以真正認識到課文中的知識點對自己的幫助。而單元整體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從更宏觀的角度出發去理解每篇課文中共通的知識點,挖掘其中的不同之處,并將這些知識點關聯起來,應用于日后的寫作與閱讀中。

(三)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傳統的教學模式往往需要耗費更多的課時開展教學,每篇課文都需要進行精講,教師耗費精力更多,學生接受知識的過程也更為混亂。而單元整體教學則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教師的精講將針對整個單元而非某一課文。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耗費的精力更少,學生每天接收的知識也更有條理,每篇課文中重復的知識點只需要精講一次學生即可掌握,剩下的時間則可以放在其他部分的講解方面,學生能夠擁有更多的時間用來復習與預習,教師也擁有更多課時用于開展更加多元化的課堂教學模式。

(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一定程度上取決于他們的學習興趣。單元整體教學能夠將課文整合起來,形成一個龐大的知識結構,在這一知識結構中,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接受程度,適當地優化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內容,擁有更多時間為學生構建特色化課堂,讓學生擁有更具趣味性的學習氛圍。

三、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策略

(一)多元化教學資源

小學語文教材每單元之中的課文大多具備一定的關聯性,在開展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單元具體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案,查詢多元化的教學資源。尤其是在網絡信息時代,教學資源的獲取難度較低,教師應當利用起這一優勢,多元化教學資源。另外,教師要根據單元內每篇課文的具體內容,為學生準備不同的教學資源,并將教學資源與教學方法相互結合。從閱讀的角度出發,教師在選擇教學資源時,便可以將側重點放在更具直觀性的視頻或者動畫方面,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的方式,對課文的理解更加深入。如從寫作角度來看,教師在選擇教學資源時,便可以為學生分享一些名作,根據寫作教學內容,分享不同風格的作品,讓學生用閱讀的方式感受不同的寫作風格。教師要想明確教學重點,必須確保每種教學資源都能與教材中的課文內容相互對應,避免學生因觀看與教學內容無關的視頻,分散注意力。

例如,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中的課文為小說,習作內容為“寫讀后感”,教師在準備這一部分的閱讀資源時,可以引入《三國演義》《水滸傳》等電視劇,讓學生觀看電視劇片段,更直觀地感受諸葛亮草船借箭時的運籌帷幄以及武松打虎時的英雄氣概,然后閱讀課文《草船借箭》和《景陽岡》,將文字與畫面相互銜接。在閱讀《猴王出世》與《紅樓春趣》時,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想象將“美猴王”以及“賈寶玉”的形象在腦海中呈現出來,將文字具象化,以此提高閱讀水平。在習作部分,教師則可以讓學生在四大名著中自選一本書的一個章節進行閱讀,鼓勵學生一邊觀看視頻資料一邊閱讀名著內容,將自己最真實的看法通過寫作闡述出來。

(二)重視學生主體地位

學習本應是學生的主動行為,但是傳統的教育理念往往會讓學生處于被動地位,這樣的教學模式難以展開切實有效的單元整體教學活動。教師應當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在備課階段,明確單元教學方法的合理性,并確保其能夠被學生所接受。教師要根據整體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習進度以及學習興趣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為單元整體教學制定明確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之前,教師應當深入研讀單元課文內容以及課文主旨,明確教學目標,根據課文內容設計課堂問題。在閱讀方面,要給予學生充足的閱讀時間與思考時間,提出切實有效的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單元主旨。在習作方面,教師要將重點放在學生的實踐與親身體驗方面,既要讓學習的課文知識作用于后續的寫作,又要讓學生能夠根據親身體驗完成寫作。

例如,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主要講述親情,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可以將教學內容重點放在學生與家長之間的相處模式上,將口語交際課放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表達父母對自己的關愛,感受父愛與母愛,讓父愛與母愛更直觀地表現在課堂上,并將這種情感帶到閱讀中,切身感受課文所呈現出來的父愛與母愛。在后續的習作教學中,教師不妨讓學生將這份感情帶入家庭中,切實對母親表達自己的真實所想,讓學生感受表達過程中自己的情感,探尋自己對父母的情感是否也有在課文中體現出來,并將其落在紙上,完成寫作。

(三)靈活設計課后復習作業

復習是學生鞏固知識、查漏補缺的過程,傳統教育理念過于看重題海戰術,學生放學后往往要完成大量的家庭作業,難得休息。對單元整體教學而言,題海戰術顯然是不現實的,一方面,教師將所有課文需要布置的作業整合到一起十分耗費精力,另一方面,要想讓學生在晚飯后完成接近一個單元課文的作業過于困難。因此,教師在設計作業時必須更加靈活,既要讓作業內容切實有益于學生課后復習,又要保證作業內容不會過于繁雜,讓學生能夠輕松完成作業的同時復習一整個單元的內容。布置作業時,教師可以根據單元主旨,將閱讀內容與習作內容相結合,引導學生抓住單元重點,將單元重點作為復習重點。首先,教師可以布置默讀課文的作業,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默讀每篇課文的優美選段或主旨部分,加深對這一單元的印象。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對比課文中的不同之處,并將其歸納成文字,應用于后續的寫作中。

例如,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的愛國情懷較重,課文內容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后的故事。教師可以在課堂的最后幾分鐘讓學生自由閱讀這幾篇課文,為后續完成家庭作業打下基礎。布置作業時,教師需要抓住幾篇課文中事件發生的時間節點,要求學生按照時間順序將故事情節一一列舉出來,并鼓勵學生依托這些事件的時間順序準備一篇演講稿。教師要在第二天的語文課堂上組織一次演講活動,讓學生上臺演講,并將本次演講作為當天的習作作業,將閱讀、口語交際以及習作結合起來,讓作業內容完整涵蓋整個單元的所有內容。

(四)根據單元主題拓展內容

教材內容較為單一,在教學活動中,僅依托教材開展教學雖然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但是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適當地拓展單元內容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構建更成熟的知識框架,避免學生對某一篇課文產生負面認知。開展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課文內容選擇相似內容或者拓展內容,通過講述故事背景、延伸故事情節等方式,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中人物的性格、行為習慣以及行為緣由,避免學生由于課文的局限性對課文中的人物產生片面認知,甚至產生厭煩情緒。開展習作教學時,教師便可以鼓勵學生自行拓展單元內容,將拓展內容變成習作內容,以此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例如,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為神話故事,神話通常來源于宗教、古人創作以及對歷史的夸張表現,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以及想象力。教師在開展這部分教學時,可以為學生講解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神話故事,并闡述其中的共同點。比如《普羅米修斯》一課為希臘神話故事,教師可以將其與中國神話《鯀禹治水》相關聯,為學生講解神話之間的共同點,以及不同神話人物在面對災難時的處理方式。在希臘神話中,面對洪水災難,普羅米修斯的兒子丟卡利翁建造諾亞方舟,躲避洪水,而在中國神話《鯀禹治水》中,大禹受命堯、舜治理洪水,但是教師要幫助學生客觀看待二者的區別,介紹大禹治水的背景與諾亞方舟的背景,既要讓學生理解諾亞方舟是掃清人類罪惡后的希望之舟,又要讓學生感受中國神話的抗爭主旨,避免學生對某一神話體系產生誤解。在后續的習作課中,教師不妨為學生介紹更多的神話體系,如北歐神話、埃及神話等,讓學生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神話體系,并將其中的角色融入寫作中,讓學生將自己眼里的神話角色通過寫作的方式表達出來,成為神話的創作者,而非僅是神話故事的體驗者。

(五)設立明確的單元教學目標

不同的單元教學目標也不同,課文主旨也存在著一定的差別。教師在開展單元整體教學活動時,應設立明確的單元教學目標,確保所有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都能圍繞單元主旨展開。將單元主題作為立足點,為學生構建一個以單元主題為核心的學習氛圍以及討論氛圍,確保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循序漸進地接受知識,避免學生囫圇吞棗式地閱讀與寫作。同時,教師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方法,將教學重點放在單元主旨,而非課文主旨上,將單元內多篇課文融合在一起,凸顯教學主旨,避免單元整體教學過于混亂。

例如,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為名著節選,單元教學目標應當放在閱讀、理解故事情節以及完成作品梗概寫作方面。在閱讀教學階段,教師可以重點強調課文的故事性,鼓勵學生多次閱讀,感受小說帶來的魅力,讓學生對《魯賓遜漂流記》等名著產生興趣。在后續的習作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選一篇,自行閱讀完整小說,并進行寫作。也可以通過口語交際課,讓學生闡述自己對小說的認識,以及選段中后續故事的講解,通過這種方式,逐步引導學生從閱讀小說選段到閱讀小說全文再到寫作品梗概,從而循序漸進地接受與小說這一文學體系相關的知識。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傳統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下的教育發展需求,要想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率,必須創新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本文簡單介紹了單元整體教學的特征以及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單元整體教學的優勢,總結了單元整體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的應用,希望能夠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為教育行業從業者提供參考。

猜你喜歡
主旨整體教學資源
歌曲寫作的整體構思及創新路徑分析
關注整體化繁為簡
主旨演講
記敘文的選材與主旨
設而不求整體代換
平淡真實顯主旨
初中語文數字化教學資源應用探索
改革需要整體推進
初探教學資源開發的系統思維
臨床實驗教學中教學資源的整合優化與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