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沁河管理體制之嬗變

2024-05-07 13:31溫小
黃河黃土黃種人 2024年4期
關鍵詞:沁河紳士堤防

溫小

沁河是黃河中下游接合部黃河的最后一條支流。歷史上,沁河下游災害頻繁:明代的276年間有27年決溢,計43次;清代的268年間有53年決溢,計172次;到了民國時期,決口更加頻繁,僅37年間,就有19年決溢,計48次。決口導致“黃沁并溢”的重大災情也屢屢發生。今天,沁河下游河床高出兩岸地面一般為2~4米,最高達7米,也是一條地上懸河,故沁河素有“小黃河”之稱。這也是為什么在流域面積大于1萬平方千米的14條黃河支流中,它是唯一一條被納入國家規劃投資管理的河流之原因所在。

沁河原是地下河,明代以前雖也時有漫溢,但為害較小。明代以后,沁河河床逐年抬高,堤防也隨著逐漸形成,沖決、漫決便成了常態。有關沁河堤防的形成過程,筆者在《沁河古今堤防與流域生態》(刊發于本刊 2022年第6期)一文中作了較為詳細的闡述,在此不再贅述。

明清至民國,沁河堤防有官堤民埝之分。官堤即由官府出錢修護,申請國庫出帑;民埝則由百姓攤派出資,若遇大工,先借官款興修,事后仍推征于民,5年至10年還清。官堤的長度有限,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張鵬翮修河南堤工時確定:河內(今沁陽)自回龍廟至張莊長3千米為官堤,其余為民堤;武陟大樊至郭村、詹店至馬營兩段計10.5千米為官堤,其余為民堤。兩岸近150千米的民埝,全憑百姓出資修護。

懷川平原,黃河居其南,太行居其北,沁河穿其中。沁河在武陟方陵匯入黃河,黃沁河堤防在此構成一個封閉圈。沁河一旦南岸決溢,無論口門居上或下,潰水均須由方陵排入黃河。北岸決溢,則順太行山前東泄,淹沒海河流域大片土地。如:清同治七年(1868年)六月,“沁河溢趙樊,掣溜北趨修(武)、獲(嘉)、輝(縣)、浚(縣)等縣具罹其災”。清光緒四年(1878年)七月,沁河盛漲,先從南岸原村漫溢,旋將北岸老龍灣、東郭村堤岸沖決,修武、獲嘉等縣均被其災,霜清后始行堵筑。(《武陟縣志》)

清光緒年間的33年,沁河就有16年決溢。清同治年間,廩生、武陟老城村人徐福垣曾作《荒年行》詩一首,記述了當地百姓的苦難情形:

旱魅為瘧幾經年,目擊流亡萬萬千。

秦晉饑饉苦不堪,豫省也復難保全。

丙子年來已歉收,丁丑無麥復無秋。

自夏經冬少雨雪,赤地千里望悠悠。

……

孰意天心未厭亂,沁水暴漲疾如馳。

俄頃湍激潰堤根,洶涌澎湃似云奔。

兩岸秋禾千萬頃,都被支祁一口吞。

人聲喧處浪聲宣,不惟敗屋更摧垣。

……

奔流處處驚洪濤,波翻數縣共哀號。

秋稼如云多淹沒,較前光景更蕭條。

水村求活幾無門,平原尚望得生存。

禾半登場半在畝,又被大雨驚墮魂。

……

鄉村傷殘多似此,可憐人命等塵埃。

雖較前年尚有秋,連糠帶秕上場頭。

方謂暫時可延命,官債私債共討求。

欲對公私免干咎,俯仰又恐難糊口。

……

沁河堤工低矮破敗,“系民捐民修,每歲例派料麻等項,民間按畝攤捐,動至數萬。加以官吏侵蝕,胥役詐索,擾累不堪”。

清光緒四年(1878年),沁河盛漲,先從南岸朱原村漫溢,旋決北岸老龍灣、東郭村,修武、獲嘉等縣被淹。次年,又決河內尚香。清光緒七年(1881年),沁河又決大樊,淹修武、獲嘉等縣。在沁河“屢塞屢決”的情況下,時任河北道(轄三個府:彰德府、衛輝府、懷慶府,駐懷慶府,兼管河務)的許振祎看到,沁河“凡遇伏秋盛漲,工程艱險無異黃河。所有歲修麻料均由民捐,現在地方元氣未復,無力供支,徒滋擾累”。經過充分調查研究,許振祎決定對沁河工程實施改革。他親自“前往沁河上下游,周歷履勘,督同懷慶府知府李芳柳、河內縣知縣高袖海、武陟縣知縣賈聯堂傳集紳士公議。兩縣各設總辦沁工所一處,遴選家道殷實、素稱辦事公正之候選教諭李伯恭、教諭王輅等每縣四人,派充首事,總辦公務,至沿河分段舉辦。即飭該總紳公舉濱河附近耐勞習事之人各分地段,設立分防公所,河內縣共計工分八段。武陟縣共計工分七段。認真修守,保護堤防”。清光緒九年(1883年),許振祎“籌借款項,遴委紳士設安瀾局”,由紳士全權辦理沁河防務。官督紳辦由此而生。

這里有必要對紳士作一簡介:它是指在地方上有錢、有文化、有聲望、有社會地位的一個特權階層,主要由科舉已考取未仕或落第士子、當地有文化的地主、賦閑或解職退休歸鄉的官吏、宗族耆老等一批在鄉里有影響力的人物所構成。在社會不穩定或政權更替等特殊時期,紳士對農村或一個地域的社會秩序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紳士在近代社會中有著特殊地位,非官而近官,非民而近民,是高于平民的一個封建特殊等級階層。

毛澤東在《關于民族資產階級和開明紳士問題》一文中指出:“開明紳士是地主和富農階級帶有民主色彩的個別人士。這些人士,同官僚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有矛盾,同封建的地主、富農也有某種矛盾……他們在抗日戰爭時期,在反美蔣斗爭時期,在政治上曾經給我們以相當的幫助?!惫伯a黨在統戰時期提出的口號是“打倒土豪劣紳”,而不是所有的紳士。

許振祎的改革措施,得到河南巡撫鹿傳霖的大力支持。鹿傳霖,清朝末年大臣,曾任河南巡撫。他為官剛正清廉,政績卓著,在地方治理、教育興革、水利設施的維修和建設等方面有顯著成就。接到許振祎的請示,鹿傳霖立即轉奏朝廷:“奏為河(內)、武(陟)兩縣沁河歲修工料,民困難支,擬請改章廢帑,官督紳辦,以紓民力而節工費。恭折具陳,仰祈圣鑒。事竊惟懷慶府屬沁河一水,發源于山西,湍流數百里,出太行山而入豫境。歷河內、武陟兩縣匯入黃河,每當伏秋盛漲,修防之艱幾與黃河相埒,是以有歲修料麻之費,有增培堤工之費,歲修相由兩邑按畝派捐,每年不下五六萬串。培堤遇有公用,歷系請款。自大祲(嚴重歉收、大饑荒)以后,戶口凋殘,歲派料麻,民間無力供輸。追呼擾累仍不足濟工用?!?/p>

鹿傳霖同時提出了解決辦法和所需銀兩:“稟請飭府督縣會議,遂于本年癸未春間暫免民捐,借用別項銀兩。飭令兩縣知縣督同紳董設局試辦。惟時適遇伏秋大雨,險工跌出,溜逼危堤,漂失多埽,而官紳同心合力搶護竟保無虞。計用料麻、夫工實止二萬四千余兩。不過,向來用費三分之二因即以此核實籌辦之數,據為定額擬請,改章官督紳辦,每年司庫撥給正項銀二萬四千兩,交河(內)、武(陟)兩縣分領,責其保固。偶有不足,不準加增。民生既得休息,公事亦可無誤?!?/p>

官督紳辦實施后,每年由司庫發給河內、武陟兩縣歲修銀各12000兩。開始由于未及時制定章程,仍由官為經理,冗費過多。同時,官員亦不能常駐河防,河務公事繁多,假手上下隔閡各不相聞,又出現各種矛盾。必須由紳士專辦。其歲修領款12000兩,每年十月先發5000兩,采辦磚石正雜等料預為儲備。次年正二月間發銀4000兩,以備春廂筑堤并添購料物,雇募夫工。余銀3000兩,四五月間撥發,以備伏秋防汛等用。均由總紳具領,所有從前辦公幕友、工書役并一切浮費悉行革除。河內、武陟兩縣各紳莫不欣然感奮,認真承辦沁工,成效顯著。

任何一項改革都會觸動一部分人的利益,許振祎推行的沁工官督紳辦措施,自然堵死了一些官僚的財路,遭人誹謗也就在所難免了。清官難做,更何況是在清王朝搖搖欲墜的那個時段。他被調離河北道。無奈的他曾作詩《追憶沁工改章事自嘲》,道出因對沁工實行官督紳辦這一措施后,他遭人誹謗并離職的心情——

我行我法本無疑,久病當思起病時。

若在田間應共歡,但居人上竟難知。

從來縮手非無見,欲解沽名悔已遲。

惟有癡頑甘百謗,任將拙臣比華離。

許振祎離任后,官督紳辦盡管一直沿用至民國初年,其實已經名存實亡了。

黃河自銅瓦廂決口之后,黃河下游治理改由各省總督、巡撫兼管,形成了分省而治、各自為政的治河體系。1912年2月,南京臨時政府實行官制改革,各省總督、巡撫一律改稱都督。黃河下游河務由河南、山東、直隸三省都督兼管,從而開始了民國時期治河管理體制變革。

民國二年(1913年)二月,河南省改開歸陳許鄭道為豫東觀察使,改河北道為豫北觀察使,黃河河務由兩觀察使分別監理。三月,設立河南河防總局,以馬振濂為局長,總領河南黃河、沁河河務。

沁河工程自清光緒九年(1883年)實行官督紳辦,一直未有變更。馬振濂以黃河、沁河事務本屬一體,舊有章程未免對沁河有所歧視,決定改沁工所為河防支局,直轄于河南河防總局并受黃河北岸分局監督,辦公車馬各費由總局支發。其原定額款全數歸修防之用,沁工體制為之一變,成為全部官辦了。

民國三年(1914年)二月,馬振濂又認為沁河工程歷來沒有專業隊伍,每當有施工任務則臨時招募民夫,這些人毫無組織紀律,于是,呈奉民政長核準于沁陽、武陟工段內“各添設營官一員,汛長二人,汛弁二人,河兵六十名”,建立了專業隊伍負責沁河防務,“所有奉給薪餉及夫馬辦公各費,均由總局給發”。

“沁工改組添編,營汛事權統一,賞罰嚴明,其有裨于河防灼然易見,且工費餉糈(糧食、精米)另行給發,歲修額款全數用于工程,有余則購備石方相機拋筑?!保ā段溱炜h志》)另外,減埽增壩之法,開始逐漸推行。

沿河百姓無不稱贊,若按“馬公謂由是行之,二十年后,沁工可期鞏固,洵非夸語。惜公去而法廢,故轍相循?!保ā段溱炜h志》)旋馬振濂辭職,呂耀卿繼任,立即取消前議,仍復官督紳辦之舊。沁工官辦就此夭折。

時間進入20世紀20年代,風云突變,各派軍閥為了爭奪政治經濟利益,擁兵自重,斗爭激烈。軍閥混戰持續10余年之久,對經濟社會造成巨大破壞。在此動蕩局勢與腐敗的河政下,沁河堤防失修,決溢頻繁,導致中華民國短短的37年間,就有19年決溢計48次,并有“黃沁并溢”的重大災情發生。

沁河最后一次決口在1947年夏,洪水將大樊堤防沖決,循東北方向流經武陟、修武、獲嘉、新鄉等縣境,挾丹河奪衛入北運河。泛區面積超過400平方千米,受災村莊約120余個,災民達20余萬人。當時,國民黨軍隊妄圖利用這股泛水加強新鄉外圍防御,始終不讓堵復。

1948年,武陟解放,沁河回到人民手中,拉開了以“大樊堵口”為標志的人民治河的序幕。1949年1月,即開始對決口進行調查研究,由冀魯豫區黃河水利委員會第五修防處組織堵口,于5月2日堵口成功。隨后相繼成立了武陟、溫陟、沁陽、博愛等黃沁河專業修防機構,沁河開始造福于民,贏得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歲歲安瀾。

猜你喜歡
沁河紳士堤防
沁河
副省長賀天才在沁河巡河調研
緊鄰堤防深基坑開挖方法研究與應用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堤防長度
河南省2014年已治理堤防長度
河南省2014年已治理達標堤防長度
紳士那些年
像紳士一樣等4則
中學生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2008年8期)2008-12-19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