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河文化旅游節事活動在弘揚黃河文化中的價值作用和實踐路徑研究

2024-05-07 10:07高瑜茜
黃河黃土黃種人 2024年4期
關鍵詞:節事旅游節黃河

高瑜茜

節事活動是文化產業重要組成部分,是文旅交流的重要平臺,如慶典、展覽會、會議,以及大型文藝、體育活動等具有特色的活動或非日常發生的特殊事件,具有提高旅游吸引力、提升地區文化傳播能力、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等重要作用。研究黃河文化旅游節事活動在弘揚黃河文化中的價值作用,既為黃河文化旅游節事活動和黃河文化的進一步發展拓寬視野,也為黃河文化高質量發展提供經驗參考和現實借鑒。

黃河文化旅游節事活動概況

黃河流域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豐富,擁有大量風俗民情、神話傳說、節日慶典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為黃河文化旅游節事活動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黃河文化旅游節事活動是沿黃各地積極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理念,開展的多種形式和內容的節事活動。

節事活動種類豐富多樣。黃河流經我國9個?。▍^),文化和旅游資源豐富。沿黃9?。▍^)共有4處世界文化遺產資源,2處世界自然遺產資源、1處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資源和2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資源;近320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1100多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及以上旅游景區131處,紅色經典旅游景觀11處?;谪S富的旅游景點和文化勝地,沿黃9?。▍^)每年都會舉辦不同類型的大型節事旅游項目及節日慶典活動,如《2023中國黃河旅游發展指數報告》列舉的清明公祭黃帝典禮、環青海湖國際自行車賽、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西北五?。▍^)“花兒”演唱會、中國黃河旅游大會等。

節事活動具有地域特色。黃河流域幅員遼闊,山地眾多,東西海拔高低懸殊,不同地區地表形態差異顯著。黃河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按區域文化分,主要有河湟文化、關中文化、河洛文化、齊魯文化等。沿黃9?。▍^)充分利用各自獨特的自然風光與深厚的文化內涵,形成了具有濃郁地域特色的節事活動和民間風俗慶典。例如,利用自然地理風光開發的環青海湖國際自行車賽、鄂爾多斯黃河幾字彎生態文化旅游節、額濟納金秋胡楊生態旅游節等;挖掘地方文化開發的清明公祭黃帝典禮、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運城關公文化旅游節等。黃河文化旅游節事活動不斷擴大著黃河文化的影響力與吸引力。

黃河文化旅游節事活動

對于弘揚黃河文化的價值作用

有利于推動黃河文化的普及和認同

一方面,黃河文化旅游節事活動的廣泛參與性有利于推動黃河文化的普及。黃河文化旅游節事活動依托節事本身或旅游目的地的一個或幾個獨特的文化主題,在短期內圍繞其中的主題或文化內涵開展起來,并通過多種宣傳途徑吸引群眾廣泛地參與其中。通過參與黃河文化旅游節事活動,人們會增加對黃河文化的了解,主動傳播黃河文化,從而進一步增強黃河文化的普及度。另一方面,黃河文化旅游節事活動的周期性、體驗性有利于增加人們對黃河文化的認同感。通過參加重復定期的節事活動,鞏固了群體認同文化的傳承,同時這種重復性還能保證群體的聚合性,喚起更廣泛的文化認同。節事活動中包含著大量的情感引爆點,有助于觸發人們內心深處的文化記憶。例如,2023年,第22屆環青海湖國際自行車賽總距離約1344千米,沿路展示著黃河流域青海段獨特的自然風貌、多彩人文,不僅吸引了國內外的參賽選手,而且吸引了大批線上線下的觀眾,更有熱情的各民族群眾身著盛裝為賽事加油助威,這一節事活動成為宣傳青海、展示黃河文化的“金名片”。

有利于黃河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黃河文化創造性轉化就是面對既有文化內涵和陳舊表達形式,分梳出其至今仍有借鑒價值的內涵和形式,并對其進行改造;創新性發展就是在此基礎上使傳統文化繼續傳承、延續。黃河流域有多種文化資源,面向各類受眾群體應選擇滿足時代發展要求和受眾需求的宣傳形式。西北地區至今已舉辦20屆西北“花兒”演唱會?!盎▋骸笔乔О倌陙砹餍杏谖鞅备髯迦嗣裥闹械母?,它是西北人民生活、思想、情感的寫照,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借助演唱會這一群眾喜聞樂見的表現形式,既為“花兒”保護傳承提供了一個重要展示平臺,又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為弘揚黃河文化注入動力

馬克思主義認為,一定經濟形態決定著社會的政治和文化形態。文化產業不僅可以通過產業繁榮有力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質量,還可以通過文化繁榮凝聚文化自信的精神動力。一方面,將黃河文化旅游節事作為旅游目的地的一個刺激因素注入當地的旅游線路中,有針對性地對旅游目的地的節事進行開發并加以利用,是增強目的地旅游活力的有效途徑,也是推動旅游產品優化組合的創新之舉。另一方面,黃河文化旅游節事活動將傳統文化產業和旅游業結合起來,使文化表達和傳遞能夠貫穿整個節事活動過程。2023年,第40屆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以“顛覆性創意、沉浸式體驗、年輕化消費、移動端傳播”為理念,搞出了牡丹、漢服、劇本殺等“沉浸式文旅IP”新體驗。洛陽通過線上引流、線下體驗,帶火了漢服經濟。洛陽漢服經營商戶從68家增加到1200多家,帶動了上游的紡織、設計、生產,下游的攝影、妝造、短視頻,以及周邊的民宿、餐飲、文創等產業快速發展,并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洛邑古城的“漢服打卡地”標簽,帶動了洛陽全市的旅游收入大增長,僅2023年牡丹文化節期間,就引流拉動全市旅游收入177億元,形成了“一域帶全城”的消費格局,也促使洛陽由季節性旅游向全天候旅游轉變。漢服不僅是一時流行的復古潮流,更是優秀中華傳統文化的代表,既是物質文明,又是文化載體。洛陽借助這些青年人群更容易認可、喜歡的新平臺、新載體傳承牡丹文化、河洛文化,繼承發揚優秀傳統文化。

辦好黃河文化旅游節事活動的實踐路徑

充分挖掘黃河文化的當代價值

黃河流域擁有大量的文化資源,各個時期、各種形式的文化資源相互疊合,相互交織,彰顯著中華文化的基本樣態,同時也繼承著文化基因。挖掘利用黃河文化資料、開發黃河文化資源是弘揚黃河文化、發展優質黃河文化旅游節事活動的前提條件。但從理論研究的角度來看,黃河文化內涵還未得到學界一致認同,其發掘、研究與解讀仍需深入。加強跨學科的交流和合作,強化對黃河文化的理論探討,為節事活動的開發、創新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多案例素材。要分層次、分類別深化研究并挖掘黃河文化譜系。

大力發揮科技創新對黃河文化旅游節事活動的賦能作用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圍繞發展文化和旅游的重大目標和實際需求,進一步落實技術發展帶動政策,主動技術創新,整合優勢資源,強化關鍵技術創新與運用,整體增強文化和旅游的技術力量能力。在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數字工具能夠使旅游者突破時空的局限,獲得更舒適的觀看體驗。利用先進數字化技術將黃河流域內的物質文化財富搬上屏幕,讓屏幕前的觀眾都成為“游客”,打破節事活動的時空限制。例如,利用AR、VR、5G、大數據、人工智能以及區塊鏈等尖端的數字技術手段,我們可以將不可移動的文物,如古老的建筑、壁畫和墓葬,進行數字化處理,或者將可移動的文物,如古代文獻和館內收藏的文物,進行數字化處理。

依靠文化記憶本身很難完整地再現過去的場景和表現方式,數字工具的使用有效地填補了這一空白。數字技術通過身臨其境的體驗,將歷史與當下結合在一起,讓人們真正體驗黃河文化的博大精深。隨著旅游成為大眾休閑的重要選擇,加之文化產業順應數字化發展方向不斷進行轉型和升級,人們將更加重視旅游中的沉浸式體驗,特別是文化旅游,大眾更樂于深入到不同的地區去體驗該地區的文化的獨特之處。在黃河文化旅游節事活動中運用新技術、新理念打造一批沉浸式、體驗式文旅業態,能讓人們真實地體驗和感受黃河文化的博大精深。

打造更多品牌化的黃河文化旅游節事活動

2021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黃河文化旅游帶精品線路路書》,沿黃9?。▍^)根據自身文化資源和發展狀況推出了若干新的旅游線路、獨特的節慶以及賽事活動。下一步,沿黃9?。▍^)應聚焦節事活動品牌知名度與關注度,增加品牌記憶,最重要的是要在黃河文旅節事活動品牌中注入黃河精神,依托節事活動舉辦黃河文化產品展演展示系列活動。要從產品要素、個性要素、符號要素等諸多方面進行品牌建設。根植本土文化土壤,尋求差異化發展,避免與其他地區的同質化競爭。黃河生態系統是一個有機整體,要充分考慮上中下游的差異。各地區開發特色黃河文化旅游節事活動要將本土黃河文化作為出發點,將本地形成的獨特黃河文化進行整合,發展自然生態類、民族文化類、尋根問祖類等節事活動品牌。

推動黃河文化旅游產業發展

一是通過推動文化與旅游的融合,提升黃河文化旅游品牌的影響力,并構建健全的文化旅游基礎設施。二是采取多樣化的發展策略,積極開展黃河文化旅游產品的開發工作,促進文化旅游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除了將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緊密結合,更應將文化產業、旅游產業與其他產業聯合發展,將節事活動與這些旅游新業態串聯起來,綜合提升當地文化旅游知名度,延伸旅游線路,延長游客停留時間。

加大宣傳力度

一是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如抖音等直觀性、互動性強的社交媒體,開展多角度、長時間、立體式的廣告宣傳推廣,加大對黃河文化旅游節事活動、當地重要景觀和精品旅游線路的宣傳推介力度。二是利用新媒體“人人皆媒”的特點,打造黃河文化節事活動中鮮活有趣的“新形象”,精心策劃有較強影響力和吸引力的營銷活動,吸引年輕人參與討論、解讀和品味黃河文化。了解了黃河文化生動而豐厚內容的受眾,便會自然地參與到宣傳黃河文化之中。三是結合當地特色和優勢,為節事活動設計具有代表性的黃河文化元素、符號或吉祥物,并在交通標志、建筑設計、城市地圖中,以及在公園和廣場等區域廣泛應用。

(作者單位 中共洛陽市委黨校)

猜你喜歡
節事旅游節黃河
基于內容分析的景區節事活動探究
多彩黃河
黃河寧,天下平
新疆吉木乃:薩吾爾冬牧文化旅游節開幕
『黃河』
梔花飄香
——— “2019 梔子花文化旅游節” 主題歌
基于體驗視角的旅順(北海)漁人節開發研究
2017阿拉善玉·觀賞石文化旅游節暨交易博覽會圓滿舉行
節事活動與城市形象傳播——以廣州馬拉松比賽為例
旅游節目的功能革新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