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解放的嶄新路徑:中國式現代化的三大超越意蘊

2024-05-07 13:37王聚芹范睿
黨政干部學刊 2024年3期

王聚芹 范睿

[關鍵詞]中網式現代化;資本主義現代化;人類解放

人類從農耕文明的自由形態轉到資本主義現代文明形態,“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但隨著資本主義發展演進,其內生的新的奴役也愈益凸顯。當今,與資本主義現代文明截然不同的社會主義現代文明已經展示出強大生命力。如何把握現代化與人類自由解放的內在關聯?如何認識資本主義現代化在歷史上的偉大革命作用以及它的現實致命缺陷?如何理解資本主義現代文明困境的當代消解,呈現中網式現代化對資本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超越?唯有從人類自由解放的宏大視野出發,厘清現代化與人的自由解放之間的關系,才能完整呈現出中網式現代化是實現當代人類自由解放的嶄新路徑。

一、人類解放主體超越:從“抽象的人”到“現實的人”

古代人類社會生產力和科技水平落后,社會物質財富匱乏,貧窮、饑餓、疾病等成為威脅人類生存的普遍難題,實現人口增殖意義上的人的生產和再生產成為人類社會延續發展的主要任務。作為古代人類社會共同體的“人”也只能局限于人類肉體生存和生命延續的粗陋的“生存的人”,“自然形成的共同體下勞動者是以勞動獲得的勞動產品來滿足他人需要的同時再現自身創造性活動的價值,僅從生產目的這一維度而言,古代人類共同體更多關照的是滿足“生存的人”存活下來的生存需求?!案鶕糯挠^點,人,不管是處在怎樣狹隘的民族的、宗教的、政治的規定上,總是表現為生產的目的”。

(一)資本主義社會:“抽象的人”

在資本主義社會,任何人存在的意義都只是被榨取其生產的剩余價值,工人的“勞動本身只有在為資本創造利潤或剩余產品的情況下才是生產的。如果工人不創造這種東西,他的勞動就是非生產的。因此,資本關心所使用的生產勞動量,只是因為借助于它——或者比例于它——剩余勞動量才增長”。人的存在只有作為為生產而存在的“工人”才有意義,資本主義生產把一個完整的人二重化:一部分是勞動的人,即“工人”;另一部分是不勞動的人,即生活中的人。所以,資本只關心能夠帶來利潤的勞動著的“工人”,卻從不關心那一部分不勞動的人的存在,以至于,對于資本而言,廣大無產階級只有在剩余價值的生產環節才是與資本世界有關聯的、有意義的,工人淪為附屬于資本的勞動的人,或圍繞資本生產需要的人。

因此,在資本主義社會下工人唯一的實踐就只有超長時間無休止地機械般勞動,這種勞動狀態實質上早已同無產階級形成強關聯,而資本主義生產體系也將使人越來越“依賴于一定的、極其片面的、、機器般的勞動……工人在精神上和肉體上被貶低為機器……人變成抽象的活動和胃”(盡管當代工人勞動形式表現出數字化虛擬化的抽象樣態,勞動時間有所縮減,但其底層邏輯依然是資本邏輯)。資本主義通過這種生產,一方面源源不斷地積累著巨大的物質財富,另一方面源源不斷地生產出機器般存在的片面的、貧窮的人。

在以追逐剩余價值為資本主義生產目的的視域下,無產階級被抽象為勞動力,勞動力被抽象為生活資料的價值,生活資料的價值又在“必要的限度”下不斷被壓縮其在整個資本主義生產中的占比,“對工人來說,維持工人的個人生存表現為他的活動的目的,而他的現實的行動只具有手段的意義;他活著只是為了謀取生活資料”。無產階級的存在不是為了人,而是為生產資料所有者創造剩余價值,為物的世界增殖服務。

(二)中國式現代化:“現實的人”

資本選擇了“只見物不見人”的現代化,而馬克思主義的立足點是“現實的人”,直接言明“現實的人”是現代化的目標指向和價值追求,也是現代化的主體目標。關于中國究竟選擇什么樣的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會主義現代化,是既見物又見人的現代化”,且“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中網式現代化中的人不是資本視域下的“抽象的人”,而是馬克思主義的“現實的人”,滿足每一個“現實的人”的需要,具有其現實性。

1.為滿足“現實的人”生存需要提供健康身體前提。肉體是人的有機身體,健康的身體是人類存在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健康的體魄是個人享有其他一切發展權利的首要前提,“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強盛的熏要標志”。面對諸如突發疫情等熏大考驗,中國共產黨始終將人民的生命健康放在首位,用行動詮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筑牢公共衛生安全防線;不斷完善布局育兒養老產業,持續推進醫療衛生改革,大力發展體育事業,穩步推進健康中國戰略;熏視人才培育,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整體把控就業環境,穩妥施行就業優先戰略,精準識別就業創業矛盾點所在,有步驟分階段破解就業領域難題;著力建設多層次、、全覆蓋、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為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解決后顧之憂。

2.為滿足“現實的人”發展需要提供物質支撐。中國式現代化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而不是兩方那種貧富差距極大的現代化。為實現此目標,中國共產黨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調動多種經濟因素的積極性,不斷做大社會財富的蛋糕,實施精準扶貧,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現共同發展;建立了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不斷完善第三次分配制度,多方面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縮小社會貧富差距,多舉措協調配合,正在以高質量發展的方式推進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最大程度保證在實現共同富裕的現代化道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3.為滿足“現實的人”自由需要提供制度保障。自由并不抽象,其內容具有現實性,它表現為人的社會行為的自主與獨立,但它有賴于人們實踐活動的秩序,即網家法律制度。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權力來源于人民也必然要服務于人民。中國式現代化堅定不移地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堅持完善根本政治制度,實現人民真正意義上管理國家社會事務;堅持依法治國,推進法律體系建設,推進網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定奉行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完善涉外法律制度建設,以負責任的大國的形象處理國際間事務,維護世界和平發展;堅持依法依規治黨,完善黨內規章制度,持續深入開展反腐敗斗爭,為人的自由發展保駕護航。

究竟是“抽象的人”還是“現實的人”是人類解放的主體追問,中國式現代化超越了西方現代化的主體抽象,而關注“現實的人”的自由解放,使自由解放真正成為人類的內在使命,也是現代化的主體分野。

二、人類解放核心超越:從“割裂的人”向“全面的人”

資本主義社會以一種對抗的方式推進現代化,因而其所構建的文明本質上也是一種對抗性的文明,這種文明“每前進一步,不平等也同時前進一步。隨著文明而產生的社會為自己所建立的一切機構,都轉變為它們原來的目的的反面”,不可避免地形成割裂局面:只注熏人類世界而忽略自然世界,只注熏個人發展而忽略群體利益,只注重物質財富而忽略精神富足,不斷加劇著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的對抗,資本越發展矛盾越激烈,一旦對抗超越其“度”,將直接引發對矛盾的否定時代的到來。

(一)西方現代化“割裂的人”的生存困境

1.人類自然生存困境。馬克思主義認為,自然界首先為人提供了物質生存基礎,進而成為人類社會形成的前提,也是構成人類社會客觀現實性的基礎;而人同時是自然界的有機組成部分,又能夠發揮其主觀能動性通過實踐與自然界產生互動,在改造自然的同時也在不斷改造人類自身。因此,人、人類社會以及自然界本質上應當是統一的內在關系,三者統一于實踐活動之中,即“人雙熏地存在著:從主體上說作為他自身而存在著,從客體上說又存在于自己生存的這些自然無機條件之中”。

真正的自然界是與人相關的自然界,也就是“人化自然”,而脫離了人的自然界是“無”,因此,自然界是人的“無機身體”?!跋褚靶U人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為了維持和再生產自己的生命,必須與自然搏斗一樣,文明人也必須這樣做;而且在一切社會形式中,在一切可能的生產方式中,他都必須這樣做?!迸c自然界進行持續的物質交換是人類社會存在發展的基礎,資本主義現代化生產使得人類從自然界獲得了巨大的物質財富,但在“資本至上”的理念推動下,人與自然界逐步走向對立面,同其“無機身體”逐漸撕裂,二者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

在西方現代化視角下,自然界是人類社會的附屬物,自然界只是被人類無限制地支配,用來滿足人類無止盡的欲望需求,人與自然界的關系只能是人控制自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的自然同人、社會一般,都被簡單粗暴地物化工具化,整個自然界被降格為資本主義市場要素,效用成為衡量一切的標準。因此,可以說生態危機實質上是一種思維方式下的危機,“主客二分”的思維方式持續地加強人對于自然的征服欲與控制欲,“自然既然成了客體,成了對象,用理智與意志掌控這個對象、改造這個對象以滿足人的需求,就勢在必行”。另外,資本的逐利本性使得其天然地具有反生態本性,也就是反人類的“無機身體”本性,氣候異常、生物多樣性喪失、水資源危機、土壤退化、能源耗竭等災難在全球上演,嚴熏威脅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這種人與自然界畸形的關系也將二者引向同現代化相背離的方向。

除了生態危機本身,全球生態治理困境也成為人類自然生存的威脅。生態治理同“資本至上”的運行邏輯截然相悖,因此,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參與全球生態治理中表現出無意愿、無義務、無約束的卑劣鏡像:搶占先機完成工業化卻無意愿等比例承擔治理責任;消耗發展中網家自然資源卻將治理責任轉嫁發展中國家;追求短期利潤而忽視環境長期可持續以及人類長遠發展的生態非正義;掌握國際談判話語霸權,無視國際合作規則,隨意退出環保協議;掌握各類先進環保技術卻設置熏熏轉移門檻等,都嚴重阻礙了全球生態治理進程。冷漠自私的資本主義制度下人與自然的病態互動,終將撕裂二者的內在同一性,二者從共存走向共亡。

2.人類社會生存困境。人的社會性究竟如何并不是一種社會存在的自然呈現,而是受實踐決定的社會關系存在,也就是說,人的社會性究竟如何,還要看人類實踐的狀況,人類實踐的狀況決定了人的社會化內容及社會化程度,因此,人的社會身體無法脫離實踐獨自存在,它是人類實踐基礎上的附著,蘊含著社會性。

資本主義社會化大生產背景下,人與人之間的聯系被迅速拉近,人的社會性特征被極速放大,整個世界正朝著實質意義上更高級的共同體發展。但不難發現,在這樣的社會中,個體間以理性行動進行交往,更多的是競爭和爭奪,而不是合作與奉獻,個體變得更加冷漠,沒有連帶感和歸屬感,成為孤立于社會的“原子式”個體。馬克思指出,資本主義社會的“任何一種所謂的人權都沒有超出利己的人,沒有超出作為市民社會成員的人,即沒有超出封閉于自身、封閉于自己的私人利益和自己的私人任意行為、脫離共同體的個體。在這些權利中,人絕對不是類存在物,相反,類生活本身,即社會,顯現為諸個體的外部框架,顯現為他們原有的獨立性的限制。把他們連接起來的唯一紐帶是自然的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是對他們的財產和他們的利已的人身的保護”。因此資本主義社會下的人,其行為無論如何表現,最終的動機都指向個人,都表現為利已,表現最突出的便是個人逐漸丟棄其社會特征,成為孤立的單子。

人類社會交換的產生與發展破壞人的血緣依附性,建立人的社會性,同時,“交換本身就是造成這種孤立化的一種主要手段”,因此交換也產生人的孤立性。在資本主義社會,“因為私有制把每一個人隔離在他自己的粗陋的孤立狀態中,又因為每個人和他周圍的人有同樣的利益”,“每個人都只顧自己,并為了自己而反對其他一切人……把別人看做一種可供自己利用的手段”?!霸谶@個社會中,人作為私人進行活動,把他人看做工具,把自己也降為工具”。隨著資本主義交換到來的,是“依附的人”成為資本主義社會的“孤立的個人”“單個的人”。資本主義的社會聯系是基于“個人的需要和利己主義”,而不是“真正的社會聯系”,聯系的背后實質是事實上的孤立,馬克思也因此將資本主義社會定義為虛幻的共同體。

資本邏輯下不僅引發了單個人的自我孤立,更直接導致了人類社會的割裂。大航海時代的到來不僅成為兩方封建制度覆滅、資本主義萌芽的前奏曲,而且推動人類從區域史向世界史邁出了一大步,世界市場開始逐漸形成,人類的發展不再是有限的地方性發展,人與人的交往也不再局限于某一區域,開始具有世界性交往的意味。從這一層面來講,資本主義現代化探索在“資本增殖擴張”的核心邏輯下破壞了“在一定界限內閉關自守地滿足于現有需要和熏復舊生活方式的狀況……摧毀一切阻礙發展生產力、擴大需要、使生產多樣化、利用和交換自然力量和精神力量的限制”,不自覺地客觀上促進了人類社會在地理空間、生產發展上的融合。但資本主義的內在固有矛盾決定了這種整合只是流于形式,是為資本進一步擴張增殖而服務的,形式上的整合背后隱藏的是實質上的割裂。越來越少的人掌握著世界上越來越多的財富,貧困、壓迫、奴役、退化和剝削只增不減;資產階級對于非資產階級持續壓榨,發達國家對于發展中國家霸權擄掠。資本霸權“正像它使農村從屬于城市一樣,它使未開化和半開化的國家從屬于文明的國家,使農民的民族從屬于資產階級的民族,使東方從屬于西方”,人類社會被其從各個向度割裂為不等份,而由資本主義國家主導建構的網際秩序更將這種割裂合法化合理化固定化,這種狀態毋庸置疑是“孤立的人”的延伸敘事。

3.人類精神生存困境。精神生活是人類生存的一種表現,馬克思主義將其放置于唯物史觀下進行考量,認為精神生活同物質生產共同構成了人類文明的基本樣態。精神文明盡管具有其獨立性的表征,但不可避免受到物質生產的基礎性影響,物質生產為精神生活提供基本的物質前提,脫離物質生產的精神生活將走向虛無與抽象,而資本主義社會見物不見人的現代化則將人的精神生活帶向新的虛無與抽象。資本至上的運行邏輯下,人們對“物”形成了刻板的抽象化理解,“物”成為價值的集中表達,“物”后使用價值的交換造成商品意義的升華,“社會的財富,表現為‘龐大的商品堆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被物與物之間的關系所掩蓋,商品拜物教、貨幣拜物教、、資本拜物教便粉墨登場。人們對自身所創造的“物”頂禮膜拜,人們被貪婪虛榮的物欲所奴役,進而被支配與主宰卻不自知?!拔铩备吒咴谏?,成為衡量人們精神世界富足與否唯一的“度”,正如恩格斯所說,“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極微小的一部分可以靠觀念上的權利來滿足,絕大部分卻要靠物質的手段來實現”。貨幣占有一切物的特性是拜物主義的高級演進,它極度扭曲人們的精神世界,使得人們善惡不分、美丑不辨,金錢即正義,貨幣成為社會通行證,暢通無阻。正如《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所批判的:“貨幣的力量多大,我的力量就多大……我是丑的,但我能給我買到最美的女人……可是貨幣是受尊敬的,因此,它的占有者也受尊敬。貨幣是最高的善,因此,它的占有者也是善的?!薄拔铩钡默F代化邏輯必然違背人的全面發展要求,“物”的肆意生長必然反噬精神世界。正如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所述,“如果一個人的生活資料使他只能犧牲其他一切特性而單方面地發展某一種特性,如果生活條件只提供他發展這一種特性的材料和時間,那么這個人就不能超出單方面的、畸形的發展”,資本主義制度下生成的只能是整個人類精神世界的虛無與抽象。

進人數字資本主義時代,工人的勞動形式貌似由傳統的機器勞動進階為高級的數字勞動,但其本質依然未能逃脫馬克思的批判場域。數字勞動下人的本我身體與精神狀況都發生新的異化:在這樣的時代下,構成人本我的基本單位不再是細胞,而是比特或是字節,每一個人都成為記錄在冊的數據生態;人們開始減少現實的交往與聯系,線上交往、、線上購物、線上娛樂、線上辦公滿足了一切現實需要,填充著人的精神世界,人們脫離了滋養本我的現實大地,成為喪失自我意識的靈魂狀態,按照資本主義的算法軌跡在個人專屬的“全景式數字監獄”中沉淪,直至虛無。數字資本主義對人的剝削更加透徹露骨,它不再滿足于僅僅壓榨工人的有機身體,不再滿足于對工人“24/7”的全時間控制,它開始侵襲蠶食人的精神世界,導致整個資本主義社會下的人表現出前所未有的精神頹廢。

(二)中國式現代化的“全面的人”

資本主義生產擴張與自然界失格、個體理性生長與群體失落、物質財富增值與精神財富貶值是西方現代化道路下人自身狀態的生動演繹。中網式現代化道路竭力規避這種割裂,尋求以一種和諧的理念為指引達成人與自然、社會以及人自身的協調發展。

1.推動物質生產和諧,建構人類無機身體。事實上,人類社會當前開展的物質生產活動仍然沒有超越馬克思所說的“物質交換”階段,人類通過自身的勞動實踐同自然界交換物質的同時也在不斷建構著人化自然這一無機身體。不同于西方現代化造成的物質交換罅隙,中國式現代化致力于解決無機身體所受的奴役,正嘗試“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無愧于和最適合于他們的人類本性的條件下來進行這種物質變換”,追求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國式現代化拋棄了“先污染后治理”“邊污染邊治理”的老路與錯路,不斷探尋經濟發展方式的綠色轉型新路子,發掘勘探可再生資源,加大新能源產業布局;堅持以系統觀念治污防污,完善法律法規體系,依法依規治污,下大力氣花大功夫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秉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推進實施了“長江十年禁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與系統治理”等一系列新舉措,保護生物多樣性,扎實推進“雙碳”目標,建設美麗中國,以自身為樣板推動構建人類無機身體。

2.推動社會生產和諧,建構人類社會身體。富裕美好的生活不應該成為少數人的特權,“現代化不是少數國家的‘專利品,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單選題”,它應當是人類的共同利益,是每一個人都應當享受的權益。中國式現代化將整個人類社會視為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網與國交往新路,構建平等相待、互商互諒的伙伴關系,努力打造一個和平安全的世界,這是整個人類社會得以共同發展的環境基礎。在經濟全球化的當下,“過去那種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給自足和閉關自守狀態,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來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賴所代替了”,每個網家都無法做到脫離世界性生產而獨自生存,中國將在持續開放的狀態下倡議各國順應大趨勢,不斷推進國家之間的貿易投資更加自由化便利化,反對貿易壁壘和貿易保護主義,依據自身國情制定適合本國的發展戰略;繼續尊熏世界文明多樣性,推進文明交流文明互鑒;與各國合作應對氣候變化,共同解決工業文明帶來的發展困境等,秉持著“共同做大人類社會現代化的‘蛋糕,努力讓現代化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國人民”的理念推進中網式現代化進程,推動整個人類社會共同朝著現代化的美好生活目標進發。

3.推進精神生產和諧,建構人類精神身體。物質富裕與精神富足是個人全面發展的應有之義,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熏要表征。作為社會主義國家,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成為我國發展的本質要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著力構建高水平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建立現代化的產業體系,深入推進區域協調發展,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以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支撐精神世界的充分發展;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用先進的理論知識武裝頭腦、淬煉理想信念;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根本指導地位.抵御意識形態侵襲,守好意識形態高地,做好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的工作;弘揚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理念入腦、精神人心、舉措人行;各主體多舉措全方位不斷提升社會文明程度,規范家風學風民風;大力繁榮文化產業與文化事業,持續為人民群眾創作豐富精美的精神食糧;汲取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精華,大力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促進其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進一步為構建人類精神身體提供養分。

究竟是“割裂的人”還是“全面的人”是人類解放的核心要義追問,中國式現代化超越了西方現代化的主體分裂對立,而關注“現實的人”的全面發展,這是現代化主體解放的核心分野。

三、人類解放目標超越:從“物的依賴的人”向“自由的人”

自然經濟時代的人,即使發展到較為高級的封建社會,無論是中世紀的歐洲還是東方的亞洲社會,都談不上任何的現代化。從人的自由程度來看,人們或是受神權束縛,或是受君權奴役,具體表現為受到諸如血緣關系、宗法關系、等級制度等方面的限制,人們之間的自由交往大大受限,人的自由發展受到極大的阻力;而從人的生產發展來看,在諸如生產工具、土地制度、政治制度等客觀現實的制約下,人自身的發展需求以及能力都無法得到進一步滿足或是提升。正如馬克思所分析的:“人的依賴關系(起初完全是自然發生的),是最初的社會形式,在這種形式下,人的生產能力只是在狹小的范圍內和孤立的地點上發展著?!比绻f在整個自然經濟社會之中,人類普遍受到“神”的主宰,人只淪為生存的“肉欲的人”,那么資本便將人類的眼光從“神”的主宰轉向“人”。

(一)西方工業文明關切“物的依賴關系”

相對于封建社會及此前的人類社會形態,資本主義社會人類的生產已經不再僅僅局限于種的生存和繁衍,而是建立了以資本或“物”為紐帶的社會關系,“在這里,人不是在某一種規定性上再生產自己,而是生產出他的全面性;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種已經變成的東西上,而是處在變易的絕對運動之中”。掌握現代化科學技術的現代勞動者源源不斷地產生出來,資本主義創造的巨大的物質財富壯大著人類的力量,這就使人類社會的聯系超過了基于血緣、地緣、等級等初級共同體的自然聯系,人超越于單純的生存層面而打開了人的發展空間,從而使人類社會的聯系逐漸從特殊化走向普遍化,為普遍性的社會關系的建立提供了基礎。資本主義社會的人遠遠超出了自然經濟時代“生存的人”。

相較于封建社會的人身捆綁依附,資本主義社會中的人不再是誰的誰,成為相對自由獨立的個體(但實質被物、貨幣所捆綁,與資本家存在一定的依賴關系),作為現代產業工人或是成為進步的無產階級。正如馬克思所分析,“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這種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會物質變換、全面的關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體系”,但“毫無疑問,這種物的聯系比單個人之間沒有聯系要好,或者比只是以自然血緣關系和統治從屬關系為基礎的地方性聯系要好”。資本主義的物的聯系,“是各個人的產物。它是歷史的產物。它屬于個人發展的一定階段。這種聯系借以同個人相對立而存在的異己性和獨立性只是證明,個人還處于創造自己的社會生活條件的過程中,而不是從這種條件出發去開始他們的社會生活。這是各個人在一定的狹隘的生產關系內的自發的聯系”。在資本主義社會,個人擺脫了對原來狹隘的人群共同體的依賴,獲得了獨立性。

現代化的探索首先是在資本的主導下開始的,資本借助國家等實體嘗試在全世界建構起一套現代化文明樣態。但毫無疑問,在“資本至上”的西方現代化發展模式下,其所追求的現代化本質只能是物的現代化,其在最大程度上追求利潤最大化,為資本增殖服務。像所有的私有制社會一樣,“在資產階級社會里是過去支配現在”,資產階級通過占有生產資料剝奪更多的剩余價值,獲得更大的榨取剩余價值的權力,以至于“在資產階級社會里,資本具有獨立性和個性,而活動著的個人卻沒有獨立性和個性”。資本雖然打破了個人對狹隘的人群共同體的從屬和依賴,但卻叉以普遍的世界交往的形式建立了新的從屬和依賴關系。其仍然無法擺脫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人與人之間實質上的“物的依賴關系”,它只會將人帶往異化的一端。

概言之,從自然經濟的“肉欲的人”到資本主義時代的“物欲的人”,“人”的發展獲得了現代性的個別特征,但實質上卻是對現代化人的背反?,F代化的人應當是全面發展的人,歸根結底是自由的人,而中國式現代化將帶領人類以新的實踐不斷朝著這一目標進發。

(二)中國式現代化的人的自由

馬克思主義是關于人的解放的學說,歸根結底是要實現人的自由,而中網式現代化正是馬克思主義的當代演繹,其朝向必然是人的自由。中國式現代化五大特征內蘊了實現人的自由的重要前提,即個人的全面發展以及全體人的充分發展:共同富裕的現代化首先論證了人的自由是現實情境下“一種物質的、與生命活動緊緊相關的積極狀態,而不是抽象的,只與思維活動聯系的消極狀態”,因此,自由并非駐留在人類前行道路上的靜止標靶,它只能是人類勞動實踐下的動態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及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揭示了個人全面發展須遵循的內在規律,因此,自由只能是在認識必然性的基礎上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而達成的自我實現。沒有共同體,自由是不能實現的?!爸挥性诠餐w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說,只有在共同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與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展現了全人類得以充分發展的美好圖景,基于此,自由必然是通向共產主義的聯合實現。

究竟是“物的依賴的人”還是“自由的人”是人類解放的目標層次的追問。中網式現代化超越了兩方現代化的“依賴”,而關注“現實的人”的自由,使人類從一種依賴走向自由,也是現代化的目標分野。

四、結語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網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提出一系列的“現代化之問”,這些追問都無法脫離“人”而存在,都沒有超出“人”的范疇,都最終落在“人的現代化”這一基點上。面對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人的發展向何去”成為一個無法避而不談的問題,而中網式現代化給出了獨有答案。中國式現代化理論及其生動實踐基于中國基本國情與世界世情產生、演繹、不斷發展創新,它既是引領中國人民實現現代化目標的先鋒力量,也將會是推動全人類解放,助力每個人自由全面發展的嶄新路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