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行動開啟,專利轉化加速

2024-05-07 13:33劉馨蔚
中國對外貿易 2024年3期
關鍵詞:許可專利知識產權

劉馨蔚

近年,中國高度重視知識產權,相關工作穩中有進、進中提質,呈現出嶄新氣象。截至2023年底,中國國內(不含港澳臺)發明專利有效量達401.5萬件,同比增長22.4%,成為世界上首個國內有效發明專利數量突破400萬件的國家。

國務院總理李強曾指出,知識產權制度是激勵創新的催化劑、經濟發展的加速器,要加強專利轉化運用研究,推動一批專利實現產業化。在此背景下,《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下稱《方案》)應運而生。

《方案》提出明確目標,到2025年,推動一批高價值專利實現產業化。高校和科研機構專利產業化率明顯提高,全國涉及專利的技術合同成交額達8000億元。一批主攻硬科技、掌握好專利的企業成長壯大,重點產業領域知識產權競爭優勢加速形成,備案認定的專利密集型產品產值超萬億元。

央企:發揮“國家隊”頭雁作用

在國內有效發明專利中,企業所占比重超七成,是推動創新創造的主要力量。而央企是“國家隊”,在專利轉化運用的專項行動中將發揮頭雁作用。

此前,國資委會同國家知識產權局聯合印發《關于推進中央企業知識產權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加快構建適應高質量發展需要的央企知識產權工作體系,持續推動央企加強專利創造、運用、保護、管理。

首先,專利數量快速增長。截至2022年底,央企擁有有效專利數量121.6萬項,其中發明專利50.5萬項,較十八大前分別提高了6.3倍和9倍。同時,專利質量持續提高。截至2022年底,有效發明專利、主要發達國家有效專利數量占擁有專利總量分別達到41.5%和2.5%。此外,轉化能力有效提升。2022年,央企專利對外許可、轉讓和作價入股合同超3500項,專利運營收入超100億元,發明專利產業化率達50%以上。

國資委科技創新局負責人方磊介紹,按照《方案》要求,下一步將以提高專利質量、提升轉化運用效益為導向,以2025年實現“一個過半、兩個翻番、三個增長”為目標,即有效發明專利占比達50%以上,與“十三五”相比,主要發達國家有效專利、專利質量優秀企業數量翻番,專利運營收入、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數量、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量增長50%以上。

具體舉措包括,一是推動高質量創造。聯合國家知識產權局制定高價值專利工作指引,推動企業將先進專利技術轉化為行業、國家、國際標準。二是推動高水平布局。指導企業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原創技術策源地建設、新興產業發展中布局重點專利,強化專利全球化布局。三是推動高效益運用。支持企業聯合產業鏈上下游建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重點產業專利池,支持企業建立健全專利轉化激勵機制,推動有關具體政策加快落地。四是推動高效率產出。優化專利評價體系,引導企業深入挖掘存量專利價值,持續提升專利轉化率。

中小企業:以專利產業化促成長為主線任務

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指出,民營科技型中小企業是培育發展新動能、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截至2023年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擁有有效發明專利213.4萬件,同比增長24.2%,占國內企業總量的近四分之三。

近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加大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力度。布局建設103家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快速維權中心,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維權渠道,目前已累計備案企業9萬多家。

同時,促進專利轉化運用。加強高校、科研機構和中小企業之間的技術對接,破解高??蒲性核鶎@D化難和中小企業技術獲取難的“兩難”問題,探索推進專利開放許可制度實施,實現專利一對多快速許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相關試點惠及中小企業6萬多家,達成許可超1萬項。

此外,提升知識產權管理能力。鼓勵中小企業實施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國家標準,培育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8200多家,中小企業占比超七成。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全球創新獎評選中,中國獲獎企業數量連續兩年位居第一,且均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涵蓋醫療衛生、人工智能等領域。

申長雨介紹,《方案》將以專利產業化促進中小企業成長作為重點任務加以部署。在技術供給方面,通過專利開放許可等制度,促進高??蒲袡C構專利加速向中小企業轉移轉化。在金融支持方面,加大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服務力度,提升信貸規模和融資便利度。在服務支撐方面,完善專利權轉讓服務,拓展專利代理機構服務領域,開展專利轉化運用服務與科技型中小企業精準對接。

外企:一視同仁、同等保護

中國政府始終堅持依法嚴格保護外資企業的知識產權,營造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吸引越來越多的外企來華申請專利和轉化實施專利。數據顯示,2012—2023年9月,國外在華發明專利授權量累計達到105.5萬件,發明專利有效量達89.7萬件。2023年前7個月,中國知識產權使用費進出口總額達2238億元,同比增長3.2%。這些數據充分體現了外企對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認可。

“《方案》明確提出,鼓勵海外專利權人、外商投資企業等按照自愿平等互惠原則,在中國境內轉化實施專利技術,體現了中國政府致力于打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創新環境的鮮明立場?!鄙觊L雨稱。

具體從三個方面著手。

一是完善溝通交流機制。建立與外企的常態化機制化溝通渠道,廣泛聽取外企意見建議。例如,完善藥品專利糾紛早期解決機制,打擊專利惡意無效和商標惡意注冊、撤三等行為,為外企在華經營提供更好的服務。

二是嚴格保護外企的知識產權。堅持對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同等保護,完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高標準建設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加大專利執法指導和侵權糾紛辦案力度,嚴厲打擊網絡侵權行為,加強技術秘密保護,助力營造一流營商環境。

三是推動各國在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基礎上開展專利技術交流合作。依托中美歐日韓、金磚國家等知識產權合作機制,加強與產業界對話交流,辦好上海知識產權國際論壇、中國國際專利技術與產品交易會、中國(無錫)國際設計博覽會等高端論壇和展會,促進知識產權的國際合作交流與專利技術產品的交易轉化。

高校:基礎研究“主力軍”,科技成果供給側

截至2023年9月,國內高校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76.7萬件,科研機構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22萬件,合計占國內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的25.3%。

“高校是基礎研究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也是科技成果的重要供給側。促進高校專利轉化運用是推動高校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苯逃靠茖W技術與信息化司司長雷朝滋表示。

近年來,教育部結合高校實際,重點從提升成果質量和加強政策激勵兩大因素著手,加快推動高??萍汲晒颥F實生產力轉化。

提升成果質量,就是要求科技問題從生產實踐中來,科研成果到生產實踐中去。雷朝滋介紹,教育部于2022年印發《關于加強高校有組織科研 推動高水平自立自強的若干意見》,進一步引導高??萍紕撔戮劢箛抑卮髴鹇孕枨?、產業發展需要,真正做到基礎研究真有發現,技術創新真解決問題,成果轉化真有效果。

雷朝滋指出,下一步,在指導高校嚴格落實《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要求,加大成果轉化獎勵力度的同時,創新激勵政策,激發科研人員責任感和使命感。一是率先調整資助獎勵政策,停止對專利申請的資助獎勵,大幅度減少并逐步取消對專利授權的獎勵。二是倡導高校通過普通許可,而不是獨占許可的方式實施專利轉化。三是鼓勵以基本許可費加提成的許可費計算方式,替代一次性付清許可費用,消除企業因過高的許可費用而產生的顧慮,同時保障高??蒲腥藛T獲得成果轉化的長期收益。

猜你喜歡
許可專利知識產權
專利
版權許可聲明
版權許可聲明
版權許可聲明
本期作者介紹
發明與專利
重慶五大舉措打造知識產權強市
關于知識產權損害賠償的幾點思考
知識產權
專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