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食品營養與配餐”課程資源庫在實踐教學中的應用與效果

2024-05-08 02:10王宏慧張彩芳趙俊芳
現代食品 2024年2期
關鍵詞:食品類資源庫實訓

◎ 王宏慧,張彩芳,趙俊芳

(漯河食品職業學院,河南 漯河 462000)

1 “食品營養與配餐”課程實踐教學現狀

“食品營養與配餐”課程是食品類專業學生的專業核心課程,主要培養學生掌握食品營養與膳食搭配的基礎知識,提升學生對食品營養與膳食搭配的綜合應用能力[1]。隨著國家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自身健康,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為適應市場需求,食品類專業畢業生除了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外,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實踐能力。因此,食品類專業學生不僅要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熟練掌握專業技能,還要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2]。然而,從當前食品類專業學生的就業情況來看,實踐教學環節存在以下問題。

1.1 實踐教學方法單一

食品類專業實踐教學方式主要以傳統課堂授課為主。該教學方式以教師為中心,學生為被動接受者,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教師授課過程中也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

目前,食品類專業學生的就業崗位主要集中在餐飲行業、食品企業、醫療機構等相關行業領域。為了培養食品類專業畢業生較強的專業能力與職業素養,食品類專業教師需要在課程體系建設過程中,注重實踐教學內容和實際崗位需求之間的銜接。

1.2 實踐教學設備與實驗室資源有限

目前,食品類專業實驗室資源有限,學生能夠進行食品營養與配餐技能訓練的實驗設備和設施有限。根據學校實際情況來看,食品類專業實驗室多建于校內實訓基地或者與餐飲企業合作建立實訓基地,通過實驗設備和設施對學生進行技能訓練。然而,食品類專業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餐飲行業或食品企業工作,對食品類專業實驗設備和設施需求不大。

1.3 實踐教學內容與職業崗位要求脫節

當前,食品類專業學生所學的實踐教學內容主要以理論知識為主導,實踐教學內容較少。同時,食品類專業學生就業崗位主要集中在餐飲行業、食品企業、醫療機構等相關行業領域,實踐教學內容與職業崗位要求存在脫節現象。

2 課前預習、課中實踐、課后總結,充分利用課程資源庫

在“食品營養與配餐”課程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資源庫中的網絡資源,根據實際教學內容,通過網絡資源對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與課后復習指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課程資源庫的視頻、圖片、動畫和音頻等多媒體課件,通過課堂演示、講解、提問等方式,向學生講授課程的重點與難點內容,通過情景模擬、任務驅動等方式,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有效結合。課后,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總結和評價,并利用網絡資源進行課堂的拓展學習與考核。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又能提高教學質量[3]。此外,學生可以充分利用課程資源庫中的相關視頻、圖片等多媒體課件,有針對性地對教學內容進行預習與復習,有效提升學習效果。

2.1 課前預習與復習

根據教學要求,學生可以在網上進行食品營養與配餐理論知識的學習,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進行實踐操作。例如,學生可以根據學習要求,在網上瀏覽相關的食品營養與配餐教學資源,了解課程實踐教學的基本要求和目的,通過閱讀相關材料理解與掌握知識點,并結合網絡資源進行課程實踐操作,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此外,學生可以通過網絡資源進行知識的鞏固與復習。在教師講授完課程基本理論知識后,學生在網上進行學習與鞏固,并通過復習的方式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這樣既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又能夠讓學生鞏固課堂所學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2 課堂教學與實踐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向學生講授實踐課內容,并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實踐課教學過程。例如,在講解“食品營養與配餐”課程理論知識時,教師通過視頻、圖片等多媒體資源,向學生展示不同人群的膳食特點和營養需求,引導學生掌握不同人群的膳食特點與營養需求;在講解“食品營養與配餐”課程實踐教學內容時,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各種不同類型食品的營養成分與功能特點,引導學生分析各種食物的營養價值與健康功效,使學生學會合理安排膳食結構。

2.3 課后總結與評價

在“食品營養與配餐”課程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在課堂教學中向學生講授專業理論知識,還可以通過課程資源庫進行課后學習總結。課后總結內容主要包括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表現進行總結與評價,如學習態度、課堂參與度、小組合作能力等。教師可以根據“食品營養與配餐”課程的實踐教學內容,通過網絡資源向學生提供相關的教學視頻、教學 PPT、學習資料等教學資源,并提出問題供學生課后查閱;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學習資料、小組討論等方式,復習鞏固知識。

3 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

“食品營養與配餐”課程的實踐教學主要包括課堂教學、社會實踐和課程實訓。其中,課程實訓占據整個實踐教學的大部分時間。因此,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是提高實踐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

在“食品營養與配餐”課程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中,包括課堂教學成績、社會實踐成績、課程實訓成績[4]。其中,課堂教學成績包括考勤、作業、課堂互動、課堂展示、小組討論情況等多項內容;社會實踐成績包括調查報告、考察報告、食品安全知識競賽等多項內容;課程實訓成績包括學生實訓報告的數量和質量、學生實訓報告中涉及的理論知識及綜合素質等多項內容。

在“食品營養與配餐”課程的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需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包括評價主體與評價對象等。其中,評價主體由教師與學生組成。在對實踐教學進行評價時,教師應根據課程特點,制定合理科學的評價體系,并以此體系為依據,制定“食品營養與配餐”課程的具體實踐教學內容,再通過課堂提問及隨堂小測驗等方式,考核學生的學習情況。實踐結果表明,建立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能有效提升實踐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與綜合素質[5]。

4 課程資源庫建設與應用對實踐教學效果的影響

“食品營養與配餐”課程資源庫的建設與應用,在實踐教學中取得了明顯的效果。通過教學改革,提高了學生專業實踐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了學生綜合素質。

課程資源庫涵蓋了“食品營養與配餐”課程的全部理論和實踐教學內容,包括課程標準、教案、教學設計、課件、教學視頻、習題與練習題、實訓指導書等各類教學資源,實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開放教育理念,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課程資源庫的建設中,教師應采用多種教學手段開展實踐教學,包括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組討論等。其中,案例分析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專業知識;角色扮演能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專業技能;小組討論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專業技能;多媒體教學能提高課堂效率;翻轉課堂能讓學生掌握新的學習方式。

“食品營養與配餐”課程資源庫的建設與應用,既是實踐教學內容和方式方法的改革創新,又是實踐教學模式改革和質量評價體系改革的重要手段。

一方面,課程資源庫建設與應用,可以充分利用網絡環境和網絡資源,將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轉化為現代網絡環境下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另一方面,課程資源庫建設與應用,能夠有效整合課程教學資源,從而不斷優化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突出課程重點、難點。同時,課程資源庫建設與應用,可以打破傳統教育資源地域分布的限制,將課程內容設計為“網上課堂”“在線測試”等多種形式進行。通過這些方式,學生可以實現隨時隨地自主學習;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平臺實現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此外,課程資源庫建設與應用,為教師提供了一個共享教學資源、促進交流互動的平臺,可以有效提升實踐教學質量。

5 結語

“食品營養與配餐”課程資源庫在實踐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將課程內容與新媒體、移動網絡等現代信息技術相融合,將教材資源、實驗資源和實訓資源等整合在一起,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實踐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職業能力與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當然,在“食品營養與配餐”課程資源庫建設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進一步探索課程資源庫在實踐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猜你喜歡
食品類資源庫實訓
健身氣功開放課程資源庫建設研究
基于CDIO理念的數控實訓教學改革與實踐
食品類專業師資隊伍的教學素養培養策略
貴州●石斛種質資源庫
一季度全國糧油食品類零售額達3628億元同比增長10.2%
電工電子實訓教學改革與創新
高中歷史信息化教育資源庫應用探索
福建基礎教育教學資源庫建設研究——以福建基礎教育網資源庫為例
微課在數控實訓課中的應用探析
高校食品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