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下城郊融合類村莊規劃重點內容分析
——以廣德市新杭鎮路東社區為例

2024-05-08 08:21孔默佳朱唐兵汪斐唐玲安徽省建筑科學研究設計院安徽合肥230031
安徽建筑 2024年2期
關鍵詞:用地村莊規劃

孔默佳,朱唐兵,汪斐,唐玲 (安徽省建筑科學研究設計院,安徽 合肥 230031)

0 引言

城郊融合型村莊是我國鄉村振興戰略規劃中重要的村莊類型之一,是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區域,也是促進城鄉融合持續發展的重點區域。本文從鄉村產業發展的角度,結合路東社區的實地勘察調研,對村莊的產業發展方向和建設提出一些策略和做法。

1 現狀綜述

1.1 村莊概況

廣德市新杭鎮路東社區是新杭鎮政府所在地,廣宜省道(S215)穿村而過。東鄰箭穿村、洪山村,南鄰牛頭山社區,西鄰百家廟村和流洞社區,北鄰橫崗村,地理位置十分優越。路東社區全村面積1861.68hm2,現有1 個街道、33 個自然村。

1.2 村莊現狀分析

①現狀人口

路東社區城鎮開發邊界內有8 個自然村,3622 人,489 戶;城鎮開發邊界外有26個自然村,3748人,1364戶。居民點分散、戶籍人口分布不夠均衡、部分自然村規模較小,呈現傳統農業組織模式下的構成特征,用地松散,整體呈現“大散居,小聚集”。

②現狀用地

路東社區涉及城鎮開發邊界面積為390.11hm2,占總面積的20.95%,主要位于村域南部;城鎮開發邊界外現狀農業空間面積為332.20hm2,占總面積的17.85%,以耕地、園地為主;建設空間面積為251.18hm2,占總面積的13.49%,以村莊用地、區域基礎設施用地和其他建設用地為主;生態空間面積為888.19 hm2,占總面積的47.71%,以林地和陸地水域為主。

③現狀產業

第一產業以農業、林業生產為主,主要為水稻、蔬菜、苗木,還有荷花種植等;第二產業以加工業和制造業為主,如鈣業企業、建材制造等;第三產業路東社區內旅游文化資源有一定基礎,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但村域內文化載體較少,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三產體系?,F狀有以公司制運營的企業,如平江竹業有限公司、安徽方舟建材有限公司等。

④現狀人居環境

現狀住宅建筑以坡屋頂居多,顏色多為紅頂白墻。屋面質量大部分較好,部分建筑紅磚裸露。建筑分布較為集中,建筑形式統一,整體性較好。住宅建筑材質多采用青磚、紅磚,外立面采用白石灰抹縫處理,主色調為灰色、紅色,屋頂為坡屋頂,部分住宅建筑外墻裸露。村莊主要道路沿線綠化較差,村內現狀居民點景觀一般,呈現凌亂生長狀態。整體綠化空間有待提升,村莊局部(例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景觀效果較好。

1.3 村莊現狀問題

①村莊建設

通過實地調研和問卷調查分析發現,大部分村民更關注子女教育、醫療保障、住房建設和家庭收入四個方面;日常生活最不便利的為用水、交通、上學、住房四大問題;亟需解決的問題以及希望政府重點扶持的方面為基礎設施(用水、污水、停車)改善、文衛(文化活動中心垃圾處理)設施提升、產業發展與提升收入,其中約10%的村民有統一的建房需求。

②村莊產業

傳統農業以種植為主、二產為輔,產業結構有待優化;對于村莊的產業發展,有村民認為應該預留鄉村產業用地,促進新村多元產業發展。

③村莊環境

問卷調查結果中,部分村民反映需增強環境整治、改善村容村貌;認為要杜絕臨時搭建建筑和危房;認為村莊綠化需要加強,日常維護落實到個人。

2 村莊規劃編制重點

根據上位導則要求,綜合考慮宣城市不同區域資源稟賦、發展條件和發展潛力,遵循各地區發展特點和規律,實行分區指引、差異化發展、特色化塑造的村莊規劃設計路徑。村莊規劃分為北部圩區、丘陵山地、重點片區這三大片區,廣德市屬于北部圩區。主要類型村莊規劃分為城郊融合類村莊、集聚提升類、特色保護類這三大類型。結合村莊特點,確定路東社區為“北部圩區”中的“城郊融合類村莊”。

路東社區作為城郊融合類村莊,規劃編制重點主要包含以下五點。進一步引導周邊村莊精明收縮,向城鎮組團集聚;加快城鄉產業融合發展、基礎設施互聯通和公共服務建享;重點加強村莊城市產業發展、承接功能外溢,滿足城市消費需求的能力,加快村莊治理向鎮管理水平看齊,注重保留鄉村空間形態和風貌特色[1];對于開發邊界內或緊鄰開發的村莊,與城鎮界內建設用地統一編制城鎮控性詳細規劃,逐步完成改造并融入鎮區;繼續推進城中村、城郊村的整體拆改,加快向城市社區轉變。

3 村莊發展目標與策略

3.1 村莊發展定位與目標

①總體定位

“五彩田園,明禮路東”。充分發揮路東社區自身的水資源、紅色文化資源、林業資源等,圍繞生產、生活、生態空間來滿足未來村民安置需求,即向新杭鎮區方向集聚。有序引導農村住房布局,重點打造紅色教育基地和泉眼的修繕工作,形成具有本社區特色的文化氛圍,打造“明禮路東”品牌,其中五彩田園共分為以下5類。

“藍”:路東內橫崗河、流洞河兩條水系匯聚,且村域范圍內有兩處水庫。

“紅”:四十六團牛頭山勝利之役,嚴成志營長及六位無名戰士成功阻擊國民黨軍隊對牛頭山抗日軍民發動軍事進攻;此外路東社區緊鄰烈士陵園,紅色氣息濃厚。

“綠”:路東有1000 余公頃林地,其中有約333.33hm2的灌木林,并且擁有著豐富的林業。

“黃”:地處新杭五峰山脈和洪山山脈的腹地,兩條水系匯聚,是自然風光秀麗、風貌積極向上的宜居村落。

“金”:路東社區是新杭鎮政府所在地,產業基礎良好,有新杭鎮企業孵園(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加持。

②發展目標

依托緊鄰新杭鎮區的區位優勢,通過引導村莊精明收縮、城鄉產業融合發展、公服及基礎設施共享、加快村莊治理向鎮管理水平看齊等措施,將路東社區打造成為集特色種植、產業孵化、紅色文化、休閑觀光為一體的宜居、宜產、宜游的具有丘陵風貌的明禮新村[2]。

3.2 村莊產業發展策略

①發揮資源優勢

從發展條件看,交通條件、現狀產業基礎、周邊產業競合等都是路東社區不可或缺的優勢發展資源。

路東的農作物品質較高,既有以生態有機農產品種植為主的生態農業種植區,也有以毛竹種植、苗圃種植為主的林業經濟發展區。擴大村莊特色農產品種植規模,打牢第一產業基礎,為加工業提供資源。

沿橫崗河和流洞河自然水系,融入紅色文化,打造一條多彩的活力發展軸,發揮紅色文化引領作用,打造社區特色文化氛圍。

路東的現狀產業基礎良好,鎮區西側有企業孵園項目加持,規劃將以集體經濟產業孵化園為主,夯實產業基礎,打造產業發展孵化區。

②產業發展思路

選擇“合作社+特色種植”,打造“路東紅”有機健康農作品牌,以現有農作物為基礎,采用合作社模式,打造高品質、有特色、市場前景好的有機健康農作物。規模種植產出精品化有機產品、品牌建設推動收入增加、聯動鄉村紅色休閑旅游,最終形成集健康農產品、農產加工+手工業、旅游為一體的發展模式。

借力食品加工+品牌推廣,根據居民對健康食品的需求,打造“路東紅”特色農作健康品牌。保留原有竹木板材加工,并擇機拓展與農作加工、農產品禮盒制作等,解決村民就業。

③落實產業發展用地

根據《關于深化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等國家政策,結合村莊建設用地現狀,為了盤活農村閑置土地、豐富村莊產業業態、保障重大產業項目,路東社區劃定24.55 hm2的經營性建設用地,其中工業用地面積為23.21hm2、商業用地1.05hm2、倉儲用地0.29hm2,支撐發展村莊產業。

4 規劃主要內容

4.1 國土空間總體布局

規劃在全域保護的基礎上,落實上位空間管控要求,銜接區域性基礎設施及共建共享設施安排,完善生態空間網絡,優化農業空間布局,細化村莊建設用地布局,明確規劃“留白”形成村域國土空間規劃一張藍圖。

至規劃期末,全村村莊建設用地總量104.91hm2,占土地總面積比例為5.64%,比基期年增加6.43hm2。而村莊建設用地共計106.01hm2,整合零星低效的農村宅基地,居住用地減少了6.86hm2、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增加了0.19hm2、商業用地增加了0.45hm2、工業用地增加了14.31hm2、村莊內部道路用地減少了0.67hm2、交通場站用地減少了0.37hm2。同時針對村莊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規劃預留了1.10hm2建設用地機動指標,用于村民宅基地、村莊公用設施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村莊產業設施建設等。

4.2 重點區域規劃

將路東作為村莊重點發展區域,對重點區域實施圖則式管控指引,重點明確用地建設性質、高度、風貌等相關內容。引導村民合理化布局,實施村莊精細化管理。

①近期布局重點考慮解決現狀居民生活急需問題,主要是對村莊人居環境的整治,滿足近期村民日常生活需求。

②考慮村莊人口集聚和建房需求,在村莊現狀空閑地的基礎上進行擴建,提出農房布局規劃,以滿足村民建房需求,并布置了停車設施。

③結合村莊紅色文化基礎,對現狀烈士墓進行提升,配套1 處集中停車場,并選址規劃1處紅色文化紀念館。

④考慮村莊產業發展,壯大集體經營性經濟,規劃了1處產業孵化園。

⑤考慮河流兩岸居民的通行便利,規劃新建1處橋梁。

4.3 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

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以及生態文明的理念,優化路東社區全域國土空間布局,整合資源,進行全域規劃、全域設計、全域整治,形成“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區域統籌、綜合治理”的耕地保護生態修復工作格局。

統籌推進低效林地園地整理、現有耕地提質改造、高標準農田建設等,減少耕地碎片化,優化耕地布局,提升耕地質量[3]。選擇坡度大于25°的低產低效耕地,按照就近原則,參考周邊地類調整為林地或草地。

路東社區建設用地整理總面積59.20hm2,包括城鄉建設用地整理和低效礦山修復利用。其中,建設用地整理拆舊區面積共11.67hm2,主要為農村宅基地復墾;建設用地整理建新區面積35.16hm2,主要為城鎮開發邊界周邊補足的新增集體經營性用地和區域性道路用地;建設用地盤活利用2.97hm2;低效礦山修復利用面積9.4hm2,主要為礦山轉型升級利用和礦山生態修復利用。

路東社區生態空間保護良好,無破壞山水林田河湖等現場。同時,路東社區明確森林、河湖等生態空間,盡可能多的保留鄉村原有的地貌、自然形態等,系統保護好鄉村自然風光和田園景觀。加強生態環境系統修復和整治,慎砍樹、禁挖山、不填湖,優化鄉村水系、林網、綠道等生態空間格局[4]。

5 結語

綜上所述,城郊融合類村莊作為促進城鄉融合持續發展的重點區域,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機遇與挑戰并存[5]。目前各級國土空間規劃和村莊規劃正在開展編制,過渡期的規劃實施傳導機制不明朗,村莊規劃作為規劃體系的末端,在上位規劃還沒確定的情況下,規劃如何有效銜接充滿著不確定性。通過路東社區的經驗總結,希望鎮村兩級積極考慮,實現城鄉兩級的共建共享,引導城郊融合類村莊有機融入城鎮,建設既有鄉村特色又有城市活力的鄉村社區。

猜你喜歡
用地村莊規劃
我的小村莊
村莊,你好
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研究進展綜述
規劃引領把握未來
快遞業十三五規劃發布
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的演變
多管齊下落實規劃
村莊在哪里
迎接“十三五”規劃
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的實踐與認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