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教師課堂評價素養實踐研究

2024-05-08 13:33盛露王春姣許岳
基礎教育研究 2024年2期
關鍵詞:小學教師

盛露 王春姣 許岳

【摘 要】課堂評價是教師調控、改進、引導教學工作的重要工具,對小學教師課堂評價素養進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論和現實意義。文章以吉林省長春市L小學為例,對小學教師課堂評價素養進行分析,發現小學教師課堂評價素養總體情況較好,但仍有部分教師對課堂評價的態度不明確、對課堂評價知識的掌握不夠全面,還發現教師對課堂評價技能的掌握不均衡。對此,從完善相關政策制度、營造校園評價氛圍、提升教師評價素養三個層面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小學教師 課堂評價素養 課堂評價態度 課堂評價知識 課堂評價技能

【中圖分類號】G40?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275(2024)02-13-04

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強調要加強教師教育評價能力建設。教師課堂評價素養是提升教育評價質量的關鍵,應該受到重視。在教學評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下,教師的課堂評價素養是影響課堂評價質量的重要因素,并且小學階段是學生心智發展、習慣養成和興趣培養的重要階段,課堂評價對他們的影響較大?;诖?,開展小學教師課堂評價素養研究,是完善教師培養體系、提升課堂評價質量的重要一環。

一、研究現狀

小學教師課堂評價素養是指小學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自覺以自身評價知識和能力選擇、運用合適的評價方法來評估教學實踐,改進教學決策和提升學生學習效果的素質和修養,包括課堂評價態度、課堂評價知識和課堂評價技能。[1]國際上關于課堂評價素養的研究最早是從斯蒂金斯提出“評價素養”這個概念開始的。[2]在國內,教師評價素養這一話題也受到越來越多研究者的關注。隨著中考和高考改革及綜合素質評價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評價素養已成為學習評價實踐研究領域的新興課題。

當前相關研究者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展開研究:①在學理上論證教師需要形成評價素養的必要性;②教師評價素養內涵的定性分析;③不同背景下教師評價素養框架的建構;④提升教師評價素養的策略研究。由于缺乏實踐,教師評價素養的研究更多集中于理論解析和探討的層面,因此本研究基于實踐調查,從課堂評價態度、課堂評價知識、課堂評價技能三個方面對小學教師課堂評價素養水平展開實踐研究。

二、研究方法

(一)調查工具

首先是問卷的設計與發放。本研究問卷主要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師的個人信息,包括教齡、學歷、專業等;第二部分是關于教師的課堂評價評估實踐,主要包括教師的課堂評價態度、課堂評價知識、課堂評價技能三個方面,問卷題目均為選擇題,教師結合實際進行選擇。此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00份,回收有效問卷98份,有效回收率98%。

其次是訪談提綱的設計。為了更深入地了解小學教師課堂評價素養現狀、當前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在問卷調查數據的基礎上設計了訪談提綱,并選取長春市L小學若干名教師進行半開放型訪談。期望能夠了解以下兩個問題:一是小學教師的課堂評價素養情況如何;二是如何有效提升小學教師的課堂評價素養。

(二)調查對象

本研究的調查對象為長春市L小學的教師。該校是一所公辦小學,共有教師126名,其中本科學歷的教師占一半以上,一年級到六年級有教學班41個,每個班50人左右。學校配備有現代化教學設施和設備,建有多媒體教室、實驗室、音樂室、舞蹈室等。選擇該校教師作為研究對象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三、小學教師課堂評價素養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問題

1.部分教師對課堂評價的態度不明確

根據調查結果可知,大部分小學教師都有一定的課堂評價意識,都能認識到課堂評價的目的。而不同意課堂評價是為了提升教學質量的教師占32%,非常同意課堂評價是為了提升教學質量的教師僅占12%,說明還有部分小學教師沒有意識到課堂評價對于教學質量的重要影響。在對評價手段的認識上,一些小學教師更注重終結性評價,用考試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沒有過多關注形成性評價,把課堂評價當作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手段,對評價價值認識不夠清晰,需要增強對評價價值的認識。

結合訪談,了解到部分教師認為課堂評價對于教學有一定的輔助作用,是提升教學質量的一項因素,但并不能起到決定性作用。

綜上,可以發現大部分小學教師都能認識到課堂評價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個人理解和觀點的不同,小學教師的課堂評價態度存在一定差異。部分小學教師對課堂評價的認識存在不足,尤其是對課堂評價的價值認識有一定的欠缺。

2.部分教師對課堂評價知識的掌握不夠全面

在評價知識上,發現不能明確界定學生課堂學習目標和課堂評價之間的聯系的教師占6%,這說明有的教師對課堂評價知識的認知比較模糊,需要進一步學習。學生的學習目標是預先確定的,即學生在完成課堂學習后應達到的水平是明確的,而課堂評價是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或結束后通過檢查學生是否達到目標水平的一種方式。一些教師對課堂評價知識的認知還停留在淺顯層面,對知識的運用仍不熟練。

訪談發現,有的教師對評價知識的學習停留在入職前,入職后形成了固定的工作模式,且學習的自覺性逐漸下降。

3.教師對課堂評價技能的掌握不均衡

調查結果顯示,非常同意在課堂中通過反饋能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的教師只占29%,非常同意在課堂中通過反饋能使學生有意識地改進自己不足的教師只占18%,說明部分教師對評價方法的運用和評價結果的反饋還有待改善。

在訪談中得知,教師的課堂評價技能大多是在教學過程中逐漸培養的,通過教學實踐、聽課學習等途徑提升。在入職后隨著經驗的積累,教師的課堂評價技能往往會隨之提高,但是受課堂評價態度和評價知識水平的限制,教師實施課堂評價的水平存在一定差異。由于教師的課堂評價態度、課堂評價知識等的不同,因此對評價技能的掌握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教師在教學中形成一定的課堂評價習慣后,對評價技能的使用會比較固定,這也導致教師對課堂評價技能的掌握不均衡。

(二)原因分析

1.制度不夠完善,教師評價導向不明確

教育制度是教學實施的風向標,有很強的導向作用。在高考制度的影響下,一些教師以考試成績為教學目標,以高考為導向,在評價方式上更注重終結性評價,不重視形成性評價;在評價內容的選擇上更注重對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價,不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3]

結合調查和訪談結果發現,在高等教育人才培養上,無論是師范院校還是綜合性大學的課程設置涉及課堂評價素養相關知識的都不多。取得教師職業資格要具備教育教學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素養和能力,而教師評價素養也包含在內,但是在教師職業資格考試中涉及相關知識的不多。另外,接受訪談的教師表示較少以“課堂評價”為主題或重點進行培訓,這就導致教師難以意識到課堂評價素養的重要性。

2.學校不夠重視,教師評價能力不均衡

在教師入職后,教學實踐和在職培訓是教師明確評價態度、豐富評價知識、積累評價技能的主要方式。教師的發展離不開學校的支持,良好的校園評價氛圍也會促進教師課堂評價素養的發展。

從訪談中可以看出,教師實施課堂評價大多依靠教學經驗,學校雖然要求教師實施課堂評價,但是沒有具體的措施對教師的課堂評價質量進行監測。并且學校很少開展“課堂評價”方面的培訓,在職培訓的機會也不能覆蓋所有教師。這說明所調查的學校對小學教師課堂評價素養的關注度不夠,需要采取更多的實質性措施,營造校園評價氛圍,重視小學教師課堂評價素養的發展。[4]

3.教師不夠自覺,學習相關知識意識不強

小學教師課堂評價素養能否提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自主學習意識。訪談發現,一些教師平時不會特地花時間學習課堂評價的相關知識。還有部分教師表示自己在大學學習專業知識時會認真學習相關知識,在入職后通過經驗積累已經形成一定的課堂評價素養,不需要再花太多時間學習。由此,可以了解到部分小學教師缺乏學習課堂評價知識的自主意識,對相關知識學習的自覺性有待提高。

四、小學教師課堂評價素養的提升路徑

(一)完善相關政策制度

1.改善考試制度,更新教育評價理念

在我國,考試幾乎伴隨著學生的整個學業生涯,中小學教育中存在著期中考、期末考等各種階段性考試,這些考試本質上都屬于終結性評價。一些學校和教師逐漸形成以考試成績評價學生,以升學率為目標的功利化傾向。要扭轉這種局面,就要改善考試制度,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和考試評價體系,轉變學校、教師的評價觀念。[5]

考試應該是評價學生的一個途徑,通過考試結果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而對學生進行學習反饋,促進學生發展。學校和教師不應該完全以考試情況作為教學導向,而是僅參照考試成績制訂教學目標進行教學。改善考試制度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首先,考試評價目標應該從獲得優異成績轉變為培養健全的人格;其次,考試評價內容應該從文化知識轉變為綜合素質;最后,考試評價功能應該從選拔層面上升至育人層面。[6]

2.改革評價制度,優化教師培養體系

教師是課堂評價的直接參與者,對于課堂評價的落實起著關鍵性作用。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是提升教學質量的保障。在教師培養上,應改革課程體系,奠定教師發展基礎;增設課程評價相關課程,豐富教師的課堂評價知識;完善培養方式,注重在教學實踐中提升教師的課堂評價能力。[7]在教師考核上,設置課堂評價素養考查相關內容,加強教師對課堂評價的重視。

(二)營造校園評價氛圍

1.建設評價環境,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首先良好的校園環境可以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學校應該為教師的發展創造條件,提供平臺??梢詾榻處焺撛O交流、實踐評價知識的平臺,如為教師提供最新的評價資料,組織教師開展聽評課實踐,并就評價環節展開討論,使教師在獲取信息、研討、實踐中得到提升。其次是校園文化建設,包括教學模式、管理制度等,這些會在無形中影響教師的發展。學校應該給予教師充分的評價權利,強調課堂評價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培養教師的評價意識,還應該構建合理的激勵機制,監督、評比教師的課堂評價實施情況,激發教師的評價動機。

2.組織相關培訓,提升教師評價素養

教師課堂評價素養的提升離不開學校的支持,教師入職后把大量的精力都投入了教學實踐中,很少有機會再對課堂評價知識進行系統性的學習,只能在實踐中提高課堂評價素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诖?,學??梢越o教師提供定期培訓的機會,開展有關課堂評價的講座。在培訓內容的選擇上可以結合實踐,幫助教師解決課堂評價實施的困境。培訓結束后還可以組織教師交流討論,加深教師對培訓內容的印象,在持續的培訓活動中提升教師的評價素養。

(三)提升教師評價素養

1.強化評價意識,提升個人評價能力

課堂評價素養是教師應該具備的一項素質,正確的評價態度、合理的評價意識是有效實施課堂評價的前提和關鍵。教師要實時關注教育政策,提升課堂評價意識,在教學實踐中合理地實施課堂評價,提高自己的課堂評價能力,包括對評價知識的學習、對評價方法的使用、對評價實施的反思與改進;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聽、講、評等方式,積累評價經驗,不斷提升自己的課堂評價素養。

2.加強理論學習,豐富自身評價知識

如果沒有理論知識的支撐,那么課堂評價的實施就會有一定的盲目性。教師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豐富評價知識:參加專業培訓和研討會,了解最新的評價理論、方法和實踐經驗,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閱讀評價相關的專業書籍和期刊,深入了解評價理論的發展趨勢和前沿內容;參與學術交流和合作,與同行進行深入探討,分享評價實踐經驗,拓寬視野,提升專業水平;開展與評價相關的個人研究項目,深入研究評價理論和方法,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定期總結和反思自己的評價實踐,發現問題并改進,不斷提高評價水平和專業素養。

教師課堂評價素養的發展對于教育教學質量和學生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評價制度的規范引導、校園環境的多方位支持和教師個人的評價素養共同影響著教師課堂評價素養的發展?;诖?,通過不斷改進評價制度、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以及促進教師自我提升,可以促進教師評價素養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柴亦扉.小學教師課堂評價素養調查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21:8.

[2]趙士果.中小學教師課堂評價素養的核心要素分析及其指標體系建構[J].現代基礎教育研究,2020,40(4):26-34.

[3]檀慧玲,王玥,沈漪佳.教師評價素養發展的挑戰與對策:基于深化教育評價改革和實施新課標的省思[J].教育科學研究,2023(8):34-41.

[4]趙士果.小學教師課堂評價素養的現狀研究:基于上海市Y區1032名小學教師的調查與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20(8):53-59.

[5]鄭東輝.發展教師評價素養:學業評價政策的視角[J].上海教育科研,2013(2):67-70.

[6]姬國君,范韻婧.課堂評價:促進學生高質量學習與發展的關鍵路徑[J].中國教育學刊,2022(9):21-26.

[7]李孔文.學會評價:教師學科素養的衡量標尺[J].課程·教材·教法,2015,35(2):74-80.

猜你喜歡
小學教師
劉輝
提升小學教師教育科研能力的探索與實踐
提升小學教師教育科研能力的探索與實踐
新時代背景下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的幾點思考
秦皇島市鐵新里小學教師書畫作品
沙河市二十冶第二小學教師書畫作品
棗強縣第一小學教師書畫作品
平凡教學三十載——一名小學教師的自述
淺論小學教師怎樣指導學生寫好字
莊薇:幼小銜接的線頭要連到小學教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