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土課程資源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2024-05-08 14:26張嬋
基礎教育研究 2024年2期
關鍵詞:高中歷史

張嬋

【摘 要】鄉土課程資源走進歷史課堂,成為學生深入了解本土文化和歷史的重要途徑。山西晉城康養文化資源主要分為古堡古建類、歷史遺跡類、紅色地標類、民俗文化類,可作為鄉土課程資源的主要來源。將晉城康養文化資源融入高中歷史教學對提高學生的學史興趣,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豐富課程資源,以及助力文化傳承有重要意義。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從課內教學、課外拓展、綜合實踐三方面將晉城康養文化資源融入高中歷史教學。

【關鍵詞】鄉土課程資源 高中歷史 晉城康養文化資源

【中圖分類號】G633.5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275(2024)02-56-03

鄉土課程資源指的是本地區內“自然條件、社會經濟和科技人文等方面的反映群眾文化心理并且帶有積極教育意義的系列內容”[1]?!镀胀ǜ咧袣v史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校外的社會資源是校內課程資源的必要補充,學校和教師應充分開發各種校外課程資源,逐步建立校內外課程資源的轉化機制,實現課程資源的廣泛交流與分享。鄉土課程資源走進歷史課堂,成為學生深入了解本土文化和歷史的重要途徑?;诖?,本文以山西晉城康養文化資源作為鄉土課程資源的主要來源,初步探索鄉土課程資源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一、晉城康養文化資源概述

山西晉城憑借良好的生態氣候,成為全國首個“世界康養示范城市”,同時也被選為康養產業發展大會的永久會址。晉城康養文化資源十分豐富,具體可分為以下四類。

(一)古堡古建類

“太行古堡”最富盛名,被譽為“中華民居之瑰寶”。這些古堡大多在明清時期修建,是典型的北方防御型堡寨聚落,對研究晉商文化、絲綢之路、鄉紳文化等具有重要意義。目前,保存完好且具有開發價值的有湘峪古堡、郭峪古城、砥洎城、皇城相府等,是北方地區現存規模最大的“活態遺產群”。此外,這里還是全國早期古建筑最集中的地區,保留有多座宋金時期的木結構建筑,如青蓮寺、玉皇廟等。數量眾多且具有典型意義的古堡古建可以作為高中歷史教材外的有益補充。

(二)歷史遺跡類

晉城是中華古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在晉城的高平市羊頭山有一處重要的歷史遺跡——炎帝故里,這里有規模龐大且相對完整的炎帝文化遺存區域體系,如炎帝行宮、神農城、五谷畦、耒耜洞等遺存。目前,高平市已連續成功舉辦了八屆“問祖炎帝,尋根高平”的海峽兩岸神農炎帝文化活動。在距羊頭山不遠處就是著名的下川文化遺址,下川文化是舊石器向新石器過渡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這對探究新石器時代的炎帝是否在這里生活有重大意義。

高平市除了炎帝故里,還有一處重要的古代戰爭遺存——長平之戰古戰場?,F今遺址遺跡遍布高平的山林、河谷、關隘和村落,因此高平許多村鎮名稱都與這場戰爭相關,如“箭頭村”“企(棄)甲院村”“米山鎮”,還有因尸骨如山而得名的“尸骨山”,秦將白起坑殺趙軍血流成河而得名的“丹河”。

此外,位于晉城市區北部白馬寺山西南麓的書院村——程顥書院,是理學大師程顥在晉城辦鄉學、興教育的講學之地?,F在晉城市城區的古書院村,就是因程顥在那里親自設教講學而得名。經過戰亂紛爭,如今書院只留下文昌閣門樓和供奉程顥的明道祠堂遺址。程顥成立書院、興辦鄉學、開啟民智,為晉城古代教育和人才培養作出了卓越貢獻。晉城、高平一帶建有許多“程子祠”,表示當地人民對程顥辦鄉學造福于民的深切懷念。

(三)紅色地標類

紅色地標是追溯中國革命歷史和了解中國共產黨光輝歷程的重要場所,承載著晉城這個地區革命的歷史記憶,對了解晉城的革命歷史和革命精神具有重要意義。一些重要的紅色地標,如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太岳分校舊址、巴公鎮紅色三杰紀念館、馬村鎮趙輖革命紀念館等,現在已經開發為較成熟的游覽路線。據統計,晉城市經國家認定的革命遺址有311處[2],這些遺址見證了晉城在中國革命歷史中的重要地位。

(四)民俗文化類

民俗文化是民眾在長時間的社會生活實踐中所形成的一種特定文化表達形式。它是人們代代相傳的文化遺產,承載著豐富的民族智慧、生活智慧和審美情趣。不同民族和地區的民俗文化具有差異性,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民俗習慣和傳統。晉城區域的民俗文化保留下來的主要有八音會、上黨梆子、梨花落、澤州剪紙、大陽面雕等。保護和傳承民俗文化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文化歸屬感和自豪感,促進社會和諧與文化多樣性的發展。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晉城的康養文化資源具有重要教育意義,將這些資源融入高中歷史教學中,可以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實現歷史和現實的深度交流。

二、晉城康養文化資源融入高中歷史教學的意義

將晉城康養文化資源融入高中歷史教學中可以打破傳統的課堂教學邊界,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認識歷史和培養綜合素養的機會。同時,教師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和學生需求,合理設計教學內容和活動,確保教學的有效性。

(一)提高學生的學史興趣

鄉土資源是學生身邊真實的歷史材料,與學生生活和經歷相關,因此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通過將晉城康養文化資源融入高中歷史課堂,可以使學生更加親近歷史,激發對歷史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和探究,提升唯物史觀、歷史解釋、史料實證等能力素養。

(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鄉土資源是一個相對新穎的教學資源,將其融入歷史教學中需要教師進行探索和創新。教師應不斷挖掘和整理鄉土資源,并將其有機地融入教學中,這需要教師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和創新能力。通過鄉土資源的應用,教師可以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培養和發展自己的創造力和創新思維。

鄉土資源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它的內容隨著時代的發展在不斷地擴充。晉城康養文化資源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隨著人們理念的更新和社會需求的變化,以康養為內容的鄉土資源也在不斷發展變化。這需要教師有敏銳的眼光和綜合分析的能力,不斷提升研究素養。

(三)豐富學習資源

鄉土資源可以豐富歷史課堂的教學內容,為學生呈現更具體、更生動的歷史材料和實例。通過引入鄉土資源,可以讓學生更加貼近歷史人物、事件和背景,加深對已知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提高課堂的互動性和參與度。

將晉城康養文化資源融入歷史課堂,可以使課堂教學更加有深度和廣度。晉城康養文化資源是地方文化和歷史的具體體現,將其融入課堂中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本土歷史、文化和傳統知識,增強他們的歷史認同感和文化自信心,培養其愛祖國愛家鄉并積極貢獻于家鄉建設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四)助力文化傳承

在鄉土資源中,有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著知識流失、傳承斷裂的風險。將這些文化直間或間接融入課堂中,既可以了解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和價值,又可以增強文化研究和保護的意義。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培養對文化遺產的尊重和保護意識,促使他們成為文化傳承的積極參與者和推動者,進而敬畏歷史,增強擔當意識。

三、晉城康養文化資源融入高中歷史教學的有效策略

晉城康養文化資源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融入方式很多,如在日常教學中可利用圖片、視頻等作為教材的補充材料,在校本研修中可以利用項目式學習、跨學科融合等進行沉浸式探究,在課堂外則以實地考察、體驗式教學充實課堂內容,等等。通過多種方式,可以使學生全面了解晉城康養文化資源的歷史價值,培養對本土歷史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同時也促進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升。

(一)課內教學:緊扣課標,用活教材

用晉城康養文化資源來豐富課堂,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例如在課程標準的課程內容部分中對“早期中華文明”的要求是:“通過了解石器時代中國境內有代表性的文化遺存,認識它們與中華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產生的關系?!钡窃诮滩闹袑κ鲿r代的內容并沒有詳細敘述,也沒有用相關圖片和材料進行解釋說明。而晉城中有多處石器古文化遺址,可以作為教材外的有益補充。如下川文化遺址中出土了很多尖狀器、石核式石器,說明處于舊石器時代末期;還發現有石磨盤、石磨棒,這是我國現有最早反映農業形成階段的考古資料。利用這些相關圖片或視頻資料,對歷史知識的學習,以及培養學生史料實證、歷史解釋等核心素養和能力起到積極作用。

(二)課外拓展:開展形式多樣的探究課堂

課外拓展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具趣味性和綜合性的學習機會,以豐富學生的歷史知識,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1.專題講座

專題講座相比課堂教學,它的主題更鮮明,形式更多樣。專題講座可以采用研討會、研究報告、研究沙龍等形式進行,允許演講者和參與者之間的互動和討論。這種靈活性使專題講座能夠更好地適應不同學術需求和目標,也更容易將康養文化資源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引入教育,引起更多人的關注、熱愛和傳承。例如上黨八音會在2006年被批準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是這樣的演奏和音樂形式并不被所有人喜愛,原因之一就是對其不了解,其中使用的樂器如口噙子、啞腔等更是聞所未聞。因此,讓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走進教育,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八音會的淵源和曲折發展,展示其表演形式、唱詞、團隊配合等,讓學生心懷對歷史的敬畏,培養學生的歷史認同感和熱愛家鄉的情懷。

2.項目式學習

項目式學習是為了解決“源于真實世界中復雜、非常規且具有挑戰性的問題”[3]。然而在日常歷史教學中很難遇到這樣的問題,這對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核心素養的發展造成一定的困惑。項目式學習為此開辟了一個新途徑,如可設計項目主題為“打造康養特色的博物館之城”,結合山西省政府出臺的文件《關于推動新時代山西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學生可以通過對晉城康養文化資源的深入了解和研究,探索哪些資源可作為陳列文物和主題展廳。在項目開展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制訂計劃,結合城市布局、建筑風格、展示方式等因素設計和規劃一個理想的博物館之城。此外,學生還可以學習博物館管理和運營,了解博物館的籌展、展覽設計、文物保護等方面的知識。

3.文化創作

主題式的文化創作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新能力,形式可不拘泥于文學作品,手工藝品、藝術作品、數字創意、設計產品等各種形式均可。例如學生可結合太行古堡的歷史意蘊,以攝影、動畫或手工等形式再現出來,如設計康養旅游路線等。

(三)綜合實踐:家校社三位一體緊密合作

教育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協同育人。通過家庭、學校、社會同向發力,積極合作,形成一種有機的教育網絡,攜手建立綜合實踐“大課堂”。研學旅行越來越受到學生的青睞,如圍繞明清古堡群的“皇城相府→郭峪古城→海會寺→砥洎城”的特色文化體驗線路,圍繞紅色文化的“高平瓦窯頭紅色文化教育基地→馬村鎮趙輖革命紀念館→抗日戰爭高平紀念館→高平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杜寨八路軍總部舊址紀念館”的研學線路,不僅能增加學生在歷史中的體驗感,而且能讓學生在課堂外得到身心的同步發展。

晉城作為一個有著豐富康養文化資源的城市,其歷史故事、文化傳承和康養實踐都具有現實意義。將晉城康養文化資源融入歷史教學中,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歷史與當代的聯系,為學生提供實踐和思考的素材,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黃浩森.鄉土課程資源的界定及其開發原則[J].中國教育學刊,2009(1):81.

[2]山西日報.把紅色資源利用好[EB/OL].(2023-04-18)[2023-11-03].http://wwj.shanxi.gov.cn/gzdt/sxxx/202304/t20230418_8380434.shtml.

[3]董艷,和靜宇,王晶.項目式學習:突破研學旅行困境之劍[J].教育科學研究,2019(11):60.

猜你喜歡
高中歷史
圖像史料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高中歷史自主探究教學的實踐探索
高中歷史地圖教學的思考與實踐
討論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基于選考背景下的高中歷史教學隨想
高中歷史學科高效課堂的構建
高中歷史互動教學策略探究
高中歷史探究式教學方法初探
高中歷史的學習感悟
高中歷史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