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基于“八桂教學通”的小學數學作業優化設計

2024-05-08 14:26鄭玫安
基礎教育研究 2024年2期
關鍵詞:雙減小學數學

鄭玫安

【摘 要】“八桂教學通”在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中具有一定的優勢,其作為一個整合多版本數字教材資源的平臺,能夠幫助教師創造更加生動、直觀的數學教學環境,協同信息技術2.0時代背景下的教學大數據,為教師提供精確的教學分析報告。教師可基于“八桂教學通”為學生設計分層作業、生活化作業、探究類作業、趣味性作業,從而優化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輔助。

【關鍵詞】“雙減” “八桂教學通” 小學數學 作業設計優化

【中圖分類號】G623.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275(2024)02-71-04

一、“八桂教學通”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八桂教學通”已成為廣西地區小學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數字教育資源平臺。在“雙減”的大背景下,如何運用這一平臺優化小學課堂教學,是提升教學效率與質量的重要途徑。

“八桂教學通”平臺憑借其覆蓋范圍廣、資源種類豐富的特點,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通過這一平臺,教師可以獲得各類教學資源,如電子教材、教學示例、仿真實驗等,以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和不同教學環境的需求。[1]教師在備課時可以直接引用平臺教學資源或是根據教學情況進行修改與再創造,從而節約備課時間和精力。在數學教學具體應用中,“八桂教學通”為教師提供了豐富的多媒體教學資源,可以通過動畫、模擬演示等直觀呈現數學概念和原理,有效解決了傳統教學中抽象概念難以理解、難以展示的問題,同時平臺中的交互式仿真實驗和游戲化學習模塊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增強數學學習的實踐性。

“八桂教學通”以其獨特的優勢,不僅為小學數學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教育資源和便捷的教學工具,而且為教師專業發展開辟了新的路徑,為學校提供了優化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的有力支撐。在“雙減”政策的推動下,有效利用“八桂教學通”能夠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提升教學效率,有助于構建更具有活力和創新性的小學數學教學新局面。

二、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現狀

小學是培養學生數學興趣和基本技能的關鍵階段,數學作業作為一種重要的教學輔助內容,對于學生鞏固知識和提升能力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在“雙減”背景下,傳統的作業設計模式正面臨一系列的挑戰和改革壓力。在“雙減”政策實施前,有的教師習慣于布置大量的練習題,希望通過重復性的練習來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在作業內容上,過于注重基礎知識的訓練,忽視了對學生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導致題目類型單一,缺乏挑戰性。在作業難度上,有些作業設計的難度過大或過小,不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得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感到困惑或者無聊。在作業實踐性上,許多作業設計過于理論化,使得學生無法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以致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

在“雙減”政策的推動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新要求愈發明確。本著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提高作業質量和效率的原則,對小學數學作業的設計方案進行優化,成為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目前仍有教師設計的小學數學作業存在單一化和應試化傾向,作業的個性化、趣味性和實際效用需要大幅優化。優質的作業設計應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體現新時代教育理念的導向,既能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又能提升學生的學業水平及綜合素養?;诖?,利用“八桂教學通”這類數字化教學平臺進行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為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果帶來了新的可能。

三、“八桂教學通”在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中的優勢

在“雙減”背景下,教育技術在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中的應用正變得愈加關鍵和普及。廣西“八桂教學通”平臺作為一個富有創新性的數字教學資源平臺,在小學教學實踐中展現出獨特的價值。特別是在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方面,“八桂教學通”展現出多方面的優勢,這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傳統作業設計向更高效、更貼近學生實際需求的方向發展。

首先,作為一個整合多版本數字教材資源的平臺,“八桂教學通”提供了一個豐富多元的教學和學習環境。通過運用該平臺,教師可以輕松地獲得與小學數學課程相關的多樣化教學資源,從而設計出更具個性化和差異化的作業內容。學生能從中獲取不同難度和層次的數學問題,這有助于滿足他們的個體學習需求,提升他們在數學學習方面的自主性和創新性。這種豐富的資源為學生提供了廣泛的選擇,從簡單到復雜、從文本到視頻、從靜態到互動等,均能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興趣點。

其次,“八桂教學通”能夠幫助教師創造更加生動、直觀的數學教學環境。通過運用數字化資源,如圖像、動畫和模擬演示等,作業設計不再局限于紙筆作業的形式,而是變得更加符合數字時代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偏好。生動的視覺效果和直觀的演示模式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在完成作業時能夠更加集中和投入,也使抽象的數學概念更容易被理解和掌握。

最后,“八桂教學通”還能夠協同信息技術2.0時代背景下的教學大數據,為教師提供精確的教學分析報告。這些數據有助于教師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習慣、偏好和能力水平,從而進行更加科學的作業設計。通過數據驅動決策,能夠顯著提升作業設計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四、基于“八桂教學通”的小學數學作業優化設計的實踐與探索

在教育領域持續深化落實“雙減”的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正不斷優化。其中,“八桂教學通”平臺作為數字教育的典型代表,為數學作業的優化設計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方向。

(一)基于“八桂教學通”設計分層作業

基于“八桂教學通”設計分層作業是優化作業質量、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的重要策略。針對學生的不同認知水平、學習能力和興趣愛好,教師可利用該平臺提供的豐富資源和智能化工具,對作業內容和難度進行合理安排,實現對學生的差異化教學。

例如針對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千克和克”的課后作業,筆者運用“八桂教學通”資源中心的配套練習資源將作業劃分為基礎題、提升題、拓展題三個層次,由易到難,讓學生自行選擇,如表1所示。

基礎題需全體學生統一完成。學生將本單元所學習的“千克和克”知識應用于生活中,能大致分清物體的重量,并且掌握克和千克之間的進率以及比較質量大小的方法,深入理解質量單位之間的換算方法。提升題由全體學生彈性選擇一題或兩題完成。在學生充分認識理解克和千克之后,作業設計適當提高難度,將克和千克的概念融入生活實際問題中,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提升思維能力和計算能力,厘清質量單位和數量的關系。拓展題由全體學生彈性選擇完成。拓展題分為A題、B題、C題三個層次,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特點,使不同水平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在復習天平左右相等這一原理的同時讓學生運用等量代換的思路去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在代換的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初步觀察、分析、等量代換以及有條理地進行數學表達的能力,讓學生學會有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

總的來說,在“雙減”背景下,基于“八桂教學通”設計分層作業的實踐,不僅能夠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提升作業設計的科學性和有效性,而且可以通過精準施教促進學生全面均衡的發展。

(二)基于“八桂教學通”設計生活化作業

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應與學生日常生活緊密結合,通過生活化作業的設計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數學的存在,增強其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與實踐能力。利用“八桂教學通”平臺的豐富資源,教師可以選取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場景,如購物、做飯、戶外運動等,設計具體的數學問題。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一年級下冊“小小商店”這一內容后,筆者運用“八桂教學通”的配套資源建模與探究設計了為商品付錢的生活化作業。學生在模擬的小賣部場景中,根據購買的商品思考怎樣付錢剛好不用找零,再把對應的人民幣拖動到付款處,點擊結算按鈕來判斷答案的對錯。這樣的隨堂作業讓學生在課堂上也能體驗人民幣在生活中的應用場景,及時鞏固、加深有關人民幣的知識,同時還能夠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促進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提升。

基于“八桂教學通”設計的生活化作業通過緊密聯系學生的日常生活實踐,既拓展了數學知識的應用場景,又提升了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認識和興趣。通過發現、分析與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運用數學知識,發展為具備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人才。

(三)基于“八桂教學通”設計探究類作業

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優化小學數學作業設計要注重提升作業的科學性與有效性,從而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思維。

基于“八桂教學通”設計探究類作業需要教師精心規劃,從平臺中選擇與課程目標相匹配的問題情境和活動資源。結合課程標準挑選教學視頻、模擬實驗、或數字化教具等資源,布置以探究為核心的任務,引導學生操作和思考,發現數學規律和解決數學問題。例如在教學“認識平年和閏年”這一課時,筆者設計了以“閏年產生”為主題的探究任務,學生利用“八桂教學通”上的時光虛擬器,探究閏年的形成和判斷方法,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加深了他們對閏年相關知識的認識。

運用“八桂教學通”設計出更為高效、有趣且具有挑戰性的探究類數學作業,這順應了“雙減”政策下小學數學作業優化的要求,有助于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四)基于“八桂教學通”設計趣味性作業

基于“八桂教學通”設計趣味性作業是教學優化過程中的一項創新實踐。通過整合平臺內豐富的數字化教學資源,設計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數學作業,以激發學生深層次的學習興趣。趣味性作業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動力,這對于適應“雙減”政策背景下的教學改革具有積極意義。在趣味性作業設計上,“八桂教學通”提供了一個多元化的設計平臺,例如可以將數學問題情境化,與動畫或游戲相結合,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享受學習的樂趣與成就感。通過這種方式,數學作業不再是枯燥的計算與習題填充,而是轉變為一種探索與發現的過程。要實現趣味性作業的高效應用,教師需要注意作業難度與學生實際能力之間的契合,防止設計的作業難易程度超出學生的認知能力,導致趣味性作業失去了應有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師在設計趣味性作業時,應通過“八桂教學通”進行實時調整和優化,確保趣味性與教學目標的雙重達成。

例如筆者運用“八桂教學通”設計了一份主題為“神奇的數字世界”的趣味性作業。學生需要通過一系列探險任務,如破解密碼、尋找寶藏等活動,了解數字的奧秘。這一過程將數學知識點巧妙地融入情境之中,學生在尋寶過程中練習了加減乘除等基礎運算,實現了知識的融會貫通。由此可見,基于“八桂教學通”設計趣味性作業,不僅優化了數學作業設計,而且在實踐中證明了通過數字化教學資源提升作業趣味性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基于“八桂教學通”的小學數學作業優化設計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不僅拓展了作業的內容和形式,還提高了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和效率。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許多教師逐漸認識到利用數字化教育資源對作業進行優化的必要性和有效性,這一實踐仍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斷探索與改進,以實現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跨越式發展,切實落實“雙減”的要求。

【參考文獻】

[1]陳燕.基于“八桂教學通”的小學音樂課教學實施策略[J].教育界,2023(17):80-82.

猜你喜歡
雙減小學數學
“雙減”重構義務教育格局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數學錯題的自主管理與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