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豐富課程內容 培養勞動素養

2024-05-08 13:34杜豫郜華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4年5期
關鍵詞:課程內容勞動素養

杜豫 郜華

勞動教育作為“五育”之一,具有根和魂的作用,通過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可發揮綜合育人的功能。然而,考察了小學勞動教育、勞動課程落實情況,我們發現,學校普遍缺乏以課程為基礎的成體系的勞動教育內容。為此,我校結合“學生自主管理”教育模式,從課程上下功夫,積極創新,變“要我勞動”為“我要勞動”,為勞動教育的有效落地、學生綜合素養的有效培養探索出新路徑。

一、小學勞動教育課程實施目前存在的問題

1.課程內容不受歡迎

小學勞動教育,大多都是體力任務,而非以課程這種有邏輯、有計劃、成體系的形式開展,學生對勞動課缺乏熱情。這樣的課程很難培養學生的勞動素養,也無法凸顯勞動教育的意義。

2.課程評價不健全

對于勞動教學的評價,大多是教師口頭表揚或幾乎“全覆蓋”式的發張小獎狀,評價內容、方式缺乏多樣性、針對性,因而無法有效、持續激發學生的勞動積極性,不利于勞動課程的系統落實。

3.教師課程意識較弱

教師普遍缺乏勞動教育課程意識。小學勞動教育主要由班主任負責,安排學生進行校園勞動,或鼓勵學生參與家務勞動。顯然,這種方式依舊是將勞動視為一種體力付出,而非具有教育意義的課程。

二、影響勞動教育以課程形式落實的原因

1.“成績觀”影響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新課改的實施,學校越來越重視、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與身心健康發展,然而,“成績觀”依舊發揮著其“主導”作用,這直接影響到勞動教育課程的有效實施。

2課程資源不足

雖然當前一直提倡勞動教育,強調開足開全勞動課程,但勞動教育的教材卻不足,內容的設置有諸多盲區,既沒有為教師提供集體備課的機會,也未有勞動課程的教參資料等。加上勞動場地的限制,學生難以開展系統的學習,體驗不到豐富的勞動教育。

3.師資匱乏

當前很多小學缺乏專職勞動教師,學校和教育機構很少有勞動教育培訓項目,教師缺乏專業的勞動理論知識,課程內容組織常常碎片化、經驗化,甚至存在誤區,無法保障勞動教育課程的教學質量。

三、培養學生勞動素養的策略

我們在實施勞動教育時,一定要立足當前出現的問題及成因,科學探索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豐富勞動課程內容,真正發揮勞動綜合育人的功能。

1.勞動課程成體系,促進“五育”融合

學校形成具有特色的勞動課程體系,指向德智體美勞融合發展。勞動課程與其他學科積極融合,充分發揮勞動育德行、勞動增智慧、勞動強體魄、勞動美心靈的作用,形成明確的教育目標、課程目標、課時目標、教學內容等,保障勞動課程的完整性、邏輯性。

以我校為例,學校立足學生生活經驗,深入研讀課標,凝結成“勞·你所享”勞動課程任務群,根據課標的10個任務,開發了特色勞動課程項目,比如:清潔與衛生任務的“一塵不染”項目、整理與收納任務的“井井有條”項目、公益勞動與志愿服務的“大公無私”項目等。

學校形成“133+N”的課程框架?!?”品質:讓學生在進行勞動的過程中,親動手,親體驗,收獲勞動知識,提升勞動技能,形成勞動品質?!?”種類: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資源:學校、家庭、社會?!癗”項目:學校從三類勞動出發,結合10個任務分年級開設多種校內外勞動項目,實現勞動教育的多樣化。這樣,每個學段的學生都能在勞動課程中,在不同勞動任務中學習勞動知識,感受勞動的美好,實現全面發展。

2.立足學生本位,激發主動性

學生對勞動的認知需要打破傳統的“勞動等于體力活動”的觀念,應意識到勞動課程化的必要性,勞動應是獲取知識、生活技能、合作溝通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良好路徑,因此在勞動課程內容設計及實施的過程中,一定要多讓學生主動動手、動口、動腦,教師引導為主;讓學生在自主管理的過程中,由“要我勞動”轉變為“我要勞動”。

3.關注場域開發,推動校內外結合

學??梢苑e極探索校園周邊、校內樓頂、花壇等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優化升級使其成為勞動課程的實施基地。我校立足實際提出“創造空間,整合場域,高效利用”的思路,采用“整體+邊角”“樓頂+花壇”的形式,使得勞動場域呈現出“主區域主導,特色區域點狀散發”的模式,打造出立體校園,為學生勞動素養的培養提供了更多機會。

4.強化師資培訓,提升綜合素質

學校應把教師在勞動教育方面的培訓細化落實,讓其從理念、行動上重視勞動,明確勞動教育開展要以勞動素養為方向。學??砂才沤處熛到y學習關于勞動教育的政策、課標要求等,及時更新理念,進而分學科進行教研培訓,引導教師將學科與勞動相結合,指導教師找到勞動教育實施的有效點。

5.健全課程評價,保證有效落實

課程不能缺少評價,勞動教育的有效進行、勞動課程的有效落實,需要科學的評價。在評價時,要嚴格遵循課標要求,堅持評價主體的多樣性,教師、家長、學生本人與同伴等都可以參與評價;嚴格制定評價標準,以等級制呈現,去“分數化”,重在以評促學,推動學生勞動品質的形成;堅持以勞動素養為導向,關注學生在勞動過程中知識獲得、技能練就、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等多方面的具體表現,綜合評定,科學賦值。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是素質教育的關鍵期,我們一定要發揮好勞動的育人作用,努力形成科學、系統的課程體系,豐富勞動課程內容,關注“五育”融合,采取多元教學方式,創設趣味性十足的教學環境,讓學生真正熱愛勞動,并在勞動實踐中形成勞動素養。

(本文系2023年度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豐富勞動課程內容 培養小學生勞動素養的實踐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JCJYC2324010066)

(責 編 清 風)

猜你喜歡
課程內容勞動素養
基于“課程內容六要素”的繪本文本解讀路徑探析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快樂勞動 幸福成長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四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三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八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七測
熱愛勞動
拍下自己勞動的美(續)
學前教育專業體育課程內容的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