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美術和勞動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2024-05-08 04:37潘穎
科學大眾·教師版 2024年4期
關鍵詞:葫蘆勞動美術

潘穎

《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勞動教育要探索在勞動課程中融合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挖掘各學科課程教學中隱形的勞動教育功能,從而形成“五育并舉”、全面貫通的整體育人價值體系?!边@表明學科融合已成為教育發展的主要趨勢。深入探討美術教育和勞動教育的內涵,可以發現兩者之間存在諸多共通之處,均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彰顯美術教育和勞動教育的共同價值。因此在跨學科背景下,需要立足學科特點,探索融合之道,同時培育初中生的美術素養和勞動素養,促進其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一、初中美術和勞動教育融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初中美術和勞動教育相融合的可行性

新課改持續深化的背景下,美術教育與勞動教育是促進學生身心協調發展的必然途徑,深入研究可以發現,兩者之間存在共通之處,使美術教育和勞動教育相融合存在可行性。

美術教育通過傳授美術理論知識,賦予學生豐富的感官體驗,從而激發和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掌握美術基礎知識,更能夠將這些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創作出獨具個性的藝術作品,全面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勞動教育則致力于培育學生具備全面的勞動知識與技能,塑造正確的勞動觀念、勞動精神,培養勞動習慣。在實踐活動中,學生通過親自動手,積累豐富的生活經驗,進一步發揮創造力,取得勞動成果,從而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

綜合來看,美術教育和勞動教育的教學特點和教學目的一致,兩者的最終教學目標在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二者的有機融合為學生全面發展創造更有利的條件,從而培養更多具備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

(二)初中美術和勞動教育相融合的必要性

一方面美術教育和勞動教育的融合有利于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美術教育強調審美素養的培育,而勞動教育重視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二者相融合可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使學生具備藝術表達能力的同時,具備實踐操作能力。鄉村初中資源匱乏,比如在“變廢為寶”的勞動實踐活動中,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藝術創作,發揮美術創造力,在制作中加入藝術元素,從而融合美術與勞動,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另一方面美術教育和勞動教育的融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美術教育通過藝術創作培育學生的創造力,而勞動教育通過實際行動和問題解決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二者的有機融合有助于更充分地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其創造性思維及問題解決能力的提升。

二、初中美術和勞動教育相融合的實施路徑

(一)實踐融合教育,領悟勞動之美

美術教育與勞動教育密切相關,勞動之美源于實踐,美術之韻得力于創新。進一步推動美術教育與勞動教育的緊密結合,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觀察力與實踐能力,更能激發學生對勞動的熱愛,在提升學生審美修養的同時,可以引領其鑒賞藝術作品中的勞動美學,激發知識的交融,促進二者的融合互補,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助力學生的全面發展。

鄉村初中學生的人生經歷相對匱乏,對于美術知識和勞動經驗的積累均不足,很難建立起美術與勞動之間的聯系。教師應積極引導,促使學生在美術領域中汲取勞動的價值,持續提高審美素養,作出理智的審美判斷和勞動思考。

以我校社團活動為例。我校雖然地處鄉鎮,但在良田萬頃的江海河畔,在蝶飛蜂舞的美麗校園,開展勞動教育并非難事。我校充分借助地域優勢,開設了《親近自然——探究葫蘆密碼》系列主題活動,學校將校內空地打造出充滿生機活力的勞動實踐基地,開辟種植區,根據季節變化開展蔬菜種植和花木養護,例如在每年春季各班在葫蘆園中開展葫蘆育苗、種植、養護、收獲等多樣的勞動實踐活動,樹立勞動意識,為孩子們在未來的成長中打下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良好基礎。

為了充分利用葫蘆資源,讓成熟的葫蘆果實更好地收藏與展示,葫蘆采摘后,我校將收獲的葫蘆與美術學科有機結合,帶領同學們在葫蘆上進行烙畫與彩繪。葫蘆烙畫又稱燙畫、火筆畫,是一種歷史悠久、藝術風格獨特的傳統手工藝。它的制作工藝是用烙鐵在葫蘆上熨燙出烙痕作畫,與葫蘆融為一體,可作為永久保存。在教師的指導下,同學們還可以通過編織、裝飾、彩繪、雕刻等方式,將葫蘆制作成精美的工藝品,與前期的葫蘆種植活動環環相扣,讓葫蘆成為集拙樸自然和高雅精美為一體的民間藝術品,葫蘆由農家瓜果登上了藝術殿堂,也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將美術融入勞動教育活動中,不僅有助于在實踐操作中提升學生的勞動素養,還能展示學生的審美觀念,使學生在勞動中感受美的同時,能夠產生尋找美、創造美的熱情,形成更為獨特的審美追求。立德樹人視角下,應該關注勞動教育與美術的創新融合,讓教育活動發揮出更有力量的育人價值。

(二)鑒賞藝術作品,感悟勞動精神

“勞動創造美”。勞動賦予了人類生存的能力,并通過藝術作品呈現出勞動中所蘊含的多樣美。因此有許多包含勞動題材的藝術作品,運用各異的藝術表現手法,展現了不同時期的勞動精神。所以對于學生而言,美術作品中所展現的勞動之美并不僅限于教材,教師亦應突破教材的桎梏,探尋包含勞動題材的美術作品,引導學生進行鑒賞與評價,幫助學生從多角度理解勞動精神,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培育學生對勞動的尊重與熱愛。

比如教師可以舉辦“勞動藝術作品鑒賞課”活動,在課堂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分別鑒賞國內和國外含有勞動題材的藝術作品。以李可染的《勞動模范游園大會》為例,這幅畫中主要展現了平凡普通的勞動者們,呈現出農民、礦工、鋼鐵工人等傳統勞動者的形象,同時也展現了醫生、教師等有貢獻的勞動者。作者巧妙地將各類勞動形象融合于一幅畫作之中,使之成為瞬間的永恒,充滿了時代的力量。教師可以先通過簡單的介紹引導學生了解繪畫內容,再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畫中的人物,發揮想象力,編寫關于人物形象的勞動故事,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繪畫作品中的勞動者形象,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勞動意識。再以何紅舟的《時代領跑者》為例,畫作運用生動的藝術形象展現了自新中國成立以來60位全國勞模,展示了他們的精神風貌與高尚品格,以及隨著時代變遷而不斷演進的時代精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畫作中找出自己熟悉的人物形象,并闡述他們的事跡,從而使他們的勞動精神深入人心,促進學生在美術作品中感悟勞動精神。同時,教師還需要融合外國的繪畫作品,實現中外文化的融會貫通。以米勒的《播種者》為例,教師可為學生詳細解讀作品背后的歷史背景:這幅畫創作于法國二月革命時期,米勒通過繪畫藝術,成功地捕捉到了那個時代勞動者的真實面貌,使得個體形象躍然紙上。在了解這一歷史背景的基礎上,學生能夠深刻感受到勞動人民的辛勤付出,從而更加尊重勞動人民。這不僅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還有助于培養他們的勞動精神。所以,美術教育與勞動教育的融合應突破教材的束縛,通過鑒賞不同類型的藝術作品,引導學生從中思考,產生反思,感受美術與勞動的關聯,激發學生對勞動精神的追求。

(三)開展主題活動,深化“二育”融合

美術教育與勞動教育的主題活動旨在突破課堂界限,引領學生參與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實踐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融會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協同提升學生的美術修養和勞動素養。

為了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和勞動意識,教師可以策劃“我勞動,我光榮”的主題活動,可以通過一系列與勞動相關的活動,深入貫徹勞動思想。如開展校園農民畫展覽,通過引導學生圍繞“勞動”主題進行繪畫創作,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藝術才能,同時也能在實踐中提升他們對勞動精神的理解,激發學生持續優化綜合技能,以工匠精神嚴苛自律,創作具有勞動特色的繪畫作品,傳遞正確的價值觀。

(四)構建多元評價,實現全面發展

美術教育與勞動教育兩者之間具有一定的共性。為確??鐚W科融合教育的有效性,構建全新的多元評價體系,以適應兩者融合的變化至關重要。

第一,要實現評價目標的多元化。在評價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在知識技能方面的掌握情況,同時也要重視對學生創新思維、問題解決能力等綜合素質的評價。教師可將勞動意識、實踐能力及勞動價值觀念的培養納入評價體系中,以引導學生在學習美術的過程中體驗、感悟、探索和創造勞動之美,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第二,要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在傳統教學評價中,學生主要依賴教師的評價來認識自身在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和不足。這種單一的評價方法往往無法全面客觀地反映學生的真實狀況,導致學生在了解自身學習狀況時存在諸多不足之處。所以,教師應根據美術與勞動融合教育的內容,引入多元化的評價主體,比如在勞動藝術作品鑒賞課中,采用師評、自評和互評的方式,學生能夠從教師、同學和自身三個不同角度審視自己的表現,有助于學生更準確地認識自我,明確自身優勢和需要提升的領域,從而更好地實現個人成長和全面發展。第三,要重視評價的公平性。在美術與勞動教育融合的過程中,評價不僅考查學生的美術基礎知識,更是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綜合素質的全面評估。教師需在評價中展現全面、客觀的態度,分析學生個體表現,以公平公正的評價方式推動美術素養與勞動素養的全面提升。只有教師保證評價的公平性,才能構建多元化的評價體系,提高評價結果的權威性,使學生了解自身優劣,明確努力方向。

初中美術教育與勞動教育的融合仍處于起步階段,實踐過程中勢必會遇到諸多挑戰,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教學策略,選擇適合的評價方法,激勵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索,完善評價手段與方法,構建科學的、多元的評價體系,保證美術教育與勞動教育的深度融合和有效推進。

綜上所述,美術教育和勞動教育是提升初中生全面素質的核心環節,教師應堅持跨學科教學理念,探索兩者的內在聯系,明確美術教育和勞動教育在教育目標、教學重點以及教育切入點等方面的有機整合,創新運用新型教育創新路徑,持續推動美術教育與勞動教育的融合教學方法,使美術教育與勞動教育同向并行、共融互促,共同提升初中生的美術素養和勞動素養,進一步提升美術教育和勞動教育的育人效能,助力初中生全面素質的提升與發展。

【本文系南通市教育科學規劃立項課題“鄉村初中勞動育人與學科教育融合的實踐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編號:GH2021146)?!?/p>

猜你喜歡
葫蘆勞動美術
“葫蘆鎮”上喜事多
寫意葫蘆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快樂勞動 幸福成長
創意美術
創意美術
創意美術
熱愛勞動
寶葫蘆
拍下自己勞動的美(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