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三個務必”對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的價值*

2024-05-09 13:53胡海鵬
云南行政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三個務必人民出版社斗爭

胡海鵬

習近平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黨同志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①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以下簡稱“三個務必”)。這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以高度的歷史自覺,在總結國內外政黨興衰成敗的歷史經驗教訓、繼承“兩個務必”、研判新征程路上黨和國家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之上,向全體黨員發出的思想號令,為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提供了基本遵循。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為何要在黨的二十大上提出“三個務必”這一新論斷?“三個務必”對中國共產黨的長期執政將產生何種影響?對于這些問題的回答,應當從“三個務必”所指向的政黨意識、政黨話語、政黨形象、執政規律等方面展開。一方面,“三個務必”內在的各個組成部分具有不同的實踐指向性,在不同的政黨實踐中往往也具有多樣化的表達方式和差異化的實踐要求。因而,對它的理解需要借助一系列具象化的環節進行“價值還原”,也就是需要將“三個務必”置于政黨建設不同方面的具體語境之中,從學理上進一步剖析其作用發揮與價值彰顯的邏輯理路。另一方面,“三個務必”蘊含著破譯“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這一重大時代課題的實踐方略,從長期執政的理念、目標、方略、作風、環境、能力等多重維度,為闡明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的合法性與合理性、增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進而鞏固黨的長期執政地位奠定了理論基礎。

一、凝聚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之政黨意識

在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的當今,政黨意識之于執政黨發展的價值日漸凸顯。一方面,政黨意識為執政黨的政治實踐提供了合法性與正當性依據,增強了政黨執政的公信力和說服力。另一方面,政黨意識整合了社會成員及政黨成員的利益共識和價值共識,使之認同政黨的執政理念與方略、支持與參與執政黨的政治活動,以此增強政黨執政的凝聚力和影響力。因而從政黨以往生存與發展的政治實踐中構建屬于自身獨有的政黨意識,用以指導政黨政治實踐,是每一個執政黨長期執政的追求之一。政黨意識作為政黨存在的觀念形態,是指政黨在一定條件下對“政黨自身的性質與角色、權利與義務、地位與作用、目標使命與實現方式、自身方位與所處環境等的全面而系統的認識與看法”①王韶興.政黨政治論[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1:92.。從執政視角來看,政黨意識主要涵蓋“為誰執政、如何取得執政地位、怎樣執政”②劉紅凜.政黨關系和諧與政黨制度建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63.等三個方面內容。就此而論,“三個務必”可以被視作一種政治意識。因為它三個層面的內容集中回答了“為誰而長期執政、何以能長期執政、如何實現長期執政”之問,在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的實踐中發揮著凝聚與引領作用。

“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回答了“為誰而長期執政”之問?!盀檎l而長期執政”主要涉及政黨的價值取向問題,是任何政黨為實現長期執政而要回答的首要問題。之所以將其稱為“首要問題”,是因為明晰政黨所代表的階級及階級利益,是政黨獲得民眾支持和長期執政合法性的前提?!暗谝粋€務必”明確闡釋了中國共產黨是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復興而長期執政的政黨,為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從黨的內部來看,“第一個務必”蘊含著“黨的性質宗旨、理想信念、奮斗目標”③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529.,有利于強化黨為民執政的意識?;厮輾v史不難發現,一些老牌執政黨,如日本自民黨、印度國大黨、墨西哥革命制度黨、蘇聯共產黨等先后失去了執政地位,雖說原因是綜合性的,但最深層的根源在于脫離群眾、背離民心,蛻化為“只維護自身利益的特權官僚集團”④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171.。與此相反,中國共產黨深諳“民心是最大的政治”⑤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6.之理,在建黨之初,就構筑起了以人民為本位的政治運行模式、以不斷滿足人民需求為導向的治國理念,從而獲得了全國執政的地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后,黨的長期執政面臨著來自各方面的嚴峻挑戰,對黨的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暗谝粋€務必”的提出,進一步確證了黨長期執政的價值立場和目標追求,有助于深化全體黨員為民執政的集體性共識、增強全體黨員以為民謀利為己任的身份認同。從黨外來看,“第一個務必”向人民群眾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的政治擔當,有助于積攢起人民對黨的信任,厚實黨執政的群眾基礎。黨在踐行初心與使命的百年實踐中,對全國各族人民不同歷史時期政治訴求的滿足,以及在這個過程中形成的黨與人民之間深厚的政治情感,構成了人民認同黨長期執政的基礎。在新征程上,黨強調初心與使命,是為了更好地使人民群眾意識到黨的實踐活動與其根本利益的密切關聯性,從而提升人民群眾對黨的向心力,發揮人民群眾的主觀能動性,引領人民積極投身于黨的建設事業。

“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回答了“何以能長期執政”之問。影響政黨長期執政的因素有很多,但最為根本的還是政黨內部的因素。能否解決好政黨自身建設面臨的問題,成為政黨能否實現長期執政的關鍵所在。列寧曾深刻指出:“過去所有滅亡了的革命政黨之所以滅亡,就是因為它們驕傲自大……怕說出自己的弱點?!雹倭袑帉n}文集:論無產階級政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2.習近平也曾多次告誡全黨,如果“黨內突出問題得不到解決,那我們黨遲早會失去執政資格”②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 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3.?!皠毡刂t虛謹慎、艱苦奮斗”作為黨執政經驗見之于理論層面的理性表達,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增強管黨治黨意識的表現,其內蘊的實事求是和開拓進取精神,為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奠定了思想基礎。一方面,“第二個務必”的出場源自對黨歷史經驗教訓的深刻反思,能對廣大黨員同志起到警醒和督促的作用。毛澤東曾在總結革命時期黨內出現的幾次驕傲自滿情緒給革命事業發展帶來巨大損失的教訓之上,向全體黨員強調,“不要重犯勝利時驕傲的錯誤”③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48.。鄧小平在《保持艱苦奮斗的傳統》一文中指出,提倡艱苦奮斗,才能抗住腐敗現象,“這是從中國幾十年的建設中得出的經驗”④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0.。在新的趕考路上,黨重申“第二個務必”,內在隱含著對全體黨員以歷史為鏡鑒、避免重蹈歷史覆轍,自覺從歷史經驗教訓中汲取科學養分的警醒。另一方面,“第二個務必”作為中國共產黨的優良作風和政治本色,具有團結全體黨員、激勵黨員前行的作用。在紛繁復雜的現實環境中,黨如果不能及時克服驕傲自滿情緒所帶來的忽略他人正確意見和建議、忽視事物發展客觀規律等危害,不能有效解決貪圖享樂、奢靡之風等問題,那么它“必然要破壞我們黨的團結”⑤鄧小平文選: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2.,使我們黨失去群眾基礎、喪失斗志?!暗诙€務必”從精神塑造的視角切入,強調全體黨員要正確對待成績與困難,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在互學互助中增進團結,在艱苦奮斗精神的引領下砥礪前行。

“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回答了“如何實現長期執政”之問?!叭绾螌崿F長期執政”關涉政黨職能的實現,反映的是政黨執政能力與執政考驗的關系?;卮鸷眠@一問題,是政黨顯明自身價值的必由之路?!暗谌齻€務必”是黨為破解當前執政所面臨的考驗而提出的一種解決方案,為黨實現長期執政提供了方法依循。從“敢于”維度講“斗爭”,增強了全體黨員以斗爭來實現黨長期執政的主動性?!案鞣N敵對勢力絕不會讓我們順順利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82.,加之實現民族復興本身是一項長期和艱巨的戰略任務之緣故,決定了實現黨的長期執政必須采取“斗爭”的方式。而要在“斗爭”之前加上“敢于”二字,原因在于“斗爭不可能沒有犧牲”⑦列寧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7.。如果因為害怕犧牲而停止了斗爭,那么我們就不可能真正贏得勝利。偉大建黨精神先講“不怕犧牲”再講“英勇斗爭”的根本緣由就在此。中國共產黨之所以敢于斗爭,歸根到底源于她除了人民利益外沒有自己的私利。黨的二十大將敢于斗爭提高到“務必”層面,其理論深意在于以掌握應對風險挑戰的戰略主動來避免出現消極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為,從而使黨永葆朝氣蓬勃的精神狀態。從“善于”維度講“斗爭”,確保了全體黨員以斗爭來實現黨長期執政的有效性。在新時代的歷史方位下,黨所遇到的斗爭是多方面的,涉及“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①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28.等,要想實現長期執政,善于斗爭至關重要。這里的“善于斗爭”,實際上就是要求全體黨員掌握斗爭本領,避免出現一頓胡干蠻干導致斗爭失去科學性與正當性的情況。它具有兩方面規定性:一是要求全體黨員要準確把握斗爭對象;二是要求全體黨員運用有效的斗爭方式開展工作。習近平將前者概括為“五個反對”和“四個凡是”②“五個反對”指的是“堅決反對一切削弱、歪曲、否定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言行,堅決反對一切損害人民利益、脫離群眾的行為,堅決破除一切頑瘴痼疾,堅決反對一切分裂祖國、破壞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穩定的行為,堅決戰勝一切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和自然界出現的困難和挑戰”。(參見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5-16.);“四個凡是”指的是“凡是危害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則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各種風險挑戰,只要來了,我們就必須進行堅決斗爭,毫不動搖,毫不退縮,直至取得勝利”。(參見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 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12.),后者就是要在原則問題上寸步不讓,在策略問題上靈活機動。

二、豐富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之政黨話語

話語是“一種實踐的……現實的意識”③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3.,意指特定主體傳達情感態度、價值觀念、政治立場的載體和敘事符號,由話語主體、話語受眾、話語內容、話語機制等要素構成。具體到政黨組織層面,政黨話語指的是執政黨向政黨民眾闡發其執政理念、方略、綱領、目標等議題時所采用的方式,是一種“兼具政治性與意識形態性的話語表達”④呂列霞,陳錫喜.中國式現代化的話語敘事結構與敘事話語建構[J].學習與實踐,2022(11):32-42.。作為政黨執政的軟資源,政黨話語對于增強執政黨的向心力與感召力產生直接的影響,即一個執政黨的話語若不能與變化發展的實踐相匹配,那么久而久之,它就難以發揮統一全黨思想、統籌群眾利益表達等作用,從而導致執政資源流失,致使執政黨處于被動地位。據此,創新政黨話語是一個執政黨長期執政的題中應有之義?!叭齻€務必”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根據執政環境的變化和階段任務的轉變,自覺創新話語表達,借此統率社會對黨的認識,整合分散力量,共同致力于建設黨和國家事業的結果。它以言簡意賅、觀點鮮明的話語闡發方式,豐富了黨的建設話語、宣傳話語、敘事話語,對于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大有裨益。

“三個務必”豐富了黨的建設話語。黨的建設話語是黨用以闡述自身長期執政建設的理論、實踐、經驗的一種獨特理論表達,是考察黨長期執政實踐的一個重要窗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艱巨性與宏偉性,決定了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是一項長期性的工程。在這項長期性工程中,黨需要持續推進黨的建設話語創新,方能應對來自各領域不斷涌現的新問題新挑戰?!叭齻€務必”從發展機制和實現機制兩重向度,賦予黨的建設話語以強大生命力。就發展機制向度來講,“第一個務必”對黨長期執政建設的發展圖景作了描摹,涉及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宏觀的初心與使命按照“人民幸?!褡鍙团d—世界大同”的邏輯進階,規定了黨長期執政建設的價值取向和總體目標;中觀的初心與使命可以轉化為黨長期執政在不同歷史階段所需完成的任務,如:黨的二十大提出的關于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兩步走”的總戰略等;微觀的初心與使命關涉黨長期執政在具體領域要實現的目標,如:堅決打贏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等。三個層面的發展圖景各有側重又相輔相成,內在地刻畫出黨長期執政的實際內容和發展進路。就實現機制向度來講,黨的長期執政并非一帆風順,而是充滿坎坷和磨難,總會遇到諸如“四大考驗”“四大危險”等難題。這些難題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與阻礙了黨長期執政建設的成效與進程?!暗诙€務必”和“第三個務必”所要發揮的功能,旨在打通黨長期執政建設過程中各方面的板結,從而為初心與使命的實現保駕護航?!暗诙€務必”強調要以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和踏實苦干的奮斗精神為支撐,著力克服黨內出現的驕傲急躁和消極懈怠等與初心與使命相背離的不良因素;“第三個務必”不僅喚醒了黨始終保持踔厲奮發精神的思想自覺,也賦予了黨的斗爭特定的能力,繼而有效規避了以往“斗爭擴大化或運動式斗爭”①黃相懷.習近平關于偉大斗爭重要論述的原創性貢獻[J].馬克思主義研究,2022(9):57-62、92.等情形的出現。

“三個務必”豐富了黨的宣傳話語。黨的宣傳話語是廣大人民群眾對黨的政治主張與理論觀點形成感性認知的直接途徑,也是黨用于理論武裝和掌握群眾的有效方式?!叭齻€務必”將黨全國執政以來的經驗教訓濃縮為三條簡潔扼要、指向明確的實踐原則,是黨依據執政環境和政治任務的變化對黨的宣傳話語所作出的創新。這種宣傳話語的創新對廣大人民群眾具有強大的吸引力。一是因為“三個務必”在理論上有豐富的內涵。雖然“三個務必”作為全新的組合被提出是在黨的二十大上,但其內在的每一個“務必”所涉及的內容,習近平在此之前的不同會議場合都有過豐富而全面的論述②以“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例,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一命題在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被提出之后,習近平在多個場合對這一命題作了深入闡述,如: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體學習上,習近平闡明了初心使命與黨長期執政的關系,他指出:“黨的初心和使命是黨的性質宗旨、理想信念、奮斗目標的集中體現,越是長期執政,越不能忘記黨的初心使命”(參見習近平關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論述摘編[M].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2019:179.);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體學習上,習近平進一步指出:“對我們這樣一個長期執政的黨而言,沒有比忘記初心使命、脫離群眾更大的危險”(參見習近平.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 努力創造無愧于歷史和人民的新業績[N].人民日報,2021-06-27(001).);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習近平論述了踐行初心使命的六條實踐路徑,即一是必須作為強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和全體黨員、干部的終身課題常抓不懈;二是必須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三是必須以正視問題的勇氣和刀刃向內的自覺不斷推進黨的自我革命;四是必須發揚斗爭精神、勇于擔當作為;五是必須完善和發展黨內制度,形成長效機制;六是必須堅持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帶頭(參見習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10-20.),等等。。這些論述深刻揭示了每一個“務必”的出場邏輯、內涵要義、實踐基礎、時代意蘊等,為黨把長期執政的理念轉為宣傳話語提供了準確的理論注解,促使人民群眾對其有一個從知其然的深刻體認到知其所以然的自覺踐行之躍升歷程。二是因為“三個務必”在文獻中有明確的表達,如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決議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一種制度,納入黨和國家治理的總進程;黨的十九大提出“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③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11.;黨的二十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明確要求黨員要“堅決同消極腐敗現象作斗爭”“堅決同各種違紀違法行為作斗爭”①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5.等等,為人民群眾理解與踐行“三個務必”提供了權威依據。三是因為“三個務必”在實踐中有鮮明的指向?!叭齻€務必”是針對黨在長期執政路上面臨的難題所提出的。這些難題概括而言主要指黨面臨的“變質、變色、變味”②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8.的風險,展開來說表現為“四個不純”“四個淡化”“七個有之”③“四個不純”指的是思想不純、政治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參見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515.);“四個淡化”指的是黨的領導弱化、虛化、淡化、邊緣化,“七個有之”指的是搞任人唯親、排斥異己的有之,搞團團伙伙、拉幫結派的有之,搞匿名誣告、制造謠言的有之,搞收買人心、拉動選票的有之,搞封官許愿、彈冠相慶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陽奉陰違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議中央的也有之(參見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27、29.)。等問題。這樣以問題導向和實踐導向所確立的“三個務必”,可以避免理論脫離長期執政的實際抑或預設過高、難以落實,繼而落入純粹抽象思辨的窠臼,同時也可以使理論與人民群眾需求和長期執政的現實訴求保持高度一致。

“三個務必”豐富了黨的敘事話語。以黨長期執政的視角觀之,黨的敘事話語是黨藉由特定的概念、論斷、命題等話語載體,對全國執政以來的實踐史與理論史的歷史敘事,是全方位展示中國共產黨政治特質和政治優勢的話語范式?!叭齻€務必”從歷時與共時的雙重向度,拓展了黨長期執政的敘事話語,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了一套理解與把握黨長期執政的認知范式和解釋體系?!叭齻€務必”的歷時性敘事是從時間維度對黨過去為什么能成功、未來怎么樣才能繼續成功之問作出的歸納?!暗谝粋€務必”是從黨與人民關系的視角,言明了黨全國執政七十多年來的內在驅動力所在,揭示黨為民履職和心系人民的鮮明特質,展現黨長期執政的政治優勢;“第二個務必”是從黨與自身關系的視角,闡明了黨規避自身錯誤和永葆蓬勃朝氣的秘鑰所指,呈現黨求真務實和奮發圖強的鮮明特征,展現黨長期執政的作風優勢;“第三個務必”是從黨與執政環境關系的視角,亮明了黨在面對一切艱難險阻與風險挑戰時的態度,凸顯黨不畏艱險和頑強拼搏的鮮明特點,展現黨長期執政的精神優勢?!叭齻€務必”呈現出的政治優勢、作風優勢、精神優勢共同詮釋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叭齻€務必”的共時性敘事是從空間維度,對“中國共產黨是什么、要干什么”之問作出的總結。將“三個務必”置于新時代的語境之下,“第一個務必”可以兌現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抑或是以十五年為時間尺度的近期目標即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三十年為時間尺度的遠期目標即實現民族復興等具有目標導向性的敘事話語,這就回答了“中國共產黨是什么”之問。以目標導向性的敘事話語為引領,催生出了內嵌于“第二個務必”和“第三個務必”之中的“依靠學習走向未來”④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1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401.、“靠艱苦奮斗、勤儉節約不斷成就偉業”⑤習近平關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論述摘編[G].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2019:245.、“在斗爭中求得生存、獲得發展、贏得勝利”⑥習近平關于防范化解風險挑戰、應對突發事件論述摘編[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223.等具有實踐論與方法論意蘊的敘事話語,進而回答了“中國共產黨要干什么”之問。

三、塑造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之政黨形象

政黨形象作為政黨重要的政治資源,是政黨的宗旨、目標、能力等給黨員和民眾留下的整體認知和綜合評價;作為政黨建設成效的總體展示,是“衡量政黨民眾信任度和支持率的重要尺碼”①孫景峰,陳倩琳.政黨形象:概念、意義與建設路徑[J].探索,2013(3):23-27.。任何政黨若要獲得與鞏固長期執政的地位,需在民眾中塑造一個良好的形象。所謂政黨形象的塑造指的是,政黨主體借由具體的政治實踐活動,進行政黨執政目標、執政意識、執政方略等的表達與傳播,以此引導民眾形成對政黨正確的認知與評價,進而贏得其認同與支持政黨領導的過程。中國共產黨良好形象并不是自然天成的,而是在黨的百年奮斗中逐步形成的;并不是一勞永逸的,而是在理論與實踐的發展中不斷被重新塑造與呈現的。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三個務必”,雖然是以要求和囑咐的話語表達方式面向全體黨員同志提出的,但從另一個視角看,它實際上也是中國共產黨用以向全國乃至全世界人民展現一個“為民造福、務實清廉、擔當有為”的政黨形象之重要途徑,借以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之重要環節,同時也是對何謂“大就要有大的樣子”②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4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503.之問的闡述。

“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塑造了“為民造?!钡恼h形象?!盀槊裨旄!笔侵袊伯a黨長期執政的本質要求。在“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這一重大時代課題中,“馬克思主義政黨”一詞是最終的落腳點。這就是說,不論我們以何種方式推進黨的長期執政建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不能偏離“馬克思主義政黨”這一定位。如何確保不偏離,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共產黨宣言》中給出了兩方面界定:一是要以代表絕大多數人的利益、代表整個無產階級運動的利益為最本質特征;二是要以消滅階級和階級對立、實現共產主義和全人類的解放為最終目標③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4.。在踏上新征程之際,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再次強調要堅守初心與使命,并將其上升到“務必”的高度,意在說明我們要建設和發展的政黨是“為民造?!钡鸟R克思主義政黨,而非其他什么性質的政黨?!暗谝粋€務必”從兩個層面詮釋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何以能塑造“為民造?!钡恼h形象。一是厘定了人民之福的內涵。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深入洞察社會生活變遷的內在機理,從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中,抽象凝練出了符合全體人民根本利益的綜合性表達,即提出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之命題,并將其作為黨的奮斗目標,這就在具體化初心與使命之中,定位了新時代造福人民的目標指向。二是探尋了造福人民之路。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全黨開展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提出了以“踐行初心、擔當使命”為內容之一的偉大建黨精神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筑牢了全體黨員“謀利于民”的思想意識,并以一系列實實在在惠民便民的舉措,切實解決了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緊迫的現實問題,最終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以此贏得了人民的信賴與擁護,獲得了長期執政的道義支持和法理依據。

“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塑造了“務實清廉”的政黨形象?,F代政治史表明,若一個政黨在獲取政權之后,沒能及時認識到預防與革除自身弊病的重要性所在,則會隨著時間的增長,在黨內逐漸出現驕傲自滿、精神懈怠、貪圖享樂的現象,致使政黨失去原有的革命與進取精神,最終產生喪失政權乃至亡黨亡國的危險。保持“務實清廉”的執政品格是科學防范與規避這種危險的關鍵,也是一個政黨實現長期執政所需具備的品質。毛澤東深刻認識到了這一道理,在中國共產黨即將從局部執政轉向全國執政之際,就提出“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①毛澤東選集:第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8-1439.(以下簡稱“兩個務必”)之重要論述,為黨的全面執政作了思想準備。在此基礎上,習近平在黨的二十大上將“兩個務必”凝練升華為“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從“兩個務必”的提出到進一步的凝練,反映的是中國共產黨人對“務實清廉”政黨形象始終如一的堅持。一方面,“務必謙虛謹慎”塑造了黨堅持實事求是的品格。經過百年的奮斗,中國共產黨已經取得了諸多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并沒有因此躺在功勞簿上。相反,面對成功的喝彩,黨始終秉持高度自警自勵,指出勝利并不會自然延續,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決不因勝利、成就、困難而驕傲、懈怠、退縮②習近平.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一以貫之[N].人民日報,2022-09-16(01).,強調要以謙虛的態度向人民學習,在吸收人民群眾的智慧中前行,以“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謹慎”③習近平關于全面從嚴治黨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184.態度推進偉大事業的實現,決不在根本性問題上犯顛覆性錯誤。另一方面,“務必艱苦奮斗”塑造了黨清正廉潔的品格。為克服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些與黨的性質宗旨相違背的不良作風,將“堅持和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④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1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387.作為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是中國共產黨人一以貫之的做法。黨正是通過這一精神的引領,加之以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等措施的協同發力,才得以始終保持為政清廉、秉公用權的政黨形象,從而取信于民、夯實長期執政的群眾基礎。

“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塑造了“擔當有為”的政黨形象。判斷一個執政黨能否實現長期執政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看它是否是一個擔當有為的政黨,即不僅要看它在政治立場、施政理念、執政方略上是如何言說的,更要看它是在實際操作中是如何表率、在解決現實問題中是如何踐行的。換言之,如果執政黨不能有效抵御風險、應對挑戰、解決矛盾,那么自稱為有責任與擔當精神的政黨就難以得到人民的認可,想要用宣傳與動員的方式,教育與引導廣大人民跟隨其朝著共同的目標前進則是海市蜃樓、難以實現?!暗谌齻€務必”的提出,是習近平對黨如何應對長期執政過程中面臨的風險挑戰所作出的回答,充分體現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皠毡馗矣诙窢帯斌w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在面對急難險重的任務時不低頭、不退縮、“知其難而為之”的責任擔當。這種責任擔當歸根結底來源于中國共產黨人的無私品格和無畏勇氣,來自于黨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誠如習近平所言,“無私者無畏,無畏者才能擔當、能斗爭”⑤習近平.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樹立踐行正確政績觀 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留下無悔的奮斗足跡[N].人民日報,2022-03-02(01).,中國共產黨因為“不謀私利才能謀根本、謀大利”⑥習近平.論堅持全面深化改革[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326-327.?!皠毡厣朴诙窢帯笔侵袊伯a黨責任擔當在實踐領域的具象化,表明中國共產黨人的斗爭不是逞強好勝、好勇斗狠,而是講究斗爭策略方法,即在加強理論修養、強化政治意識、增強政治歷練中把準斗爭方向、掌握斗爭規律、錘煉斗爭本領、講求斗爭藝術,以敢于斗爭的勇氣推動善于斗爭策略的落實,進而爭取偉大斗爭的勝利。這種建立在科學方法論之上的斗爭,扭轉了社會上對斗爭存在誤解與曲讀(如:和平年代不需要斗爭等),規避了開展斗爭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應,增強了全體黨員對黨在新時代開展偉大斗爭的內生性認同。

四、深化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之規律認識

習近平指出:“規律是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本質聯系和必然要求?!雹倭暯?關于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幾點學習體會和認識[N].學習時報,2009-11-16(A1).對于政黨而言,執政規律是執政黨在治國理政過程中所必須遵循的“反映政黨政治本質和必然性的法則和客觀要求”②張明軍.中國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辨識維度與遵循邏輯[J].政治學研究,2022(4):3-13,156.,是由政黨的執政理念、執政目標、執政方式等諸多要素深度共融所組成的有機整體。歷史提供的重要經驗是:任何政黨要想贏得執政地位、實現長期執政、取得執政成效,都必須按照客觀規律(尤其是執政規律)辦事。如果執政黨不能科學把握執政規律抑或違背執政規律辦事,其結果往往是執政權的喪失。相反,執政黨對執政規律認識越深刻,執政實踐則越具有科學性,執政地位就越鞏固。中國共產黨對執政規律的認識與把握,通常是以理論創新為具體表征樣態的?!叭齻€務必”作為黨的二十大提出的一個新論斷,集中闡述了中國共產黨在長期執政過程中,應遵循的執政理念和目標、應采取的執政方式和策略等,可以說,它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的整體性認知之表現,體現了黨按照客觀規律辦事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從“兩個務必”到“三個務必”的歷史傳承,是歷代中國共產黨人對共產黨執政規律認識不斷深化的結果。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之所以傳承了毛澤東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所提出的“兩個務必”,并將其凝練與升華為“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背后是歷史、理論、現實三重動因相互作用的結果。第一,理論驅動。歷代中國共產黨人對“兩個務必”的傳承,是堅守馬克思主義群眾觀的基本要求。馬克思主義群眾觀要求黨深刻認識人民群眾作為“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主體力量”③習近平.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 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8.所在,“兩個務必”是對這一認識的集中體現?!皟蓚€務必”的生成與發展源自于黨對人民群眾創造歷史、人民群眾決定歷史發展方向的深度體認,所以黨始終強調以謙虛謹慎的態度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向人民群眾學習,以艱苦奮斗的精神“從人民中集聚力量,由人民共同來完成”④習近平.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 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6.偉大事業。第二,歷史驅動。在總結黨史中提煉黨的優良傳統并加以繼承與弘揚,向來都是黨用以推動歷史發展的方式之一?!皟蓚€務必”內在涵蓋的各要素都在黨不同歷史時期的實踐中得到反復驗證,并取得實際成效,因而成為浸入中國共產黨人骨髓、內化為特定思維模式、外化為黨處理實際問題的政策主張之政治品格。也正因如此,歷代中國共產黨人對“兩個務必”都予以了高度重視,鄧小平把“兩個務必”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支撐,江澤民論述了“兩個務必”的作用,認為其可以保黨的政治本色、戰斗力和紅色江山⑤江澤民文選: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84.,胡錦濤賦予“兩個務必”以黨的“強大精神力量”和“重要法寶”⑥胡錦濤文選: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7.之價值定位。第三,現實驅動。較之于新中國成立初期黨所遇到的執政考驗,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新時代所面臨的治國理政考驗是“前所未有”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4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30.的。于此而言,傳承與凝練“兩個務必”的深層意涵在于“改造世界”,即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提供抵御誘惑、應對挑戰、克服阻撓的精神依托。

從“兩個務必”到“三個務必”的創新發展,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對共產黨執政規律認識的深化。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在凝練“兩個務必”的基礎上,增添了“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和“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使之創新發展為“三個務必”。這種創新發展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在把握共產黨執政規律之上,以歷史自覺贏得歷史主動的主要表征。經過百年的磨練,中國共產黨已經成長為“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①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63.,與此同時,如何解決百年大黨獨有難題、如何實現長期執政等系列問題也隨之而來?!暗谝粋€務必”和“第三個務必”的提出是以解決這些問題為致思前提的?!暗谝粋€務必”不僅從本質論維度強調了黨長期執政的合法性與合理性所在,也從實踐論維度規定了黨長期執政的前進方向,是對百年大黨“從哪里來、往哪里去”②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4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546-547.基本命題的深入闡述,不僅具有激活全體黨員共同推進黨長期執政建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之功能,也具有提升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執政為民的身份意識和身份認同之作用?!暗谌齻€務必”既表明了黨實現長期執政所面臨的矛盾與問題之多(之所以要求全體黨員要有敢于斗爭的決心和勇氣,原因就在于前進道路上的任務更艱巨、挑戰更嚴峻),也凸顯了“斗爭”在黨實現長期執政過程中的作用,即以斗爭來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既增強了全體黨員保持昂揚銳氣的思想自覺,也強調增強斗爭本領的重要性所在。必須明確指出的是,雖然“第一個務必”和“第三個務必”的提出時間較之于“第二個務必”要晚些,但這并不意味著它們在黨全國執政七十多年的歷史中沒有體現,以“第一個務必”為例,黨在不同歷史階段對初心與使命的不同表達,如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提出的“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的中國”③毛澤東文集:第7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14.、在改革開放時期提出的“黨的全部任務和責任,就是為人民謀利益”④江澤民文選: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62.,就是最好的例證。

“三個務必”對共產黨執政規律認識的深化,主要體現在對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基本方略和價值規范上的回答上。一方面,“三個務必”為黨的長期執政構建了一個邏輯嚴密的基本方略?!叭齻€務必”各個層面的內容在黨長期執政的具體實踐中是互相成就、相互促進的,同時,又有各自獨特的展開向度?!暗谝粋€務必”明確黨長期執政的理念與目標,為后兩個務必的踐行提供思想支撐和方向指引?!暗诙€務必”和“第三個務必”是確?!暗谝粋€務必”實現的精神力量。其中,“第二個務必”為克服黨長期執政的最大難題即腐敗問題,以及規避黨長期執政的最大危險即脫離群眾,提供了作風保障,進而使黨能夠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第三個務必”表明了中國共產黨捍衛民族利益、國家利益、人民利益的決心與勇氣,揭示了黨破除發展桎梏的方式手段?!叭齻€務必”內在的邏輯關系決定了全體黨員必須從整體性視角切入,不折不扣地理解與踐行這一理論。唯有如此,方能彰顯理論內在的科學性。另一方面,“三個務必”為黨的執政實踐提供了一套清晰的價值規范?!叭齻€務必”作為黨政治規范的系統表達,既對廣大黨員的言行舉止起到了約束作用,也成為黨評判黨員合格與否的重要標準。不僅如此,黨還強調要將這種價值規范以制度化的方式逐步沉淀下來,使之從黨的價值優勢轉化為制度優勢,如黨的二十大提出的“完善黨的自我革命制度規范體系”就是對“第三個務必”制度化的一種體現。誠然,中國共產黨執政規律應當包括但不限于“三個務必”所涉及的兩個方面,但這兩方面內容在黨長期執政的全部歷史之中起著指導與引領的作用,它將適用于黨在新的趕考路上的各個領域,并將隨著歷史演進愈來愈深刻地發揮作用。

猜你喜歡
三個務必人民出版社斗爭
“三個務必”的深刻內涵和重大意義
“三個務必”的價值意蘊與實踐指向
讓“三個務必”成為新時代的思想引領和行為遵循
極高火險期,阿壩州如何防火?做到“三個務必”
我可以咬你一口嗎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朱允炆和叔叔們的斗爭(下)
正當防衛正當斗爭
抉擇
人民出版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