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李元度《小學弦歌》的編選內容與詩學旨趣

2024-05-09 19:07王友勝丁暢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2024年1期
關鍵詞:弦歌詩歌

王友勝,丁暢

(1.湖南科技大學 中國古代文學與社會文化基地,湖南 湘潭 411201;2.中南民族大學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湖北 武漢,430074)

有清一代,統治者為籠絡人才,大力推行儒教,強化倫理道德教化,民間大量詩歌蒙學教材應運而生。張伯行《訓蒙詩選》、王錫元《童蒙養正詩選》、劉霏《童子吟》、歸繼光《童歌養正》、李元度《小學弦歌》等,雖各有側重,但無一不基于啟蒙幼學的教育理念,體現倫理規范、德育意識與處世哲學不同程度的融合,是眾多訓蒙詩歌教材中比較優秀的幾部。其中,晚清湖南著名學者李元度(1821—1887年)編選的《小學弦歌》對先秦至咸豐元年的詩歌進行篩選,按類匯聚一編,詩體不分古今,略以作者之時代為序。該書具有選詩眾體皆備、內容貼近生活、文字淺易簡潔、詩歌典雅可誦等特點,適合兒童閱讀,在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通代詩歌選本。迄今為止,學界關于《小學弦歌》的研究成果付之闕如,本文擬對其編撰內容、編排體例、選編旨意、彰顯的詩學思想等進行初步探討,以期引起學界進一步之探討。

1 《小學弦歌》的編選內容

李元度一生推崇程朱理學,十分重視在蒙童中推行倫理教育。他在《小學弦歌》的“序”中自述編纂宗旨:“統凡學詩者言之也,而在小學時,天性未漓,凡事以先入之言為主,尤當使之漸摩于詩教,養其良知良能,庶能鼓舞奮興而不自已?!?1)清光緒五年平江李氏自刊本,卷首?;谶@一認識,其《小學弦歌》按宋代著名理學家程頤意旨,將全書所選詩歌分為“教”與“戒”兩大類,以此實施教化,以“詩歌”之瓶裝“教化”之酒。教之類細分為十六小類,涵括教孝(91首)、教忠(219首)、教夫婦之倫(134首)、教兄弟之倫(37首)、教朋友之倫(20首)、教小學(4首)、教大學(11首)、教立身(30首)、教閑家(7首)、教正直(4首)、教惻隱(23首)、教讀書(17首)、教為循吏(37首)、教憫農桑(31首)、教知止(23首)、教知足(17首)等;戒之類分為十二小類,包括戒貪(15首)、戒淫(8首)、戒殺(10首)、戒爭競(9首)、戒躁進(4首)、戒趨附(4首)、戒侈靡(11首)、戒殘忍(7首)、戒奸險(10首)、戒暴斂(3首)、戒黷武(16首)、戒求仙(6首)、廣勸戒(119首)等。全書凡八卷,錄詩927首,涉及“孝道”“忠信”“立志”“修身”“勸善”“治學”等諸多內容。

1.1 教化日常人倫

《小學弦歌》側重教化儒家倫常,以“明人倫”為主要目標,所選之詩多人倫日用內容,集中于孝親、效忠、貞潔、兄友弟恭、朋友之倫等傳統“五倫”。編者按照“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1]的行為規范,培育蒙童的道德觀念,為其日后的道德實踐奠定堅實基礎。

首先,教孝親之倫。傳統蒙學教育以“孝悌”為重要內容?!洞蟠鞫Y記·曾子大孝》曰:“夫孝者,天下之大經也。夫孝,置之而塞于天地,衡之而衡于四海,施諸后世,而無朝夕?!盵2]指出“孝”是德之本、教之源,是天道之表征,是廣播四海之準則?!缎⒔洝氛J為“孝”應從事親開始,要求“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2)戴德:《大戴禮記》。。以上均認為孝為仁之基礎、忠之前提,必須加以培育與傳揚。

《小學弦歌》旨在培養蒙童孝敬父母的道德理念與倫理意識,故卷一編錄教孝詩作91首。其中凸顯母愛及歌頌父母恩情的詩歌尤其多,如:孟郊《游子吟》中的“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白居易《燕詩示劉叟》中的“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史可法《憶母》中的“母在江之南,兒在淮之北。相逢敘夢中,牽衣喜且泣”;袁凱《游子吟》中的“誰云高堂安,中有萬險危。寄言里中子,親在勿遠離”;劉宗遠《夢母》中的“忽夢吾母來,宛若度山阿。但問兒衣薄,語簡不及他。兒寒尚可忍,地下知如何”,等等。這些詩歌用語淳樸素淡,無刻意雕飾,教導蒙童應該感恩母愛的偉大與無私。除此之外,李元度在卷一還編選了諸多孝子、孝女詩,如繆沅《王孝子詩》,蔣士銓《汪孝子詩》《江孝子詩》《解孝子詩》《盧孝子詩》《會稽孝女金玉堂詩》,王昶《鐵女祠》,吳嵩梁《廬陵王孝子詩》,張九鉞《郴州曾孝女祠》,黃景仁《新安程孝子詩》,余京《畢孝子寧古塔召父祖骨歸里》,鄧顯鶴《韓孝女詩》《孝女張淑先詩》《陶孝女瓊姿割肉愈母詩》,等等,旨在教導蒙童“孝親”美德并將其推廣開去,以期達到孟子所稱贊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崇高道德境界。

其次,教忠信之倫。孝親是家族倫理的基本規范,忠信則將這一道德規范延展至社會政治倫理的層面。孝是忠的基礎,忠是孝的延伸,正所謂“忠臣出孝門”。清代趙潤生《庭訓錄》載:“吾輩讀書,當以忠孝為本。然求忠臣者,必于孝門之子,是孝又為忠之本也?!盵3]他指出在社會層面,個體應在踐行孝道的基礎上篤行忠信?!缎W弦歌》本著“蒙以養正”的教育理念,編選教忠詩作兩卷約200余首。編選的教忠詩歌既有表現憂國憂民愛國情懷的,亦有謳歌視死如歸高風亮節的,還有追悼和禮贊為國捐軀的愛國將士的。例如:李白《詠蘇武》中的“蘇武在匈奴,十年持漢節。白雁上林飛,空傳一書札”,寫出了蘇武對漢朝的忠誠;杜甫《蜀相》中的“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展現了諸葛亮對先主劉備的滿腔忠誠;陸游《示兒》中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表達了詩人對抗金大業未完成的無窮遺憾,我們亦能從中領會詩人對收復中原的堅定信念?;蛟S這就是孔子“事君盡忠”精神的體現。這種道德取向,旨在教導蒙童對民族,對國家盡心,盡力,盡忠。

第三,教夫婦之倫。夫婦之倫重在有別。何謂有別?有學者認為:“奚云有別?謂夫婦感情之特別耳。夫別有二義:一訓分別,一訓特別。只緣關系不同,是故義各有在。例如男女有別,重在分別;夫婦有別,重在特別。惟必各盡其分,乃能各得其宜?;於?斯悖矣?!盵4]這里的別,既強調男女有別,亦強調因特別感情結為夫妻這一特殊關系。夫婦關系的穩定與和諧對家庭來說十分重要,故《小學弦歌》:取《焦仲卿妻詩》以教貞,突出婦人的日夜辛勞及堅守本分;取杜甫《新婚別》以塑造深明大義的少婦形象,表示生死不渝的堅貞愛情;取白居易《蜀路石婦》以表現婦女貞順的德行和為婦孝且貞的道德操守;取元稹《遣悲懷三首》以展現詩人對已故妻子的深切哀思,抒發纏綿哀痛的悼念之情。諸如此類,無不表明李元度對夫婦之倫這一道德準則的重視。另外,《小學弦歌》編選諸多表現剛正且有節操的女子之詩歌,如孟郊《烈女操》,傅文光《烈女操》,吳嵩梁《丁烈女詩》《縱烈婦詩》,黃景仁《焦烈婦行》,錢大昕《烈女篇》,等等,皆濃墨重彩地頌贊婦人的操守與貞潔。

第四,教兄弟之倫。兄弟之倫重在有序。長幼有序、兄友弟恭是兄弟之間相處的道德準則,具體表現為兄對弟應親而愛之,弟對兄應順之從之。整體上來看,《小學弦歌》所選教兄弟之倫詩歌,主要涵括兩個方面:其一,抒寫對兄弟的惦念,表現兄弟共樂的場面。如王維《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币粋€“獨”字,寫出自身所處的孤苦境況,一個“思”字,凝聚作者無限的思鄉懷親之情,真意所發,情自藹然。又如杜甫《月夜憶舍弟》詩“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抒寫了對兄弟深沉的憂慮和濃烈的思念之情。其二,以諷抒慨,慨嘆兄弟不容、恩怨離合的悲哀。如曹植《七步詩》“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控訴曹丕對兄弟的殘酷迫害,用喻貼切,寓意深刻,從側面給予提醒與規勸。又如李白《上留田行》:“一鳥死,百鳥鳴。一獸走,百獸驚?;干街輨e離苦,欲去回翔不能征?!睕]有思維的動植物尚能如此,何況骨肉相連的弟兄。詩人在表現唐肅宗兄弟不相容、同室相煎的悲哀之時,意在提倡、規勸兄弟和諧相處,從反面強調長幼有序、兄友弟恭的人倫。

第五,教友朋之倫。朋友之倫重在有信,正如孔子《論語·為政》所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5]。朋友之交重在誠信二字,這就要求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不僅要誠,更要講究信用。古人以友情為重,推崇貧富不移的君子之交,而對于勢力之交與酒肉之交表現出輕蔑的態度,如卷五杜甫《貧交行》詩:“翻手為云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痹姼柰ㄟ^對比的手法,慨嘆人情反復與世態炎涼。寥寥數字,卻強有力地表現出詩人對人情假、惡、丑的不屑與鄙棄。又如白居易的《傷友》詩:“是時天久陰,三日雨凄凄。蹇驢避路立,肥馬當風嘶?;仡^忘相識,占道上沙堤?!弊鳛橹S喻詩《秦中吟》十首中的一首,該詩描寫朋友發達后忘記與自己的交情,其中“回頭忘相識”一聯,將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的情狀表現得淋漓盡致。

1.2 強調人身修養

《小學弦歌》非常強調培養人的德性,磨礪人的品格,以教化為本,促學為要,導人向善,傳授蒙童基本的倫理規范與道德準則,以便童蒙樂聞易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倫理觀與道德觀,這與儒家所追求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晉升之道深相一致。

首先,《小學弦歌》明確了一系列學規與學則,主要從“師生禮儀”“日常禮儀”“讀書修身”三個方面對蒙童的言行舉止進行規誡和約束。如何成為有“德”之人?《小學弦歌》卷六所選《弟子職》載:“先生施教,弟子是則,溫恭自虛,所受是極?!砼d夜寐,衣帶必飾;朝益暮習,小心翼翼?!边@一學則非常集中地體現了弟子入學之規矩,細致到起居、衣食、言行、灑掃、應對等方方面面。從飲食到穿著,從授課到復習,從尊師到敬德,一切都有其規矩和章法。作為求學者,應虛心勤謹,溫柔孝悌,行為正直,如此方能正心清源,成為有德之人。學則中的“日常禮儀”規范雖簡練,卻涵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朱熹《敬齋箴》中的“正其衣冠,尊其瞻視,潛心以居,對越上帝……于乎小子,念哉敬哉,墨卿司戒,敢告靈臺”,指出穿衣戴帽要端正,行走姿態應莊重踏實,做事應小心謹慎,應保持心境的專一并加以勤勉警戒來告誡自己的心靈。卷六程端蒙、董銖《程董學則》云:“居處必恭,步立必正。視聽必端,言語必謹。容貌必莊,衣冠必整。飲食必節,出入必省。讀書必專一,寫字必楷敬?!币陨蠑稻涿鞔_了學生言行舉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基本規范和倫理準則。

李元度《小學弦歌》認為道德教育十分重要,既強調飽讀詩書的重要性,指出讀書的無窮樂趣,亦從勤學、廉潔、舉止行為等方面對學童加以規誡和教導。如所選韓愈《符讀書城南》中“人之能為人,由腹有詩書。詩書勤乃有,不勤腹空虛”四句,道出讀書“為己”的重要性,并指出“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的道理。又如孟郊《勸學》詩:“擊石乃有火,不擊元無煙。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萬事須己運,他得非我賢。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比妼訉舆f進,首先以比喻強調實踐的重要性,其次突出獨立思考學習的重要性,并指出學習需趁早,切不可浪費光陰,頗有哲理意味。翁森《四時讀書樂》亦是很好的勸學詩,“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讀書好”“讀書之樂樂無窮,瑤琴一曲來薰風”“讀書之樂樂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凡此皆強調讀書所帶來的無窮樂趣。

其次,《小學弦歌》要求蒙童既具有高潔堅貞的品質,又擁有磊落的胸襟,同時要時刻保有惻隱之心。所謂“作圣之功肇于養正”,蒙學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養正”,正是因為這樣的教育目的,中國古代的蒙學教育不僅著重于對幼童讀書、寫字等基本技能的訓練,同時也致力于對幼童德性的培育?!缎W弦歌》既提出了幼童做人的規則,還提出了幼童“為己”的道德要求。所謂“修其身養其性”,就在于達到一種理想人格品質的境界。如李白《古風》其四十中“鳳饑不啄粟,所食唯瑯玕”便塑造了清貴賢士不與群小爭官祿的孤高形象。劉楨《贈從弟詩二首》其二中“豈不罹凝寒?松柏本有性”,通過吟詠松柏來贊揚高潔堅貞的品質與堅強不屈的精神?!缎W弦歌》所選諸詩亦側重于修身的內在要求,教導蒙童品性應如松樹一般孤直而高節,如宋之問《題張老松樹》詩:“百尺無寸枝,一生自孤直?!痹摃瑫r規誡蒙童應有惻隱之心,如張謂《代北州老人答》詩:“負薪老翁往北州,北望鄉關生客愁。自言老翁有三子,兩人已向黃沙死?!币陨蠑懺娙藢V大百姓的哀憐與同情。這種高潔的品質、磊落的胸襟以及惻隱之心無不熏習蒙童,讓其從小埋下善心種子。

1.3 傳揚為官準則

先秦以來,受儒家思想的影響,諸如清慎廉潔、德義有聞、恪勤匪懈、仁愛百姓等均為封建官吏應該遵守的行為規范和道德準則。李元度《小學弦歌》受此影響,明確為官需遵循的基本準則,即應為循吏、愛民如子、閔農桑、知止知足、力戒趨附與躁進。這些準則在編者所選詩歌中有著具體的表現,撮其大要在以下兩端:

一是教為循吏,省賦恤民。自司馬遷始創《史記·循吏列傳》,“循吏”便成為古代社會官員為官的最高典范與追求?!缎W弦歌》明確強調教為循吏,指出官員應充分發揮父母官的道德職責,愛民如子,教憫農桑,省賦恤民,使民富足安康。綜觀其所編諸詩,一方面,控訴統治者的橫征暴斂,批判官不如賊的黑暗社會,如所選元結《賊退示官吏》詩:“今彼征斂者,迫之如火煎。誰能絕人命,以作時世賢?!痹姼枰詼\白如話的語言,淋漓盡致地展現出統治階級對勞苦人民的橫征暴斂,揭露官吏不顧人民死活的丑惡行徑,同時亦展現出對害民官吏的控訴與對勞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又如元結《春陵行》詩:“郵亭傳急符,來往跡相追。更無寬大恩,但有迫促期。欲令鬻兒女,言發恐亂隨。悉使索其家,而又無生資?!痹娭小白贰弊钟玫猛滋匀?活靈活現地描繪了官吏嚴刑催逼百姓的場景,道出百姓遭受繁雜賦稅緊逼的悲戚景象。另一方面,述說農民的不幸命運,表達對織婦苦辛生活的憐恤與哀傷。如白居易的《杜陵叟》:“長吏明知不申破,急斂暴征求考課。典桑賣地納官租,明年衣食將何如?剝我身上帛,奪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鉤爪鋸牙食人肉!”該詩以極其憤懣的情感,揭露和控訴了貪官污吏急迫收租的丑惡嘴臉,表達了對農民不幸命運的無限同情,讀之使人心惻。

二是清慎廉潔,遵守法度。呂本中《官箴》云:“當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祿位,可以遠恥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盵6]正所謂“清則廉,正則明”,在積弊累累的官場,為官之人若能做到清心做官,不存私欲,則為政之善矣!《小學弦歌》基于“教”與“戒”兩大任務,在教導蒙童日后甘為循吏,省賦恤民的同時,亦傳授蒙童不貪、不殺、不暴斂、不躁進、不爭競、不趨炎附勢等為官之法。如所選于謙《入京》詩“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斥責當時進貢之歪風的同時展現詩人不愿同流合污的道德修養。又如白居易《送考功崔郎中赴闕》“青云上了無多路,卻要徐驅穩著鞭”、張廷玉《雜興》“盛滿易為災,謙沖恒受福。所以賢哲流,秉心若虛谷”等詩句,均以質樸言語告誡人切勿躁進,應沉穩與謙沖。忠告之意,自在其中。范仲淹《書扇示門人》“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歡喜,還有收人在后頭”一詩,深寓哲理,勸誡世人切勿不擇手段,沉迷于功名利祿之中。由此可見,李元度本著清身正己、實在做事的為官之德,約束蒙童切不可“嗜利”,貪戀祿位,被“私欲”所引誘,而應保持清醒的頭腦,以謹慎冷靜之態,做到知止與知足。如白居易《不致士》“可憐八九十,齒墜雙眸昏。朝露貪名利,夕陽憂子孫”一詩,諷刺“年已高”且“愛富貴”者貪戀祿位這一現象,引人深思。再如黃庭堅《牧童詩》詩:“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橫吹隔隴聞。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痹姼枰脏l村牧童與長安名利客進行對比,贊頌牧童清閑恬適的生活及不受名利所驅的心境與情懷。這種榮利后植、直道為先、知止知足的為官理念,實屬難得。

2 《小學弦歌》的詩學旨趣

作為一部篇幅較大的詩選名作,李元度《小學弦歌》的詩學價值亦應引起重視。全書的自序、凡例、詩歌題解、詩末評點等副文本亦是詩歌選本的有機組成部分,與選本共同體現著李元度的倫理思想與文學觀點,具有較大的詩學價值。

2.1 秉持教化為先、以詩訓蒙的詩學宗旨

李元度將“有益于倫常詩教”作為其選詩的第一要義。全書“教”“戒”與“廣勸誡”三部分中,有關“教”的詩作共705首,遠多于其余兩部分。而在“教”這一門類之下,李元度選錄詩作最多的是“教忠”(219首),“教夫婦之倫”(134首)與“教孝”(91)首。這些詩作約占全書的一半,足以闡明李元度對“禮義教化”的宣揚與重視。

相較于明以前的啟蒙教材,明清蒙學讀物對于倫理道德教化的重視愈加深切?!缎W弦歌》以人性論為原點,立足于詩教之本,以達到“養正于蒙”的詩學效果。李元度善從詩歌本身出發,明確指出詩作的教化作用,如卷一盛錦《履霜操》尾評“與臣罪當誅,天王圣明,同一悱惻,可以教孝”,沈德潛《新嫁娘》尾評“于唐人詩意外翻進,一解可以教孝”,徐善建《觀鳥哺兒有感》尾評“此三百篇比體也,愀然藹然可以教孝”,周淑然《元日哭先大人》尾評“仁孝之言自然流出”。凡此,皆在宣揚詩教之功。另,李元度《小學弦歌》還慣于在詩歌尾注闡釋與該主題相似的詩,以便讀者對照閱讀,更透徹地理解詩歌所表達的意旨,如卷四孟郊《烈女操》詩尾評“此與《游子吟》皆有益倫常之作”,趙執信《棄婦祠》篇末注有“溫厚忠愛與《崆峒》作并傳”,卷八劉芳《落葉》詩尾注有“此與何渚《千金亭》同一用意,可以醒世”,等等。由此可觀,李元度對各體詩的相互融通及教化尤為注意。

李元度處處將品格的塑造與德性的養成作為規范準繩:或教導蒙童貧賤中正、卓然自立,如卷六計元坊《勵志詩》其二尾評“貧賤中正,可樹立根基,激發有志氣人不淺”,袁枚《聞寫》尾評“即隱居亦須卓然,有以自立,方可無求于人” ;或勉勵學子專注于學業,強調立志與讀書的重要性,如卷一洪芻《寄子詩》尾評:“熙寧中,洪浩游太學十年不歸,其父作此寄之,浩即日歸養?!薄都淖釉姟访銊顚W子要像太學生洪浩那樣,十年寒窗苦讀,專注于學業。卷六王守仁《書扇示子正憲》“如樹不植根,暫榮終必瘁。植根可如何,愿汝且立志”尾評曰:“立志二字是讀書之本?!庇秩缇砹鶇锹奶蹲x書一章示及門》尾評:“此勉人為根柢之學?!边@些直白的說教與道德上的教誨,旨在達到“理性情”的效果。

李元度重視歌詩的教化作用,亦明確指出童蒙為鑒、為戒的方法。他以封建思想教育為宗旨,利用詩歌進行啟蒙,倡導倫理訓誡詩,如卷六吳鎮《卸篆口占》詩:“阿婆經歲撫嬰孩,饑飽寒暄總費猜。才識呱呱真痛癢,家人又報乳娘來?!崩钤日J為,“官必久于其任,方有益于民。讀此可以為鑒”,又許衡《即事》詩:“黑云莽莽路昏昏,底事登車尚出門?直待前途風雨惡,蒼茫何處覓煙村?”詩歌篇末注有“鐘鳴漏盡,夜行不休。讀此可以知止矣”。另,“教知止”中,蘇軾《詠物》詩尾明確注有:“此可為知進不知退者戒?!边@些詩歌與評注對于嬰幼養性、童蒙養正至為重要,讓其明白道德倫理規范及思想的同時免于多愁善感情感的養成。

若細細涵泳諸多題解與尾評,則可發現,《小學弦歌》的尾評還善于挖掘作者詩中蘊藏的真義,以反諷的意味來進行教化。如卷八郭震《云》:“聚散虛空去復還,野人閑處倚筇看。不知身是無根物,蔽月遮星作萬端?!逼湓娢苍u曰:“此刺暴貴小人弄權者?!比缇戆朔截懹^《游仙詩》:“到底劉安未絕塵,昨宵相與共朝真。漫將富貴夸同列,手板橫腰道寡人?!逼湓娢苍u曰:“此刺富貴中人作熊者?!庇秩珀淌狻对伾细图俊吩?“百尺竿頭褭褭身,足騰眼掛駭傍人。漢陰有叟君知否,抱甕區區亦未貧?!痹姼栉苍u曰:“諷世人巧不如拙也?!狈泊?皆能彰顯編者選詩的機心。

2.2 標舉重情重理、至性至情的詩學范式

李元度《小學弦歌·凡例》云:“《三百篇》后,詩莫真于漢魏,今取《木蘭行》以教孝,《焦仲卿妻詩》以教貞,后來名作,凡摹寫貞孝者,大率胎源于此,此為詩之真種子,可與《三百篇》并讀?!?3)清光緒五年平江李氏自刊本,卷首。由此可見,李元度將漢魏詩視作可與《三百篇》并讀的“詩之真種子”。漢魏詩具有較強的現實性與敘事性,內容貼近生活,情感真摯?!缎W弦歌》編纂諸詩,或仿《焦仲卿妻》詩體,或脫胎于《孔雀東南飛》,字字真摯,使人惻然。如卷一鄧顯鶴《韓孝女詩》尾評:“脫胎《孔雀東南行》,然得其神而不襲其跡,至性至情,一字一淚?!庇秩缇硭拿纨g《王貞女詩》尾評:“古節古音,逼真《孔雀東南飛》神韻,以有真氣貫注其中也?!庇秩缌_登選《江烈婦黃氏詩》尾評:“仿《焦仲卿妻》詩體,古節古音,不忍卒讀?!?/p>

李元度《金粟山房詩集序》云:“詩者,人之性情。人無古今,各有其面目志趣,與其出處遭際。情之所感不能已,于言則咨嗟詠嘆以出之,而其時之治亂通塞,論世者藉以考見?!b詩三百,歌詩三百,舞詩三百,各持其性情,所得莫惑同焉?!盵7]他反復強調詩歌要寫真性情,認為真者傳播久遠。真者,精誠之至也。故其反對詩作之“偽”,對于“去風人比興之旨或遠”以及空洞說教之作,如《擊壤集》《濂洛風雅》諸書,一概不選。他認為“發為詩者,皆自真性情流出”[7]。故其所選諸詩多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之作?!靶院袂檎妗笨梢哉f是貫穿其編選詩作的一條主線,這與其溫文爾雅的心性基本相洽。如卷一吳敬夫《寄子詩》:“落葉打窗風似雨,孤燈背壁夜如年。老懷一抽鐘情淚,幾度沾表獨泫然?!逼湓娢苍u:“此詩與洪章雨詩,如出一手口,皆情至之作,令人不忍卒讀?!庇秩缇硭脑 肚脖瘧选贰拔⒔K夜常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詩句中“常開眼”與“未展眉”形成鮮明的對比,抒寫纏綿哀痛的真情,樸素自然,娓娓動人。篇末注有:“讀末二語,使人惻然?!庇秩缇砦妩S中堅《聞陸既藩柩歸吊之》:“一棹風煙外,孤魂憂患余。生還當此日,歡笑定何如?!痹娢苍u:“至性至情,可謂生死之交?!崩钤扔醒?“我聞此語,心骨悲?!崩钤取缎W弦歌》的編選,在一定程度上實踐了他的詩論主張。他一方面繼承發展袁枚等性靈派“重情”的主張,強調有感而發,另一方面認為詩作應持有真情,強調情要“得其正”。他指出詩只有“得其正,其而能合乎溫柔敦厚之教,而無伉厲、怨徘、纖靡之病。不惟作者之性情見,讀者之性情,忽不知其何以易焉”[7]。李元度至性至情的詩選標準,未落入體裁、詩派與年代的窠臼。這種以情為主的人格,從不矯揉造作的特色,某種程度上亦與宋詩派所申述的“不俗”相照應。

2.3 彰顯溫柔敦厚、文質并重的詩學主張

“溫柔敦厚”一詞,最早見于《禮記·經解》:“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盵8]在中國古典詩學傳統中,溫柔敦厚的詩風歷來受到重視與推崇。所謂“溫柔敦厚”,即詩歌在表達社會情感時,不激切直露,不過分失正,所追求的是情感抒發的“和諧中正”與“溫和虛靜”。李元度極為推崇宋代的程朱理學,具有濃厚的理學思想。但恰如其在《小學弦歌》卷首“凡例”中所曰:“詩貴有理趣,然忌作理語。如《擊壤集》《濂洛風雅》諸書,理非不足也,然去風人比興之旨或遠,故多不樂觀。是編所錄,皆取其含蓄而有余味者,使讀者領取弦外之音,自能舞蹈奮興而不自已。詩學從此入門,更合溫柔敦厚之教,而不惑于歧趨,亦墮于理障也?!?4)清光緒五年平江李氏自刊本,卷首?!缎W弦歌》之所以備受人們的歡迎,源于此讀本敦厚人倫、勉勵風俗的實際意義,讓童蒙在領略詩歌典籍之美的同時,更能明孝悌,曉忠信,知廉恥。

在清代“好議論”“尚理趣”的詩歌文化氛圍中,李元度《小學弦歌》編錄諸詩,在藝術旨歸方面更傾向于彰顯“言近而旨遠”“文質相炳煥”的詩學理想,故其所選多為“含蓄而有余味”之作。如卷八善棋道人《絕句》“自出洞來無敵手,得饒人處且饒人”詩句,用語淺近自然,不加藻飾,卻能于詩句中展現出善棋道人下棋時所達到的高妙境界?!白猿龆磥頍o敵手”的表面自信與“得饒人處且饒人”的內心謙和形成鮮明的對比,言語雖平而意深矣!正如其篇末評注“言近而旨遠”,著實高妙。又如鄧漢儀《題息夫人廟》:“楚宮慵掃眉黛新,只自無言對暮春。千古艱難惟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边@首七言絕句運用“千古”“豈獨”句式,將對受害弱女子的無限同情表現得淋漓盡致,使息夫人的痛苦與掙扎典型化,亦使詩之內涵無限擴大,讀來韻味雋永。詩尾評有“其用意處須于言外領取”。再如毛藻《游邢園》詩尾評注:“不妨賢路,不爭要津,皆此義也。此言雖小可以喻大?!彼^言近旨遠,詩外有詩也。

有學者評價李元度說:“其為人也,溫文爾雅,篤于情而重于學,溫厚中不乏雄剛;其為詩,情真意切,典雅而不乏雄豪之氣?!盵9]李元度論詩,雖強調“詩貴和平”,但其性格中不乏狂放不羈和倔強之氣。他認為“詩不可無才”,故其亦推崇一些筆力奇偉、至性奇氣之作。如卷一黃景仁《新安程孝子詩》:“百無可冀冀一濟,一發尚欲回千鈞。此時遑及引文義,何者孝子何忠臣?!痹娢苍u:“筆力奇偉,足以達難顯之情?!比缇砣珍额}秦良玉舊樓》篇末注有“筆力奇杰,足為奇女子寫照”。李元度《小學弦歌》中還收錄了多首長篇古詩,如卷四蔣士銓《焚樓行》。李元度于該書“凡例”云:“蔣苕生(士銓)太史所作忠臣、孝子、貞女、烈婦諸詩,以班、馬之筆行杜、韓之法,錯綜變化,屈注行間,均可謂特開生面?!?5)清光緒五年平江李氏自刊本,卷首。此種詩沉郁變化,大筆淋漓,皆至性奇氣之所發抒。

如果說李元度“詩不可無才”的詩學觀側重于文學表現的形式層面,是對“文”的探討,那么“比興體制”等作法則重在內容層面,注目于對“質”的思考。正所謂通手法,則得以明詩旨?!缎W弦歌》所選詩作多運用比擬、襯托、用典等手法,以達到感怨刺懟的藝術效果。如:卷五王維《九日憶山中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其詩尾評“不曰己思兄弟,而曰兄弟思己,一往情深”;卷四楊維楨《擬白頭吟》,篇末注“得三百篇風人之旨”;卷六李白《古風》,詩尾評:“此三百篇比體”;白居易《感鶴》,李元度評:“亦是比體”。又如卷七郁植《猛虎行》:“虎兮虎兮知懼無?灞陵亭下秋草枯。飛將猝發金仆姑,石猶飲羽況爾乎?”李元度在篇末評論道:“詩家比體深得懲惡之旨?!苯Y合《小學弦歌》“序言”與“凡例”來看,李元度選詩中多含蓄而有余味的詩歌,較少空洞說教之作,展現出他兼顧思想性與文學性的調和傾向。

3 《小學弦歌》的局限與不足

關于文學選本的價值與意義,魯迅曾云:“凡是對于文術,自有主張的作家,他所賴以發表和流布自己主張的手段,倒并不在作文心,文則,詩品,詩話,而在出選本?!盵10]《小學弦歌》的編選,可謂合二為一。除開選本的功能,它更是一部內容豐富、質量完善的傳統蒙學倫理教材?!缎W弦歌》蘊涵著豐富的編纂宗旨、明確的訓蒙目標及獨特的教育理念,所錄詩歌本著傳授人文知識與倫理規范的教育理念,遵循啟發性、思想性、直觀性的教育原則,標榜重情重理、至性至情的詩學范式,旨在達到“禮義教化”“養正于蒙”的詩學效果。故這一詩歌讀本自清光緒五年問世,翻刻不斷,學者童而習之,優游諷詠,常引發善心,興起逸志。各種選本如周氏師古堂所編《小學弦歌約選》等紛紛出現,以實現真正詩教之目的?!缎W弦歌》集中揭橥了養正于蒙的詩教意義,但并不意味著這一詩歌讀本的編選無局限與漏洞。事實上,《小學弦歌》的編纂存在著一定的缺陷。撮其大要,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其一,就題材而論,多雷同重復之作?!缎W弦歌》匯輯大量詩歌,于童蒙而言,體量過于龐大,何況詩歌讀本中題材與篇目重復的現象經常出現。諸如卷一“教孝”門類中,以《履霜操》為題的詩歌多達數篇,韓愈《履霜操》、周瑛《履霜操》、盛錦《履霜操》、沈德潛《履霜操》等即是。另“教孝”中選錄了諸多“孝子詩”,如繆沅《王孝子詩》《江孝子詩》《盧孝子詩》,黃景仁《新安程孝子詩》,吳嵩梁《廬陵王孝子詩》,余京《孝女張淑先詩》,蔣士銓《汪孝子詩》《解孝子詩》,等等。卷二“教忠”亦收同題《絕命辭》多首,有方孝孺《絕命辭》、陳潛夫《絕命辭》、黃道周《絕命辭》。此外,卷四“教夫婦之倫”連篇累牘地選錄“某節母詩”“某貞女詩”。姑且不論所編選詩歌內涵與意旨的相近,僅就其數量與篇幅來說,無疑增加了童蒙理解與誦記的難度。

其二,就編排而論,有不夠嚴謹之弊。李元度《小學弦歌·凡例》有載:“其詩不分古今體,但略以作者之時代為次。其字句間有不同,則因諸本互異,擇善而從耳?!?6)清光緒五年平江李氏自刊本,卷首。李元度雖明確申明詩歌讀本以作者時代為序,但縱觀其編排諸詩,仍存有作者時代排序混亂的情況。朝代與朝代之間編排尚可,僅就朝代內部而言,詩人時代先后排序有誤的情況頗為常見。譬如卷二“教忠”,李元度將韓愈《拘幽操》列在李白《詠蘇武》及杜甫《蜀相》之前。又如卷六“教惻隱”,將蔣士銓《分校京兆試覆鬩落卷有作二首》與趙翼《秋闈分校即事》等清中期詩作,放于明末清初的吳嘉紀《我昔三首》詩之前。一定程度上來說,這種錯亂的編排對蒙童會有所誤導。另,《小學弦歌》中亦存在將同一詩人錯誤劃分時代的情況,如卷六“教讀書”中將翁承贊標記為五代人,而卷八“廣勸誡”中又將他歸為唐人,前后自相矛盾。這些缺陷或許微不足道,但足以引起我們的注意。

另外,全書亦有非詩而誤植者,如卷六“教小學”“教大學”部分,將一些原本屬于題辭、學則、職、銘、箴等應用文體的作品收入集中,不倫不類。詩歌分類過于瑣細,且各類數量頗不均衡,或少至3首,或多達200余首。又,編者對《古詩為焦仲卿妻作》等長詩隨意刪減文字,甚為不妥。

猜你喜歡
弦歌詩歌
詩歌不除外
弦歌不輟、繼往開來:跨時代的川大考古
令我心動的你呀(六)
《花農》:弦歌未止,薪火相傳
“新”“舊”互鑒,詩歌才能復蘇并繁榮
詩歌是光
《題〈大江弦歌〉①》
一甲子弦歌不輟 六十載不忘初心
——天津科技大學建校六十周年
詩歌島·八面來風
詩歌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