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衍經濟發展態勢評估及路徑優化

2024-05-10 04:14趙光輝
關鍵詞:服務區交通融合

游 麗, 吳 宏, 趙光輝,3

(1.貴州黔南經濟學院,貴州 惠水 550660;2.浙江財經大學 經濟學院,杭州 310018; 3.貴州財經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貴陽 550025)

路衍經濟是依托交通運輸派生和演變產生的經濟,是依托公路、水路、鐵路、航空等運輸方式,通過對沿線經濟要素的集聚、擴散而衍生的新經濟業態,是交通運輸與文化旅游、現代農業、工業園區、現代物流、數字經濟等相關產業融合的新經濟發展模式。產業融合導致許多新產品與新服務出現,開辟新市場,增強競爭性和新市場結構塑造,促進資源整合,帶來就業增加和人力資本發展,成為產業發展及經濟增長的新動力[1]。發展路衍經濟是我國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的現實需要,是踐行交通強國戰略、建設綜合立體交通網、形成公路主業與關聯產業融合發展互動格局的內在需要,是落實我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交通基礎設施是交通戰略通道的實體,保障相關設施運營的安全穩定秩序是交通控制權的本質[2]。良好的交通基礎設施和完善的交通運輸體系有助于生產要素區間自由流動、經濟空間格局優化重塑和共同富裕扎實推進[3]。截至2020年,我國鐵路營業里程14.6萬公里,其中高鐵營業里程3.8萬公里;公路總里程519.81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6.1萬公里;內河航道通航里程12.77萬公里,全國港口擁有萬噸級及以上泊位2592個;頒證民用航空機場241個[4]。豐富的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為發展路衍經濟、構建新經濟大格局提供了不竭動力。為此,我國積極探索路衍經濟,取得許多成就和成功經驗。同時,我國路衍經濟的發展尚處于探索階段,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還有提升空間,主要表現在:對路衍經濟的系統性研究不足,交通運輸經營模式偏向傳統,路衍經濟業態單一,對路衍經濟融合不深,路衍經濟條件不強。為此,本文構建路衍經濟的驅動力模型,以貴州省路衍經濟發展態勢為典型案例展開分析研究,并立足貴州省交通運輸部門的實際,優化貴州省路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一、路衍經濟文獻及學理脈絡

(一)路衍經濟的作用機理

路衍經濟的作用機理是一個包含不同領域、層層遞進的鏈式過程,這種機制作用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將成為相互影響、不斷演化的過程。其內在驅動力、帕累托優化過程、產業聚集模式都會隨著路衍經濟的發展階段發生動態演進,形成獨具特色的發展路徑和產業形態。如公路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其誕生適應了工業化與城市化發展需求。高速公路具備高運輸能力、高技術標準、嚴格交通控制等顯著特征,帶動城際人員、資源要素快速流動,獨特的經濟屬性對我國經濟社會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路衍經濟主要通過以下三個途徑影響經濟增長:一是拓展優勢行業輻射范圍。公路特別是高速公路的比較優勢不僅局限于交通行業內,而是利用公路網絡的空間地理連接優勢,與其他產業結合交融,產生空間溢出效應,促進產業間產生時空關聯效應,實現產業集群規模經濟,拓展優勢行業的輻射范圍。二是引導發掘新的經濟增長點。路衍經濟戰略的目的是發掘新的經濟增長極,以新業態帶動新產出,吸引新型消費,有效提升路衍經濟產業集群的增值能力,并通過城市虹吸效應逐步向具有較強擴張能力和競爭力的產業集群發展,形成以公路、水路為基礎,以吸引消費為主要目標的路衍經濟網絡集群,并實現整體產業升級。三是提升資金效率和綜合收益。一項新業態的推進發展離不開優惠政策和利好措施,政策疊加必然帶動區域人力、土地、資本等多要素資源匯集,進而提高沿線公路網絡空間利用率,增強公路相關產業的聚集效應。

(二)路衍經濟的動力機制

路衍經濟的發展需要科學手段來推進,只有深入了解路衍經濟的驅動因素,科學合理配置和利用資源,才能更好地發展路衍經濟。李萌認為技術、競爭、需求、資本、政策和企業家創新精神對產業的發展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5]。交通運輸不僅是滿足人們交通服務的工具,更是滿足服務體驗的載體。交通運輸經營企業將更多元化的服務提供給用戶,不僅能滿足用戶需求,同時能為企業創造更高的價值。在內外部因素驅動下,交通運輸產業漸漸壯大,以超常規的速度發展。從傳統交通運輸以工具作用為服務核心,到未來路衍經濟以消費者體驗為服務核心轉型升級,路衍經濟的發展將催生越來越多的新興產業,發掘新的經濟增長點,帶動和促進消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因此,路衍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六個方面的驅動因素。

技術驅動力??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技術的改變必然會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王茜研究指出互聯網對商業模式的創新有十分明顯的促進作用,我國本土企業應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市場競爭中利用互聯網技術走創新的升級之路[6]。羅方結合高速公路收費系統的發展現狀,針對新環境下的實際需求,設計全國高速公路聯網收費系統,解決跨省交易清分結算問題,實現高速公路車道應用系統創新[7]。技術不僅有效地推動高速公路的發展,同時促進路衍經濟發展,催生出許多新興產業。

需求驅動力。實現利潤最大化是企業經營的主旨,而積極迎合市場變化、滿足顧客需求,則是實現這一主旨的唯一途徑。國內外許多學者研究證實了顧客需求對企業生產經營的重要作用。高志軍研究表明服務的供給與需求是產業融合的主要驅動力,企業必須不斷創新產品和服務,從而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8]。甘迪研究表明,隨著人們需求的改變,高速公路服務區應該不斷擴展基礎設施,提供多樣化的服務來提高用戶的滿意度[9]。由此看來,用戶需求的改變是路衍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政策驅動力。政策是政府實現既定目標的重要手段,其導向十分關鍵,它不僅會給企業的經營發展帶來很大影響,還能催生一些新興產業。202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提出加強交通運輸與現代農業、生產制造、商貿金融等跨行業合作,發展交通運輸平臺經濟、樞紐經濟、通道經濟、低空經濟。交通運輸部等部門頒布許多相關政策,要求拓展公路旅游功能,建設旅游公路,促進公路與物流業、旅游業、農業等產業融合發展。

資本驅動力。企業創新實踐證明,創新始于技術而基于資本,“資本+技術”是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資本的推動和促進作用在越來越多的產業中顯現,加速企業的發展步伐,凸顯企業的競爭優勢。近年來,資本市場對高速公路相關產業的投資熱度逐漸增強,資本這一強大的動力正推動著路衍經濟的發展。

責任驅動力。企業是責任和權利統一的市場主體,作為社會生態系統的成員,企業在獲取市場利益的同時,應該為市場及其構成體系承擔相應的責任。與其他企業相比,高速公路運營企業還承擔特定的經營責任,責任驅動也是其發展路衍經濟的重要因素。對于股東而言,企業為了維護股東利益,應追求財富最大化;對于政府而言,企業應該依法經營、納稅;對于供應商而言,企業應該信守合約;對于消費者而言,企業應該誠信經營,不斷改善服務;對于員工而言,企業應該信任、尊重并回報員工;對于社會公益而言,企業應該積極支持公益事業,維護整個社會健康發展。由此看來,如何在協調各方責任的同時追求企業利潤,是經營公司發展路衍經濟需要重點考慮和解決的問題。

企業家精神。作為企業經營的實際控制者,企業家精神是企業的重要推動力,決定著企業變革的膽量與水平。熊彼特在1912年發表的《經濟發展理論》中指出,企業家在企業的經營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他們會根據市場的發展和消費者的需求重新組合企業的各類生產要素,變革企業的經營模式,是促進社會經濟健康發展的主力軍[10]。企業家精神一方面表現在思維方式層面,另一方面則反映在經營、管理和技術等方面,并通過一系列的經營活動來表現。

二、路衍經濟發展現狀評估:貴州交通發展視角

(一)發展基礎

隨著貴州交通格局發展的歷史性重塑,其西南陸路交通樞紐的地位更加牢固,為發展路衍經濟、構建新經濟大格局提供不竭動力。

交通路網發達,為路衍經濟發展擘畫“大藍圖”。當前貴州正處于高速公路建設的高峰期,為發展路衍經濟提供巨大的空間。通過高速公路激活路衍經濟,貴州省可謂是資源稟賦、得天獨厚,比較優勢備受矚目。2019年底貴州省擁有高速公路總里程突破7000公里,總里程躍升至全國第五位、西部第二位,綜合密度全國第一[11]。貴州省高速公路連接全省70多個國家級、省級風景名勝區,所有5A級和主要的3A、4A級以上景區均可實現30分鐘內進入高速公路系統。交通網內通外聯、四通八達,為發展路衍經濟提供先決條件。

交通資源稀缺,為路衍經濟發展提供“優質礦”。貴州橋梁資源豐富,世界級橋梁較多,在發展橋梁路衍經濟方面,占據“人無我有、人有我特”的比較優勢制高點。貴州已建成世界級橋梁18座,世界高橋前100名中有50座、前10名中有5座在貴州[12]。其中,3座橋梁榮獲“古斯塔夫斯·林德撒爾”金獎(橋梁界的諾貝爾獎),3座獲得“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2座獲得“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7座獲得“李春獎”。另外,貴州土地資源豐富,土地成本較低,部分土地處于重要交通節點上,為路衍經濟發展提供充足優質的要素保障。

服務區軟環境位居西南前列,為路衍經濟發展開辟“大市場”。若將封閉的高速公路看作一個狹長的經濟發展帶,服務區就是一個特色小城鎮。高速公路人流、貨流的主通道作用為服務區帶來源源不斷的客流。貴州服務區基礎設施完善,軟環境較好,加上陸路交通優勢明顯,服務區發展路衍經濟的自身條件和區位優勢較好。與全國其他省(區、市)相比,貴州省高速公路服務區建設和管理處于全國中上水平,位居西南省份前列,是發展路衍經濟最為寶貴的資源財富。截至2021年6月,貴州省開通運營的高速公路服務區、停車區241對(其中服務區137對、停車區102對),服務區年收入約4.5億元,累計8對服務區獲評“全國百佳示范服務區”(共100對),獲評數量與四川并列西部第一,全國范圍內僅次于河北、河南;累計36對服務區獲評“全國優秀服務區”(共400對),數量為西部第一[13]。

市場主體實力雄厚,為路衍經濟發展鍛造“生力軍”。交通系統企業主體眾多,整體實力較強,覆蓋業態多元,人力資源總量充分,為推進路衍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的組織保障和人才支持。根據調研統計,截至2023年9月,貴州高速集團有限公司共有110戶子企業,擁有正式員工6820人;貴州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共有140戶子企業(存續狀態),擁有正式員工10 243人;貴州省公路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共有10戶子企業,擁有正式職工1815人;貴州省公路建設養護集團有限公司有子企業14戶,擁有正式員工922人;貴州省航電開發投資有限公司有子企業6戶,擁有正式員工303人;貴州交通產業發展基金有限責任公司有2戶子企業,擁有職工37人;貴州交通融資擔保有限公司(貴州交通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擁有職工42人。

敢為人先,為路衍經濟發展積蓄“金點子”。在沒有經驗可借鑒的情況下,貴州以融合為抓手,推進路旅融合、橋旅融合、航旅融合、交產融合(新型服務區)、“交郵融合+”等五大融合試點工作,充當路衍經濟發展“先行軍”,為路衍經濟發展提供實踐經驗。

(二)主要問題

貴州積極探索路衍經濟,取得許多成就,但其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還有提升空間。

系統性研究不足。貴州還需加強路衍經濟服務支撐圍繞“四新”(全力以赴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在鄉村振興上開新局、在實施數字經濟戰略上搶新機、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出新績)主攻“四化”(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旅游產業化)研究;貴州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我省高速公路服務區建設大力發展路衍經濟、提升服務品質有關工作的通知》,開展五大融合示范工程,但尚未系統性地提出路衍經濟發展目標、產業布局、發展任務、實施路徑、保障措施等,路衍經濟藍圖和愿景尚不清晰,任務和路徑還需細化。

經營模式傳統。貴州省高速公路經營主體多,營運管理模式多樣,服務區管理主要有整體自管、經營外包、以包代管三種模式,并且以后兩種模式為主。在服務區發展初期,選擇經營外包和以包代管模式,可以減少投入、降低投資風險。但隨著整體業態成熟,這兩種模式因市場主體分散、利益多元,無法一體化發展和整體布局,阻礙路衍經濟的規?;?、品牌化、集群化發展。此外,無法集中采購、集中配送,增加運營成本,不能實現同城同價,影響公眾感受[14]。而且這兩種模式的附加值低,高速公路業主僅收到微薄租金,投入和產出反差較大,結果是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造就“基建狂魔”,卻難以形成“經營精英”[15]。

路衍業態單一。貴州現有服務區業態主要集中在基本出行消費,附加值和消費率較低。對外省游客的關注度不夠,沒有系統性地針對外省游客的消費需求提供精準供給,不能抓住具有消費能力和意愿的外省游客目標人群。如在5A級景區干線通道上,沒有全省布局、成網、統一運營的專門針對游客的服務區旅游特產店。與高速公路路衍經濟關聯度較高的物流業等起步較慢,土地資源沒有盤活。如高速公路作為全省主通道,是物流的必經之路,高速公路站口是一個重要節點,有的節點是全省性的,有的節點是地區性的,有的節點是縣域性的,圍繞站口布局不同能級的物流節點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16]。高速公路運營數據挖掘不夠,沒有發揮數據的商業價值。

路衍融合不深。貴州圍繞“四新”主攻“四化”,提出“五大融合”示范工程,但還需要加強交通與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的融合。在新型服務區方面,沒有把新型服務區建設放在全域旅游理念下思考,與景區特別是5A級景區的結合度不高;主題服務區建設過程中,與地方互動程度不夠,服務區地方門戶和對外窗口作用發揮不好;與地方產業結合度不夠,服務區、出站口及路側沒有很好聚合產業,沒有充分發揮通道和節點對產業發展的作用[17]。

路衍基礎薄弱。貴州產業基礎薄弱,人均收入較低,貨流、客流較少,一定程度影響路衍經濟發展規模。如與發達地區動輒單日斷面交通流量近10萬輛汽車相比,貴州服務區單日斷面交通流量最高不超過3萬輛,極大地限制高速公路路衍經濟的發展。路衍經濟場景現代化、網絡化、智能化程度較低,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交通運輸的融合發展水平有待提高[18]。交通系統以建設人才為主,復合型經營管理人才短缺,人才隊伍結構難以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統計手段傳統,數據質量不高,對決策支撐不足。

(三)現實需求

實現公路建設“軟著陸”。發展路衍經濟,用好沉淀資金,形成多元經營的良性循環,實現投資收益自平衡,達到交通運輸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19]。目前貴州省內各交通企業負債較高,且高速公路營運收入水平較低,還本付息壓力較大。根據調研統計,截至2020年底,貴州省廳屬企業負債總額2283.19億元,其中有息債務1977.46億元,有息負債率為86.62%。

盤活交通存量資產。交通行業資產和資源較多,但綜合開發和利用率不高。發展路衍經濟的重要底氣是擁有資產和資源,同時其重要任務是盤活存量資產[20]。如公路沿線擁有豐富的線路、路面、通行等資源,服務區、互通區、出入口等可觀的土地資源,旅游資源和信息資源。

培育發展新動能。發展路衍經濟可充分發揮公路交通的輻射作用,撬動公路沿線文化、旅游、礦產等資源開發,深度拓展產業增量[21]。發展路衍經濟深挖服務區、出入口、匝道區等空間場地潛能,可最大限度地釋放公路交通溢出效應。發展路衍經濟可充分挖掘公路交通后市場價值,最大限度地開發應用ETC等交通大數據資源,賦予公路交通數字能量[22]。

(四)主要經驗

貴州省以高質量發展為統領,提出圍繞“四新”主攻“四化”的方向,牢牢把握交通格局歷史性重塑機遇,充分發揮交通新發展優勢,提出并實施路旅融合、橋旅融合、航旅融合、交產融合、“交郵融合+”等五大融合工程,闖出一條將交通事業轉化為交通產業的發展新路。

路旅融合示范工程。以荔波喀斯特、赤水丹霞、施秉云臺山、銅仁梵凈山等世界自然遺產為依托,推動公路與紅色文化旅游帶、民族文化旅游帶等特色旅游資源融合發展,重點打造梵凈山世界自然遺產地風景道、荔波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地風景道、紅軍四渡赤水紀念地至上坪紅色旅游公路、安順國家路游公園、黔西新仁至化屋旅游公路等五大路旅融合示范工程,將貴州秀美的瀑布、溶洞、峽谷、湖泊、溫泉等連線織網。

橋旅融合示范工程。發揮世界級橋梁眾多的優勢,探索世界高橋與黔山貴水有機融合,建設世界橋梁博物館,重點打造杭瑞國高北盤江大橋、六安高速花江峽谷大橋、平羅高速平塘大橋、滬昆國高壩陵河大橋等橋旅融合示范工程,將交通事業優勢轉化為交通產業。

航旅融合試點工程。充分挖掘貴州航道秀美、湖泊眾多、山水相依、喀斯特水系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水上交通旅游,做大庫區旅游產業,重點打造千里烏江(銅仁)濱河度假帶、清水江民族風情旅游帶、樟江大小七孔森林旅游度假帶、錦江水上公交旅游帶、烏江源百里畫廊(畢節)旅游觀光帶,推動沿江兩岸避暑康養、文化體驗、研學探險等發展,提升水上旅游附加值。

交產融合(新型服務區)示范工程。統籌考慮斷面流量、資源稟賦、區位特點、公眾需求,探索差別化和多樣化新型服務區建設,大力發展服務區旅游經濟,重點打造滬昆國高龍宮服務區、蘭海國高烏江服務區、蓉遵國高仁懷至遵義段金鼎山服務區、杭瑞國高向陽服務區、花安高速青巖服務區、黔大高速西溪服務區、銀百國高湄潭東服務區、都安高速云霧服務區、凱雷高速西江服務區、蘭海國高遵義至重慶段(貴州境)擴容工程新站服務區等十大新型服務區示范工程,進一步釋放路域資源經濟價值。

“交郵融合+”示范工程。為解決工業品下行和農產品上行“最先和最后一公里”問題,鄉村振興開新局,貴州省交通運輸廳在調研論證基礎上,提出“交郵融合+”發展模式。通過政策疊加方式,推動交通運輸、郵政快遞、商貿、農業、能源等資源在農村地區融合,實現集約發展、規模發展、融合發展。經貴州省人民政府同意,省交通運輸廳聯合省郵政管理局等10家單位印發《關于推進“交郵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整合能源結構調整基金,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等政府投資基金,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資金,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資金等,從稅收、用地、資金等方面給予扶持,選取息烽縣、習水縣、水城區、平壩區等9個縣(市、區)開展先行先試。

三、貴州路衍經濟發展的政策配置

(一)發展思路

路衍經濟發展總體思路為“五個五”,即圍繞交通“五大資源”(土地資源、場站資源、服務區資源、橋梁資源、數據資源),發揮交通“五大優勢”(比較優勢、區位優勢、后發優勢、成本優勢、政策優勢),發展路衍“五大產業”(交旅產業、商貿物流業、交通制造業、交通養護業、交通新經濟產業),開展“五大融合”示范,實施“五大路徑”(統一規劃布局、開展可行性論證、一體化產業運作、創新發展模式、建立保障體系),打造路衍經濟產業集群,將交通事業轉化為交通產業,為貴州省高質量發展培育新動能[23]。

(二)發展目標

到2025年,發展總體目標、發展方向、產業布局、實施路徑等更加清晰,路衍經濟示范工程取得初步成效,路衍經濟產業初具規模,產值達五百億級;到2030年,路衍經濟產業集群初步形成,產值達千億級。

(三)發展方向

路衍經濟主要通過多產業聯動融合發展,達到1+1>2的效果,實現網絡化、規?;?、產業化發展。結合路衍經濟的特性,重點發展交旅產業、商貿物流業、交通制造業、交通養護業、交通新經濟產業等五大產業。

發展交旅產業?!笆濉逼陂g,貴州旅游呈現“井噴式”增長,實現向旅游大省轉變的歷史性跨越。隨著貴州西南陸路交通樞紐地位的不斷鞏固,旅游發展交通優勢更加明顯,未來旅游業發展前景廣闊。交通運輸與旅游融合是路衍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必然趨勢[24]。未來需要實現旅游交通向交通旅游轉變,單一旅客運輸功能向豐富游客出行轉變,服務景點旅游向服務全域旅游轉變,滿足目的性出行向滿足過程性出行轉變。結合比較優勢,主要發展路旅、橋旅、航旅、旅游溫泉、旅游租車(異地還車)等產業。

一是打造橋旅融合示范工程。貴州橋梁世界聞名,素有“世界橋梁博物館”美譽,在全世界均具有比較優勢,具有“人無我有,人有我特”的稀缺特性,擁有發展面向全國乃至全球旅游目的地的潛質。圍繞全省特大橋梁數量多、種類多、跨徑長的特點,結合貴州山高江美的優勢,探索世界高橋與黔山貴水有機融合,重點打造杭瑞國高北盤江大橋、六安高速花江峽谷大橋、平羅高速平塘大橋、滬昆國高壩陵河大橋等橋旅融合示范工程。

二是打造航旅融合試點工程。貴州航道水系豐富、山高江美,在一定區域內擁有比較優勢,具備發展針對省內及周邊區域旅游目的地的潛質。根據省地互動、錯位發展、市場運作的原則,著力打造千里烏江(銅仁)濱河度假帶、清水江民族風情旅游帶、樟江大小七孔森林旅游度假帶、錦江水上公交旅游帶、烏江源百里畫廊(畢節)旅游觀光帶,推動沿江兩岸交通旅游、避暑康養、文化體驗、研學探險等業態發展,提升水上旅游附加值。

三是打造路旅融合示范工程。路旅融合關鍵在于放大路的外溢性,按照景觀優美、體驗性強、帶動性大等要求,結合旅游景區、旅游風景道等建設,形成具有廣泛影響力的自然風景線、歷史人文線、紅色文化線,重點打造梵凈山世界自然遺產地風景道、荔波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地風景道、紅軍四渡赤水紀念地至上坪紅色旅游公路、安順國家路游公園、黔西新仁至化屋旅游公路等五大路旅融合示范工程,深化“山地公園省·多彩貴州風”品牌創建。

四是發展旅游溫泉產業。借助打造“溫泉旅游省”的東風,依靠擁有石阡佛頂山和六廣溫泉的資源優勢,引入先進管理服務理念,發展溫泉養生、溫泉會議、溫泉酒店、溫泉餐飲、溫泉茶道和溫泉地產等特色產業,做大溫泉服務的產業文章。

五是發展旅游租車(異地還車)產業。貴州省綜合交通運輸網絡日趨完善,旅游出行格局發生重大變化,省內接駁運輸更加重要,交通在支撐出行的同時發展交通旅游產業逐步走上時代舞臺。隨著大眾旅游時代的到來,家庭成為主要旅游群體。原有旅行社組團出行方式已無法滿足游客自由化、個性化、品質化的出行需求,租車出行成為一種較優的出行方案。目前貴州省汽車租賃市場散小弱,沒有全省布局,未形成一張網絡,異地還車成為行業發展的痛點。為推進全域旅游發展,滿足游客品質化出行需求,重點培育幾家龍頭企業,圍繞全省景點、機場、高鐵站等節點布局租還車服務點,方便游客高鐵、飛機快速進入貴州后,通過汽車租賃方式快進慢游。

發展商貿物流產業。交通運輸是支撐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一端連接生產、一端連接消費,發展商務物流產業具有天然優勢。結合交通比較優勢,重點發展通道物流、新型服務區、“交郵融合+”等產業。

一是發展通道物流產業。通道上的服務區與出站口是貨物流通必經節點,貨物從收費站開始向各地分流。從流通上看,總有一個最優分流點,分流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目前貴州省內貨物分撥點主要在城市,同時承擔干線分撥和城市配送功能。城市土地成本高,交通擁堵,整體效率不高??爝f行業貨物集中,組織化強,擁有健全網絡,需進行區域性分撥,在高速公路節點建立快遞物流園具有明顯比較優勢。重點在“三橫六縱”(三橫指京包線—包蘭線—蘭新線、隴海線—蘭青線—青藏線、滬杭線—浙贛線—湘黔線—貴昆線,六縱指京哈線、京滬線、京廣線、京九線、焦柳線、寶成線—成昆線)主通道上,結合城鎮布局建設不同能級的快遞物流園區,承擔干線運輸分撥功能。另外,發展細分領域物流產業,分業態、分版塊、分區域發展,走專業化、品牌化發展道路。

二是推進新型服務區建設。新型服務區建設總體思路是圍繞新模式、新分類、新人群、新業態,走品牌化、差異化、連鎖化、規?;l展道路。實施分類管理,依據地理位置、資源稟賦、車輛流量、經營情況等,將服務區分為兜底型、公益型、商業型,重點打造商業型服務區。抓住關鍵人群,司乘人員的消費意愿不強,主要需求集中在加油、飲水、如廁等基本需求,而游客消費意愿強、消費能力強,是新型服務區發展的重點人群。

三是圍繞“一業態、一規劃”重點打造以下幾類業態。第一,打造旅游特產店。結合5A級景點,在貴州省高速公路統一布局針對外省游客的特產店,與旅行社合作,將服務區作為旅游返程購物目的地。第二,打造旅游目的地。整合橋梁資源、自然風景等,將少量服務區打造為旅游目的地(如天空之橋服務區)。第三,打造連鎖商超。發展連鎖商超,全省統一布局、統一采購、統一配送、統一運營。第四,打造地方政府門戶。按照“明定位、對文化、配團隊、豐業態、提服務、推標準、成品牌”的思路,調動地方政府的積極性,選擇部分服務區作為地方政府對外宣傳的門戶,由地方政府進行主題打造。

四是推動“交郵融合+”發展模式??傮w思路是,通過政策疊加,促進業態融合,打通縣鄉村物流通道,帶動黔貨出山,助力鄉村振興,主要體現在“三共享”“三融合”上。共享站點資源,盤活縣鄉客運場站;共享運力資源,推廣客車帶貨;共享信息資源,暢通流通環節信息堵點。促進市場主體融合,培育新型市場主體;促進郵政、快遞、客貨運等業態融合,繁榮縣域經濟;促進部門間政策融合,形成發展合力。

五是推進“中國辣椒城綜合物流園”建設。聚焦優勢產業、優勢產品、優勢區域,因地制宜,發展主導產業,提高規?;胶彤a業集中度,重點圍繞“辣椒強省”目標,大力支持貴州交建集團將“中國辣椒城”建設成為全國最大的辣椒批發市場,實現“交通+農業”產業融合。

發展交通制造產業。圍繞交通元素,緊扣交通比較優勢,發展交通相關制造業,補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供應鏈。一是發展交通建設產業園。推進貴州(惠水)綜合交通產業園等一批園區建設;支持成立貴州鷹駕交通科技,開發基于360 環視技術和主動安全防控系統產品;支持成立中鐵貴州公路建工公司,加快推進新型軌道(懸掛式)交通設備的設計與研發。二是發展港口綜合產業園。貴州省水運發展通道相對緩慢,但擁有后發優勢。在建設港口時,除滿足港口常規功能外,可將港口作為物流園區和工業園區建設,引進先進生產企業和物流企業到港口綜合產業園區發展,實現運輸鏈、物流鏈、供應鏈、產業鏈深度融合。重點圍繞“兩主三輔”(兩主指烏江、南北盤江及紅水河,三輔指赤水河、清水江、都柳江)水運通道,按照“一港一園一產業”模式,布局港口物流與產業為一體的港口綜合園區。以沙灣、邵家橋港口綜合園區建設為示范,打造集多種業態為一體的港口綜合園區。

發展養護產業。貴州省已建成交通基礎設施快速網、干線網、基礎網,未來工作重心將逐步轉向養護業,養護市場的空間越來越廣闊?,F階段養護市場主體以國企為主,但市場主體較分散,有央企、省屬企業、地方國企等,每家企業均有一套養護體系,重復建設較多,集約化程度不高。通過委托養護、重組兼并、股權合作等方式,以園區運作的方式開展片區化養護,降低養護成本,發展養護產業。在東部(凱里)、南部(黔南)、西部(六盤水)、北部(遵義)、中部(貴陽)5個方位,以現有養護站為依托,布局設立交通養護產業園,打造以養護為主攻產業的全產業鏈園區,對高速公路、國省干道、農村公路等按區域劃分養護。

發展交通新經濟產業。當前5G、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等技術飛速發展,催生了新運輸產業,運輸網絡化、平臺化、智能化逐漸成為新的經濟發展點,平臺經濟風生水起,各路資本競相逐鹿。結合貴州省的發展基礎,重點推動發展定制客運、網絡貨運平臺經濟、“運輸+金融+大數據”模式等產業。

一是大力發展定制客運。近年來,汽車客運站不斷外遷,道路客運“門到門”“點到點”的優勢消失,服務模式滯后,群眾乘車不便的情況日益突出,傳統的客運方式已不再適應公眾個性化、品質化的出行需求,需要大力發展定制客運,推動道路客運供給側改革,打造道路客運服務升級版,重鑄道路客運隨客而行、機動靈活的比較優勢。城市出行領域已有滴滴、首汽等全國性龍頭企業,城際出行領域定制客運尚處于起步階段,市場空間廣闊。

二是發展網絡貨運平臺經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貴州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在數字經濟發展上搶新機。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打造網絡強省。2023年底前,各市(州)培育1~2家網絡貨運企業。到2025年,形成2~3家全國性網絡貨運龍頭企業,網絡貨運數字化園區在西部具有核心競爭力,網絡貨運產業規模力爭達到百億級,網絡貨運數字經濟走在全國前列。

三是發展“運輸+金融+大數據”模式。搭建網絡貨運產業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整合現有資源,協調金融和類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和模式。網絡貨運企業作為輕資產公司,抵押物不充足,很難獲取資金支持。貨運企業處于產業鏈下游,貨主處于強勢地位,運輸企業、車主處于弱勢地位,運輸款延遲支付現象較普遍,運輸企業、車主維持和擴大再生產的資金非常緊張。網絡貨運企業作為承擔承運人的貨運平臺,實現“資金流、信息流、軌跡流、票據流”四流合一,可追溯、可實時監測整個交易過程,資金用途60%集中于油費、過路費且流向清晰,能有效降低金融支持風險。貴州省交通系統內有擔保、小貸、ETC發行機構,擁有其他省份沒有的比較優勢,能提供多元化融資渠道和方式,幫助網絡貨運企業和車輛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四是發展智慧交通產業。智慧交通是交通強國建設的必然要求,是未來交通事業和交通產業發展的重點方向,擁有智慧交通核心技術,就能逐鹿中原。結合貴州省的發展基礎,可依托貴州黔通智聯、貴州中南交科、貴陽電氣數控等市場主體,重點發展ETC產品、高速公路安全智能監管產品、新基建,適時發展車路協同、無人駕駛、新能源汽車等產品。

四、基于驅動力模型的政策建議與優化路徑

(一)明確路衍經濟的發展思路

我國發展路衍經濟的總體思路為“五個五”,即圍繞交通“五大資源”、發揮交通“五大優勢”、發展路衍“五大產業”、開展“五大融合”示范、實施“五大路徑”,打造路衍經濟產業集群,將交通事業轉化為交通產業,為我國高質量發展培育新動能。我國路衍經濟主要通過多產業聯動融合發展,達到1+1>2的效果,實現網絡化、規?;?、產業化發展。結合路衍經濟的特性,重點發展交旅產業、商貿物流業、交通制造業、交通養護業、交通新經濟產業等五大產業。

(二)推進路衍經濟系統發展

第一,統一規劃布局路衍經濟。進一步深入開展路衍經濟發展專題研究,明晰路衍經濟發展的總體布局、實施路徑等,減少發展盲區,增強發展預期,降低投資風險。第二,對路衍經濟開展可行性論證。采用“一業態一報告、一項目一報告”的方式,深入論證項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守住風險底線,提升投資效益。第三,對路衍經濟可實行一體化產業運作。一是成立路衍經濟產業發展工作專班,系統推進;二是整合主體或搭建企業聯盟,促進企業抱團發展;三是集中打造業態,走品牌化、連鎖化道路;四是項目化運作,將各類業態項目化推進;五是深挖項目價值,增強項目吸引力;六是集中對外招商,吸引全國性知名企業投資我國路衍經濟事業。第四,創新路衍經濟發展模式。發揮我國交通企業擁有資源和整合資源的優勢,用好知名企業市場化運作能力,在交通企業和知名企業之間開展股權合作,交通企業以資源入股,知名企業以投資入股,減少交通企業的投入,降低交通企業的風險,獲取未來的股權收益。同時,研究新型投融資模式,引導路衍經濟高質量發展。第五,構建我國路衍經濟保障體系。一是建立路衍經濟政策體系,解決路衍經濟發展土地審批等方面的政策障礙;二是提出路衍經濟發展指標體系,增強路衍經濟發展預期;三是搭建路衍經濟考核體系,盤活交通存量資產,提高投資效益。

(三)推進交旅融合產業發展

隨著我國交通樞紐地位不斷鞏固,旅游發展交通優勢更加明顯,旅游業發展前景廣闊。交通運輸與旅游融合是路衍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必然趨勢。未來需要實現旅游交通向交通旅游轉變,單一旅客運輸功能向豐富游客出行轉變,服務景點旅游向服務全域旅游轉變,滿足目的性出行向滿足過程性出行轉變。結合比較優勢,主要發展路旅、橋旅、航旅、旅游溫泉、旅游租車(異地還車)等產業。通過打造路旅融合、海旅融合、航旅融合、橋旅融合等示范工程,重點發展旅游溫泉產業、旅游租車(異地還車)產業等,為推進全域旅游發展,滿足游客品質化出行需求,不斷培育幾家龍頭企業,圍繞全國景點、機場、高鐵站等節點布局租還車服務點,方便游客高鐵、飛機快速進入后,通過汽車租賃方式快進慢游。

猜你喜歡
服務區交通融合
基于AIoT+GIS的智慧服務區構建
村企黨建聯建融合共贏
融合菜
從創新出發,與高考數列相遇、融合
高速公路服務區信息技術的應用
繁忙的交通
《融合》
小小交通勸導員
建言高速公路服務區實現“雙提升”
愛無國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